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知识提纲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内容提要】甲午战败,日本从马关条约中获取了大量利权,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内部展开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一种是以精英集团内部的激进派为代表,展开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但最终被当权的守旧势力镇压;一种是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提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却失败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再次联合。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危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东南互保”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使其面对困局
2、,开始“新政”。框架线索一、背景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2.清政府严重的统治危机:甲午战后的巨额赔款,促使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加重民众的生活负担,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排满”情绪,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危机严重。3.新经济力量的增长:伴随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增强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开始主导近代中国变革。4.新思想的深层发展: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和
3、统治危机,精英集团内部的激进派关注到,西方的制度因素有可能解决这一困局,亟待挽救危亡的一场变革。5.人民群众的推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政府的压迫和剥削,生活极其窘迫,为改变命运,广大下层民众,逐渐成为历史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二、表现:(一)戊戌维新运动上层的改良1.兴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改革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2.发展:兴办学堂、成立团体、创办报刊、著书立说。(自下而上推动变法)(1)建立学堂、成立团体:建立学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一批学堂的建立,为变法维新培养了大量人才。成立团体:1895年11月,成立强学会,宣传变法;1898
4、年4月,成立保国会,推动变法。(2)创办报刊、著书立说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的创办,对于开启民智、宣传和推动变法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著书立说: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通过“托古改制”,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成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3.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历时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内容作用局限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
5、政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增强国防力量4.结果:失败(1)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半殖半封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量悬殊。具体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5.评价:(1)性质: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政治民主运动
6、。(2)历史意义爱国性: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进步性: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变法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启蒙性: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西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又坎坷。(二)义和团运动下层的革命1.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
7、:民族危机加深。(2)直接原因:山东洋教势力猖獗,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最深。2.兴起标志:1898年10月,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攻打当地教堂,义和团运动正式兴起。3.口号:“扶清灭洋”一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落后的小农思想具有盲目排外的片面性和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缺乏认识。4.清政府的态度:由“剿”转“抚”,最后到“灭”。5.失败原因:(1)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强大。6.评价(1)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2)作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清政府,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3)局限:“扶清”
8、,不能认识清政府的阶级本质,显示出其愚昧性;“灭洋”,仇视一切西方文明,盲目排外,显示出其落后性。三、民族危机的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背景(1)根本原因: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直接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盲目排外,各国决定联合以“保护使馆”的名义镇压义和团。2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瓜分中国。3过程(1)爆发:1900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2)八国联军在廊坊、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打击。(3)7、8月,八国联军相继占领天津、北京,瓦德西将司令部设在紫禁城内
9、。(4)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下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与侵略者“议和”。4结果:1901年9月,清政府与11国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1)内容及危害条约内容主要危害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
10、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2)特点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辛丑条约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巨额赔款人均一两白银,带有惩罚性。其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把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此条约惩办参加反帝斗争和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但丝毫未涉及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确立清政府继续充当列强侵华的代理人。其目的就是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从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以华治华”。5影响
11、(1)清政府为挽救危机,实行政治改革,开启清末“新政”(19011911)和预备立宪(19061911)。(2)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俄国占据南满全境,1902年,英国以日制俄,与日本缔结同盟。日俄矛盾,导致1904-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四、统治危机的加深“东南互保”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英美等帝国主义操纵和勾结中国南方多省督抚、企图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廷对外宣战后,东南各省保持“中立”,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江南地区的稳定
12、,却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的斗争,此举使清政府颜面扫地,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思维导图本课小结甲午风云后,瓜分狂潮中,民族意识醒,挽救家国情。实业新发展,百姓旧衣裳,上层主改良,下层闹革命。改良重宣传,社会促启蒙,单靠无权帝,变革未有终。革命起山东,扶清又灭洋,引来八国军,清廷成帮凶。辛丑条约签,庚子赔款定,东南又互保,半殖半封成。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知识提纲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内容提要】明朝时期,专制集权趋于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趋于稳固。政治上,废宰相,设内阁,权分六部,宦官专权;海疆治理上
13、,郑和下西洋,从海禁到重新开放海外贸易,西欧殖民扩张,沿海地区受到严重侵扰;内陆边疆治理上,明朝和蒙古关系的演变,明朝对西藏的有效治理,满洲的崛起与明清易代。【框架线索】【知识提纲】一、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1. 背景:明太祖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2. 影响:加强了专制皇权,皇帝的工作压力增加(二) 内阁制度的建立 明成祖时选拔文官入值文渊阁,充当秘书 明宣宗时期,内阁大臣获得“票拟权”1. 主要职能: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2. 意义:专制皇权强化(三) 宦官专权主要职能: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二、 海疆治理(
14、一) 郑和下西洋1. 过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2. 影响:积极方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消极方面: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二) 海禁与“倭乱”1. 原因: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2. 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3. 应对举措:一方面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一方面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式才稳定下来。(三
15、) 西方殖民者的侵扰1.16世纪中期,葡萄牙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得在濠镜澳的租住权。2.明朝末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一)明朝与蒙古1.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2.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二) 明朝对西藏的治理1. 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三) 满洲的崛起1. 明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2. 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6、3.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金。4. 1636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在盛京称帝,国号大清。(四) 明清易代1.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2.同年,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经过20多年的激战,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重点解析】1.明朝内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执政期间,因丞相胡惟庸相权权力过大而架空君权,在杀胡惟庸后废除丞相制,禁止再设,之后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作为秘书兼顾问组织代之,本意为将其权力降低,事实上由于皇帝的信任,居首位的大学士(首辅)权力可以与宰相相比,于明宪宗成化(1464年1487年)首辅制臻至成熟;历代著名的
17、大学士包括三杨、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张居正等。至清代时其权力始消减,部分首辅权力转移至总督均分,而自雍正帝后,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在政治决策上的地位。晚清立宪运动后,于1911年建立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内阁庆亲王内阁。明代中枢政体经历了从六部分管到司礼监与内阁共理体制的嬗变。司礼监与内阁与颉颃制衡中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承担起了决断国是的政治职能。但这种“监阁共理”体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双轨制”。在体制的动态运作中,由于皇权的相对倾斜,造成了明代相权于司礼监和内阁间的游移,以“监阁迭相”的方式发挥其“内外相维”的政治功能。这种游移,一方面确保了皇权的稳固与政治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成为明代“宦
18、祸”与“党争”的内在原因。从而确定了明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2. 海禁“海禁”是明朝的一项锁国性质的基本国策,从洪武年间到隆庆年间,实行了近200年,纵贯大半个明朝。形成了成熟的海禁政策与概念。明朝海禁严格禁止人民对外通商贸易,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明中期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并实施闭关锁国措施,加上日本当时战乱频发,一些武士和海盗与部分受到闭关锁国负面影响的明朝商人联合,入侵中国,以至倭寇横行,在大片沿海城市展开掠夺。直到16世纪中叶,明廷为了重建海上秩序,对海禁存废产生严重分歧。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获准。但是,明朝仅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口岸,而且只允许泉州和漳州的商人对外贸易,并且禁止对日贸易,史称“隆庆开关”。由于政府部分开启海禁,得以缓解。【思维导图】【参考文献】1.刘晓东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