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94779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市外国语新枫杨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绷带(běng) 湖畔(pàn) 心旷神怡(yí) B.坠落(zhuì) 泥渍(zì) 踉踉跄跄(qiàng) C.淙淙(cóng) 俯瞰(hàn) 坚持不懈(xiè) D.河蚌(bèng) 分泌(bì) 千里迢迢(t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向是( )(3分) A.告诫 戒备森严 皱纹 蚊丝不动 B.震撼 骇人听闻 微型 得意忘型 C.栽种 载歌载舞 急切 迫不急待 D.隔壁 完璧归赵 布置 置之不理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两山之间往往 着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许多野花呀。 ②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 不已。 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 典礼。 A.晃动 感叹 举行 B.晃动 赞叹 进行 C.流动 赞叹 举行 D.流动 感叹 进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 ②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③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A.①东西太多,手都来不及接;②愤怒地号叫;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B.①鸟儿繁多,来不及观看;②愤怒地号叫;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C.①东西太多,手都来不接;②形容风很大,生硬响亮;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D.①鸟儿繁多,来不及观看;②形容风很大,声影响亮;③有古迹或有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5.填入下列句子方框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就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水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A.。 ? ,“ 。” B.! ? ;“ !” C.! 。 ,“ 。” D.。 , :“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只要我们多读多些,作文水平就会不断进步。 B.星期天看的《功夫熊猫》,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C.爷爷监督我修理了做错的数学题,并叮嘱我做题目要仔细。 D.入梅以来,全省持续出现了连续雨天,防汛工作又进入了备战时期。 7.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深蓝的夜空升起了一轮圆月,银色的月光洒遍大地 ②月光和水波相映,闪烁着点点银光 ③白天的喧闹消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 ④月光下的小河轻轻流淌,唱着水不疲倦的歌 ⑤田野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 A.③⑤②①④ B.①④②③⑤ C.③⑤①④② D.⑤④①②③ 8.下列人物不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是( )(3分) A.蔺相如 B.武松 C.唐僧 D.诸葛亮 9.补写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3分) (1)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 (2) ,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3)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根据要求,不改变愿意,完成句子转换( )(3分) 抗震救灾中的事迹一次一次地感动着我们。 (1)感染句: (2)双重否定句: (3)把字句: 二、阅读与理解 (一)一分钟 著名教育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虽然高大宽敞,但房间却乱七八糟,狼藉一片。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口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让进了客厅。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不仅摆放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很尴尬(gān gà)又遗憾地说:“可是,我……还没有像你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突然,他大声说:“我懂了,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1.文中“井然有序”的两个反义词是( )( )(2分) 2.结合全文,写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 (1)“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 (2)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 3.文中青年人的心理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惊讶(颇感意外)——( )——尴尬(遗憾)——( )——开心——( ) 4.文章以“一分钟”作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二)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自习课。我家离学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山岭我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自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次晚自习回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来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来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 以后,我每天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个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我,并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肚子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你父亲的火把。 (选文有改动) 1.文章为什么说“过山岭是我极惧怕的”?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2.“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着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3.“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中“这件怪事”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4.“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三、写作(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高兴地升入中学,和新的伙伴们一起学习、生活。你很喜欢这个集体,很想为班级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现在,有许多岗位等着你去竞选: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卫生委员、学生委员…… 请你以“假如我当 ”为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书写时字迹端正,语句通顺,并表达真情实感。 一、积累与运用 1.B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识记能力。A项的“绷”是个多音字,读第一或第三声,但意思不一样,“绷带”应读第一声,而“畔”应读“pàn”;C项的“淙”应读“cóng”,“瞰”应读“kàn”;D项的“蚌”应读“bàng”,“泌”应读“mì”。 2.D 解析 考查学生对常用词的识记能力。A项中的“蚊丝不动”的“蚊”应改为“纹”;B项中的“得意忘型”的“型”改为“形”;C项中的“迫不急待”的“急”应改为“及”。 3.C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答题时一要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二要采用排除法。①河流应是“流动”而不能用“晃动”;②对“伟大工程”应是“赞叹”,而不能用“感叹”;③与“典礼”搭配只能用“举行”。 4.D 解析 考查学生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的能力。①眼睛看,只有选择B或D;②“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形容风声很大;③“名胜”之解四个答案都一样,答题时最好采用排除法。 5.B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6.B 解析 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水平”与“进步”不能搭配;C项用词不当,“修理”应该为“订正”;D项词义重复,“持续”与“连续”只能保留一个。 7.C 解析 考查学生语感及把握中心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寻找中心句,其次看时间及空间顺序,然后确定顺序。 8.A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了解名著的情况。B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C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人物;D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9.(1)一枝红杏出墙来 (2)暖风熏得游人醉 (3)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4)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析 考查学生古诗词名句的识记能力。一靠平时积累;二不能写错别字。 10.(1)抗震救灾中的事迹一次一次地感动着我们啊! (2)抗震救灾中的事迹不可能不一次一次地感动着我们。 (3)抗震救灾中的事迹把我们一次一次地感动了。 二、阅读与理解 (一)1.乱七八糟 狼藉一片 解析 首先要理解“井然有序”的意思(形容非常整齐),与之相反意义的词语在第2自然段中有两个: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2.(1)“这些”指代: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不仅摆放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2)成功在于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钟。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的答案区界在第4自然段;第(2)题的答案区界在倒数第3自然段:“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3.愣住 若有所思 感谢(道谢)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只要紧扣题干要求,把握文中青年人的心理情感,选取情感变化的词语即可得出答案。 4.“一分钟”不仅仅是时间概念,而且能使作者表明自己的观点,达到教育青年人的目的,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能力。“一分钟”主要体现的是文章的中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紧紧扣住。 (二)1.山道窄窄;路两旁的小树林,风一吹飒飒作响;间或有动物鸣叫;有时遇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的区界在第2自然段。①山道债,难走;②两旁小树林,风吹飒飒作响;③间或有动物鸣叫,更显得幽静,衬托出害怕;④夜黑更使人怕。 2.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出“我”的害怕心理。 解析 首先找到题干所在的区界第5自然段,再联系上下文,可知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夜间过山道的奇遇,将怕“鬼”的心理揭示了出来。 3.有像火把的东西(当时“我”认为是“鬼火”)在“我”前面走夜路,而“我”始终跟不上它,心里很害怕。 解析 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主要的答案区界在第3、4、5自然段。 4.“胆是锻炼出来的”是父亲想让“我”成为一个堂堂男子汉,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并且用特别方法与“我”同行,暗中保护“我”,帮“我”胆量,让“我”变得勇敢;而“你是男子汉”一句则一直激励“我”成长。 三、写作 略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语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用基础来考考你(35分) 1.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读音为“yù”的字。(2分) 蔺相如与廉颇同心协力,抵( )秦国的侵犯,保卫了赵国。这个动人的故事家( )户晓,后人常用《将相和》这个故事比( )文武百官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他们将永远得到后人的赞( )。 2.选词填空。(3分) A.墨蓝 B.湛蓝 C.闪烁 D.飘飞 E.轻柔 F.温暖 太阳给月亮写信,铺开天空( )的信笺,用金灿灿的阳光,写下( )的问候,( )的云彩,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月亮给太阳写信,铺开天空( )的信笺,用银亮亮的月光,写下( )的问候,( )的星星,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3.成语接龙:在空格内填上一个字,使这个字既是前一个成语中的最后一个字,又是后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5分) 事倍功( )明半( )无天( )新月( )想天( )门见( )高水( )声下( )象万( )军万( )到成功 4.成语之最。(6分) (1)最昂贵的稿费( ) (2)最大的效益( ) (3)最洁净的东西( ) (4)最大的树叶( ) (5)最成功的战斗( ) (6)最彻底的变化( ) 5.下面的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1)《科学家都是天才?》( ) (2)《绷鲜的住宅》( ) (3)《沙漠里的船》( ) (4)《把牢底坐穿》( ) 6.歇后语、谚语、格言填空。(6分) (1)姜太公钓鱼——( ) (2) ,可以攻玉。 (3)谦虚使人进步, 。 (4) ,日久见人心。 (5)车到山前必有路, 。 (6)芝麻开花——( ) 7.指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4分) 省略号的作用有:A.表示说活断断续续;B.表示列举的省略;C.表示语意的跳跃;D.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2)“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有米!……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 (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 )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内容。(2分) 不少人喜欢喝绿茶,因为绿茶中富含一种名叫儿茶酸的多酚。儿茶酸对引起动脉硬化的物质有抑制作用,它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且还能防癌。但是,过量摄入儿茶酸会对人体的DNA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实验证明:如果人们摄入儿茶酸的浓度是绿茶所含儿茶酸的40倍,就会对DNA造成伤害,而DNA损伤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 9.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3分) 一个青年向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诸暨市实验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 )。”“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 (1)找出上面语段中不得体的一句话并改正。(1分) (2)根据上面语段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14分) 1.冬天是“千里冰封, ”的银色世界。冬天是“ ,万径人踪灭”的孤寂萧条。(2分) 2.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2分)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4分) 4.小陶是个顽皮的孩子,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想用古人的诗句来规劝他:“ 。”(1分) 5.老师常用“ , ”来教育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吸取新鲜的知识,思想、才智才会永不枯竭,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1分) 6.古诗词中有许多句子中含有“鸟”“语”“花”“香”这四个字,请任写两句诗词,含有其中一个字即可: , 。(2分) 7.《春夜喜雨》一诗中,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春雨特点的诗句是: 。(2分) 三、走进名人、名著、名作(14分) 1.在唐朝有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世人称为“诗仙”,和 合称“李杜”。(2分) 2.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2分) 3.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 》。他还有《 》、《 》也是举世瞩目的呢!(3分) 4.诗人贾岛的诗句“ ”中的“ ” 字是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范例。(3分) 5.按照示例概括出四大名著中另外四个人物的故事。(一部名著写一个)(4分) 示例:武松醉打蒋门神 (1) (2) (3) (4) 四、古文阅读(12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递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加横线的字。(3分)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郑人有欲买履者 (2)先自度其足 (3)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五、习作运用(25分) 下面有三角形两个,可大可小;直线两条,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圆两个,可大可小。请你展开想象,将这些或其中几个图形拼成一幅画,并给这幅画起个标题。(2分) 拼图的标题: 看着拼成的这幅画,你想起了什么?写一写由拼画产生的联想,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400字。(23分) 一、用基础来考考你 1.御 喻 喻 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常见同音汉字的掌握情况。 2.B F D A E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词语的搭配和语言的感悟能力。要完成这样的题目需要注意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3.半 暗 日 异 开 山 低 气 千 马 解析 本题看似难度降低,实则增加了广度,即要求掌握更多的成语,同时能使考生体会语文的趣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考生在平时应注重对成语的积累。 4.(1)一字千金 (2)一本万利 (3)一尘不染 (4)一叶障目 (5)一网打尽 (6)翻天覆地 5.(1)反问 (2)拟人 (3)比喻 (4)夸张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于常见修辞手法的认知情况。明确识别和判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掌握各修辞手法的含义及特点。(1)“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强调语气,表达了强烈感情,而又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2)把蟋蟀当作了人;“拟人”把物人化;(3)“比喻”是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式;(4)“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可以渲染气氛,增强语势。 6.(1)愿者上钩 (2)他山之石 (3)骄傲使人落后 (4)路遥知马力 (5)船到桥头自然直 (6)节节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积累语言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7.(1)B (2)D (3)C (4)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具体语境中省略号的不同用法的能力。 8.喝绿茶虽然有益于人体健康,但是过量摄入会诱发癌症。(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此类题的思路:(1)看清题干要求,确定压缩方向(提取关键词);(2)辨明语段类型,确定主要信息;(3)说明性语段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的目的或事物自身价值为主要信息。 9.(1)喂,老头!到诸暨市实验小学还有多远? 示例:你好,大爷,请问到诸暨市实验小学还有多远? (2)拐杖 大爷 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1.万里雪飘 千山鸟飞绝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6.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符合题意即可)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积累诗词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三、走进名人、名著、名作 1.李白 杜甫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穷人 战争与和平 复合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敲 5.示例:(1)孙悟空大闹天宫 (2)林冲风雪山神庙 (3)诸葛亮草船借箭 (4)林黛玉葬花(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进行的积累情况。 四、古文阅读 1.(1)测量 (2)尺寸 (3)尺寸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积累。解本题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文言文阅读,积累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1)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子的人。 (2)先自己测量自己的脚。 (3)然后把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3.遇事要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五、习作运用 略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题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加点注音。(10分) 震hàn( ) 磅bó( ) zhì( )序 huò( )达 直jié( )了当 斑lán( ) 挑xìn( ) 跻( )身 陶冶( ) 锲( )而不舍 2.根据诗文默写。(10分) (1) ,映日荷花别样红。 (2)纸上得来终觉浅, 。 (3)问渠那得清如许, 。 (4) ,润物细无声。 (5)春风又绿江南岸, 。 (6)王师北定中原日, 。 (7)南朝四百八十寺, 。 (8) ,任尔东西南北风。 (9)生当作人杰, 。 (10) ,春来江水绿如蓝。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B.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合作,积极探索。 D.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缺点。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因为细胞这种旺盛的生长过程如不加抑制地发展下去,细胞病变生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②当人体处于生长发育期时,体内细胞生长迅速 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 ④但这一细胞迅速生长的过程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危险 ⑤这一在人类年轻时启动的保护程序,最终发展成了人类的死亡程序 ⑥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通过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A.⑤②①⑥③④ B.②④①⑥③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⑤⑥②③①④ 二、阅读理解(31分)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这首小诗写景很别致,能体现“小”的景物有哪些?(4分) 7.请展开联想,描述前两诗句所表现的意境。(4分) 8.请你说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义。(4分)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间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的加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质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葚结满了紫红色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我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桑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在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椹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也每每对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的桑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份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4分) 10.阅读全文,请用文中原句回答第②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3分) 11.文中第④段画横线句子是写桑葚的佳句,请分析它好在哪里。(4分) 1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寥寥无几: 可望而不即: 13.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14.在我们的学习、生活、锻炼、交往等经历中,一定会有成功、有失败,但为自己鼓掌加油,永远保持一颗向上、向善的心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根本。请以“为自己鼓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2)要有真情实感。(3)450字左右。 为自己鼓掌 一、积累与运用 1.撼 礴 秩 豁 截 斓 衅 jī yě qiè 2.(1)接天莲叶无穷碧 (2)绝知此事要躬行 (3)为有源头活水来 (4)随风潜入夜 (5)明月何时照我还 (6)家祭无忘告乃翁 (7)多少楼台烟雨中 (8)千磨万击还坚劲 (9)死亦为鬼雄 (10)日出江花红胜火 3.A 解析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对一个计算机专家用这个词不合适。 4.C 解析 A选项句式杂糅,应删去“通过”或删去“让”;B选项句式杂糅;D选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认真克服生活中的缺点。” 5.B 二、阅读理解 6.泉眼 细流 小荷 尖尖角 小池 7.一股泉水缓缓地、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流出泉眼,在斜阳的照射下,清晰可见。阳光透过池畔的绿树,将树荫投入水面,阴阳交错明暗斑驳,好像是泉水爱惜风和日丽的美好景色。 8.比喻新人崭露头角或新事物刚刚出现。 9.桑葚。①写了今年五月在农家乐山庄来摘桑甚的绝美享受。②回忆童年时和伙伴们采摘桑基的欢乐场面。 10.儿时的梦:盼望老桑树结满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解馋的机会。 11.示例一:从词语的角度赏析:“紫紫的”写桑葚的颜色,“丰满着”写桑葚饱满的形状,两个词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桑葚美丽诱人的外貌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桑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