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音乐:秋叶
设计意图: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扬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好象是几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孩子们忙着去捡树叶,我在一旁下想起了《秋叶》这首歌曲。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表现飞舞的动态,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能较好地唱出附点音符,及秋叶飞舞,飘落等声音表情
活动难点;
按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进行歌表演
活动准备:
1、伴奏磁带、录音机。
2、和歌词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树叶,引出课题《秋叶》。
师:秋天来了,小树叶悄悄地离开了树妈妈,它转呀转上天,摇呀摇下地,累坏了,躺在地上睡了一觉,下面请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学小树叶转,摇的动作,(播放《秋叶》熟悉音乐)
2、学习歌曲《秋叶》。
今天老师带了一首关于飞舞的树叶的歌曲,听老师唱一遍,那你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师完整唱一遍。)
师:老师唱完了,你们觉得好听吗?你们听到了什么?(悄悄地溜出家门,秋风吹口哨,转上天…)。
3、幼儿熟悉歌词。
师出示图谱讲解歌词。
跟着钢琴伴奏节奏幼儿熟悉歌词。
4、配上音乐、结合图谱学唱歌曲《秋叶》。
(幼儿跟着琴慢速整首学唱)
(1)师生对唱、掩盖图谱一节一节的练唱、分组唱、幼儿整首歌曲演唱。
(重点练习附点音符的唱法)
(2)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即兴表演动作,(秋叶跳舞、摇摆、飘落的不同唱法及它的飘落不同动作)老师对幼儿的动作适当提出建议。
5、创编歌词及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唱的非常好,我们再根据音乐创编歌词。
(创编歌词:秋叶秋叶跟着秋风,匆
音乐教案:秋叶
东营区实验幼儿园 田丽丽
设计意图:《秋叶》是一首曲调优美、活泼动听的歌曲,歌词很难让幼儿记忆,活动中教师采用图片、歌曲接唱、创编动作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歌词的学习。在教师的歌声、表情动作的带动下,给幼儿一个美的氛围,激发幼儿的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一、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表现飞舞的动态,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伴奏磁带、录音机。 2、和歌词相应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导入 1、复习歌曲《秋天来了》。 ——全体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小树叶飞舞动作进教室。师:小朋友们,听听还会唱这首《秋天来了》吗?师:唱这首歌的时候,小朋友会想起什么呀?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做飞舞的树叶跟老师来吧。(放音乐《秋天来了》)
★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秋叶》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像飞舞的树叶同样飞到了老师身边,今天田老师带了一首关于飞舞的树叶的歌曲,你们想听田老师唱吗? ——师完整唱一遍。师:老师唱完了,你们觉得好听吗?想不想跟老师学唱这首歌。那你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师再次完整跟伴奏唱一遍。师:小朋友,你听到歌中唱到了什么?请举手告诉我。幼儿说听到的内容,师根据幼儿所说贴出相应的画面。(若幼儿说的不是很完整,师可再示范唱一遍。)
2、熟悉歌词 ——师指画面说一遍歌词。 ——幼儿跟读歌词。
3、教唱歌曲《秋叶》 ——师跟图片示范唱(听音乐伴奏)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唱的和田老师同样好听呢。老师一句句的教你们好吗。老师指图片分句教。 ——合唱
4、分组表演唱(1)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儿游戏叫分组表演唱,小女孩一组,男孩一组,听听哪组小朋友能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先请小女孩组,男孩要听听她们唱的节奏对不对。再请男孩组。(幼儿唱的时候老师指相应的图片。) ——师总结(2)轮唱(分前后半句演唱。)师:小朋友,接下来请女孩唱前半句,男孩唱后半句(老师示范一次) 反复两次。 ——师总结。
5、创编动作师:小朋友,你们唱的已经非常好,我们再给歌曲加上优美的动作好吗?请小朋友想动作。“秋叶秋叶跟着秋风”想用什么动作表达,请幼儿演示。把每句话都编上动作。(想好一个动作老师就领幼儿做一遍。) ——师加动作听音乐示范唱一遍。 ——听音乐,表演唱。
6、活动延伸:(1)幼儿找朋友表演唱。课后延伸:(2)美术活动:绘画《飞舞的树叶》(3)语言:诗歌朗诵《落叶》
幼儿园音乐教案——秋叶
幼儿园音乐教案——秋叶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表现飞舞的动态,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1、伴奏磁带、录音机。
2、和歌词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1、复习歌曲《秋天来了》。
——全体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小树叶飞舞动作进教室。
师:小朋友们,听听还会唱这首《秋天来了》吗?
师:唱这首歌的时候,小朋友会想起什么呀?
那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做飞舞的树叶跟老师来吧。(放音乐《秋天来了》)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秋叶》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像飞舞的树叶同样飞到了老师身边,今天田老师带了一首关于飞舞的树叶的歌曲,你们想听田老师唱吗?
——师完整唱一遍。
师:老师唱完了,你们觉得好听吗?想不想跟老师学唱这首歌。那你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师再次完整跟伴奏唱一遍。
师:小朋友,你听到歌中唱到了什么?请举手告诉我。
幼儿说听到的内容,师根据幼儿所说贴出相应的画面。
(若幼儿说的不是很完整,师可再示范唱一遍。)
2、熟悉歌词
——师指画面说一遍歌词。
——幼儿跟读歌词。
3、教唱歌曲《秋叶》
——师跟图片示范唱(听音乐伴奏)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唱的和田老师同样好听呢。老师一句句的教你们好吗。老师指图片分句教。
——合唱
4、分组表演唱
(1)师:小朋友,我们来玩个儿游戏叫分组表演唱,小女孩一组,男孩一组,听听哪组小朋友能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先请小女孩组,男孩要听听她们唱的节奏对不对。再请男孩组。(幼儿唱的时候老师指相应的图片。)
——师总结
(2)轮唱(分前后半句演唱。)
师:小朋友,接下来请女孩唱前半句,男孩唱后半句(老师示范一次) 反复两次。
——师总结。
5、创编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唱的已经非常好,我们再给歌曲加上优美的动作好吗?请小朋友想动作。“秋叶秋叶跟着秋风”想用什么动作表达,请幼儿演示。把每句话都编上动作。(想好一个动作老师就领幼儿做一遍。)
——师加动作听音乐示范唱一遍。
——听音乐,表演唱。
[活动延伸]
(1)幼儿找朋友表演唱。
[课后延伸]
(2)美术活动:绘画《飞舞的树叶》
(3)语言:诗歌朗诵《落叶》
教育反思: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班的孩子对用图片记歌词的方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清楚的记住。给歌曲创编动作时,幼儿能充足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节课中,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唱,能把自己投入到歌曲优美的旋律中,看到图片歌词时,能自然的技艺;我觉得幼儿最喜欢创编动作环节,孩子们很喜欢老师用自己想的动作,有成就感、很美。幼儿更加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体验发明的快乐。
马背上的民族——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3-10-20 14:12: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量:29
本文导读:本次活动让幼儿们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同时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好父母教育征询网 - 中国专业的婴幼儿、青少年教育征询网站
准备:
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老师:今天,我碰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
播放课件画面一:(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的形象)嗨,大三班的小朋友,你们好,不久乐结识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族)恭喜你,答对了。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
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
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
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
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
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
大家欣赏音乐中的一段
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猜的对不对?
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本来他们是在赛马。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朋友多勇敢啊。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1)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
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 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播放蒙古包的画面:
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
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要给与评价
师:对了,这就是蒙古族小朋友的家,叫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蒙古族爱骑马吗?为什么要住在蒙古包里吗?
先给幼儿回答,然后小导游再进行讲解。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导游是怎么说的吧
播放课件,同时小导游进行讲解:我们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游牧民族,我们骑在马背上,以放牛、养羊为主,哪里的草丰富,我们就骑着马带着蒙古包到哪里安家,马儿是我们在最佳的交通工具和伙伴。
(2)展示蒙古族的服饰
师:你们看蒙古族小导游的服装和我们的服装有什么不同样?(请幼儿仔细观测,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蒙古小导游是怎么说的.
小导游 :我们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袍。为什么要这样穿呢?是由于在我们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晚上能当被盖;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叮咬;宽宽的腰带在我们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稳定。夏天的蒙古袍薄一点,冬天的蒙古袍厚一点。
师:本来蒙古族的服装是根据他们的生活来设计的。
(3)展示蒙古族的节日
师:小导游,你还想带我们去参观什么啊?
小导游:带你们去参观我们蒙古族特有的节日播放相关画面
小导游:每年7月、8月间,草原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达慕”的重要内容。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歌舞表演。
4、了解其他擅长骑马的民族。
师:看来蒙古族人的生活和娱乐都离不开马,真是马背上的民族。
小导游:我尚有几个小伙伴要介绍给大家,他们都是很擅长骑马和和打猎,和我们蒙古族同样是马背上的民族。
师:好啊,让我们先来猜一猜他们都是哪些民族的。
播放其他民族的小朋友,然后点击后分别介绍。
藏族:我们是藏族的小朋友,我们生活在西藏,那里有著名藏教圣地——不达拉宫,我们的民族重要以放牧为主,因此我们擅长骑马射箭,我们的藏族歌舞也很有特色。鄂温克族:我们鄂温克族有的和蒙古族同样过着游牧、住蒙古包的生活,擅长骑马;有的居住在森林里,住在撮罗子里,擅长狩猎。哈萨克族:我们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游牧生活,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我们很善于骑马,每逢过节的时候我们都要进行赛马的游戏。
5,结束活动。
播放乐曲《赛马》,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骑马的动作, 幼儿很乐意参与这种音乐游戏的进行游戏。
大班社会:马背上的民族(一)
[ | 时间:2023-06-23 06:16:33 | 作者:编辑整理 | 来源:镇江市实验幼儿园 胡蓉 | 浏览:787次 ]
目的:
1、初步感受祖国是个大家庭,有许多的民族。
2、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知道他们擅长骑马和打猎。
准备:
课件《马背上的民族》和播放课件的相关设备。
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老师:今天,我碰见了一位小导游,他想要带你们去 分析:
参观他美丽的家乡,你们想不想去啊?(想) 以课件的形式导入,比较可以
播放课件画面一:(出现一个可以动的蒙古族小男孩 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的形象)嗨,大三班的小朋友,你们好,不久乐结识
你们,你们能猜出我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蒙古
族)恭喜你,答对了。今天,我就是你们的导游,向
你们介绍我生活的家乡和我们的民族。
2、观看赛马的图片
师:好,现在我们就和小导游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画面二:
师:你们看,小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啊?
出示画面:美丽的草原图,上面有赛马画面。
幼儿回答
师:对了,这就是蒙古小导游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
大草原。
播放《赛马》的音乐
小导游: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请你们通过这个音 幼儿对于猜谜性的提问方式,
乐猜一猜我的蒙古族伙伴们在干什么? 特别可以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大家欣赏音乐中的一段
师:有哪个小朋友猜出来了,请你告诉小导游,看你
猜的对不对?
请几个幼儿站在座位上回答这个问题。
师:刚才的几个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跟着
小导游去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师:哦,本来他们是在赛马。你们看那些蒙古族的小
朋友多勇敢啊。小导游告诉我,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
上,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骑马,因此
,别看他们的年纪很小,骑马的技术是非常的好。不
仅如此,他们还会用弓箭打猎。
请部分幼儿模仿赛马的动作。
3、了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1) 展示蒙古族生活的画面 虽然不可以亲身感受蒙古风
小导游:刚刚带你们参观过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赛马, 情,但是,通过生动的画面也
现在我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蒙古族的家。 能带给幼儿真实得感受。
播放蒙古包的画面:
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
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要给与评价
师:对了,这就是蒙古族小朋友的家,叫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家。
你们知道为什么蒙古族爱骑马吗?为什么要住在蒙古
包里吗?
先给幼儿回答,然后小导游再进行讲解。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导游是怎么说的吧
播放课件,同时小导游进行讲解:我们蒙古族生活在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游牧民族,我们骑在马背上,
以放牛、养羊为主,哪里的草丰富,我们就骑着马带
着蒙古包到哪里安家,马儿是我们在最佳的交通工具
和伙伴。
(2) 展示蒙古族的服饰
师:你们看蒙古族小导游的服装和我们的服装有什么 孩子们对于不同一般的蒙古族
不同样?(请幼儿仔细观测,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服装十分得感爱好,在这个地方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蒙古小导游是怎么说的. 假如加入幼儿试穿蒙古服装的环
小导游 :我们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袍。为什么要这 节,效果会更加好。
样穿呢?是由于在我们骑马放牧时能护膝防寒,晚上
能当被盖;长长的袖筒冬天可护手持缰,夏天可防蚊
叮咬;宽宽的腰带在我们骑马时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稳
定。夏天的蒙古袍薄一点,冬天的蒙古袍厚一点。
师:本来蒙古族的服装是根据他们的生活来设计的。
(3) 展示蒙古族的节日
师:小导游,你还想带我们去参观什么啊?
小导游:带你们去参观我们蒙古族特有的节日
播放相关画面
小导游:每年7月、8月间,草原要举行盛大的“那达
慕”大会。摔跤是“那达慕”的重要内容。
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举行射箭、赛马、马术等丰
富多彩的比赛和歌舞表演。
4、了解其他擅长骑马的民族。
师:看来蒙古族人的生活和娱乐都离不开马,真是马
背上的民族。
小导游:我尚有几个小伙伴要介绍给大家,他们都是很
擅长骑马和和打猎,和我们蒙古族同样是马背上的民族。
师:好啊,让我们先来猜一猜他们都是哪些民族的。
播放其他民族的小朋友,然后点击后分别介绍。
藏族:我们是藏族的小朋友,我们生活在西藏,那里有
著名藏教圣地——不达拉宫,我们的民族重要以放牧为
主,因此我们擅长骑马射箭,我们的藏族歌舞也很有特
色。
鄂温克族:我们鄂温克族有的和蒙古族同样过着游牧、
住蒙古包的生活,擅长骑马;有的居住在森林里,住在
撮罗子里,擅长狩猎。
哈萨克族:我们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游牧生活,我们
居住的地方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我们很
善于骑马,每逢过节的时候我们都要进行赛马的游戏。
5,结束活动。
播放乐曲《赛马》,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骑马的动作, 幼儿很乐意参与这种音乐游戏的
进行游戏。 活动。
活动反思:
6的组成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优良品质。
活动材料:
1、小动物卡片若干;
2、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
3、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与。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
(二)基本活动
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同样吗?(数量不同样)
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
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
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同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幼儿对照自己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你能将你的记录结果告诉老师吗?(幼儿表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四、结束部分,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帮小动物乘上了汽车,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与圣诞晚会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晚会现场到了,看看圣诞老人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圣诞老人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个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个红色的糖果、几个兰色的糖果、几个黄色的糖果,一共是6个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边的客人老师检查一下,你对吗?假如对的了就请你把它送给圣诞老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来源: 作者:xianger 发布时间:2023-6-22 13:28:00 浏览:[485] 感谢xianger上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
活动目的:
1.复习6的组成,学习有规律地将一个数提成若干不同结果的两份。
2.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6的分合卡片,分类图一张。
记录单、记号笔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1) 游戏:碰球
游戏前,由教师拟定碰几球,如碰5球。教师问:“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嗨,我的1球碰4球?”速度可随着幼儿的纯熟限度逐渐加快。游戏先集体后个人。
(2) 手指游戏
例如4的手指游戏。教师出3个手指,说:“4可以提成3和几?”幼儿伸出1个手指,说:“4可以提成3和1。” 游戏先集体后个人。
2、集体活动:看图分类复习6的组成
(1) 出示分类图,请幼儿边观测边分类。引导幼儿将6朵花提成2份,并用数字做相应的记录。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有多少?
这6朵花有什么不同样?
请你把这6朵花分一分,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写在你的记录单上。
(2) 出示放大的幼儿记录单,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强调记录的先后顺序。)
(3) 请幼儿按顺序排列分合式。
请你把按顺序排列的分合式写下来。
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4)尝试互换位置排列分合式。
小朋友找一找,这分合式里尚有什么小秘密?幼儿讨论。
幼儿讲述讨论结果,教师出示相应分合式。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合式不仅能按顺 序排列,还能互换位置排列,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3、游戏:开火车。巩固分合式的互换位置排列。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开火车》,第一个小朋友说6的分合式,第二个小朋友用互换的方法把他说出来。
4、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去试一下,用互换位置的方法排列4和5的分合式,看看你学会了没有,好吗?
一、活动目的:
1、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优良品质。
二、活动准备:
小动物卡片若干;
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
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与。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
(二)、基本活动
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同样吗?(数量不同样)
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
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
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同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幼儿对照自己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你能将你的记录结果告诉老师吗?(幼儿表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结束部分,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帮小动物乘上了汽车,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与圣诞晚会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晚会现场到了,看看圣诞老人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圣诞老人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个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个红色的糖果、几个兰色的糖果、几个黄色的糖果,一共是6个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边的客人老师检查一下,你对吗?假如对的了就请你把它送给圣诞老人。
四、注意事项
幼儿在送小动物乘汽车时,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活动时间;
给幼儿充足表述的时间与机会,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感受数的分合;
记录活动要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在表述记录结果时,让幼儿感受到数的分合不光是两个数字,还也许是3个或者是4个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本节课的活动目的:
1、让幼儿感知6的组成,知道6的分合关系。
2、让幼儿掌握6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
3、发展幼儿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4、通过6的组成游戏,激发幼儿喜欢数学,爱数学.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5的组成.并有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物质准备:幼儿数字胸卡人手一份,鹅蛋图片若干.
3,布置场景:桔子树一棵,写有算式的桔子若干,小猪家和小兔家贴在大贴绒板的两边,中间留一大块空地.
三,本节课活动过程:
1,以"摘桔子游戏"复习5的组成.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幼儿自由摘果子,并大声说出算式的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对的就送给桔子作为奖励.
2,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1)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李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赶紧乘上我的汽车,请闭上眼睛,我们出发了!(教师扮演驾驶员,幼儿扮小乘客.)
(2)出示小兔家,小猪家
幼儿说来到了哪里.
(3)教教师出示小鹅,并一只只贴到大绒板的中间.幼儿说说有几只?用数字几来表达
教师板书:6
(4)教师:小猪邀请小鹅去做客,小兔也邀请小鹅去做客,这下可把小鹅给难住了 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小鹅
幼儿想办法来帮帮小鹅.(分一些到小兔家去,分一些到小猪家去.)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把小鹅提成两份,一部分去小兔家,另一部分去小猪家.
3,探索操作
(1)教师交代规定.
桌上准备了操作材料(6只小鹅学具),请小朋友在桌子上分一分,规定提成两份.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3)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4)教根据幼儿的回答,演示小鹅到小兔家或小猪家.演示一种,并写出一种分合式.
(6)幼儿集体朗读6的五种分合式.
4,玩游戏以巩固6的组成
(1)"找朋友"游戏
交代游戏规则.
请佩带小鹅胸卡的小朋友上台,并作自我介绍:我是1号小鹅子,我是2号小鹅子,我是3号小鹅子,我是4号小鹅子,我是5号小鹅子,我们要找的朋友要与我胸卡上的数字合起来是6.找对的小朋友跟我去做客.
②幼儿自由从篮子里挑选一张数字胸卡,贴于胸前.
③交代游戏规则.
幼儿根据数字胸卡,寻找相应的小鹅做朋友.
④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查.
(2)"分鹅蛋"游戏
①交代游戏规则.
筐里有许多鹅宝宝,幼儿每人拿出六个,把它们提成两份.
②幼儿自由分鹅蛋.
③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相查看.
5,结束:
由小鹅带领幼儿出教室去做客.
教师的准备一定要充足,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都要准确把握,并通过活动实行到对幼儿的教育中,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总之,要写好一节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教师就要准备好一切,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经验局限性就一定要注意积累,做有心人。我们所要做的一切不光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更是为了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铃儿响叮当
主题:救救地球 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对圣诞节日的向往,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2、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活动准备:音乐磁带、Flash动画、活动过程:一、 导入部分:1、 欣赏Flash动画,听音乐,让幼儿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2、 欣赏后,提问:A:这是一首关于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有什么感受?B: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如何送礼物的?二:熟悉歌曲旋律 1、 感受歌曲的节奏。播放音乐,请幼儿边拍手边听歌曲。听完后,提问:A: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B: 4/4是什么特点?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幼儿说不出,可再欣赏音乐。在引导中教师加入简朴的动作。)2、教师弹唱歌曲,请幼儿欣赏。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用语言引导幼儿)师:这首歌这么好听,假如我们再给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在听音乐做动作中逐渐熟悉音乐,可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轻声唱)“小朋友,你的动作要跟歌曲里唱的同样。”3、 进行歌曲表演二、 结束部分教育幼儿关心别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达和谐的一种方式。师: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不久乐,由于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
发布者:宝宝热线 阅读:2174 次
节奏乐:铃儿响叮当
周村长安幼儿园 罗超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表演,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活泼、欢快)和曲式结构。
2.让幼儿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会用四分音符节奏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三段体的曲式结构,初步感知渐强、渐弱。
3.在感受乐曲的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型:|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并尝试演奏节奏乐。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有关圣诞、圣诞老人的知识。
2、 教具准备:图片、图示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小作家》:
教师出示节奏型卡片 XX XX| XX X ||,并给幼儿一个主题,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节奏型和主题,编出相应的语言,如:白雪 白雪|多美丽 |;冬天 冬天 |下大 雪 |….
二、 发声练习《新年真快乐》:
师生对唱,启发幼儿用跳跃、连贯的声音唱出。
| 1 3 | 5 5 5 | 5 4 3 4 | 5 - | 5 5 | 5 5 5 | 5 4 3 2 | 1 -||
新年 来到了, 大家多快 乐。啦 啦 啦啦 啦 啦啦啦啦 啦。
三、新授:
1、感受音乐的性质: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
老师提问:音乐听上去什么感觉?(活泼欢快的)
(2)、感受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边听音乐边拍手(两遍)“听听音乐的前面、中间、后面都同样吗?”
2、听音乐观看老师配语言节奏朗诵的表演:“想想音乐好象说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讨论后老师小结:“新年到了,圣诞老人赶着马车去给小朋友发新年礼物….3、启发幼儿边探索边拍出节奏型并配器
(1)、老师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跳《赶马车》舞蹈.启发幼儿拍出第一乐段 “赶马车”的节奏型( X X | XX XX| ) 并讨论用什么乐器配器。
(2)、拍出B段“马跳舞和圣诞老人发礼物”的节奏型。
老师出示节奏型 |XX XX |XX XX| 配上音乐,语言节奏,幼儿练习。
(3)、在A段音乐的伴奏下老师跳舞,启发幼儿拍出第三段“圣诞老人赶着马车走远了”的节奏型。幼儿看着老师跳舞,用乐器敲出动作的节奏|X X| X X X X |并敲出渐弱的声响。
4、幼儿完整练习
(1)、幼儿分组拿不同的乐器合乐。
(2)、出示渐强渐弱的图谱和图片一一相应,幼儿根据图示谱敲 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效果。
5、完整合乐的练习
(1)、老师完整地表演,幼儿配乐。
(2)、幼儿随意跟跳舞蹈。
(3)、请两组幼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其他幼儿用乐器伴奏。
四.听着音乐边敲节奏边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2023-05-20 17:02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
2、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预备:音乐磁带、Flash动画、
活动过程:一、 导入部分:
1、 欣赏Flash动画,听音乐,让幼儿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里尔的英文歌曲,,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2、 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这是一首什么歌曲?这是一首关于什么季节的歌曲?
幼儿:圣诞节的歌,铃儿响叮当
教师:圣诞节是西方基督教为了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节日,而这首铃儿响叮当正是西方人们在圣诞节的时候经常唱的歌曲。后来圣诞节就传到了很多国家,同样也传到了中国。铃儿响叮当这首歌也跟着传到了中国,就有人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教师:前几天圣诞节的时候爸爸妈妈有没有带小朋友们出去玩呀?你们觉得开心不开心呀?
幼儿:有,开心···
教师: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也是非常轻松欢快的
教师: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这个铃儿是哪里的呢?
幼儿:圣诞老人的雪橇的驯鹿上
教师:它是怎么响的?
幼儿:叮叮当当响的
3、有节奏的朗诵朗诵歌词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讲解歌词内容
教师:你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
教师边朗诵边理解歌词内容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达歌曲(用语言引导幼儿)
师:这首歌这么好听,假如我们再给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是不是?
教师: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做出最美丽的动作。
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在听音乐做动作中逐渐熟悉音乐,可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轻声唱)
教师:“请小朋友们的动作要跟歌曲里唱的同样。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com 发布: 2023-07-01 09:5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标签:出处] | 查看: 219次
大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主题:救救地球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对圣诞节日的憧憬,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感受愉悦的节日气氛;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活动预备:音乐磁带、Flash动画、
活动过程:一、 导入部分:
1、 欣赏Flash动画,听音乐,让幼儿感受浓重的节日氛围。
2、 欣赏后,提问:A:这是一首关于什么节日的歌曲?听到歌曲有什么感受?B:圣诞节里圣诞老人是如何送礼物的?
二:熟悉歌曲旋律
1、 感受歌曲的节奏。播放音乐,请幼儿边拍手边听歌曲。听完后,提问:A: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B: 4/4是什么特点?C: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如幼儿说不出,可再欣赏音乐。在引导中教师参与简略的动作。)
2、教师弹唱歌曲,请幼儿欣赏。
3、鼓励幼儿用动作表达歌曲(用语言引导幼儿)师:这首歌这么好听,假如我们再给它加上好看的动作就更好了,是不是?播放乐曲请幼儿听音乐表演动作。(在听音乐做动作中逐渐熟悉音乐,可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轻声唱)“小朋友,你的动作要跟歌曲里唱的同样。”
3、 进行歌曲表演二、 结束部分教育幼儿关心别人,知道圣诞节送圣诞礼物是表达和谐的一种方式。师:过圣诞节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不久乐,由于他们收到了圣诞老人和自己好朋友的圣诞礼物。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宝宝泡幼教致力于提供应宽敞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天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当天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宽敞老师轻松备课。
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谢谢大家的支持了,由于你们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熊和小孩——韵律活动
来源: 2023-07-11 17:04 编辑:
熊和小孩——韵律活动
活动目的:
1、熟悉音乐旋律,能合着节拍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