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完整版新精选 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题和答案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
1.在下面图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使它符合图下的要求。
2.小松鼠想把34颗松果全部装进盒子里,每盒最多装8个,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3.二(1)班有44人,分组玩游戏,每组5人,若每组分一个篮球,至少需要几个篮球?
4.小军家离学校400米,小玲家离学校多少米?
5.50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6.
(1)小明有23元钱,最多可以买几副手套?
(2)小芳的钱可以买4顶帽子还多1元钱,你知道小芳有多少钱吗?
7.二年级一班有45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8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还剩几个座位?
8.数一数,填一填。
9.二(1)班39人去春游,需要租车。
(1)如果都坐小汽车,至少需几辆?
(2)如果都坐中巴车,至少需几辆?
(3)饮料每瓶8元,李老师带60元,最多可以买几瓶饮料?
10.22个同学去旅游。
(1)如果全部住大房,至少要多少间每间?
(2)如果全部住小房,至少要多少间?
11.猜一猜。观察下面的算式,将答案填在□中。
12.有45枝花,每个花瓶里插8枝,至少需要几个花瓶才能把这些花全部插完?
13.从160、720、250中任意取两个数,能组成多少个加、减算式?在下面写出来,并计算。
14.有一匹19米长的布,剪成长度小于2米规格即为合格,那么最少需剪几次?
15.儿童剧场有500个座位,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去观看电影。
(1)估一估,儿童剧场的座位够不够?
(2)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去观看电影?
16.猴子妈妈摘了50根香蕉,它最少拿出多少根香蕉才能平均分给它的6个孩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根香蕉?
17.一共有22名同学,面包车限乘6人,小轿车限乘4人。
(1)如果都坐面包车,至少需要几辆?
(2)如果都坐小轿车,至少需要几辆?
(3)还可以怎样安排乘坐呢?
18.三(2)班46人去公园划船,每条船只能坐6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19.小太阳书店有下列图书。
种类
数量/本
故事书
257
科技书
139
连环画
76
(1)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2)科技书比故事书少多少本?
(3)每本连环画9元,小红有60元钱,她最多可以买几本连环画?
20.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1)使它增加两个直角。
(2)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21.二(1)班有38人租车去春游,每辆面包车限乘8人,至少需要租几辆车?
22.36名同学去游乐场玩。
碰碰车:每人8元
划小船:每人5元
小火车:每人4元
(1)如果每7人坐一列小火车,至少需要租几列小火车?
(2)50元可以让几人玩碰碰车?
23.妈妈买了34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可以做几个窗帘?余几米布?
24.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支牙膏,3把牙刷”进行捆绑,制成礼盒再销售。
商品名称
数量
牙膏
16支
牙刷
23把
25.58个乒乓球,全部装完,需要几个盒子?
26.妙想和奇思一起去购物。
(1)妙想有236元钱,奇思有155元钱。他们想凑钱买一台电风扇,请问他们带的钱够吗?
(2)如果不够,请你算一算,还差多少钱?
(3)900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家具?
27.在下面的图形中增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
28.两位老师带着36名同学去游湖,每艘小船坐6人,至少需要租这样的小船几艘?
29.3位老师带着48名同学去郊游。
30.50名同学在3名老师的带领下乘船去湖心岛,现在只有一种限乘9人的小船,至少需要多少条船才能把这些同学和老师一次送过去?
31.
(1)小红从家到公园,走哪条路近?
(2)从公园到小明家比从公园到学校近多少米?
3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3.给下面的图中增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4个直角。
34.王老师和37名同学去公园坐摩天轮,每个车厢坐4人,至少需要坐几个车厢?
35.明明、丽丽、军军、红红4个同学从1号开始轮流报数,31号是谁报的?
36.一辆大货车车厢底盘高15分米,现在装的货物的高度是2米3分米,这辆货车能否通过一座限高4米的大桥?
37.学校、小明家和小虹家在同一条路上,你能求出小明和小虹家相距多少米吗?
38.按要求剪一剪。(画线表示你的剪法)
(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3)剩下3个直角。
(4)剩下4个直角。
39.同学们去划船,每条船上只能坐4人,林老师和王老师带着32人去划船,至少需要几条船?
40.上学去。
(1)小强到学校比小华到学校远多少米?
(2)小华到小强家,叫小强一起去学校,小华一共走了多少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二年级下册应用题
1.解:如图:
【解析】【分析】从上底的一点向下底作垂直线。从上底的钝角顶点向对边作垂直线。从下底的一点向梯形斜边作垂直线。
解析:解:如图:
【解析】【分析】从上底的一点向下底作垂直线。从上底的钝角顶点向对边作垂直线。从下底的一点向梯形斜边作垂直线。
2.34÷8=4(个)……2(颗)
4+1=5(个)
答:至少需要5个盒子。
【解析】【分析】用松果的总数除以每盒最多装的个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剩下的颗数还需要一个盒子,所以用商加上1就是需要盒
解析: 34÷8=4(个)……2(颗)
4+1=5(个)
答:至少需要5个盒子。
【解析】【分析】用松果的总数除以每盒最多装的个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剩下的颗数还需要一个盒子,所以用商加上1就是需要盒子的总数。
3.解:44÷5=8(个)……4(人)
8+1=9(个)
答:至少需要9个篮球。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用二(1)班的总人数除以每个组的人数,因为每个人都要参与,所以至少需要
解析: 解:44÷5=8(个)……4(人)
8+1=9(个)
答:至少需要9个篮球。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用二(1)班的总人数除以每个组的人数,因为每个人都要参与,所以至少需要篮球的个数就是将计算得出的商加1即可。
4.解:500+(700-400)=500+300=800(米)
答:小玲家离学校800米。
【解析】【分析】小玲家到学校的距离=小玲家到大生家的距离+大生家到学校的距离=小玲家到大生家的距离+
解析: 解:500+(700-400)=500+300=800(米)
答:小玲家离学校800米。
【解析】【分析】小玲家到学校的距离=小玲家到大生家的距离+大生家到学校的距离=小玲家到大生家的距离+(小军家到大生家的距离-小军家到学校的距离),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5.解:50÷6=8(条)……2(人),
至少:8+1=9(条).
答:至少要租9条船.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学生的总人数÷每条船限坐的人数=可以坐满的船的条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
解析: 解:50÷6=8(条)……2(人),
至少:8+1=9(条).
答:至少要租9条船.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学生的总人数÷每条船限坐的人数=可以坐满的船的条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的是几人,都需要再多租一条船,据此解答.
6.(1)解: 23÷4=5(副)……3(元)
答:最多可以买5副手套。
(2)解:4×5=20(元)
20+1=21(元)
答:小芳有21元。
【解析】【分析】(1)最多可以买几副手套
解析: (1)解:
答:最多可以买5副手套。
(2)解:4×5=20(元)
20+1=21(元)
答:小芳有21元。
【解析】【分析】(1)最多可以买几副手套=总钱数÷每副手套的价钱,结果取商,余数省略。
(2)买四顶帽子的钱数=每顶帽子的价钱×数量,小芳的钱数=买四顶帽子的钱数+小芳的钱比买四顶帽子还多的钱数。
7.45÷8=5(条)……5(人),
至少要租:5+1=6(条),
还剩:6×8-45
=48-45
=3(个)。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还剩3个座位。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人数
解析: 45÷8=5(条)……5(人),
至少要租:5+1=6(条),
还剩:6×8-45
=48-45
=3(个)。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还剩3个座位。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人数÷每条船坐的人数=需要船的条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多租一条船,据此计算,然后用租船的条数×每条船坐的人数-现在的人数=剩下的座位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8.【解析】【分析】先数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然后数出直角的个数,直角是90度的角。
9.(1)解:39÷5=7(辆)……4(人)
7+1=8(辆)
答:如果都坐小汽车,至少得8辆。
(2)解:39÷8=4(辆)……7(人)
4+1=5(辆)
答:如果都坐中巴车,至少得5辆。
解析: (1)解:39÷5=7(辆)……4(人)
7+1=8(辆)
答:如果都坐小汽车,至少得8辆。
(2)解:39÷8=4(辆)……7(人)
4+1=5(辆)
答:如果都坐中巴车,至少得5辆。
(3)解:60÷8=7(瓶)……4(元)
答:最多可以买7瓶饮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1)用二(1)班的人数除以每辆小汽车限乘的人数,因为每个人都要坐,所以至少需要小汽车的辆数就是把计算得出的商加上1即可;
(2)用二(1)班的人数除以每辆中巴车限乘的人数,因为每个人都要坐,所以至少需要中巴车的辆数就是把计算得出的商加上1即可;
(3)用李老师带的钱数除以每瓶饮料的价钱,所得的商积是最多可以买饮料的瓶数。
10.(1)解:22÷4=5(间)……2(人),5+1=6(间)
答:至少6间。
(2)解:22÷3=7(间)……1(人),7+1=8(间)
答:至少8间。
【解析】【分析】(1)用总人数除以
解析: (1)解:22÷4=5(间)……2(人),5+1=6(间)
答:至少6间。
(2)解:22÷3=7(间)……1(人),7+1=8(间)
答:至少8间。
【解析】【分析】(1)用总人数除以每间大房可以住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数还需要1间房,所以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至少需要的房间数。
(2)用同样的方法解答第二题即可。
11.【解析】【分析】从个位开始计算,和是8,所以第二个加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3;十位数字和是0,说明第一个加数的十位数字是6,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所以第二个加数的百位数字是2。
12.解:45÷8=5(个)……5(枝)
5+1=6(个)
答:至少需要6个花瓶才能把这些花全部插完。
【解析】【分析】用花的总数除以每个花瓶里插的枝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还要一个花瓶,
解析: 解:45÷8=5(个)……5(枝)
5+1=6(个)
答:至少需要6个花瓶才能把这些花全部插完。
【解析】【分析】用花的总数除以每个花瓶里插的枝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还要一个花瓶,所以用商加上1就是至少需要花瓶的个数。
13.答:160+720=880
;
160+250=410
;
720+250=970
;
720-160=560
;
720-250=470
;
250-160=90
。
解析: 答:160+720=880
;
160+250=410
;
720+250=970
;
720-160=560
;
720-250=470
;
250-160=90
。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三个数中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一共可以写6个,据此解答,然后列竖式计算。
14.19÷2=9(段)……1(米)
9+1-1=9(次)
答:最少需剪9次。
【解析】【分析】用布的总长度除以2求出剪的段数和余数;余下1米也是1段;一共有9+1=10(段),剪的次数要比段数少1
解析: 19÷2=9(段)……1(米)
9+1-1=9(次)
答:最少需剪9次。
【解析】【分析】用布的总长度除以2求出剪的段数和余数;余下1米也是1段;一共有9+1=10(段),剪的次数要比段数少1,由此计算即可。
15.(1)解:198+286≈200+300=500,500=500,够。
答:估算可知,儿童剧场的座位够。
(2)解:198+286=484(人)
答:一共有484人去观看电影。
【解析】【
解析: (1)解:198+286≈200+300=500,500=500,够。
答:估算可知,儿童剧场的座位够。
(2)解:198+286=484(人)
答:一共有484人去观看电影。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二年级人数+三年级人数=总人数,据此列式,然后估算,比儿童剧场座位数量少或相等,就够,否则,不够,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一共有几人去观看电影,二年级人数+三年级人数=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16.解: 50÷6=8(根)……2(根)
答:它最少拿出2根香蕉才能平均分给它的6个孩子。每只小猴子分到8根香蕉。
【解析】【分析】香蕉数量÷猴子数量=每只猴子分得的香蕉数量……剩下的香蕉数,
解析: 解:
答:它最少拿出2根香蕉才能平均分给它的6个孩子。每只小猴子分到8根香蕉。
【解析】【分析】香蕉数量÷猴子数量=每只猴子分得的香蕉数量……剩下的香蕉数,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剩下香蕉的数量即为猴子妈妈最少拿出香蕉的数量。
17.(1)解:22÷6=3(辆)……4(人)
3+1=4(辆)
答:如果都坐面包车,至少需要4辆。
(2)解:22÷4=5(辆)……2(人)
5+1=6(辆)
答: 如果都坐小轿车,至少需要6
解析: (1)解:22÷6=3(辆)……4(人)
3+1=4(辆)
答:如果都坐面包车,至少需要4辆。
(2)解:22÷4=5(辆)……2(人)
5+1=6(辆)
答: 如果都坐小轿车,至少需要6辆。
(3)解:22÷6=3(辆)……4(人)
4÷4=1(辆)
答:还可以坐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总人数÷每辆面包车的限乘人数=坐满的辆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多准备一辆面包车;
(2)总人数÷每辆小轿车的限乘人数=坐满的辆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多准备一辆小轿车;
(3)根据题意可知,先租3辆面包车,剩下的租1辆小轿车,刚好坐满。
18.46÷6=7(条)……4(人)
7+1=8(条)
答:他们至少要租8条船。
【解析】【分析】用总人数除以每条船能坐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还需要1条船,因此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要
解析: 46÷6=7(条)……4(人)
7+1=8(条)
答:他们至少要租8条船。
【解析】【分析】用总人数除以每条船能坐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还需要1条船,因此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要租船的条数。
19.(1)解:257+86=333(本)
答: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333本。
(2)解:257-139=118(本)
答: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18本。
(3)解:60÷9=6(本)……6(元)
答
解析: (1)解:257+86=333(本)
答: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333本。
(2)解:257-139=118(本)
答: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18本。
(3)解:60÷9=6(本)……6(元)
答:她最多可以买6本连环画。
【解析】【分析】(1)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的本数=故事书的本数+连环画的本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科技书比故事书少的本数=科技树的本数-故事书的本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用小红有的钱数除以每本连环画的价钱,所得的商就是可以买连环画的本数。
20.(1)使它增加两个直角:
(2)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解析】【分析】(1)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两个直角,可以从一条边上除顶点外的一点向对边画高,据此作图;
(2)在一个
解析: (1)使它增加两个直角:
(2)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解析】【分析】(1)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两个直角,可以从一条边上除顶点外的一点向对边画高,据此作图;
(2)在一个直角梯形中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可以从上底的非直角顶点向对边画高,据此作图。
21.38÷8=4(辆)……6(人)
4+1=5(辆)
答:至少需要租5辆车。
【解析】【分析】用总人数除以每辆车限乘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还需要1辆车,所以用商加上1就是至少需要租
解析: 38÷8=4(辆)……6(人)
4+1=5(辆)
答:至少需要租5辆车。
【解析】【分析】用总人数除以每辆车限乘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还需要1辆车,所以用商加上1就是至少需要租车的辆数。
22.(1)36÷7=5(列)……1(人)
5+1=6(列)
答:至少需要租6列小火车。
(2)50÷8=6(人)……2(元)
答:50元可以让6人玩碰碰车。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
解析: (1)36÷7=5(列)……1(人)
5+1=6(列)
答:至少需要租6列小火车。
(2)50÷8=6(人)……2(元)
答:50元可以让6人玩碰碰车。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1)用总人数除以一列小火车可以坐的人数,因为每个人都要坐小火车,所以至少需要小火车的列数就是将计算得出的商加1即可;
(2)用50除以租一辆碰碰车需要的钱数,所得的商就是可以玩碰碰车的人数。
23.解:34÷4=8(个)……2(米)
答:可以做8个窗帘,余2米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花布的总米数÷每个窗帘需要的米数=可以做的窗帘个数……剩下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 解:34÷4=8(个)……2(米)
答:可以做8个窗帘,余2米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花布的总米数÷每个窗帘需要的米数=可以做的窗帘个数……剩下的米数,据此列式解答。
24.解:16÷2=8(个)
23÷3=7(个)……2(把)
7<8
答:可以制成7个礼盒。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分别用除法求出牙膏、牙刷可以装的盒数,然后取较少的盒数配套组成礼盒,据此
解析: 解:16÷2=8(个)
23÷3=7(个)……2(把)
7<8
答:可以制成7个礼盒。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分别用除法求出牙膏、牙刷可以装的盒数,然后取较少的盒数配套组成礼盒,据此列式解答。
25.58÷6=9(盒)......4(个)
9+1=10(盒)
答:全部装完,需要10个盒子。
【解析】【分析】乒乓球总数÷装一盒需要的乒乓球数=可以装的盒数+余下的个数;可以装的盒数+1=
解析: 58÷6=9(盒)......4(个)
9+1=10(盒)
答:全部装完,需要10个盒子。
【解析】【分析】乒乓球总数÷装一盒需要的乒乓球数=可以装的盒数+余下的个数;可以装的盒数+1=需要的盒子数。
26.(1)解:236+155=391(元)
409>391
答:钱不够.
(2)解:409-391=18(元)
答:还差18元.
(3)解:200+409=609(元)
609<900
答: 可以买一
解析: (1)解:236+155=391(元)
409>391
答:钱不够.
(2)解:409-391=18(元)
答:还差18元.
(3)解:200+409=609(元)
609<900
答: 可以买一个沙发和一个电风扇。(答案不唯一)
【解析】【分析】(1)要求他们俩凑钱买一台电风扇,用加法求出他们俩的总钱数,然后与电风扇的钱数对比,小于电风扇的钱数,就不够,大于电风扇的钱数,就够,据此解答;
(2)要求还差多少钱,用电风扇的价钱-他们的总钱数=差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3)要求900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家具,将图中的两种家具价钱相加,少于900元,就可以购买,答案不唯一,据此解答.
27.【解析】【分析】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出一条垂直的线段,这条线段就会与两条底边组成三个直角。
28.(36+2)÷6
=38÷6
=6(艘)……2(人)
6+1=7(艘)
答:至少需要租7艘这样的小船。
【解析】【分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和学生的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艘小船坐的人数求
解析: (36+2)÷6
=38÷6
=6(艘)……2(人)
6+1=7(艘)
答:至少需要租7艘这样的小船。
【解析】【分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和学生的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艘小船坐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还需要1艘船,因此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至少需要租船的艘数。
29.解:(48+3)÷6=8(顶)……3(人)
8+1=9(顶)
答:至少要搭9顶帐篷。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总人数,老师人数+学生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顶帐篷最多可以住的人数=
解析: 解:(48+3)÷6=8(顶)……3(人)
8+1=9(顶)
答:至少要搭9顶帐篷。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总人数,老师人数+学生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顶帐篷最多可以住的人数=可以住满的帐篷数量……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再多搭一顶帐篷,据此列式解答。
30.解:50+3=53(人)
53÷9=5(条)……8(人)
5+1=6(条)
答:要6条船才能把这些同学和老师一次送过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先求出总人数,老师人数
解析: 解:50+3=53(人)
53÷9=5(条)……8(人)
5+1=6(条)
答:要6条船才能把这些同学和老师一次送过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先求出总人数,老师人数+学生人数=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每条小船限乘人数=可以坐满的小船条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几人,都需要多一条小船,据此列式解答。
31.(1)解:105+280>150+198
答:走小红家→小明家→公园这条路最近。
(2)解:280-198=82(米)
答:从公园到小明家比从公园到学校近82米。
【解析】【分析】(
解析: (1)解:105+280>150+198
答:走小红家→小明家→公园这条路最近。
(2)解:280-198=82(米)
答:从公园到小明家比从公园到学校近82米。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从小红家到公园,有两条路可以走,①从小红家出发,经过学校,到达公园,②从小红家出发,经过小明家,到达公园,分别用加法求出两种路线的长度,然后对比即可;
(2) 要求从公园到小明家比从公园到学校近多少米? 从公园到学校的距离-从公园到小明家的距离=从公园到小明家比从公园到学校近的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32.解:(38+1)÷7=5(辆)……4(人)
答:派限乘客7人的车5辆,限乘客4人的车1辆。
【解析】【分析】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尽量坐大车,且不能有空座;总人数÷每辆大车坐的人数=大车坐满的辆数+
解析: 解:(38+1)÷7=5(辆)……4(人)
答:派限乘客7人的车5辆,限乘客4人的车1辆。
【解析】【分析】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尽量坐大车,且不能有空座;总人数÷每辆大车坐的人数=大车坐满的辆数+余下的人数;余下的人数是4人,刚好坐满一辆小车,据此解答。
3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梯形的上底向下底作一条高,即可增加4个直角,据此解答。
34.解:(37+1)÷4
=38÷4
=9(个)......2(人)
9+1=10(个)
答:至少需要坐10个车厢。
【解析】【分析】用学生数加上1个老师就是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个车厢
解析: 解:(37+1)÷4
=38÷4
=9(个)......2(人)
9+1=10(个)
答:至少需要坐10个车厢。
【解析】【分析】用学生数加上1个老师就是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每个车厢坐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数还需要1个车厢,所以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至少需要车厢的个数。
35.解:31÷4=7……3
答:31号是军军报的。
【解析】【分析】用31除以4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就表示最后一个数是这4人中第几个报的。
解析: 解:31÷4=7……3
答:31号是军军报的。
【解析】【分析】用31除以4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就表示最后一个数是这4人中第几个报的。
36.解:15分米+2米3分米=3米8分米
3米8分米<4米
答:可以通过。
【解析】【分析】先求出这辆货车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即这辆货车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大货车车厢底盘的高度+装的货物的高度
解析: 解:15分米+2米3分米=3米8分米
3米8分米<4米
答:可以通过。
【解析】【分析】先求出这辆货车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即这辆货车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大货车车厢底盘的高度+装的货物的高度,然后与大桥的限高进行比较即可,如果比大桥的限高高,那么不能通过,如果比大桥的限高低,那么能通过。
37.①240+390=630(米)
②390-240=150(米)
答:小明和小虹家相距630米或者150米。
【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小明和小虹在学校两侧,那么两家的距离就是两家
解析: ①240+390=630(米)
②390-240=150(米)
答:小明和小虹家相距630米或者150米。
【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小明和小虹在学校两侧,那么两家的距离就是两家分别到学校的距离和;②小明和小虹在学校的同一侧,那么用减法计算两家的距离。
38.(1)
(2)
(3)
(4)
【解析】【解答】(1)去掉右边的部分,左边剩下1个直角,如图:。
(2)去掉右边的部分,左边剩下2个直角,如图:。
(3)去掉右边的部分,左边剩下3个直角,如图:。
解析: (1)
(2)
(3)
(4)
【解析】【解答】(1)去掉右边的部分,左边剩下1个直角,如图:。
(2)去掉右边的部分,左边剩下2个直角,如图:。
(3)去掉右边的部分,左边剩下3个直角,如图:。
(4)去掉右边的部分,左边剩下4个直角,如图:。
【分析】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直角=90°,按照题目要求画出不同位置的线,然后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即可。
39.解:34÷4=8(条)……2(人)
8+1=9(条)
答:至少需要9条船。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用一共去划船的人数÷每条船能坐的人数,其中一共去划船的人数=学生的人数+
解析: 解:34÷4=8(条)……2(人)
8+1=9(条)
答:至少需要9条船。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用一共去划船的人数÷每条船能坐的人数,其中一共去划船的人数=学生的人数+2名老师,因为每个人都要去划船,所以至少需要船的条数就是将计算得出的商加1即可。
40.(1)解:386-374=39(米)
答:小强到学校比小华到学校远39米。
(2)解:562+386=948(米)
答:小华一共走了948米。
【解析】【分析】(1)要求小强到学校比
解析: (1)解:386-374=39(米)
答:小强到学校比小华到学校远39米。
(2)解:562+386=948(米)
答:小华一共走了948米。
【解析】【分析】(1)要求小强到学校比小华到学校远多少米,用 小强到学校的距离-小华到学校的距离=小强到学校比小华到学校远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2)要求小华到小强家,叫小强一起去学校,小华一共走了多少米,用小华家到小强家的距离+小强家到学校的距离=小华一共走的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