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1.读句子,看拼音,写生字。
(1)茂盛的róng( )树,碧绿的湖水,清新的空气,这lí( )明时的一切都让人心kuàng( )神yí( )。
(2)展lǎn( )会展出了许多shè( )影作品,这些作品各具风格。
(3)他是一位极有qián( )力获得guàn( )军的选手。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种精神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B.经过小华的认真整理,整个房间面目全非。
C.诸葛亮神机妙算,所以周瑜自叹不如。
D.同学们听到下周开展研学活动,喜不自胜,纷纷奔走相告。
3.下面选项中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面墙剧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这句话写出了曹小三观察不够仔细,做事不够认真。
B.“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这句话中“风平浪静”一词写出了故事的环境背景,与下文故事情节息息相关。
C.“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这句话的“挤”字写出了船夫不遵守规则秩序,总想赶人家前头。
D.“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仅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辨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句)
B.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句)
C.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拟人句)
D.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比喻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正在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
B.我整理并收集了相关资料。
C.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操场。
D.泰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
6.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热: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古诗词寄托诗人丰富的情感。龚自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渴望国家变革复兴的爱国之情。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的是纳兰性德羁旅荒凉之地时的思乡之情。“_________,其道大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鳞爪飞扬。”是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热切期盼。
(2)读《慈母情深》,我感受到了母亲的______。读《父爱之舟》,我感受到了父爱的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片段一:
①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②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片段二: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然而,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怎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面的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1、以上两个片段虽然写的都是物,但体裁不同。
片段一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片段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了与太阳有关的知识。
12、片段一①自然段用_________的修辞,赞美了白鹭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②自然段用_________的修辞,突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片段二在介绍太阳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把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特点说得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4、请将片段一第一自然段改成说明性文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5、这则小古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16、从文中,我们知道读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17、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心到了,眼和口自然会到,说明心到的重要性。
18、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片绿叶的回忆
王云凤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像浮萍一样随波而去,也有许多事情像树根一样牢牢地扎在人们的心上。每当我翻看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一个让我难忘的小山村度过的。叶老师是我童年最好的引路人。那时,叶老师才20岁,文静少语,但却喜欢和我说话。叶老师喜欢我,我也敬重她。
叶老师喜欢绿叶,在她的书里常可以看到用绿叶制作的书签。一次,我和叶老师在野外散步,我看见她低头捡起一片宽大的绿叶。“叶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绿叶?”我不禁问道。叶老师給我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她望着外面的常春藤说:“常春藤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人间了。”这件事被一位年迈的画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抱病画了一片碧绿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常春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溘(kè)然长逝,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听着叶老师娓娓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束花,可我却说:“您还是送我一片叶子吧。” 叶老师会心地笑了,她笑得那么甜。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看望叶老师,她显得有些老了,但比以前开朗健谈。她见到我非常高兴,我也有点儿舍不得离开她。临别时,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美的小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面抄写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
此后,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卡片,像是珍藏着叶老师的一片心。
(有改动)
1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溘然长逝:__________
谦逊:__________
20、仔细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下面的分析与其内容相符合的是( )(多选)
A.叶老师喜欢绿叶,热爱教育事业,是一位性格谦逊的好老师
B.叶老师给“我”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使“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原因
C.画家画的碧绿的叶子,给了生病的小姑娘生活的信心,挽救了小姑娘的生命
D.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这位小姑娘就是作者“我
21、老画家在风雨之夜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
22、点题,就是用简要的话把文章或谈话的中心意思说出来。请你从文中找出点题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2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24.习作。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想要去实现:课外兴趣班多了,想放松放松;世界那么大,想要出去看看;想成为运动健将;想成为航天员……把你的愿望写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 榕 黎 旷 怡 览 摄 潜 冠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在解此道题目时,首先要读拼音,然后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最后再检查一遍,看是否正确。
第一步:注意难写的字,如:黎明、展览、摄影、冠军,我们尤其要注意“冠”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
第二步:注意书写时的偏旁和结构
第三步:注意汉字的美观,要书写有力,美观端正。
2.B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恰当。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B不恰当。面目全非:指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多为贬义。用来形容认真整理后的房间不恰当。
C恰当。自叹不如: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己感叹自己不如此人。
D恰当。喜不自胜:欢喜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3.D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学生解答此题要熟悉、理解课文内容。
D项,“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胡夫金字塔和篮球场作对比,并运用“50层”“126个”数字说明了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4.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对常用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反问句: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设问句: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故答案为C
5.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病的辨析和理解,结合选项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辨析。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D项。
A项:词语搭配不当,把“改进”改为“改正”
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收集再整理。
C项:词语搭配不当,“争先恐后”意思是意思是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去掉一个即可。
6.吵:隔壁装修真的很吵,吵得整个房间仿佛都在颤抖,吵得每一缕空气都不得安宁,吵得我快要脑震荡了。
本题考查情景写话和句子仿写。题目给出了三个情景,选择其中一种,仿照给出的例句格式,写句子。
例句的格式结构为总分。开头是总写,然后是分述,分为三个分句,格式是“(热)得怎样”,例如:
酸:这个柠檬太酸了。妹妹酸得浑身抖了几抖,我酸得牙齿快要掉了,妈妈酸得整张脸皱了起来。
冷:下雪天真冷啊,冷得动物们都不敢出窝,冷得人们瑟缩着脖子和双手,冷得窗户玻璃上都结了一层霜。
学生能仿照这个句式结构和格式,选择题干提供的其中一个,写出通顺合理的句子,即可得分。
7.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慈祥、善良、伟大、无私 无微不至、深沉
11、 散文 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 说明文
12、 对比 大小适宜 排比 色素和身段的适宜
13、 列数字 作比较 远 热 大
14、白鹭的身材适中,显得格外搭配。白鹤身材略大,显得线条生硬。那些朱鹭或者苍鹭和白鹭相比,就如鹅蛋与鸡蛋相比,也大了一些,太不寻常了。它们的身段都比不上白鹭。
【分析】
11、本题考查文学体裁的识记和判断。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片段一选自课文《白鹭》。《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的适宜、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从片段二选自课文《太阳》。课文《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2、本题考查语段赏析。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片段一①自然段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白鹭大小适宜。作者将白鹭的身段和白鹤、朱鹭、朱鹭相比较,觉得白鹭的大小适宜。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片段一②自然段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白鹭颜色和身段的适宜。“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突出白鹭颜色和身段适宜的特点。
1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识记和判断。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句子“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句子“实际上它大得很,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句子“它表面的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片段二把太阳的远、热、大的特点说得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4、本题考查语言运用。
题目要求将片段一第一自然段改成说明性文字,同学们要根据说明文的特点来改写,可以适当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示例:白鹭的身材适中,显得格外搭配。白鹤身材略大,显得线条生硬。那些朱鹭或者苍鹭和白鹭相比,就如鹅蛋与鸡蛋相比,也大了一些,太不寻常了。它们的身段都比不上白鹭。
B
解析:
15、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6、 心到 眼到 口到
17、B
18、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勤奋读书,又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解析】
15、本题考查中心句。本短文主要是围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来讲,故第一句是中心句。
16、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知,读书的方法有:心到、眼到、口到。
1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故选:B。
18、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短文主要讲了读书的方法是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如果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知道了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勤奋读书,又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点睛】
参考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A
解析:19、 突然死去,文中指老画家突然去世。 谦虚,不自大,不虚夸。文中指叶老师跟绿叶一样谦逊。
20、ABC
21、画了一片碧绿的叶子,把它牢牢地扎在常青藤上。他想鼓励患了重病的小女孩要敢、顽强地活下去。
22、每当我翻看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23、首尾呼应。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
【解析】
19、本题考查理解词语。
溘然长逝,指忽然去世。结合“此后不久,老画家溘然长逝,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理解词语即可。
谦逊,意思是谦虚、不浮夸,不自大或不虚夸。结合“临别时,她送给我一张非常精美的小卡片,上面镶嵌着一片绿叶,绿叶下面抄写着一段名言: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谦逊的”理解词语即可。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3自然段通过叶老师所讲的故事:画家画的碧绿的叶子,给了生病的小姑娘生活的信心,挽救了小姑娘的生命,向读者揭示了叶老师喜欢绿叶的原因。根据第三段内容,可知BC正确。结合第四段内容,可知A项正确,故本题选ABC。
21、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3自然段中可知老画家抱病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扎在常青藤上。这片“绿叶”是老画家对患病女孩的鼓励和支持,意在用这片画的树叶让女孩不要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战胜病魔,坚强地活下去。
22、本题考查中心句。
短文主要写我从卡片回忆起了与叶老师相处的场景,叶老师的教诲令我受益终身。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中找出点题的句子是:每当我翻看纪念册看到一张卡片上夹着的那一片绿叶时,我就深深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叶老师。
23、此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文主要写我从卡片回忆起了与叶老师相处的场景,叶老师的教诲令我受益终身。
开头和结尾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两种:一是首尾照应,使结构更完整;二是点明中心,升华主旨。文章以珍藏的“绿叶”开头,引出故事,以珍藏“绿叶”结尾,收束故事,首尾呼应,突显了“绿叶”对“我”的重要意义。
24. 我的愿望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而我的愿望是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记得去年,奶奶生病了。自从奶奶生病以后,就一直躺在床上,她的脸上每天都带着痛苦的表情。平时奶奶是最爱笑的,每次我放学回家,奶奶总是满脸堆笑地迎接我:“哎呦,我的乖孙孙回来了!”可是现在奶奶连笑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也笑不起来了。
奶奶在床上一躺就是一星期,还总是唉声叹气的,爸爸妈妈心急如焚地把奶奶送到了医院。医生给奶奶做了全身检查,让奶奶住院,挂针……我每天放学都会到医院看望奶奶,只见奶奶有气无力的样子,我想奶奶一定很难受,如果我是医生该多好啊!我就可以帮奶奶治病,减轻奶奶的痛苦。
日子一天天过去,奶奶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爸爸妈妈又带着奶奶去了杭州的大医院,自从奶奶住到杭州的大医院以后,我是多么想念奶奶呀!想念奶奶温暖的叮嘱,想念奶奶可口的饭菜,想念……唉!如果我是医生该多好啊!我一定要想尽办法给奶奶治病,让奶奶早日恢复健康!
终于,有一天,奶奶回来了!她的脸上又挂了以前的笑容,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自从经历了这些,我的愿望就诞生了,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当一个医生,当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给更多的人治病,让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地生活。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话题作文。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围绕“自己的愿望”写一篇作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想要去实现:课外兴趣班多了,想放松放松;世界那么大,想要出去看看;想成为运动健将;想成为航天员……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愿望,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个愿望呢?展开进行叙述,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愿望是什么。注意: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