收藏 分销(赏)

2014年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0522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年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年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年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年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枣庄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不利于“建设幸福新枣庄,提高空气质量”的做法是( )A增大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C出行少开私家车 D垃圾就地焚烧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进行解答;B、根据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进行解答;C、根据降低机动车辆的废气污染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进行解答D、根据随意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解答:解:A、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故A说法正确;B、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说法正确;C、少用私家车,降低机动车辆的废气污染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C说法正确;D、随意焚烧垃圾会

2、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二次污染,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直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2 N2 BAg CH DMg2+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解:A只能表示2个氮分子

3、,故错误;BA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银元素,表示一个银原子,还能表示银这一纯净物,故正确CH属于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错误;D只能表示1个镁离子,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右图所示。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各个实验条件分析: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解答

4、:解:A、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正确;B、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错误;C、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错误;D、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的学习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中总结归纳可燃性的一些物质,以便保存,使用和运输等4、2014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加强河湖管

5、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自来水考点:硬水与软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进行分析;B、根据水的污染途径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D、根据天然水的净化过程来分析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主要是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上,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

6、理变化,故A正确;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故B正确;C、硬水、软水都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和消毒后即可得到自来水,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水的相关知识,需加强记忆5、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是的( )A碘酒 B澄清的石灰水 C生理盐水 D酒精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从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去分析解答解答:解: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而形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

7、定性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B、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而形成的具有水均一、稳定性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C、生理盐水是食盐溶于水而形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D、酒精是纯净物,是一种物质,故不属于溶液;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属于溶液的,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在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生成物中一定不含单质的是( )A B C D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利

8、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分析产物的情况,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产物中可能含有单质,如双氧水的分解就是如此,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其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所以生成物中一定不含单质,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产物中一定含有单质,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不会含有单质;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基本反应类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应类型的特征7、把X、Y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示金属与盐不反应, “”表示金属与盐能反应。金属 溶液Z的盐

9、溶液M的盐溶液XY上述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M、X、Y BM、X、Z、Y CZ、X、M、Y DZ、Y、X、M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根据题意,把X、Y分别放入其他两种金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表,X能够置换M,不能置换Z,说明XM,XZ,即ZXM;Y不能置换Z和M,说明YZ,YM,因此X、Y、Z、M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即ZXMY;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

10、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t2时,把甲放入50g 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析出甲最多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

11、度的升高而减少;A中,在t2时,把甲放入50g 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没有溶质的质量,并且在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3.3%,不会等于50%;B中,t1时,甲与丙有交点,因此甲的溶解度等于丙的溶解度,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是正确的;C中,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析出甲最多,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D中,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解答:解:A、在t2时,把甲放入50g 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没有溶质的质量,并且在t

12、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3.3%,不会等于50%,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t1时,甲与丙有交点,因此甲的溶解度等于丙的溶解度,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将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析出甲最多,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较大,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配制溶液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

13、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9题)9、(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A活性炭 B天然气 C熟石灰 D氮气 E小苏打(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2)常用作燃料 ;(3)用作食品保护气 ; (4)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5)用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 (6)上述物质物质在使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至少填2种);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14、解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答:解:(1)熟石灰具有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 (2)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故填:B; (3)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用作食品保护气,故填:D;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故填:A; (5)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填:E; (6)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小苏打和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B、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0、人体中的元素主要来自各种食物,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维持各元素的相对平衡。钙元素可

15、以通过蛋黄、骨汤等食物被人体摄入,它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右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钙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微量”或“常量”)。(2)老年人缺钙易导致 (填字母)A贫血症 B骨质疏松症 C甲状腺肿大(3)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4)羟基磷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5)下图中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钙是人体必需的常

16、量元素;(2)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症;(3)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即可解答;(4)根据羟基磷酸钙的组成和钙的化合价来解答;(5)钙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等来解答解答:解:(1)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2)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质疏松症;(3)由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4)羟基磷酸钙由4种元素组成,设,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X,10x+(3)6+(1)2=0x=+2(5)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与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答案:(1)常量; (2)B; (3)20; 金属;(4)4;+2; (5

17、)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11、(6分)某工厂废料中含有铜、氧化铜和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如下流程进行反应,请回答:(1)操作的名称是 。(2)A、C、D、E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3)蓝色溶液B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废料的成分是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工厂废料和过量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溶液,所以工厂废料中一定含有氧化铜,蓝

18、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硫酸和锌反应会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E是氢气,F是硫酸铜、硫酸锌的混合物,固体A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气体C和固体D,所以A中含有木炭和铜,C是二氧化碳,D是氧化铜,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工厂废料和过量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溶液,所以工厂废料中一定含有氧化铜,蓝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硫酸和锌反应会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E是氢气,F是硫酸铜、硫酸锌的混合物,固体A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气体C和固体D,所以A中含有木炭和铜,C是二氧化碳,D是氧化铜(1)经过操作后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2)通过推导可知,A是木炭和铜,C是二氧

19、化碳,D是氧化铜,E是氢气,所以属于氧化物的是:C、D;(3)通过推导可知蓝色溶液是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硫酸铜和锌反应会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和锌反应会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Zn+CuSO4=ZnSO4+Cu;(4)通过推导可知,废料的成分是:Cu、CuO、C故答案为:(1)过滤;(2)C D;(3)Zn+H2SO4=ZnSO4+H2,Zn+CuSO4=ZnSO4+Cu;(4)Cu、CuO、C点评:本题难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12、(4分)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三道考题:探究

20、酸和碱的化学性质;CO2的制取和收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某同学抽签后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 (填序号)。(3)在第一步操作中,当观察到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4)该同学抽到的是第 题。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从仪器和图和用途去分析解答;(2)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事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去分析解答;(3)从检查气密性的方

21、法去分析解答;(4)综合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是制取和收集气体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仪器和图和用途可知a为集气瓶;故答案为:集气瓶;(2)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错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故错误;故答案为:;(3)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导管口有气泡冒出;(4)综合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是制取和收集气体,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考查了药品的加入、气体的收集及仪器的整理等方面,是中考和重点之一

22、13、(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马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小程猜想:溶质只有NaCl小宫猜想:溶质有NaCl、HCl小尚猜想:溶质有NaCl NaOH (1)老师认为小马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方案设计】小程和小宫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验证各自的猜想。【方案评价】(2)两位同学中 的方案正确。【方案反思】(3)请分析错误方案的原因 (都正确,不作答)。【拓展研究】(4)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尚的猜想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方案步骤方案预估现象方案结论小尚猜想正确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

23、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2)当容易的pH=7时,说明溶液显中性,溶质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氢;(3)氯化钠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4)如果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酸性,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如果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碱性,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解答:解:(1)老师认为小马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故填: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2)两位同学中,小程的方案正确;因为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中性,不含有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故填:小程(3)因为氢氧

24、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故填:中和反应产物有NaCl,加入硝酸银溶液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是否有HCl(4)实验步骤: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所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方案预估现象:pH7;方案结论:小尚猜想正确故填: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所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pH7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二、计算题(5分)14、为了测定某纯碱样

25、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纯碱样品的质量/g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g12012127.6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0g+12g127.6g=4.4g,故填:4.4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2HCl+Na2CO32NaCl+H2O+CO2, 106 44 x 4.4g=,X=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8.3%,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