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共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20分。1. 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A. 丞相B. 太尉C. 郡守D. 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御史大夫,选项D正确;丞相是中央最高的行政长官,太尉掌握军事,郡守是地方行政长官,选项ABC排除。2. 下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陕西西安。图中四个人
2、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该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手工业水平高 音乐舞蹈多姿多彩民族交融发展 尚武风气盛行一时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给出的关于这个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胡人(西域人)说明当时民族融合,具有开放的社会局面;而乐舞俑说明当时音乐舞蹈多姿多彩,这个精美的唐三彩也能反映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和艺术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据此可知,是可以从该文物上获取到的唐朝历史信息,故A项正确;骑驼乐舞俑反映了唐朝艺术繁荣,但无法体现尚武风气盛行一时,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的BCD项。故选A项。3. 论从史出是
3、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表中处应为( )史实结论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设置伊犁将军A. 台湾B. 新疆C. 西藏D. 东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清朝时,康熙、乾隆平定准葛尔丹叛乱、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项B正确;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表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选项A错误;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选项C排除;明成祖在东北的特林设立努尔干都指挥使司统辖东北地区,选项D排除。4. 他临危受命,“原知此役乃蹈汤火”,“早已置祸福荣辱于度外”,而“为天下万世计”,毅然赴广东禁烟。他是( )A. 张骞B. 郑成功C. 林则徐D. 关天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赴广东开展禁烟运动,领导了虎门销烟,因此本题选C;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A排除;郑成功的事迹是打败荷兰统治者收复台湾,B排除;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是民族英雄, D排除。5. 洋务运动中
5、,“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培养了近代化人才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D.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人才,产生了中国新管理和实业阶层,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培养了近代化人才,没有涉及洋务运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内容,排除BD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A项。6. 1919年,美国学者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
6、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新思想最终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当时中国学生追求的“新思想”是( )A. 自强求富B. 民主与科学C. 君主立宪D. 变法图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当时中国学生追求的“新思想”是民主与科学,选项B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选项A排除;“君主立宪”、“变法图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选项CD排除。7. 中共一大的代表中,“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
7、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 )A. 推翻帝国主义B. 打倒军阀C. 组织工人运动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共一大上“这些年轻人”即代表,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选项D正确;“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是中共二大确立的奋斗目标,选项AB不符合题意;组织工人运动是党的中心工作,选项C不符合题意。8. 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这些考察( )A. 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B.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
8、 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D. 推动冤假错案平反工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和去香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共3213人。其中,经党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有四个”为改革开放作了准备,故A正确;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深化改革是在21世纪,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题目考查的是经济角度,D项是政治角度,故排除D项。故选A。9. 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A. 资
9、本主义萌芽产生B.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C. 人们思想的大解放D. 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C符合题意;A是文艺复兴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与文艺复兴没有直接的联系,B不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这句话意在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A. 使欧洲开
10、始与其他地区联系B.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C.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扩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选项B符合题意;欧洲与其他地区早已有联系,“开始”不准确,选项A排除;“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扩张”并非材料主旨,选项CD排除。11. 有学者指出:“研读英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发现,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下列能够证
11、明此观点的是( )A. 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B. 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C. 英格兰颁布大宪章D. 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之前,英国是已经开始实行议会制。1215年,英格兰颁布过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上确立了议会制度。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12. 推动工厂从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改为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规模也变得更大的关键因素是( )A. 发电机的问世B. 内燃机的发明C. 珍妮机的发
12、明D. 蒸汽机的改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发明提供了便利的动力,推动工厂从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改为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故D正确;发电机的问世促使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与题目无关,故排除A项;内燃机的发明促使交通工具的改进,与题目无关,故排除B项;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故排除C项。故选D。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B. 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C. 是唯一科学的理论D. 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在广泛
13、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可知,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故A项正确;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没有涉及它是科学理论以及它产生的影响,排除BCD项。故选A项。14. 下图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A. 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B. 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C.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D. 城市化不断推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分析可知,17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小于农村。随着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故D正确;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故A错
14、误;材料不能体现英国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故B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城市数量增加,故C错误。故选D。1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 )A.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B. 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C. 使欧洲失去国际影响力D. 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战使英法德失去了大量对外投资,经济损失严重,二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选项A正确;选项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非材料主旨,排除
15、;“失去”一词夸大了,选项C排除;主要是二战促进了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与一战关系不大,选项D排除。16. 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他的话是针对( )A. 九国公约的签署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D. 北洋政府时期尊孔复古逆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可知,十四条宣言出自巴黎和会。由此可知,这段话针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故B正确;九国公约签署的时间是1922年,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凡尔赛和约签署的时间是1
16、919年6月,故C错误;材料论述与北洋政府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B。17. 苏联到卫国战争前夕,电站占全国固定动力设备的73%,工作机器的电气系数达到82%,修筑了几千千米铁路和开凿了运河等大型工程,在荒凉的东部建立了新的工业区。这反映了苏联( )A. 商品经济繁荣B. 工农业协调发展C. 国际地位提高D. 工业化成就突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电站、铁路等大型工程、新的工业区”可知,材料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电站的发展更为迅速,全国电气化事业大大朝前跨进了一步,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指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涉及商业发展的内容,而且过度强调“优先发展重
17、工业”,造成了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排除A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18.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表明( )A. 各国矛盾已完全消除B. 不同制度国家实现团结合作C. 战争形势得到根本扭转D. 德国陷入两个战场夹击之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26国中,美英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体现了不同制度国家实现团结合作,选项B正确;“完全消除”说法绝对化,选项A排除;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选项C错误;1944年,英美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开辟打
18、击德国的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两个战场夹击之中,选项D错误。19. 19591969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5%,高于美国的4.3%。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间,增长了9.7倍。这表明( )A. 欧洲经济超过美国B. 西欧国际地位迅速提高C. 西欧实现联合自强D. 欧洲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591969年期间,欧洲共同体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高于美国,共同体国家间的相互贸易更为迅速,可见西欧国家联合后更加强大,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欧洲经济超过美国的信息,选项A排除;材料不能
19、体现西欧国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选项B排除;1993年,欧盟建立,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排除D项。20. 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C.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德国分裂标志着欧猪冷战对峙局面正式形成,B符合题意;此时期是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没有明显加强,A说法错误,排除;地区冲突不断这一内容题干图片没有体现,C排除;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兴起的,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
20、30分)注意:回答第卷时,只能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儒家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点,却确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颠扑不破的真理。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并指出儒家思想的出发点。(2)唐太宗采取哪些措施践行材料一中荀子思想?这些措施对唐朝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材料二 美国
21、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862年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独立宣言提出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以材料二中一部文献为例,分析其局限性。【答案】(1)思想:民贵君轻;出发点: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2)措施: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2分。答出两点即可)(3)权利: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局限性:(任选一个作答)独立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
22、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他们仍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与迫害。【解析】【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孟子的思想是民贵君轻。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儒家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可知,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2)第一问,根据材料一“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知,荀子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提出了民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从隋亡中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实行重民
23、政策。政治上,制定法律,减省刑罚;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第二问,根据所这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二问,从材料二中任选一部文献,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其局限性。如选取独立宣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的民主、平等、自由是有局限性的,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如选取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
24、有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如选取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宣言仅仅对叛乱地区有效,对边境蓄奴州的奴隶制并无具体措施,而且黑人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他们仍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与迫害。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轮船航线的建立把地方和区域市场连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经济网络。政府还通过废除行会限制和内部关税,去除了商业和贸易壁垒。政府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体系。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5、到20世纪初,日本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迅速完成工业化的原因。材料二 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200万到1400万人失业。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等方案,内容涉及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最低存款保险、对困难户的住房保障和廉价住房供应等。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等(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26、要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答案】(1)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原因: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兴建交通、通信和教育基础设施;去除商业和贸易壁垒;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2)背景: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严重(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加);胡佛政府不能抑制危机蔓延。评价: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解析】【详解】(1)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处于腐朽幕府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同时遭受美英等西方殖民国家侵略,面临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原因:根据“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
27、国家实力的基础”得出政府重视经济发展;根据“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得出兴建交通、通信和教育基础设施;根据“去除了商业和贸易壁垒”得出去除商业和贸易壁垒;根据“政府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体系”得出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2)背景:根据“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200万到1400万人失业”得出经济危机对美国打击严重(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根据“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得出胡佛政府不能抑制危机蔓延。评价:根据材料二罗斯福颁布社会保障法等方案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在
28、一定范围内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宋元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1)概括上图中国对外输出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2)根据上图,分析中外交流的特点。1988年中国对外开放的部分数据利用外资协议16377项协议金额78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6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万多个外商协议投资280多亿美元引进技术合同3530项总金额205.5亿美元(其中用于改造我国现有企业技术项目2万多个)进出口总额1028亿美元。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由1978年的第32
29、位,上升到第16位。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根据上表,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概括上图的主题,运用具体史实进行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1)内容:中国的创造发明(先进技术和制度)(2)特点:双向性、互惠性、多样性(3)内容: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影响: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示例主题: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说明: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坚持不
30、结盟政策,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各项合作;中国坚持公平与正义,从国家利益和是非曲直出发,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舞台上为国际公平与正义发声。【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题干信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可知,这是宋元时期的三大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还有元朝建立的驿站制,都有重要影响,因此示意图中国对外输出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的创造发明(或先进技术和制度)。(2)依据示意图可知,中国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纸币和驿站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国外,而国外的药物、天文、历法、数
31、学等又传入中国,因此中外交流的特点是双向性、互惠性、多样性。(3)第一小问,依据信息“1988年中国对外开放部分数据表格”分析可知,“利用外资协议金额785.1亿美元”“外商协议投资280多亿美元”可得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容是引进外国资金;据表格“引进技术合同,其中用于改造我国现有企业技术项目2万多个”可得出引进先进技术;据表格“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16位”可得出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和产品。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产品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本题是历史小短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用史实进行论证,要求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主题是: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论述(说明):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各项合作;中国坚持公平与正义,从国家利益和是非曲直出发,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舞台上为国际公平与正义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