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嘉兴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运笔正确,书写美观。
fā shì huī huáng líng lóng bēnɡ tā méi tàn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走到铡刀前,吓得刽子手心惊胆战。
B.因为准备充分,王明在比赛中显得胸有成竹。
C.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姐姐手忙脚乱地随着唱起来。
D.学生听完老农有关种菜的奥秘,个个都跃跃欲试。
3.下面选项中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面墙剧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这句话写出了曹小三观察不够仔细,做事不够认真。
B.“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这句话中“风平浪静”一词写出了故事的环境背景,与下文故事情节息息相关。
C.“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这句话的“挤”字写出了船夫不遵守规则秩序,总想赶人家前头。
D.“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仅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4.判断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比针尖还小,事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D.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6.请你根据下图中的情景,制定几条班级公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猎人海力布》讲述了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事,赞扬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2)《四季之美》一文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四个季节最美的时间:春天最美是__________,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__________,冬天最美是早晨。
(3)朱熹对读书很有见解,他认为“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还用“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来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补充新的内容。
(4)《示儿》中表达诗人临终前因看不到祖国统一而遗憾万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益生菌冲剂
作用及功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用法:
①温水送服。用35℃——40℃温开水冲泡,以免烫死益生菌。
②即冲即用。益生菌是厌氧菌,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失活。
③饭后服用。饭后胃酸浓度降低,利于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保质期:15个月
贮存方式: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生产日期:2021年4月25日
说明:
①本产品适用人群为7岁以上儿童、中老年人。
②用完抗生素两小时后再服用。以免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杀掉益生菌。
主要成分
项目
含量(个)
嗜酸乳杆菌
75亿
鼠李糖乳杆菌
90亿
植物乳杆菌
75亿
唾液乳杆菌
30亿
长双歧杆菌
45亿
53.这款益生菌冲剂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 )A.植物乳杆菌 B.嗜酸乳杆菌 C.唾液乳杆菌 D.鼠李糖乳杆菌
12、2021年5月1日,爸爸买来的此益生菌冲剂,最迟应在什么日期服用完?( )
A.2022年5月1日 B.2022年4月25日
C.2022年8月1日 D.2022年7月25日
13、下午放学回到家,晶晶想服用益生菌冲剂,她的哪种做法是不对的?( )
A.等吃完晚饭后再服用 B.顺手给三岁的妹妹冲泡了一杯
C.选用35~40°C温开水冲泡 D.冲泡好了立即服用
14、奶奶年纪大了,时而感到肠道不适,主要靠服用益生菌冲剂来调节,今天她感冒了,吃了抗生素药物,假如他还要服用益生菌冲剂,你想给他什么特别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诸葛恪(kè)得驴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jǐn)①之长( )子也。恪父瑾面长( )似驴,上日,孙权大会②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③其面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④。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⑤欢笑。权乃以驴赐恪。
【注释】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②会:聚集,会合。③题:书写,题写。益:增加。④因听与笔:于是听从了他的话给了他一支笔。⑤坐:同“座”,座位。
15、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A.cháng B.zhǎng
16、结合上下文及释义,猜测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填序号)
益:①水漫出来;②增多,增加;③富足,富烧;④益处,好处。
乞请笔益两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上下文及注释,理解文意填空
(1)“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这句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____,孙权此举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坐欢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觉得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温暖的亲情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备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去……”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有寒潮,你加衣服了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就打了一个打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已经感冒了吧?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关怀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儿发愣。
19、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絮絮叨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第1自然段“一整夜都没有睡好”“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这两处细节描写中,可以体到______________。
21、在文中找出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的原因,用波浪线画出来。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这样的结尾具有照应题目、深化主题的作用。
23、短文中的人和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写你的感想。_______________
24.习作。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推荐一本好书给你同学吧,以此写篇习作。
要求:
①自拟题目。
②把重要理由写具体,感情真实,语言通顺。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有卷面分,字数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发誓 辉煌 玲珑 崩塌 煤炭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誓、辉煌、崩塌”的写法。
2.C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符合题意。
B项,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符合题意。
C项,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不符合题意。
D项,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试。符合题意。
3.D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学生解答此题要熟悉、理解课文内容。
D项,“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胡夫金字塔和篮球场作对比,并运用“50层”“126个”数字说明了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4.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了修辞的判断。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引用、对比、借代等。
从短文第一句“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海”,可以知道是比喻,而且把“心胸开阔”比作“大海”,这种比喻是明喻。接着“试想如果心眼比针尖还小”这是一个明显的缩小的句子,是夸张。最后一句“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具有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答案在句子中,是反问句。
故选:C。
5.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此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品质”;
B.此句逻辑错误。前面为“能否”,后面是“是”,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去掉“否”即可。
C.此句搭配不当,“加快”不能跟“规模”搭配,可改成: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扩大了规模。
D.此句正确。
6.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不要在校园内追逐打闹。 不要随意给同学起外号。
【详解】本题考查拟定班级公约。
要结合图片中现象拟定相应的班级公约。
图一:两个同学闹矛盾,不在一块玩了。据此可拟定: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图二:有同学在校园内追逐打闹。据此可拟定:不要在校园内追逐打闹。
图三:两个同学在给别人起外号。据此可拟定:不要随意给同学起外号。
图四:在阅览室内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看书。据此可拟定:阅览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影响他人看书。
7.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黎明 黄昏 心到 眼到 口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猎人海力布》,主要写了海力布在打猎的时候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龙王以财物答谢,小白蛇再三叮嘱只让他要他龙王口中的宝石,这宝石可以听懂动物说话,但不能告诉别人,告诉别人就会石化。最后他要了宝石,自从有了宝石,打猎就方便多了,一天他听了一对鸟说今天这座岛要被洪水淹没,他赶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大家都逃难了,而他却变成了石头了。海力布是一个奋不顾身而救别人、舍己为人、善良、为他人着想、勇于牺牲的善良的人。海力布是内蒙古民间传说中的人物。
《猎人海力布》是民间故事,海力布为了保护乡亲们最后自己变成了石头。猎人海力布的乐于助人,热心帮助人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根据课文《四季之美》中的句子“春天最美是黎明”、“秋天最美是黄昏”完成填空。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意思是: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诵心惟,才能有所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4)《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D
解析:11、D
12、C
13、B
14、吃完抗生素药物两小时后再服用益生菌冲剂。
【解析】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观察主要成分表格,从“嗜酸乳杆菌75亿个”“鼠李糖乳杆菌90亿个”“植物乳杆菌75亿个”“唾液乳杆菌30亿个”“长双歧杆菌45亿个”可知答案。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内容“保质期:15个月”可知2021年5月1日,爸爸买来的此益生菌冲剂,最迟应在2022年8月1日服用完。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内容“本产品适用人群为7岁以上儿童、中老年人。”可知道答案。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用完抗生素两小时后再服用。以免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杀掉益生菌。”可知我们可以跟奶奶建议吃完抗生素药物两小时后再服用益生菌冲剂。
B
解析:
15、BA
16、②
17、 驴 借此嘲讽诸葛瑜脸长 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
18、诸葛恪是个聪慧的孩子,他明白了孙权对自己父亲的嘲讽,并通过填加两字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父亲的窘迫。
【分析】
参考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15、本题主要考查给多音字注音。
长:cháng两端的距离:长度;zhǎng领导人部,生长:长大。
16、本题主要考查对字词的解释。
“乞请笔益两字”意思: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益:增多,增加。
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1)“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意思: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孙权此举的用意是借此嘲讽诸葛瑜脸长。
(2)“举坐欢笑”的意思是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
18、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从:诸葛恪不慌不忙地跪下来说:“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见是六岁毛孩,觉得可爱便批准了。只见诸葛恪取粉笔速添二字写在那四个字的下面,那张标签瞬间就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可知,诸葛恪聪明才智在原先的纸条上填上“之驴”二字,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诸葛子瑜的驴)把窘迫局面扭转过来,说明诸葛恪的聪明。
19、 文中指儿子对父亲的嘱咐不放在心上。 文中形容老王说话啰嗦。
20、老王对儿子深深的牵挂之情。
21、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关怀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22、 心理描写 老王困惑、内疚、有所醒悟的心理。
23、儿女总是将父母对自己的爱视作理所当然,而自己对父母的爱却看作是一种馈赠。我们要回报父母的爱。
【解析】
19、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理解。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的,不放在心上。文中指儿子对父亲的嘱咐不放在心上。
絮絮叨叨:絮絮:不断重复。形容说话啰嗦唠叨。文中形容老王说话啰嗦。
20、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一整夜都没有睡好”说明老王一整夜都在想着儿子。“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说明老王惦记儿子,惦记寒潮快到武汉了,儿子有没有准备厚衣服。这两处都在体现老王对儿子的牵挂。
2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联系上下文查找老王愣住的原因,一开始老王听着母亲的絮絮叨叨,以及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当听到母亲回答“雪还在下呢”,老王这才愣住了,自己的关怀的只有儿子,而把老母亲忘记了,找到下文中关于这段的描写,用波浪号画出来即可。
2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这句话是老王自己问自己的话,在心里问的,并没有说出来,所以是心理描写。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却对父母少有牵过。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有所醒悟。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王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急切和牵挂。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漫不经心和不耐烦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态度是:对母亲的絮叨也有不耐烦,对母亲的关怀也有理所当然之感,但后来产生了理解、内疚和感慨,也回问了母亲的情况。
24.范文:
推荐一本好书
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在这本书记录了自己如何在无光无声的黑暗里,坚强面对困难,迎接生活的挑战,创造生命的奇迹。虽然拥有三天光明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梦,但海伦·凯勒真实、伟大的一生,给全世界成千上万人带来感动。
海伦·凯勒是一个哑、盲、聋三种病集于一身的普通人,她十九个月大时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视觉和听觉。她只能生活在一个黑暗、寂寞的世界里,再也不能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快乐、自由地生活。面临这样的惨剧,一个正常人都很难做到真正去面对困难,更何况是一个残疾女孩呢?但是,海伦·凯勒是幸运的,遇到了那位改变一生的家教老师——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的悉心陪伴下,海伦·凯勒克服种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以优秀的成绩大学毕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演绎出不平凡的人生。
阅读完最后一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一个残疾人,面对生活的不公,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继续开心、幸福、乐观地活下去,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假如她能重获三天光明,她想见的第一个人是细心照顾她多年的莎莉文小姐,可见她多么富有感恩之心啊;其次,她要参观博物馆,可见她是多么好学啊……
“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这是海伦·凯勒在书的结尾写给每一位读者的话。她让我们知道: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懂得满足。
【分析】本题属于话题作文。
【详解】题目要求推荐一本好书,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选出一本最想推荐的书,思考你推荐的理由和阅读时的感受,整理写作思路并写作,记得要定好题目。
选材方向:推荐书本的类型:①内容健康向上、生动有趣的:名著类、校园文学、童话……②语言优美的,启迪智慧的:散文集、诗歌集……③图文并茂,能给人美感的:绘本、连环画……④富含科学知识的:科普类、寓言类、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⑤教人做人道理的,帮助人进步、发展的:名人传记、爱的教育……
写作要点:①要介绍所推荐的书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②重点写你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或者你与这本书的故事。③要表达出你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写作方法:开头简要介绍自己推荐的书;中间重点介绍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可以结合书中的内容来说明理由,也可以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结尾写出读书的收获和号召大家阅读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