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2、检验科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预案63、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74、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105、检验科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126、废弃物管理及处理程序147、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148、检验科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7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对实验室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心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二)工作原
2、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设施规范管理到位3.主动监测反应及时4.依法处理措施果断5.机制通畅遏制危害(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四)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五)预案启动当出现(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
3、案。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一)组织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杨立民成员:刘汉强 丁明辉 李佳耕 林宇靖 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组组长:杨立民成员:刘汉强 吴晓哲 包志华 高春艳(二)职能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三、预防预警(一)预防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
4、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2.建立实验室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二)预警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
5、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2.建立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四、应急控制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中心应急机制。在中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等等。(一)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综合评估1.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2.标本、样品采集和检验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
6、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3.污染区域划定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放射源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二)现场控制措施1.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2.传染源控制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的定点医院。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
7、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3.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生物毒素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5.保护易感人群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6.卫生知识宣教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7.人员疏散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可报请政府取消集会性活动,采取必要的停工、停业、停课和人员疏散措施。8.消除区域民众心理障碍和精神应激采取宣传教育、心
8、理咨询等方式针对性解决。(三)追踪监测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上报与部门协调及时上报省和市卫生和管部门,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和放射源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要与卫生监督部门配合协调,搞好相关区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五、保障措施1.技术保障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
9、建设。2.人员培训加强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实验室业务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3.监督检查实验室要定期自查,中心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检验科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预案为了加强对检验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杜绝和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本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检验科在科主任直接领导下,各级人员必须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科室各项制度及职责。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2
10、、严格执行科室劳动纪律,早班、中班、值班、日班必须按时到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当班时不能离开岗位。3、检验科发生局部停电、停水、网络或个别仪器故障时,必须有应急的供电系统和备用的急诊设备以及电脑、打印机。4、标本管理制度,采集标本、接收标本时,必须核对检验申请单病人信息和标本上的所有信息,检查所抽标本是否合格,如抽标本时间、部位、标本量、是否需要抗凝、血与抗凝剂比例是否正确。5、严格仪器保养、维护制度: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保养和维护,记录保养时问、内容、保养人。6、仪器操作培训制度:仪器使用前,由组长组织进行上岗前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按操作卡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仪器使用情况。7、仪
11、器定标、质控制度:定期进行仪器定标,每天进行室内质控,记录结果,分析失控原因,记录处理对策,在室内质控合格后,才可发出报告。定期进行室间质控。8、标本编号制度:按各室要求正确编号。核对标本与申请单是否符合。高年资人员必须帮助年轻同志严格把好编号关。9、血清分离制度:避免溶血、试管破裂、编号涂抹不清。分送血清或血浆时,要防止张冠李戴。10、申请单信息输入制度:正确、完整输入病人信息、检测项目、标本类型。11、检验结果复核制度:检查申请单与报告单以及标本之间的信息是否一致,结果与临床诊断是否符合,结果之间是否符合,不符合者应记录、复查。12、急诊、高度异常结果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临床科室、高度异常结
12、果复查后,报告临床科室,并有记录。13、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职责分明。调岗或离岗必须经组长或科主任同意,组长须经科主任同意。14、检验单发送制度:及时、准确发送检验报告单。15、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纠纷发生时,必须尽快协商提出处理方案,以减少对病人的伤害,记录整个过程,无法处理者,及时向科主任汇报,以便得到最快的处理,在月安全医疗会议上汇总各项信息反馈内容、提出防范该类纠纷及缺陷的措施。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每一个从事感染性微生物工作的实验室都应当制订针对所操作微生物和动物危害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任何涉及处理或储存危险度2级实验室,都必须有一份关于处理实验室和动物设施意外事故的书面方案。国家
13、和或当地的卫生部门要参与制订应急预案。意外事故应对方案一、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应当提供以下操作规范:1、防备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和爆炸2、生物危害的危险度评估3、意外暴露的处理和清除污染4、人员和动物从现场的紧急撤离5、人员暴露和受伤的紧急医疗处理6、暴露人员的医疗监护7、暴露人员的临床处理8、流行病学调查9、事故后的继续操作。二、在制定意外事故应对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高危险度等级微生物的鉴定2、高危险区域的地点,如实验室、储藏室等3、明确处于危险的个体和人群4、明确责任人员及其责任,如生物安全人员、地方卫生部门、临床医生、微生物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消防和警务部门5、列出能接受
14、暴露或感染人员进行治疗和隔离的单位6、暴露或感染人员的转移7、列出免疫血清、药品、特殊仪器和物资的来源8、应急装备的供应,如防护服、消毒剂、化学和生物学的溢出处理盒、清除污染的器材物品。三、实验室应急程序: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2.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
15、咨询。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人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 h 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例如24 h)。2)应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官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1)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然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
16、。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应戴手套。2)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5.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通知生物安全人员。2)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
17、花来进行。3)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4)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6.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另一种方法是,安全杯可以采用化学消毒。7.火灾和自然灾害1)在制定的应急预案中应包括消防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应事先告知他们哪些房间有潜在的感染性物质
18、。要安排这些人员参观实验室,让他们熟悉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这都是十分有益的。2)发生自然灾害时,应就实验室建筑内和或附近建筑物的潜在危险向当地或国家紧急救助人员提出警告。只有在受过训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们才能进入这些地区。感染性物质应收集在防漏的盒子内或结实的一次性袋子中。由生物安全人员依据当地的规定决定继续利用或是最终丢弃。8.紧急救助在设施内应显著张贴以下电话号码及地址:1)、实验室本身的电话及地址:6187116-04752)、实验室负责人:150474890753)、消防队:1194)、医院急救机构医务人员:61871205)、警察:1109.急救装备四、必须配备以下紧急装备
19、:1、急救箱,包括常用的和特殊的解毒剂2、合适的灭火器和灭火毯建议配备以下设备,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1) 全套防护服(连体防护服、手套和头套)2) 带有能有效防护化学物质和颗粒的滤毒罐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3) 房间消毒设备,如喷雾器和甲醛熏蒸器4) 担架5) 工具,如锤子、斧子、扳手、螺丝刀、梯子和绳子6) 划分危险区域界限的器材和警告标示。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鉴于目前我区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为了有效防止医务人员、实验室及消毒供应等工作人员有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检验、消毒、管理等工作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情况,我院特制定
20、以下有关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一、医院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小组:组 长;郭伟君副组长;郑丽娟成 员;杨立民 赵凤鸣 王亚兵 王建民 周玉玲1、负责制定院内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细则和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2、负责检查监督艾滋病医疗救治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3、组织有关人员对院内HIV职业暴露及时进行暴露级别、暴露源头的评估;4、负责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和相应药物预防措施的实施;二、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和要求:1、直接接触和可能接触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粘膜和不完整的皮肤时,应戴手套。在接触每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2、当处
21、理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溅出时,特别在进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及内窥镜检查或手术时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一般接触病人不需戴口罩和防护眼镜;3、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施行手术时或衣服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穿隔离衣;4、检查完病人和每次接触病人或接触病人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即使戴手套亦应在流水下或肥皂流水冲洗。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应用防水绷带包扎;5、病人污染的针头和其它一次性物品一律放入专用污物回收桶内,由消毒:供应科负责统一处理;6、使用后的医疗器械(不能销毁的),应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及时消毒处理(浸泡、擦试、熏蒸、高压等);有关临床医护人员、实验室、消
22、毒供应等艾滋病医疗救治职业暴露具体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详见“院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细则”。三、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程序:1、如在艾滋病诊疗过程中出现职业暴露,如皮肤污染、针刺和切割伤、眼睛溅入液体、衣物污染、实验室重大损失或泼溅、严重损伤和暴露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速度通知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小组成员;2、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暴露后的评估,及时采取应急预防措施,在同一时间内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暴露后的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力争夺战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24小时内)开始预防性用药和暴露后的定期检测;3、出现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1)皮肤污染;皮肤污染部位用流水和
23、肥皂或液体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和擦试(70%乙醇或碘酊);(2)针刺和切割伤:尽量从损伤远端向前挤出损伤处世哲学的血液,立即用流水和肥皂冲洗伤口,使用70%乙醇、碘酊或皮肤消毒剂消毒;(3)眼镜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10分钟;(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手套,洗手并更换衣物及手套;将已污染的衣物及手套放入容器内或浸泡;尽快清理和消毒发生污染的地方;(5)涉及污染的重大损伤或暴露,如感染性培养液体泼溅、气溶胶会造成最大危害,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从污染处疏散人员,防止污染扩散;B、控制感染,锁门并防止人员进入;C、院应急处理小组尽快
24、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四、职业暴露事故的报告和登记1、院内建立职业暴露事故登记本,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操作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含有团HIV的情况、艾滋病病人的病毒载量及病情状况;2、详细记录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暴露级别、暴露源头的评估情况,评估组参加人员和会议记录;3、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不记录;4、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5、暴露后要详细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6、及时报告院领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暴露发生的情况,并将处理情况逐级向领导报告。7、职
25、业暴露后的保密工作:无论重大事故的小型事故,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住处的机构或个人均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检验科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一)化学污染1.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2. 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3. 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二)针刺伤1.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2. 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3.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
26、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 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4. 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5. 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6. 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 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
27、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1.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2. 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3. 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四)灼伤1碱类灼伤:1.1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1.2 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2. 酸类灼伤
28、:2.1一般酸灼伤2.1.1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2.2 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2.2 浓硫酸灼伤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2.3 强酸灼伤强酸溅入眼内,用眼喷淋器冲洗时应,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五)标本污染1. 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2.
29、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3. 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废弃物管理及处理程序1 目的规范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预防放射性物质的污染2 范围适用于检验科放射性废物的处理3 内容放射性药品使用后残留和剩余部分被称为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故称“放射性三废”.“三废”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影响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因而妥善处理“三废”是十分重要的。3.1 固体废物的处理主要采用放置法
30、,被放射性药物污染的固体废物应存在固定的指定地点并采用适当的屏蔽物加以防护,待其自然衰变后,当作非放射性废物处理即可。如为过期的发生器吸附柱应标明日期并用塑料袋包装后置于贮源室,待其自然衰变后再处理。3.2 液体废物的处理应根据放射性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化学性质、放射性强度、废液的容积以及下水道的排水设备等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一般采用放置法,半衰期短的也可用稀释法达到容许排放水平。放射性强度低的废水也可直接排入下水道,但其放射性浓度不得超过露天水源中限制尝试的100倍。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的放射性废液,可采用衰变池贮存十个半衰后排入下水道 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目的为了有效的预防实
31、验室污染,有效的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防止和杜绝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各检验实验室及实验室周围环境。三、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一) 相关科室及有关人员的职责按照内疾控2005120号文件关于调整充实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通知执行。(二)实验室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置专业小组职责1、在中心应急队的统一领导指挥下,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全体成员开展日常督促检查实验
32、室污染预防与应急处理的组织建立、人员培训、技术和物资等的落实,指挥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的现场和调查处理工作。2、负责防止实验污染的日常工作,完善制度、规范措施、责任到人和检查督促,按中心统一安排办好一切防止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3、加强预防工作,每个人都要认真负责执行实验室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各种有毒有害易污染实验室和其周围环境的物品及废物的管理制度等的执行;对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对不能排除的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排除,对可能突发的实验室污染事件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应采取快速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实验室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置专业小组报告;同时期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向中心应急队
33、后勤保障组报告控制实验室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理所需物资清单并及时领取保管等。4、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技术小组全体成员, 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的国家财产损失。四、应急处理程序(一)、病原微生物污染应急处置措施1、实验室如果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敏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1)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2)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3)如果病原微生物
34、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选用75%的酒精、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500-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2、实验室实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置专业小组报告,在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1)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3)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院观察;(5)进行现场消毒;(6)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捕杀抢救等措施。(7)其
35、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3、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置专业小组。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解剖感染力动物时操作不慎被锐器损伤或被动物咬伤或被昆虫叮咬等,应立即实行急救。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如果发生HIV职业暴露时,应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内服用HIV抗病毒药。(二)化学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1、一般化学性污染
36、应急处置措施(1)、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在工作人员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2)、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或时用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后用清水冲洗。(3)、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行实验室。如果发生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4)、经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复洗胃,洗胃时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碱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原则。2、严重化学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按照中
37、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第二章第四节急性化学性伤害调查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置。(三)、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一定要迅速而冷静地首先切断火源和电源,并尽快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水和沙土是最常用的灭火材料。2、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3、按有关规范或制度做好实验室贵重物品、危险品、有毒有害物质、菌毒种的保管和使用记录。一旦被盗,应立即保护好现场,报告有关部门,查明被盗数量,估计造成后果的严重
38、程度,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检验科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依据我院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检验医学的特点,为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检验科应急预案。第一条:凡符合我院突发事件紧急预案要求的事件,均按照本预案要求执行。第二条:遇有突发事件,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导,统一指挥下,成立本科应急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朱玉堂、邬美化、倪春燕、丁丽华、丁建英组成,负责全科人员参与突发事件医学检验工作的领导和指挥。第三条:应急小组分工负责:朱玉堂、邬美化、负责全科工作安排及与其它科室、部门及院领导的沟通、协调;李继承负责保障涉及本组检验工作的顺利完成。第四条:人员召集科里记录每一位职工的联系电话,以便应急时取得联系,职工应保证登记电话有效,如有更改,需及时告知;应记录本组人员、科主任、副主任、有效联系电话,存放于资料文件夹,以便及时相互联系,如有更改,及时告知。应急事件具体工作人员的,无特殊原因,都必须积极配合。急诊值班室要公示检验科所有人员电话。第五条:试剂、仪器、物资的准备要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应对突发事件,就要保持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保养、维护、清洁仪器,要掌握试剂、消耗物资的使用情况,及时筹备。储备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物品,如隔离衣、防护口罩眼罩等,必要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