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果庄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妈妈常沉浸在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中:在田园里追hú dié( ),捉mà zha( ),对着蓝天nà hǎn( );也会学男孩子拍着xiōng táng( ),握着quán tóu( ),练习shuāi jiāo( );甚至有时候还在河边fàng sì( )地奔跑,见到大人来了吓得两腿chàn dǒu( ),连跑的力气都没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拟定 屏障 海鸥 摩拳擦掌 B.露陷 承认 飞弛 请勿自误
C.妒忌 喉咙 像貌 手急眼快 D.由衷 骚痒 蔚问 出谋划策
3.以下加点词句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姐姐今年满二十岁了,正值弱冠之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B.七十大寿,爷爷笑着说:“虽已年过古稀,但我还得跟上时代,不断学习!”
C.马小虎粗心成习惯了,妈妈苦口婆心的再三教育,但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D.事已如此你才想起来问他,那不是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吗?
4.下面选项中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面墙剧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这句话写出了曹小三观察不够仔细,做事不够认真。
B.“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这句话中“风平浪静”一词写出了故事的环境背景,与下文故事情节息息相关。
C.“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这句话的“挤”字写出了船夫不遵守规则秩序,总想赶人家前头。
D.“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仅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5.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B.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水平。
D.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6.下列词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一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
B.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C.“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D.他们高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们俩了。”
7.排列句子。( )
①其中最大的一个就要在今晚皎洁的月光下开放了。
②我夹在人群中,盯着花朵,觉得里面充满了奥秘。
③这盆昙花大约有30多片既长且宽,碧绿的叶子。
④许多人聚集在昙花周围,等待它的开放。
⑤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
⑥在叶子的边缘,长了四个花骨朵。
A.⑤⑥③②①④ B.⑥⑤②④①③ C.⑤④③⑥①② D.⑤②③⑥①④
8.南京路小学五(1)班的同学们调查了一些街头招牌,发现了这样一些广告牌:
胡丝乱想 饭醉团伙 众所粥知 衣衣不舍
____ ____ ____ ____
(1)请将广告牌中词语的正确写法写在图下的横线上。
(2)同学们将调查结果发布后,收到了不同的评论,你怎么想?试着写一写。
小明妈妈:这些广告商,为了夺人眼球,乱改词语,无端地造出一个词,不喜欢!
小刚爸爸:不要太严肃!我觉得挺好的,这不叫错别字,这是巧妙利用谐音,富有广告创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常积累。
(1)童年中有快乐的时光。“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稚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
(2)寓言中有深刻的道理。或曰:“以子之矛__________,何如?”告诉了我们“_________,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3)应答中有敏捷的思维。儿应声答曰:“________。”这个回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的杨氏之子的形象。
(4)警句中有无限的智慧。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5)诗歌中有爱国的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10.课文知识回顾
(1)《从军行》中描写将士们戍边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凉州词》中描写边境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写出了戍边环境的孤独、凄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作者“喜欲狂”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中的“忠骨“是指__________,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是课文《__________》中的人物,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摩天大楼
材料一:摩天大楼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这座楼由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区用地紧张,促进商业发展。然而,在不到120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楼早已一次次挑战了人们对高度的承受力,从第一座超过金字塔的建筑——埃菲尔铁塔,到称霸了近半个世纪的帝国大厦,再到2010年的迪拜哈利法塔。哈利法塔以828米、162层的高度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超过600米的摩天大楼。
材料二:
全球超150米摩天大楼城市排名(截至2018年底)
数据来源:全球高层建筑数据库、地产数据库
世界排名
国家
城市
栋数
1
中国
香港
333
2
美国
纽约
295
3
中国
深圳
262
4
阿联酋
迪拜
233
5
中国
武汉
228
6
日本
东京
209
7
中国
上海
171
8
中国
广州
152
9
中国
重庆
139
10
美国
芝加哥
127
材料三:在高楼密集的大城市,路面常有阵阵强风,严重时甚至成为威胁安全的隐形杀手。这是因为高空强风正面迎击高楼时,风会被迫转弯,向下流动。而大量的风向下俯冲,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许多地方都曾发生过行人因强风而跌倒受伤的事件。
11、以上三则材料关注的是同一个话题,即_____。
12、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是_____,而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是_______。
13、根据材料二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阿联酋
14、材料三显示摩天大楼存在什么令人担忧的问题?
______
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②曰:“撒盐空中差(chā chà)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因为 乘)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③女,左将军王凝之④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②胡儿:谢朗,谢安的侄子。③无奕:谢安长兄谢奕。④王凝之:王羲之的次子。
15、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画上“√”。
16、读一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俄/而雪骤。
C.撒盐空中/差可拟。 D.即/公大/兄无奕/女。
17、根据小古文,用现代汉语把《咏雪》这出独幕剧补充完整。
《咏雪》独幕剧
时间:东晋时期
地点:谢府花园
人物:谢安(东晋政治家) 谢朗(谢安的侄子)
谢道韫(谢安的侄女) 谢安的其他晚辈
背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
谢安:(兴致勃勃地)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呀?
谢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道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安:(哈哈大笑)
18、“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谢安觉得这两个答案都很幼稚可笑。
B.谢安非常欣赏谢道韫的答案。
C.谢安嘲笑谢朗,欣赏谢道韫。
D.谢安为能欣赏到雪景而开心不已。
19、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
①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但是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⑤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20里啊!
⑥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威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也在这3年里变得深厚了。
⑦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⑧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兵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⑨“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 ”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20、结合语境推测一下第3段中加点词“幽幽”含义:___________。
21、作者多次对父亲的外貌进行了细节描写:“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想要表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⑦段中的“奢侈”指的是“__________”。这与第⑥段中的“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这个细节变化,表达了父亲此刻_____________的心情。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第④段、第⑥段中最感动你的两个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全文内容,细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想一想: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文中的父亲怎样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习作与书写。
题目:那一刻,我 了
本学期结业典礼上,班级要举行“缤纷记忆”座谈会,要求每一位同学分享五年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重点要把事情经过讲清楚,要表达当时的真实感受。把你要分享的一件事写下来吧。
要求:把经过写清楚,把“那一刻”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 蝴蝶 蚂蚱 呐喊 胸膛 拳头 摔跤 放肆 颤抖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蝴、蝶、膛、拳、摔、肆、颤”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
注意平时对字形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项。
B项:露陷——露馅 飞弛——飞驰
C项:像貌——相貌 手急眼快——手疾眼快
D项:蔚问——慰问
3.A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项词语使用错误。“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此处用来形容姐姐年满二十不恰当。可改为:桃李年华。
4.D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学生解答此题要熟悉、理解课文内容。
D项,“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胡夫金字塔和篮球场作对比,并运用“50层”“126个”数字说明了金字塔的高大宏伟。
5.D
解析:D
【详解】此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A项否定词使用不当造成不合逻辑。“避免……不再发生”就是“让……发生”,不合逻辑。
B项语序不当,应为“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
C病在于用词不当。应该改为“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关于思考、关于创造的能力。”
6.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有误,“……”“等等”都表示省略,使用一项即可,该项不符合规范。
B.选项正确。
C.有误,提示语在中间,“想”后用逗号。
D.有误,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用冒号。
7.D
解析:D
【详解】略
8. 胡思乱想 犯罪团伙 众所周知 依依不舍 修改词语确实十分有趣,能够吸引人眼球,但是要适度使用词语,一些寓意不好的词语建议不要使用。
【详解】(1)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胡丝乱想”改为“胡思乱想”;“饭醉团伙”改为“犯罪团伙”;“众所粥知”改为“众所周知”;“衣衣不舍”改为“依依不舍”。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叙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你觉得可以这样做,可以从广告、招牌的特点方面进行说明;
如果你不赞成,可以从滥用成语,不规范用字的危害进行说明。
9. 昼出耘田夜绩麻 子金盆脱晓冰 短笛无腔信口吹 陷子之盾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机智聪敏 君子喻于义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详解】(1)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译文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种,晚上回来还要织麻布,村里的年轻人各自都得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自《稚子弄冰》作者:宋·杨万里。意思: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雷震 (宋)《村晚》。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2)出自《韩非子》上的一个典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讽刺说话做事相互矛盾的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人,何如?意思是用你的矛刺穿你的盾,怎么样呢?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3)出自课文《杨氏之子》。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4)出自《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具体含义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5)出自【唐】 王昌龄 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10.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剑外忽传收蓟北 毛岸英 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两茎灯草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详解】(1)考查诗句的理解和积累。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凉州词》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2)考查诗句的理解和积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3)《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原文选段: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毛主席对毛岸英尸体运回国还是埋在朝鲜的答复,意思是英雄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4)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识记。
严监生是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节选入课文的题目是《两茎灯草》。
C
解析:11、摩天大楼
12、 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 迪拜哈利法塔
13、C
14、摩天大楼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
【解析】
1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
三则材料共用一个标题,“摩天大楼”。所以关注的也是同一个话题。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材料一中“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可知第一空的答案;“哈利法塔以828米、162层的高度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超过600米的摩天大楼。”这句话可知第二空的答案。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材料二“全球超150米摩天大楼城市排名(截至2018年底)”中可知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故选C。
14、本题考查阅读理解。
从材料三“而大量的风向下俯冲,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这句话可知摩天大楼的存在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C
解析:15、chā 乘
16、C
17、 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把这比作柳絮乘风而漫天飞舞
18、B
19、盐比较重,一般也不会出现在空中,用盐比喻雪,太生硬了;而春天的柳絮原本就漫天飞舞,用来比喻雪很贴切,也更有美感。
【解析】
15、本题考查了字音和字义。
“差”读“chā”时,差,大致,差不多;读“chà”指错误;不好。根据字义,结合语境,应读“chā”。 因:趁、乘。故选:乘。
16、本题考查了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按照语感断句是最直接的方法,有时也要借助一些断句技巧。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的意思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正确停顿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俄而雪骤”的意思是:不久,雪下得大了。因此,正确停顿为:俄而/雪骤。
C.“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思是: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因此停顿正确。
D.“即公大兄无奕女”的意思是: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因此,正确停顿为:即/公大兄/无奕/女。
1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补写的能力。
将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就能对答如流。
结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答案。
18、本题考查了短文内容的理解。
公大笑乐的内容是“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安笑的是谢道韫的向答太形象生动了,故而发出欣赏的笑。因此应选B。
19、本题考查了赏析句子的能力。
分析句子的特点,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本体、喻体的相似之处进行赏析。
如:“撒盐空中差拟。”的意思是: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重在突出盐和雪的形似。“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则突出了柳絮和雪的神似,更具美感。
【点睛】
参考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0、轻轻的、恍若听不见一样细微的声音。多用来表达主人公内心酸涩难言的情感。
21、表现父亲辛勤劳动,历经艰辛。
22、 父亲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 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 高兴、自豪
23、一是父亲挑着行李和桃子送我去县城上学的场景;二是父亲走了很远的山路到学校给我送干粮和桃子的场景。
24、支持女儿读书,疼爱女儿的心。
【解析】
20、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含义。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幽幽:① (书)深远。②形容声音、光线等微弱。
结合句子“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可知文中“幽幽”指的是轻轻的、恍若听不见一样细微的声音。多用来表达主人公内心酸涩难言的情感。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可知虽然父亲很辛劳,但他无怨无悔地供养我上学,表现出父亲是一个辛勤劳动的人,更是一个疼爱孩子的好父亲。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可知“奢侈”指的是父亲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
结合文章内容“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可知可知父亲以前给我送的桃子,两者形成对比,这个细节变化,表达了父亲此刻为女儿由县城考到省城感到高兴,内心自豪。
2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文章内容“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可知讲述了父亲挑着行李和桃子送我去县城上学的场景。
结合文章内容“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威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也在这3年里变得深厚了。”可知讲述了父亲走了很远的山路到学校给我送干粮和桃子的场景。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作者之所以说“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是因为,父亲每天非常的辛苦,但是父亲非常支持我读书,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疼爱。
25.范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小时候,总以为自己是个小孩——这听起来很像或者就是一句废话,注意,请听我说,我所说的小时候是指我还认为自己是个小孩的时候,至于那个小孩,就是四五岁甚至襁褓中的小孩。是的,在那时,我的心还那么幼稚。
但总之,经过那件事后,我长大了,就那件小小的事,却给了我不小的启发!就是那个全市的征文大赛,我也报名参加了,但等到题目发下来时,我立刻傻眼了:《那一刻,我长大了》,长大了,长大了,我从来没有认为我是长大了的,除了个子长高,年龄变大,头发变长,或者鞋子由30码变到38码,其它的我一点也没有怀疑过我是一个小小孩,因此,我被这该死的东西困扰了一个周末,最后终于在冥思苦想中稀里糊涂的写了1000字的口水话递了上去。
后来呢?后来,你就可想而知了。
我带着满脑子的坏消息和满口袋的坏心情回了家,在饭来张口桌上,我把“我落榜了”——这个糟糕透顶的事实告诉了妈妈,表情很臭,满脸的不服气。可妈妈这次却出乎我预料的用很平淡的语气说了句:“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就是了”。我一听,憋了一下午的话终于一涌而出:“本来嘛,我就认为是这个题目出得糟糕,他怎么知道谁认为自己长大了?我还认为自己是个小小小小小小孩呢!”
“你怎么能怪是题目出得不好?你参加比赛,当然要别人出什么题目你就写什么呀,那全国高考时,几十万人都写一个题目呢,难道出题的人还要考虑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写吗?那还叫什么考试呀?作文比赛也就是一次考试呀,只不过是自愿参加罢了,你既然有勇气报名,就应该有本事交卷嘛”。“可是……”,我一时语塞,低下头完手指尖儿,接着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失败了应该先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指责别人,为自己找借口,这次没入选,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再来,只要有信心,有恒心,有决心,继续努力,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说着,她走进厨房去洗碗了,留下我在桌前发呆。
是啊,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也是曲折的,有谁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地度过一生呢?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就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啊,那样就会失去信心,失去自我,永远不会成功。在失败中总结,在风雨中成长,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成功的秘诀。如果说人生是一盘佳肴,那么失败就是食盐,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调料,会因为它的出现让一个平凡的人生成就最灿烂的辉煌。感谢失败!如一场香梦,醒来后,就灰飞烟灭罢,就像彩虹的突然消失,留下一片绚丽令人回味。我没有在虚空与现实间徘徊,只是凝望着夜空,心中不再是憧憬,而是有了目标。
那一刻,我长大了。
【详解】考查半命题作文。
在进行写作时的第一步,应该是将题目补充完整,而本题的题目“那一刻,我 了”,可以补充为“那一刻,我笑了”、“那一刻,我哭了”,但是写作题目应该新颖、有深度,应该在第一时刻抓住阅卷老师的眼光,所以可以补充为“那一刻,我长大了”这样一眼就可以吸引眼球的题目。
而写作的第二步,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描述一个场面,设置成一个悬念,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然后再进行描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在进行描述时,一定要进行细致而深刻的描写,完整的解释整个过程。
最后则需要表达出自己的收获和情感,这个过程中,语言需生动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