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看拼音写词语。(1)雨后的庆都山雾气朦胧,犹如仙jn( )。游ln( )其中,让人心kun( )神y( )。(2)面对别人获得的荣y( ),我们难免会心生妒j( )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握qun( )在心里为自己加油n( )喊,迎头奋进才更重要。2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_”画出来。点缀(zhu zu)威吓(h xi) 慈祥(c ch)妒忌(j j)桅杆(wi wi)痴迷(ch c) 牲畜(ch ch)毛毡(zn zhn) 眷恋(jun qun)搔痒(so sho)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A吆喝渺小生畜手忙脚乱B耻笑露陷喉咙养尊处优C慰问停泊由衷一声不吭D引荐飞弛遮掩神机妙算4下列句子没有使
2、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B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C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D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B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者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C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D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够了,
3、”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B“一个星期吃一次。”队长声音小了。C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D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那些范文,最好是能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是有道理的。总之,多读多抄,这个“二多”是必须保证的。除了多读之外,还得多抄,把关键的词语抄下来,时时翻阅,这样就可以记得牢靠,成为自己的东西。ABCD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缩句)_(2)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
4、了他。(改为“把”字句)_(3)浪涛拍击着海岸。(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_(4)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抒情,少一些愁苦。人生如_,应该多一些_,少一些_。(5)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漏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9按要求填空。(1)游子吟中的“_,_。”寄托了孩子对慈母的爱。(2)爱国之情,流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同样的爱国情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慷慨激昂,它是戍边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_,_。”(王昌龄从军行);有的低沉哀痛,它是关心百姓生活疾苦,归国无望的真实写照:“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写一句关于“为人”的名言:_。(4)五年级
5、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带领我们走进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请分别写出西游记、三国演义中你熟悉的两个情节:_、_;_、_。(5)“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是古典名著中的_。(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化痰止咳颗粒说明书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开水冲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两包,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11、“本品”指_。12、“服用”与“食用”都含有“_”的意思,这里用“服用”一词是因为_。13、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
6、错的打“”。止咳颗粒一般在饭前服用。( )止咳颗粒一般在饭后服用。( )服用后半小时可以喝酸奶。( )服用后半小时不可以喝酸奶。( )14、“遵医嘱”的意思是_。10岁的小孩子咳嗽了,他一次可以吃_包化痰止咳颗粒。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5、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16、读书中的“三到”指_。17、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1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7、)A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是只要专心读书,眼与手就会积极配合好的。B最后一句话用反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C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19、你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背书上学时,我是住校生,喜欢早早地起来到校园背书。那时没有手表,一觉醒来,便不敢再睡。有时起得太早,开门一看,天上繁星点点,亮亮的月儿还挂在半空中。轻轻地掩了宿舍的门,走过校园那条长长的甬道。月光下的校园,影影绰绰,迷迷蒙蒙,一片肃静。不到起床时间,学校不供电。所以我早起背书时,手里便提一盏煤油灯。我的煤油灯是自己做的。一个普通的墨水瓶,一绺(li)棉纱,一枚废弃的平板车轮
8、胎上的气门芯。气门芯当灯芯,上边有螺母拧上拧下,灯光便可大可小,可明可暗。为了防风,我又在煤油灯外罩了一圆肚短颈的玻璃罩。有时,一阵夜风吹来,上了罩的煤油灯,闪闪烁烁,提着它,真像提着一颗星星在走。我是个爱静的人,()是早起背书,()喜欢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我选中了校园墙角的一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石子铺的小道,青石砌的围栏,薄薄的雾气,冰凉的青石板。坐在上面背书,真是清新爽快。除了背诵文史地英语外,还有一本我日日必背的书。那是本很旧的唐诗三百首,发黄的麻纸,竖排版,繁体字,石印。一首一首,一页一页,在晨风轻拂的油灯下,我慢慢地都背过去了;日子,一个又一个的日子,都从油灯下,从我琅琅的背书声中
9、翻过去了。到了冬天,起早背书就不那么惬意了。冷风从低矮的围墙呼呼而入,为了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只好挡在风口。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一边跺着脚一边背书,直到天亮。有时遇到下雪天,片片雪花飞旋而下,无声地落在灯罩上,发出咝咝的声响,像无数飞着的小蛾子。放寒假后,我回到家,母亲看着我冻得红肿的手背,心疼得直掉眼泪。我的两只脚也溃烂成疮,袜子与脚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现在,人们早已不用煤油灯了。但每当耳旁听到有人说: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下。我便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20、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1、及时概括句段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
10、把握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的速度。请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22、第3自然段中描写了作者在冬天背书的场景,想象当时的画面,我能从中感受到_23、联系上下文,说说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24、本文作者爱读书背书,古人对读书也有深刻的见解,比如宋朝朱熹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_、_。”25、习作。“达人”指的是在某一方面比较精通,是某一方面的高手。作文写得好是“写作达人”,游戏玩得好是“游戏达人”,做的饭好吃是“厨艺达人”,钢琴弹得好是“钢琴达人”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的同学是哪一方面的高手,是什么“达人”,动笔写一写吧!要求:(1)题目自拟;(2)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学过的描写
11、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参考答案】1 境 览 旷 怡 誉 忌 拳 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境”“拳”“誉”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zhu h cj wi ch ch zhn jun so【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词语写正确拼音的能力。根据词语写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还要注意一字多音现象。【点睛】3C【解析】C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
12、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项“生畜”应改为:牲畜。B项“露陷”应改为:露馅。D项“飞弛”应改为:飞驰。4B【解析】B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B项“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这句话中虽然有喻词“正如”,但没有本体、喻体。不构成比喻句。5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
13、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两个分句之间用分号,故D选项应改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6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根据每句话的不同选项选出标点符号的有误的是A项。这句话应改为:“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7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先把每个句子都读一遍,分析每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按句子之间的关系排序即可。在本段话中,先说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是有道理的。然后在举例子要去多读书,尤其是读范文。紧跟着写除了读,还要多抄。最后再总结,要多读多抄。故正确排序为:8 小
14、艇散开了。 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把他住了。 汹涌的浪涛拼命地拍击着海岸。 一篇画 美丽的着色 灰色的基调 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都不能一滴不漏。【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缩写句子就是把句子的修饰语去掉,保留句子的主干。本句应去掉“簇拥在一起的”和“一会儿就”。故答案为:小艇散开了。(2)本题考查把句子改为“把”字句。改为把字句,首先弄清楚谁把谁怎样?根据句子可知,是水手把孩子们抓住了。故答案为: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把他抓住了。(3)本题考查扩写句子。扩写句子就是加上适当的修饰语,让句子更生动具体。如:澎湃的浪涛狠狠地拍击着光秃秃的海岸。(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例
15、句可知,本题要求仿写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句式是“人生如,应该多一些,少一些”。如: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的哀婉的咏叹。(5)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求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可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其方法:去掉反问词“呢”,把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或把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的,问号改为句号。答案为: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都不能一滴不漏。9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 桃园三结义 草船借箭 诸葛亮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和
16、文学常识的积累。(1)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全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诗大意为: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运用比兴,诗人以小草自喻,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表达了自己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2)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古诗可知,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大意为: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
17、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描写了战斗的频繁激烈,表现了将士们豪壮的誓言,生动表达了他们杀敌立功、誓死保卫边疆的决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古诗可知,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全诗大意为: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
18、山、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以及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3)本题要求学生日常积累名人名言,能写出“为人”的名言,答案不唯一。如: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意思: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句话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意思: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4)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分别写出两个熟悉的故事情节。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选择西游记中的故事名称、故事情节等来作答。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讲述了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
19、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最终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真假美猴王”讲述了唐僧把孙悟空撵走后,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选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名称、故事情节等来作答。例如: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
20、,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他们承诺有苦同受,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草船借箭”讲述了周瑜故意提出借箭(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5)根据文学常识积累可知,“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出自三国演义,描写的是诸葛亮。(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大意为:老朋友向我
21、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好友的惜别之情。1011、化痰止咳颗粒12、 吃 专指吃药13、 14、 遵照医生的嘱咐 一【分析】1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由说明书可知,“本品”指化痰止咳颗粒。1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现代汉语中“服用”专指吃药,而“食用”指做食物用,含有吃的意思。而这里的化痰止咳颗粒是一种感冒药,吃它时要用“服用”。13、本题考查说明书内容的题目。从“本品不得
22、空腹服用”这句话可知,“在饭前服用”是错误,是正确的。从“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这句话可知,“服用后半小时可以喝酸奶”是错误的,是正确的。14、本题考查了词语及内容的理解。从“成人一日三次,每次两包,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可知,10岁的小孩咳嗽了,他一次可以吃了一包化痰止咳颗粒。A【解析】15、 随意 重要,要紧16、心到、眼到、口到17、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8、A19、喜欢。边读边想,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分析】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23、。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15、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解释。这种题型考查的都是重要的字词,需要识记。作答时,可以结合整句话的意思来理解加点字词的含义。“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意思是: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漫浪”的意思是:随意。“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是: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急”的意思是:重要,要紧。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及信息提取。根据文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知,读书中的“三到”指心到、眼到、口到。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
24、道会不到吗?即可知,这句话即说明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是: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这句话用反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A选项“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是只要专心读书,眼与手就会积极配合好的”说法错误。19、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作答时,要先回答自己是否喜欢读书及自己好的读书方法。我喜欢读书。边读书,边批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20、即使 也21、“我”坚持早早地在校园的一角背书。22、作者读书的刻苦、勤奋。23、表达了作者对早上读书的喜爱之情。24、 眼到 口到【解析】20、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25、。通过阅读可知,“早起背书”和“喜欢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之间是假设关系,可用“即使也”等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连接。21、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关键句概括,通过文中“我是个爱静的人,即使是早起背书,也喜欢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我选中了校园墙角的一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可知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坚持早早地在校园的一角背书。22、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第3自然段中描写了作者在冬天的清晨背书的场景,从“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一边跺着脚一边背书,直到天亮。”“母亲看着我冻得红肿的手背,心疼得直掉眼泪。我的两只脚也溃烂成疮,袜子与脚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我
26、从中感受到了作者读书的刻苦、勤奋。23、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喜欢早早地起来到校园背书”“有时起得太早,开门一看,天上繁星点点,亮亮的月儿还挂在半空中。轻轻地掩了宿舍的门,走过校园那条长长的甬道。月光下的校园,影影绰绰,迷迷蒙蒙,一片肃静。”可知作者早上起床的时间太早,月亮还挂在半空中,校园一片寂静,而起这么早是为了背书。体现了作者对早上读书的喜爱之情。24、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积累,结合积累作答。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25、范文:烹饪达人“哇,好香啊!味道也很棒呢!”是哪位名不经传的顶级烹饪达人
27、受到我们“吃货”家族的赞赏了呢?原来这位大侠就是我老爸这位常年“隐居深山”的烹饪达人!今天过年,在这大喜的日子,我爸怎能不露一手呢!只见他刀工精湛,边和别人边切菜,还能切得又均匀又美观。只见那萝卜切得十分薄,炒起来可香了。再看那青菜,切得一个个形状,大小一模一样,即使不好吃也会让你大饱眼福。准备开始烧了,他端起菜刀,往肉圆那一铲,再加了点大白菜,慢条斯理地加盐,加调料。似乎这只是演习而不是烧菜。一会儿他又“发起疯”来,拿起铲子向锅中猛炒,葱像绿色的雨似的从空中飘落。一道肉圆炒白菜就这么烧好了。可不要以为我老爸只会烧炒菜,对于烧汤他也毫不含糊。他飞快地端起水倒进锅里,之后又麻利地抓起一大把菌菇,
28、嘴里还咕嚷着什么,仿佛在和一个看不见的人说话。忽然他又很快地抓起一把肉片,扔进汤里,最后再放些调料大功告成!压轴菜来袭,我一下成了他的助手。“皮皮虾,还有三文鱼,”大伙儿一听就知道是啥了吧,它就是海鲜大餐。“盐,虾,”只见他一会儿焦急地踏步,似乎忘了什么程序。一会儿又把火调到最小,弄得满头大汗,好像是要烧焦了吧。突然,他眼睛又突然放出光来,反佛转危为安了。不知不觉,那一道绝世佳肴烧好了。年夜饭时间到了,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就这样,度过了最美味的除夕夜。最后,我爸的厨艺竟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大家都说“你真是名不虚传啊!”【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仔细阅读材料的要求,写出最擅长最某件事情的人物,首先明确自己要写的人物是谁,他最擅长做的事情是什么。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开头:点明故事发生背景,引出所要描写的人物是谁,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过程:具体描写出人物的特点,可以加入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例如本文中描写的是烹饪达人,可以写出做饭时的一些动作,切菜、炒菜时具体的过程。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