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信义琼山区200MWp农光互补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890792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8.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义琼山区200MWp农光互补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信义琼山区200MWp农光互补旅游观光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稿) 项目名称:海口三门坡信义200MWp农光互补旅游观光园项目 建设单位: 信义光能(海口)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4月 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海口三门坡信义200MWp农光互补旅游观光园项目 建设单位 信义光能(海口)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 联系人 李** 通讯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三门街77号 联系电话 151****1772 传真 -- 邮政编码 571139 建设地点 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 立项审批部门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琼发改经外备[2016]3082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19其他能源发电 占地面积(平方米) 5300亩(3535100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936.9亩(2625912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1600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3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19% 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日期 2017年7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项目由来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势必使得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实现能源多元化,缓解对有限矿物能源的依赖与约束,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调整电力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光伏发电技术与农业项目上的应用和研究,不仅为现有的、在建、未建的设施渔业项目提供一条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示范,同时也为光伏发电技术的普及应用,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和建设途径;通过光伏发电设施与设施农业项目科学的结合,可以为项目地区节约大量的建设用地的资源,不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有鉴于此,信义光能(海口)有限公司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投资兴建海口三门坡信义200MWp农光互补旅游观光园项目,占地约5300亩,总投资160000万元。 项目建设用地为海口市琼山区土地复垦项目,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属于海口市琼山区土地复垦项目范畴。经建设单位与海口市土地储备中心协商,同意将土地复垦用地租赁给建设单位开发建设。 本环评仅对200MWp光伏发电及农业种植进行评价,220kV升压站及配套工程建设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及农业种植项目,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E电力——34、其他能源发电——利用地热、太阳能热等发电;并网光伏发电;其他风力发电”和“B 农、林、牧、渔、海洋——7、农业垦殖 ——其他”的规定,应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海南琼州环境评价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收集资料、深入现场踏勘、了解环境概况、分析工程特点、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后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供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海口三门坡信义200MWp农光互补旅游观光园项目 (2)地理位置: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周边旅游闲置土地,站址中心为北纬19°38'53.67",东经110°29'23.08"。 项目所在地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 (3)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投资:总投资160000万元。 (5)规模: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200MWp,年设计生产能力22400万kWh。 2、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项目主要建设200MWp的光伏电站(由260Wp多晶硅光伏组件773000块组成)和农业种植组成。本项目规划容量为200MW,工程安装容量为200MWp,安装多晶硅组件,组件支架采用固定倾角安装方式。拟在光伏组件下方种植农作物,实现“一地两用”的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项目充分利用光伏组件2.2米高支架底下空间和光伏组件阵列之间的土地,以公司为主体组织农民进行菜苔、补血菜、香菜、马齿苋、荠菜、白菜、香葱、芹菜、台湾枸杞菜、番杏、空心菜、苤蓝等蔬菜生产。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1。 表1 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内容 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 200兆瓦 光伏电站 光伏阵列 260Wp多晶硅光伏组件773000块,光伏组件架设于农业种植之上,安装面积约为5300亩。 农业种植(光伏组件2.2米高支架底下建简易大棚) 种植复垦约3936.9亩,菜篮子工程 公用工程 供水工程 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光伏组件清洗用水来源于水库 排水工程 雨污分流,经隔离池/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绿化 供电工程 项目区采用市政10kV电源,备用变压器电源引自电站内35kV母线 辅助工程 道路 水泥路面,拓宽道路3km 环保工程 污水处理 隔油池,化粪池 噪声治理 单独设备房,基础减振等措施 固废 生活垃圾收集装置、事故油池57座 依托工程 综合楼 位于升压站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内设电子设备间、主控室、办公室、宿舍、食堂等。 220kV升压站 1座 注:依托工程为220kV升压站建设工程,项目区内已预留用地进行建设,建设内容主要为电子设备间、主控室、办公室、宿舍等。 (1)光伏组件选型 根据光伏并网电站的设计特点及相关政策的规定,选定260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双玻组件。 表2 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参数 组件参数 最大额定功率 Wp 260 功率公差 % 0~+5W 最大功率时电压 V 30.4 组件转化效率 % 16.5% 最大功率时电流 A 8.56 开路电压温度系数 %/℃ -0.31 开路电压 V 37.5 功率温度系数 %/℃ -0.41 短路电流 A 9.12 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 0.053 系统最大电压 V 1000 标准组件发电条件 ℃ 45±2 长*宽*厚 mm 1658×992×6 (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 本工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放置形式采用固定式。阵列倾角为10°,阵列方位为0°。 本工程设计容量为200MWp,共约采用260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769000片。本工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放置形式采用固定式,分为174个单元进行布置,1.15MWp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一个逆变升压单元,全场分散布置。考虑检修,逆变升压单元附件需设一个宽约1m的检修通道。 本工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放置形式采用固定式,阵列倾角10°,方位角0°(正南向)。组件布置方式按每组2X22块布置,组件之间间距20mm。 22块光伏组件串联接成一组光伏组串,12-16串并做一个汇流单元接入汇流箱,14个汇流箱及一个有两台500kW的逆变器及升压变压器组成逆变升压单元。每个逆变升压单元的单位装机容量为1.15MWp左右。按1.15MWp装机容量配置S11 1000kVA(500-500) 35kV/0.315kV的油浸式变压器一台及相应配电系统。 光伏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中型逆变升压单元的设计方案,以1.15MWp左右容量为一个光伏发电单元,共174个1.15MWp光伏发电单元,采取0.315kV升压到35kV,再升压至2200kV二级升压并网方式。 二次设备包括电站综合自动化、直流、UPS、无功补偿等设备。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微机保护、数据采集、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站控层远程控制、同期功能、数据记录和处理、调度通信等功能。微机保护功能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容器保护、低频减载等功能。 (3)逆变器的选型 对于逆变器的选型,本工程按容量选用1MW逆变器房,整个工程配174台1.15MW逆变器房。 该逆变器特点如下: 1)集成光伏逆变器、交直流配电、系统监控、火灾报警、环境监测等功能模块。节省了大量的交流电缆,降低了损耗,为客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SCADA监控系统,实现对汇流、配电、逆变等多个环节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数据分析更全面、反应更及时,节省电站运营人力成本,更高效保持电站运营最佳状态。 2)集装箱房体设计,方便运输;可整体吊装,施工现场安装方便快捷,缩短施工周期,节省施工费用,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 标准房体一体化防护设计,全面考虑排风散热、防风沙、防腐蚀、抗低温等应用要求,-30℃~+55℃可连续满功率运行。 3)具备标准的电力调度接口,方便灵活的接入电网。零电压穿越功能,无功功率可调,功率因数范围超前0.9至滞后0.9,夜间可根据电网指令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 4)通过金太阳认证、TÜV、Enel-GUIDA认证、符合德国中压电网BDEW指令。 表3 1MW逆变器技术参数 逆变器参数 直流侧参数 交流侧参数 最大直流电压 V 1000V 额定输出功率 W 1000kW MPPT电压范围 500~810 最大交流输出功率 W 1100KW 最大直流功率 W 1000kW 额定电网电压 V 315 最大输入电流 A 2450 允许电网电压 V 252~362V 最大接入路数 16 总电流波形畸变率 〈3% MPPT路数 2 功率因数 0.9(超前)~0.9(滞后) 启动电压 520 直流分量 〈0.5%额定输出电流 其它 最大效率 98.7% 宽度 1205 欧洲效率 98.5% 高度 805 防护等级 IP54 深度 835 运行温度范围 -30~+55℃ 重量 12T 逆变器及配套的升压变压器只要做好设备钢筋混泥土基础即可。 (4)光伏阵列直流防雷汇流箱 由于逆变器的输入回路数量有限以及为了减少光伏组件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和方便日后维护,需要在直流侧配置汇流装置,本系统可采用分段连接、逐级汇流的方式进行设计,即在户外配置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以下简称“汇流箱”),采用汇流箱将多串电池组件进行汇流,然后再输入直流配电柜,再至逆变器,使逆变器的输入功率达到合理的值,同时节省直流电缆,降低工程造价。 本工程汇流箱回路数量主要根据电池板布置确定选用16路电池串并列。 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的性能特点如下: 1)户外壁挂式安装,防水、防锈、防晒,满足室外安装使用要求; 2)可同时接入6~16路电池串列,每路电池串列 输入的最大电流为15A; 3)电池串列的最大开路电压为DC1000V; 4)每路电池串列配有光伏专用高压直流熔丝进行保护,其耐压值为DC1000V; 5)直流输出母线的正极对地、负极对地、正负极之间配有光伏专用高压防雷器; 6)直流输出母线端配有可分断的直流断路器。 表4 汇流箱技术参数 汇流箱参数 光伏阵列输入路数 16 汇流箱输出路数 1 每路熔丝额定电流 A 15 防雷器 有 最大接入开路电压 V 1000 防雷失效检测 有 防护等级 IP65 监控单元 有 (5)电缆敷设 直流防雷汇流箱按区域划分,安装在光伏模块的支架上。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一体化装置与箱式升压变压器配合,分散布置在厂区中。 开关柜、补偿装置、站用变及保护屏等设备布置在综合楼内及综合楼周围。 电缆敷设采用槽盒与穿管方式:从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单元至汇流箱。汇流箱至逆变器间电缆采用直埋,变压器之间串联及于配电室之间采用直埋或电缆沟进行敷设。电力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连接微机设备的控制电缆选用聚氯乙烯绝缘屏蔽控制电缆。 电缆设施遵循《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的要求。 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接头处、长度超过100m的电缆沟、电缆通过的孔洞,均应进行防火封堵。 (6)农业种植 本项目农业种植部分定位于普通型光伏农业大棚,在满足农业生产光照的前提下,具备光伏发电的最大经济装机容量。具备一年四季连续生产的基本条件,实现温度、湿度有效控制,节水灌溉,达到农业种植的高产、高质、高效。光伏遮荫的局部区域,在不影响光伏发电的前提下,种植高附加值适宜植物或进行其他高附加值农业项目利用。具备并满足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1)基本要求: ①项目区应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有关政策规定和法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规划设计,各项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满足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的基本要求。 ②应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不争光照,温度、湿度等相关因素有效控制,能量互相转换、相互利用,满足光伏发电经济装机容量和高效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节地、节能、高效、可持续及生态循环的目的。 ③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应达到最佳配置 ④棚室内应配置满足升温、降温、通风换气、增减湿度等农业生产需要的基本设施,以及与之相对应匹配的控制系统。 ⑤建筑结构为钢结构或其他建材结构,结构及其构件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允许荷载作用下不得发生失稳现象。大棚隔热保温应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⑥大棚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方式,应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设计相应的通风系统。 ⑦大棚应设计环境监控系统,对温度、湿度、光照、风速、自动摄影进行即时监控,并能把实时状况传输给控制室。 2) 大棚设计 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资料,本项目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结构采用国际型钢结构,表面采用热镀锌处理,保证结构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效果,结构采用镀锌螺栓紧固,确保支架能够抵御 55m/s 风速的载荷(16 级台风),电池板安装时设有 2cm 的泄风口,确保支架的稳定,光伏板与种植地面距离2.6米以上,光伏板之间留有充足间距,对农作物的采光影响较小。 本项目计划设计跟踪式大棚区棚顶后坡有倒水槽,可以汇集雨水,方便雨水顺水管流下,防止滴露现象,不增加棚顶负担;棚顶后坡顶开天窗,立面侧开窗,通风性强;四周铺设防虫网和调光膜,既可防止虫害的发生,又能改变太阳光的放射方向并提高光质,可有效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四周配有卷帘机和排水管;棚内配有风机和喷雾设备,可营造出温度、湿度可控,漫射光强,适合作物生长的设施内小环境。 3)种植选择 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项目充分利用光伏组件2.2米高支架底下空间和光伏组件阵列之间的土地,以公司为主体组织农民进行菜苔、补血菜、香菜、马齿苋、荠菜、白菜、香葱、芹菜、台湾枸杞菜、番杏、空心菜、苤蓝等蔬菜生产,种植面积达3936.9亩,年产蔬菜5745.24吨/年。 表5 项目区蔬菜种植一览表 蔬菜名称 地块 面积(亩) 合计(亩) 产量(t) 菜苔 4#-1 76 258.2 361.48 4#-2 75 4#-3 63 4#-4 44.2 补血菜(紫背天葵) 4#-5 85.5 193.3 270.62 4#-6 56.5 4#-7 51.3 芥兰 4#-8 96.5 234.5 328.3 4#-9 75 4#-10 63 香菜 4#-11 93 175.3 245.42 4#-12 82.3 马齿苋 4#-13 101 175 245 4#-14 74 荠菜 4#-15 45 321.8 450.52 4#-16 51 4#-17 40 4#-18 110.4 4#-19 75.4 马齿苋 4#-20 95 172.6 241.64 4#-21 77.6 白菜 4#-22 109 587.1 821.94 4#-23 111.7 4#-24 86 4#-25 8 4#-26 56.6 4#-27 73.8 4#-28 71 4#-29 71 香葱 4#-30 110 372.3 521.22 4#-31 112 4#-32 69.7 4#-33 28 4#-34 52.6 芹菜 5#-1 117.5 497.1 845.07 5#-2 121.8 5#-3 140 5#-4 117.8 台湾枸杞菜 5#-5 88 297 415.8 5#-6 72 5#-7 55 5#-8 82 番杏 5#-9 17 56.1 78.54 5#-10 20.4 5#-11 18.7 空心菜 5#-12 46.6 315.1 441.14 5#-13 57.5 5#-14 54.2 5#-15 44 5#-16 68.5 5#-17 44.3 苤蓝 2#-23 110 281.5 478.55 2#-24 95.5 2#-25 76 合计 3936.9 5745.24 3、项目平面布置及周边概况 (1)项目平面布置 本项目按总容量200MWp进行设计。光伏电站的各部分布置总体考虑了进站道路、进出线走廊、站址地形条件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统筹安排、统一布局。 根据公路接引以及场地使用条件,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集中布置于规划区域内,每块多晶硅电池板朝正南布置。为节约场内电缆长度,逆变器室布置在光伏阵列区的中部的合理位置,220kV新建升压站布置在预留光伏阵列区域外部的居中位置。 利用光伏板下面空间和间隔种植农作物。 项目总平面布置情况详见附图3。 (2)周边概况 项目用地范围内主要为桉树林、橡胶林、菠萝等作物种植,项目区周边主要为桉树林、橡胶林、菠萝、荔枝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项目区北侧为大塘村、美宋村、父母村,东侧有仁山村、南侧有桂林村、文宿村、林子村,项目区东南侧为风圯水库。项目周边环境概况详见附图2。 4、主要设备 表6 光伏电站生产设备一览表 光伏 阵列 序号 项目明细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光伏组件 块 769000 260Wp多晶硅组件 2 汇流箱 个 14 直流防雷汇流箱 3 直流配电箱 个 若干 二级直流汇流 4 光伏专用电缆 米 4000000 PVF-1*4.0mm2 5 支架 MWp 200 6 桥架 MWp 200 逆变设施 1 1MWp并网逆变器 台 174 2 升压变压器 台 174 3 接线电缆 米 按实计量 5、公用工程 (1)给水: 本工程站内生活用水从村内引接自来水,光伏组件清洗用水取自水库。 (2)排水: 项目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有组织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用于项目区的施肥,光伏组件清洗水量少,且主要污染物为SS,且收集困难,直接排放附近雨水沟。 (3)供电及照明 本工程站用电母线引接,白天使用自发电,晚上从母线倒送电为配电室、集控室照明、检修、空调风机、UPS以及直流充电等厂用负荷供电。逆变器控制负荷电源由逆变器内部解决。照明系统采用TN-C-S系统,所有灯具外壳接有专用地线。应急照明采用灯具内自带蓄电池供电,应急照明时间不少于60分钟。在配电室内设检修箱,电源取自380V配电柜。 (4)道路 施工期间进场道路使用原有水泥路面,对该道路进行局部拓宽,并每300米设置会车点一处,长约3.5公里,项目区道路除管理区外根据利于生产、检修而设,道路宽度主要为4m,参观主干道为6m。 6、劳动定员 拟建项目劳动定员20人(与项目区南侧的海口甲子信义100MW农(渔)光互补旅游观光园项目的人员共同管理),依托升压站综合楼内,并在升压站场区内食宿,全年有效工作日为365天。 据生产规模,以“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以岗定人,将核算单位划小。根据生产特点,项目人员由固定员工和临时工,固定员工主要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基地管护人员,临时工主要指农忙时就地招用的季节性工人。管理人员由公司指派,技术人员先从公司选取,不足再对外招聘,生产人员在生产场地附近招用。 7、产业政策符合性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工艺流程简捷、自动化程度高,产生的能源属于清洁能源,项目本身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中“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项目,被列为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根据对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的现场勘探分析,项目用地为集体用地,项目产生的各项污染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项目选址合理可行。 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故评价认为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6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甲子镇位于海南海口市琼山区的南部,东连大坡镇,西连定安县定城镇,南与定安县龙湖镇、文昌市蓬莱镇交界,北接旧州镇、三门坡镇,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乡镇,老区人口7544人,占总人口的27.3%。现全镇有14个建制村、1个社区,154个自然村、2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万余人。 2、 地形、地貌 海口市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2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米)等38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呈较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 3、气象特征 项目所处的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季风性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雨。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2.8℃。年平均降雨量1639mm,年平均蒸发量为184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 4、水文状况 海南岛最长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近800、400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4.6、30升/秒。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350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风圯水库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以北4Km处风圯村的鸭程溪流域深坑支流上,水库集雨区位于东侧的邱陵地区,是我市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以台风雨为主,其次为热雷雨和锋面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888mm,多年平均径流深92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95mm,该工程1958年兴建,1987年竣工,总库容2225万m3 ,集雨面积26.1km2,占深坑溪(昌头水)流域面积的17%,它是一宗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枢纽工程有主坝(均质土坝)1座,泄闸(3×5×4.25)1座,副坝(均质土坝)一座,输水函管(φ1.3)2个,设计灌溉面积1.58万亩,曾灌溉1.06万亩,现灌溉0.7万亩,发电装机200千瓦,年发电量40万度,养鱼水面0.255万亩,是一宗效益较好的水利工程。 社会环境简况: 1、行政区划 海口市为海南省省会,处于海南省最北端。共设琼山、秀英、龙华、美兰四个区,辖23个镇和18个街道办事处、15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委员会、2504个经济社(村民小组)、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 2、经济概况 2015年,海口市生产总值1005.5亿元,增长9.2%;来自海口的公共财政收入267.7亿元,增长1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1亿元,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821.5亿元,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3亿元,增长10.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30元,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0元,增长12.4%;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2%;城镇登记失业率1.37%。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跨上百亿元台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实现“千百万”突破。 3、教育、文化 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2014年,全市共有小学349所,在校生17.09万人;全市共有初中学校75所,在校生7.05万人。全市有普通高中23所,在校生3.15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873人。全市有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5所,在校生20416人,招生6672人,教职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831人。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有11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4所,高职(专科)院校6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 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教育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1个,艺术表演场馆5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站2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8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1%,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1%。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7.14万册,琼山区图书馆藏书量6.5万册。相继推出海口市第九届万春会、中国(海口)第十三届冼夫人文化节、爱海口·2014海口仲夏文艺季等,影响广泛、反响强烈。 4、文物保护 项目周边无国家、地方保护文物。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 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本报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引用海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发布的《二零一六年十月海口市环境质量状况》,10月份,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21天,二级标准10天。全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7μg/m3、13μg/m3、38μg/m3和23μg/m3。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是0.8mg/m3;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是117μg/m3。项目区所在区域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现状委托海南中科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21日对项目区风圯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 1、监测点位 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重点针对区域的主要地表水体,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在项目区水库布设1个监测点位,以了解区域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2、监测因子 pH、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水温。 3、监测时间和频次 监测时间为2017年2日21日,监测一天,一天2次。 4、采样及分析方法 水质采样执行《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5、监测结果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见表7。 表7 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 采样 点位 采样 日期 检测 频次 检 测 项 目 及 结 果 pH值 水温(℃) 氨氮 石油类 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 W1/ 风圯水库北岸 02月21日 ① 7.42 20.1 0.139 0.05 27.0 3.8 ② 7.44 20.1 0.105 0.04 28.8 3.9 6、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地表水水质现状,按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所给模式进行计算: 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pH的标准指数: pHj≤7.0 pHj>7.0 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j点的标准指数; ci,j——污染物i在j点的浓度值,mg/L; cs,i——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 SpH,j——pH在j点的标准指数; pHj——pH在j点的监测值; 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评价标准 水质现状评价标准中风圯水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详见表8。 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水质因子 pH COD BOD5 溶解氧 氨氮 石油类 GB3838-2002Ⅲ类 6~9 £20 £4 ≥5 £1.0 £0.05 根据上述监测数据,风圯水库COD超标外,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COD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库人工投喂鱼类饲料引起的。 三、区域声环境质量 1、监测布点 本次监测共布设8个噪声监测点,分别布设在项目区域边界外1m处。 2、监测时段与频率 监测2天,昼间、夜间各监测1次,监测时间为2017年2月21日~22日,统计连续等效A声级。 3、监测方法 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声部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3096-2008)进行。测试前用AWA5680型声校准器进行了校准。监测的传声器高于地面1.2m,测量均在无雨天气进行,风力2~3级,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4、监测结果 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详见表9。 表9 声环境现状评价结果 检测点/位置 检 测 日 期 及 结 果 02月21日 02月22日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 项目区厂界东侧 42.9 39.2 43.7 40.1 2#/ 项目区厂界东南侧 44.0 38.7 43.6 38.7 3#/ 项目区厂界西南侧 43.1 39.6 44.6 39.6 4#/ 项目区厂界西侧 42.4 40.1 42.1 40.3 5#/ 项目区厂界北侧 44.1 38.4 43.6 39.6 6#/ 美宋村 45.7 39.7 44.9 41.0 7#/ 大塘村 45.2 38.6 44.6 40.6 8#/ 林子村 43.8 39.6 45.2 40.3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场界声环境现状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因此,本项目区域整体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四、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地块内目前主要植被类型为桉树、菠萝、橡胶、马占相思等植被。评价区内由于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的原始生境已不存在,据调查,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常见的动物物种有:蟾蜍、褐家鼠、小家鼠等。 项目区植被分布图见附图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拟建场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表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 目标名称 方位 距离 (m) 规模 环境功能及 保护级别 水环境 风圯水库 东 670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 声环境 大塘村 北 210 约100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 美宋村 北 75 约140人 父母村 北 350 约90人 仁山村 东 450 约180人 桂林村 南 300 约150人 文宿村 南 460 约110人 林子村 南 150 约120人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大气环境 项目区域内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标准值如下表。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浓度单位 SO2 年平均 20 60 ug/m3(标准状态) 24小时平均 50 150 1小时平均 150 500 TSP 年平均 80 200 24小时平均 120 300 PM10 年平均 40 70 24小时平均 50 150 PM2.5 年平均 15 35 24小时平均 35 75 NO2 年平均 40 40 24小时平均 80 80 1小时平均 200 200 CO 24小时平均 4 4 mg/m3(标准状态) 1小时平均 10 10 2、地表水环境 风圯水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 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 水质因子 pH COD BOD5 溶解氧 氨氮 总磷 悬浮物 粪大肠菌群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3838-2002Ⅲ类 6~9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