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桂花岗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1.拼一拼,把字词写规范。
guàn gài kuì bài zá guō fèn fèn bù píng
fā chàn bó dòu ào mì jīng pí lì jié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官绅(shēnɡ) 溃败(kuì) B.蝙蝠(biǎn) 角色(jiǎo)
C.家雀儿(què) 花圃(pú) D.衣襟(jīn) 骨髓(su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个实验室里,挑大梁的是几位年轻的博士。
B.哪吒上阵后,变作三头六臂,手持六种兵器,朝大圣打来。
C.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每天清晨都会准时来这里锻炼。
D.妈妈嘱咐我走路一定要小心,不要碰钉子。
4.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①( )耳( )聋 ②( )风( )雨 ③随( )而( )
④重整( ) ⑤机不可失,( )。
(1)看到词语①,你想到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
(2)请你写一个和词语①意思相反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像词语⑤这样的八字成语,你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写一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句?( )
A.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
B.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学习态度。
C.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D.听了航天员的报告,我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6.下列人物与成语故事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杨时一一程门立雪 B.李白一一铁杵成针
C.车胤一一囊萤夜读 D.吕蒙一一悬梁刺股
7.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②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③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④草滩上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的蓝色湖水。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①③
8.按要求写句子。
(1)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照样子介绍一个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但是语言也非常生动。(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3)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照样子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
9.照样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一种心情。
例:害怕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激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谬以千里。”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小问题:老人常说生病是因为饮食不当,乱说话会招来祸患,即“_______________,祸从口出。”
(2)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神话故事,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如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________,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唐代的王翰在《凉州词》一诗中,用“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千古征战的无奈与悲壮。宋代的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用“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的情怀。
(4)黄山绵延数百里,每到一处,所看到的美都不一样,这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植物也能发电
①为什么人的手指触及含羞草时它便“弯腰低头”,害羞起来?为什么向日葵金黄色的脸庞总是朝着太阳微笑?更奇特的是,北美洲有一种俗称“电竹”的缺苞箭竹,人畜都不敢靠近,一旦不小心碰到它,就会全身麻木,甚至被击倒。人们注意到,这些植物多数是在有阳光照射的时候才会产生电流。科学家(发现 发明),原来植物也有光电效应。//
②我们都知道,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阳光来发电,而植物也是用阳光来为自己的生长提供(gōng gòng)能量。目前,制约太阳能发电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太高。那么,可不可以利用廉价的植物来作为太阳能发电的载体呢?可以!目前,科研人员不仅在研发植物仿生发电技术,还发明出一些新奇产品。
③比如,研究人员在一些植物盆栽中设置一些电极,就能及时搜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电量。实验表明,一盆直径1米的多孢子叶蕨类植物,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天可以产生将近1千瓦时电,只需3盆蕨类植物就可以满足一台空调需求的电力。而且,蕨类植物对生长所需的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管理起来十分方便,生长也很迅速,比较适合用作发电。
④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设计了一款绿色海藻灯,可以把海藻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这个海藻灯就像一种大型锥形瓶,下部安装有特别节能的LED灯,上部装了大半瓶水,水里种满了海藻。水中还有一个人们看不见的生物电池可以从海藻那里吸取能量,夜晚为居室LED灯供电。
⑤日本市场最近出现一种名为“文竹电力”的盆栽充电器。它不仅可以作为盆栽观赏,还可以为手机充电。其秘密就在于花盆底部的一块生物电池。首先文竹顶部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及排出一些化学物质,而当这些物质通过泥土传送到文竹根系的生物电池时,就会激活电池内的厌氧性微生物产生电力并储存于电池内,只需要在盆底部接入通串线,然后再连接手机即可充电。其最大的好处是24小时都可以产生电力,每日足够为3部智能手机充电,而大家能做的就是经常浇水及以确保植物正常生长。//
⑥尽管利用植物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刚刚起步,但是许多科研人员仍十分看好它的前景。设想一下,在房屋周围广泛植树,在墙边种植青萝紫藤、爬山虎等植物,构成厚厚的多层覆盖的叠式植物群,不仅大为(改善 改变)房舍周围的环境,也极有可能使每户人家有一个“绿叶体发电厂”,这将是真正的无尘、无污染、无噪声的最富有生命力的新型发电厂。
11、下面这句话应该插到第________自然段的前面。
除了蕨类植物外,研究人员更看好的是各种藻类植物,因为藻类生长和扩张都很迅速,对环境的要求更低,各种水质的水域或阴暗潮湿的地方都可以生长藻类。
12、把文中括号里错误的注音或使用不当的词语划去。
1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根据//的提示,这篇短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结合整篇短文可以知道,用植物进行太阳能发电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短文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两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了短文,请你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小女孩和牛
霞光里,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儿打算穿越田埂,到田埂的那边去。//
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群牛走了过来,她急出了一身汗。
她有点怕牛,更何况是整整齐齐的一队牛。
怎么办?田埂极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一边是水田,一边是水沟。她急得小脸通红,看来只有跳进水田了。
她赶紧弯腰拎着裙摆,可是,突然——领头的那头老牛已迈步走进了路边的水沟里,紧接着,它身后的那些牛也纷纷让路,小心翼翼地跳进水沟,然后,彬彬有礼地从小女孩的身边走了过去。//
小女孩吃了一惊,觉得心里热腾腾的,眼里汪着亮晶晶的泪。晓风中,美丽的裙摆飘飘,小女孩深情地望着“扑踏,扑踏”而去的牛的背影。
也就在那天晚上,小女孩在日记中一笔一画地写道:怪不得故事里的牛总叫“牛伯伯”,原来,它们是那么慈祥、善良,那么心疼我——真的像伯伯!//
16、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已用“//”分好段落,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女孩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吃惊→__________
19、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从哪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语言 B.动作 C.心理 D.神态
(1)她赶紧弯腰拎着裙摆。( )
(2)她急得小脸通红。( )
20、读了短文,你想对“牛伯伯”说点什么?想—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21、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还记得自己独自走夜路吗?你还记得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吗?你还记得捡到过贵重物品想方设法归还失主吗?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选择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表达出自己的亲身感受。题目自拟,400字左右。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灌、溉 、砸、愤、颤、搏、疲、竭”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字音的识记与辨析。
A.官绅(shēnɡ)——官绅(shēn)
B.蝙蝠(biǎn)——蝙蝠(biān)
角色(jiǎo)——角色(jué)
C.家雀儿(què)——家雀儿(qiǎo)
花圃(pú)——花圃(pǔ)
D.正确。
3.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恰当。挑大梁:指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
B恰当。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C恰当。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D不恰当。碰钉子: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用来形容走路要小心不恰当。
4. 震 欲 呼 唤 遇 安 旗鼓 时不再来 人很多,声音很大 鸦雀无声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详解】本题考查了补全词语、反义词、词语的仿写和想象写话。
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
①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②顺风顺雨:风雨及时适量,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随遇而安: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
④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
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1)根据词义,写出想象到的场景即可。如: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由“震耳欲聋”可以想到在暴风雨的夜晚,电闪雷鸣的场景。
(2)根据词义,写出与“震耳欲聋”意思相反的词语。示例:万籁俱寂。
(3)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一个八字成语即可。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该句宾语成分缺失,应在句末加上“的习惯”,句子修改为: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B项:该句搭配不当,“提高”和“态度”不搭配,应改为“端正”,句子修改为: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C项:该句语义矛盾,“两年前”和“刚刚”矛盾,删除其一即可。
6.D
【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成语故事的搭配和理解,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辨析。本题中搭配不当的是D项。悬梁刺股主要人物有孙敬和苏秦,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并不是吕蒙。
7.A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接着写“草滩上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的蓝色湖水。”,再接着写“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最后写“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8.我们觉得地球很大,其实太阳比地球大多了,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而且语言也非常生动。 我会放学回到家,打开书包,拿出笔和本做作业。
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句子把“碳纳米管”与“钢铁”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
海洋中太平洋的面积最大,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多倍。
(2)考查修改病句。从题干来看关联词运用不恰当,句子是并列关系,用并列关联词“不仅……而且”,即: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而且语言也非常生动。
(3)考查仿写句子,写一组连续的动作。如:
肖红拿出一张雪白的纸,从笔袋里掏出红色的彩笔,认真地画出了一轮红红的太阳。
9.我的心里绽开了朵朵鲜花,就要蹦出来似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概念与结构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给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首先要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联系,组织语言后再进行造句和仿写。
激动:感情剧烈冲动;使感情冲动,因受刺激而感情冲动。
答案不唯一,例如:只见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10. 差之毫厘 病从口入 诸儿竞走取之 树在道边而多子 古来征战几人回 死亦为鬼雄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11、④
12、发明 gòng 改变
13、 科学家发现植物有光电效应 科研人员研发植物仿生发电技术和各类新奇产品 植物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有美好的前景 无尘 无污染 无噪声
14、不能。“极有可能”表示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也使每户人家有一个“绿叶体发电厂”,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符。“将”表示时间限制,说明现在还没有发生,未来会发生,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这是真正的无尘、无污染、无噪声的”,与事实不符。这两个词语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不能去掉。
15、文章第三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列数字。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仔细阅读句子,“除了蕨类植物外,研究人员更看好的是各种藻类植物”说明这句话的前面讲的是“蕨类植物”,下文讲的是“藻类植物”,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句子,所以应该放在文章第四自然段开头处。
1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和字音。
发现:经过探索研究认识或找到前人没有认识或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和句子中“原来植物也有光电效应”搭配。
发明: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提供tí gōng。
改善:使原有情况变好一些。和句子中“房舍周围的环境”搭配。
改变:事物发生显著的差别。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进行分析。
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结合内容“科学家发现,原来植物也有光电效应。”和文章第二自然段,结合内容“科研人员不仅在研发植物仿生发电技术,还发明出一些新奇产品。”和第六自然段,结合内容“尽管利用植物进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刚刚起步,但是许多科研人员仍十分看好它的前景。”可知答案。
结合文章第六自然段内容“这将是真正的无尘、无污染、无噪声的最富有生命力的新型发电厂。”可知答案。
14、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可分析去掉前后句子是否发生改变进行判别。
极有可能:表示可能性非常大。
将:就要;将要。
也极有可能使每户人家有一个“绿叶体发电厂”只是说明有很大的可能性,如果去掉则表示使每户人家有一个“绿叶体发电厂”,过去肯定,与事实不符。“这将是真正的无尘、无污染、无噪声的最富有生命力的新型发电厂。”说明这将要是,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去掉后则表示已经是了,这与事实不符。原文的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以不能去掉。
15、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学生可结合实际阅读情况,进行提问即可。
如:“其最大的好处是24小时都可以产生电力,每日足够为3部智能手机充电,而大家能做的就是经常浇水及以确保植物正常生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列数字。从“24小时”和“3部智能手机”可知。
B
【解析】16、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儿也不敢疏忽。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17、小女孩准备给牛让路,没想到牛群先她一步纷纷让路。
18、 着急 感动
19、 B D
20、读了您给小女孩儿让路的故事,我很感动。您那么慈祥、善良,很值得我敬佩!
【解析】
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1)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儿也不敢疏忽。
(2)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17、本题考查对段落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从“领头的那头老牛已迈步走进了路边的水沟里,紧接着,它身后的那些牛也纷纷让路,小心翼翼地跳进水沟,然后,彬彬有礼地从小女孩的身边走了过去。/”可以知道这一部分主要讲小女孩准备给牛让路,没想到牛群先她一步纷纷让路。
1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我们通过阅读“一群牛走了过来,她急出了一身汗”“么办?田埂极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一边是水田,一边是水沟。她急得小脸通红,看来只有跳进水田了”可以知道小女孩一开始的心情是着急。我们通过阅读短文中“眼里汪着亮晶晶的泪”可以知道小女孩最后的心情是感动。
19、本题主要是对描写方法的考查。
人物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包括: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描写。
(1)“她赶紧弯腰拎着裙摆”,通过句中的“弯腰”“拎着”可以知道是通过动作对人物进行描写。
(2)“她急得小脸通红”,通过句中“小脸通红”可以知道是通过神态对人物进行描写。
20、本题为思路拓展题。
要结合短文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想法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短文所表达的主旨中心。例:牛伯伯,你迈进了水沟里给小女孩让路,让小女孩深受感动,你真慈祥、善良。
21、范文:
【解析】范文: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我9岁那年,那年我是个“旱鸭子”,下水游泳都得戴游泳圈。看到我身边的同龄人都已经会游泳了,只有我还不会,所以暑假一到,爸爸妈妈就帮我报了一个游泳培训班。
我到游泳馆的时候,教练早已在那里等候了。见我们来了,教练便板起面孔,严厉地对我们说:“男女生站成两队,然后坐下,跟我学收翻、蹬夹。先在这里练,学会之后,再到水里练。”我们一听,全都乖乖地学起了收翻、蹬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难啊。等做完后,我的小腿肚又酸又痛。
我们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开始上课。这次我学的是换气,我深吸一口气,把头埋进水里,然后再抬起,再埋进去。反复做几次,我便学会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就要到深水区游了,而且还是一个一个游。我们大家都心惊胆颤地望了望那深深的水,倒吸一口凉气。倒霉的是,教练第一个就让我去。我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理,战战兢兢地下了水。可能是紧张的原因吧,我的手脚又配合不起来了,我扑腾了几下就站了起来。我感觉到教练狼一样的眼睛正在盯着我,不禁一阵发冷,不敢多想,马上又游起来。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学得还不错。而且我惊讶地发现,原本讨厌游泳的我,竟慢慢喜欢上了游泳。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题目自拟,写出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
开头:可以开门见山,说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中间:作文中详写的部分,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用到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结尾:总结全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