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泉州市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级(答案)
一、选择题
1.用棱长相等的4个正方体木块,任意摆成一个长方体,(每次用4块)可以摆( )种。
A.1 B.2 C.3 D.4
2.观察下图,是怎样从图形A得到图形B的( )。
A.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B.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C.先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D.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3.(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A.0 B.1 C.2 D.3
4.某校五(1)班同学们做游戏,4人一组,5人一组,6人一组都余2人,那么五(1)班至少有( )人。
A.122 B.120 C.62 D.60
5.与这两个分数( )。
A.大小相等 B.意义相同 C.分数单位一样 D.都是最简分数
6.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第二根截去米,余下的部分(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7.五一假期快到了,小明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旅游.出发前,小明和爸爸妈妈需要去超市买一些旅游必备用品.小明要用8分钟,爸爸比小明多用的时间,妈妈花的时间要比爸爸长2分钟.要使三人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按( )的顺序购物,最少要( )分钟.
A.爸爸→妈妈→小明,64
B.爸爸→小明→妈妈,46
C.小明→爸爸→妈妈,56
D.妈妈→爸爸→小明,30
8.小丽用一些红色、黄色和蓝色纸条摆成下图(相同颜色的纸条长度相等)。
红
红
黄
黄
黄
黄
黄
蓝
蓝
每张蓝色纸条长度是每张红色纸条长度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9.(________) 5公顷60平方米=(________)公顷 (________)L
10.在上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带分数。
11.有一个三位数1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
12.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13.把一个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截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没有剩余,可以截成(______)个,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4.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几何体,要求其中一排有3个且面面相邻,一共有(________)种摆法。
15.用两个棱长是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16.有24颗外形完全一样的珍珠,其中有一颗假珍珠,它比其它真珍珠要轻。现在只有一架天平,则至少要称(________)次才能保证找出这颗假珍珠。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得数。
18.灵活计算下面各题。
19.解方程。
20.花园里一共有80盆鲜花,其中玫瑰花有12盆,菊花有32盆。请你用最简分数表示这两种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1.某幼儿园把一些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无论是分给16个小朋友还是分给20个小朋友,都刚好分完,这些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22.一台拖拉机耕地,上午耕了公顷,比下午少耕公顷。这一天一共耕了多少公顷?
23.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6cm,宽8cm,高10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24.一个棱长是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宽的长方体铁块,这个长方体铁块高多少厘米?(损耗忽略不计)
25.正确理解,熟练操作:(每个格的面积代表)。
(1)在方格纸上描出下列各点:A(0,1),B(0,7),C(5,1)。
(2)依次连接ABC三点后得到一个(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
(3)画出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6格后的三角形。
(4)三角形各点的位置表示为( , );( , );( , )。
26.看图分析问题。
下图是某教育局对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一至五年级近视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图(每个年级抽样调查50人)。
(1)从整体情况来看,该地区城镇和乡村学生患近视人数都呈( )趋势。相比较而言,( )学生患近视人数上升得慢一些。
(2)五年级,乡村学生患近视人数是城镇的( )。
(3)根据本次抽样调查情况,你还有哪些想法或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可以把4块小正方体连成一排进行摆放,即长方体的长为4个小正方体的棱长,宽和高都是1个小正方体的棱长;还可以上面2个,下面2个拼成的长方体长是2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高是2个小正方体的棱长,宽是1个小正方体的棱长。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有两种摆法:一种是摆一行;另一种是上、下各2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B。
【点睛】
尝试动手拼摆一下是解决本题的最好方法。
2.B
解析:B
【分析】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这个点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旋转角。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注意平移时要看准一个点,看这个点移动了几格。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图形A先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得到图形B。
故选B。
【点睛】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3.D
解析:D
【分析】
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据此解答。
【详解】
A.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质数,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B.1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C.2是质数,但不是奇数。
D.3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故选择: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奇数、质数的认识,牢记其概念解答即可。
4.C
解析:C
【分析】
由题意知,要求班级至少人数,就是比4、5、6的最小公倍数多2的数,据此先求出4、5、6的最小公倍数,再加2即可。
【详解】
据分析知,用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求出4、5、6的最小公倍数是60,60+2=62,即五(1)班至少有62人。
故答案选:C
【点睛】
理解好题意,并掌握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A
解析:A
【分析】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叫分数单位,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分数单位是 ;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2份,取这样的9份;分数单位是;
因此这两个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都不同。
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简化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6.D
解析:D
【分析】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第二根截去它的米,余下部分的长度可分铁丝长度大于1米,等于1米,小于1米三种情况讨论剩下铁丝的长度,然后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
因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第二根截去它的米,
(1)当铁丝长度大于1米时,乘铁丝的长度大于米,截去的比第二根多,剩下的就比第二根剩下的短;
(2)当铁丝长度等于1米时,乘铁丝的长度等于米,截去的和第二根一样多,剩下的就和第二根剩下的一样长;
(3)当铁丝长度小于1米时,乘铁丝的长度小于米,截去的比第二根少,剩下的就比第二根剩下的长。
因铁丝的长度不确定,故余下的部分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关键是要分情况讨论铁丝大于1米,等于1米,小于1米时截去的长度,然后确定剩下的长度。
7.C
解析:C
【详解】
首先根据题意,要使三人等候的时间总和最少,应该先让购物时间最短的购物,最后让购物时间最长的购物,然后根据8×(1+)=10分钟,10+2=12(分钟),8分钟<10分钟<12分钟,所以购物顺序是:小明、爸爸、妈妈.当小明购物时,8×3=24分钟,当爸爸购物时,10×2=20分钟,所以最少需要24+20+12=56(分钟).故答案为C.
8.D
解析:D
【分析】
观察可知,2个蓝色=3个黄色,1个红色=4个黄色,用蓝色对应的黄色数量÷红色对应的黄色数量即可。
【详解】
3÷4=
故答案为:D
【点睛】
关键是用黄色替换红色和蓝色数量,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二、填空题
9.035 5.006 2.3
【分析】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根据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
【详解】
(1)35÷1000=0.035(立方米);
(2)5公顷60平方米=5公顷+(60÷10000)公顷=5公顷+0.006公顷=5.006公顷
(3)2300÷1000=2.3(立方分米)=2.3(升)
【点睛】
掌握高低单位之间转化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见详解
【分析】
由图可知,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分成了5份,则每份表示 ,填假分数时,分母是5,从0开始往后数,第几个小格,分子就是几;填假分数时,左边的整数是几,整数部分就是几,分母是5,左边的整数起,第几格分子就是几。
【详解】
由分析可知
【点睛】
此题考查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明确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是解题关键。
11.135
【分析】
3的倍数特征:各个位上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先根据5的倍数特征判断,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0或5,当个位数字是0时,1+3+0=4,4不是3的倍数,则个位数字不能是0;
当个位数字是5时,1+3+5=9,9是3的倍数,则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5。
【详解】
有一个三位数1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135)。
【点睛】
掌握3和5的倍数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13 1 91
【分析】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说明这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把91分解质因数,找出这样的数即可。
【详解】
91=7×13,所以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样的两个数有:7和13或1和91。
【点睛】
理解“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说明这两个数是互质数,即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是解题的关键。
13.36
【分析】
把一个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截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没有剩余,需要找出30和24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数就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
30=2×3×5
24=2×2×2×3
30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2×3=6,所以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30÷6=5
24÷6=4
所以至少可以裁正方形的个数为:5×4=20(个)
面积:6×6=36(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拆拼,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6
【分析】
如图,从正面看是的几何体,据此填空。
【详解】
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几何体,要求其中一排有3个且面面相邻,一共有6种摆法。
【点睛】
关键是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画一画示意图。
15.54
【分析】
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3厘米和3厘米。据此,结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即可。
【详解】
长:2×3=6(厘米)
表面积:
6×3×4+3
解析:54
【分析】
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3厘米和3厘米。据此,结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即可。
【详解】
长:2×3=6(厘米)
表面积:
6×3×4+3×3×2
=72+18
=90(平方厘米)
体积:6×3×3=54(立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灵活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6.3
【分析】
运用找次品的方法,把物体尽量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让最多和最少的只相差1,选出较轻的一边继续运用以上方法称,直到找出较轻的那颗假珍珠。
【详解】
把24颗珍珠分成三组(8,8,8
解析:3
【分析】
运用找次品的方法,把物体尽量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让最多和最少的只相差1,选出较轻的一边继续运用以上方法称,直到找出较轻的那颗假珍珠。
【详解】
把24颗珍珠分成三组(8,8,8),天平两边各放8颗,剩下8颗,如果天平保持平衡,假珍珠就在剩下的8颗里,再把这8颗分成三组(3,3,2),天平两边各放3颗,剩下2颗,如果天平保持平衡,假珍珠就在剩下的2颗里面,把这2颗分成两组(1,1),天平两边各放1颗,哪端翘起,哪端就是假珍珠,如果在第二次称的时候天平不保持平衡,有一端翘起,就把翘起的那端的3颗分成三组(1,1,1),天平两边各放1颗,剩下一颗,如果天平保持平衡,剩下的一颗就是甲珍珠,如果天平不保持平衡,有一端翘起,翘起的那端就是假珍珠,所以至少要称3次才能保证找出这颗假珍珠。
至少要称3次才能保证找到这颗假珍珠。
【点睛】
掌握找次品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7.;;;;
;;2;0
【详解】
略
解析:;;;;
;;2;0
【详解】
略
18.;;7;
【分析】
利用加法交换律,把同分母的分数放在一起再计算;
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利用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先去括号再计算。
【详解】
=
=
解析:;;7;
【分析】
利用加法交换律,把同分母的分数放在一起再计算;
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利用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先去括号再计算。
【详解】
=
=
=;
=
=;
=
=8-1
=7;
=
=
19.;;
【分析】
“”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先计算出,再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详解】
解:
;
解:
;
解:
解析:;;
【分析】
“”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解出;
“”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先计算出,再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解出。
【详解】
解:
;
解:
;
解:
20.玫瑰花占;菊花占
【分析】
求玫瑰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玫瑰花的盆数除以总盆数,即12÷80;求菊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菊花的盆数除以总盆数,32÷80,即可解答。
【详解】
12÷80==
32÷
解析:玫瑰花占;菊花占
【分析】
求玫瑰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玫瑰花的盆数除以总盆数,即12÷80;求菊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菊花的盆数除以总盆数,32÷80,即可解答。
【详解】
12÷80==
32÷80==
答:玫瑰花占总数的,菊花占总数的。
【点睛】
本题考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最简分数的意义。
21.80个
【分析】
由题意可知:苹果的个数是16和20的公倍数,求至少多少个就是求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
16=2×2×2×2
20=2×2×5
所以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80个
【分析】
由题意可知:苹果的个数是16和20的公倍数,求至少多少个就是求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
16=2×2×2×2
20=2×2×5
所以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5=80,也就是这些苹果至少有80个。
答:这些苹果至少有80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苹果的个数是16和20的公倍数”是解题的关键。
22.2公顷
【分析】
上午比下午少耕公顷,则下午耕公顷,再加上上午耕的,求出全天耕的面积即可。
【详解】
=2(公顷)
答:这一天一共耕了2公顷。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加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解析:2公顷
【分析】
上午比下午少耕公顷,则下午耕公顷,再加上上午耕的,求出全天耕的面积即可。
【详解】
=2(公顷)
答:这一天一共耕了2公顷。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加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3.480平方厘米
【分析】
上、下面不贴,相当于只贴了这个长方体饼干盒的侧面。据此,列式计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详解】
(16×10+10×8)×2
=(160+80)×2
=2
解析:480平方厘米
【分析】
上、下面不贴,相当于只贴了这个长方体饼干盒的侧面。据此,列式计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详解】
(16×10+10×8)×2
=(160+80)×2
=240×2
=480(平方厘米)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480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侧面积的应用,灵活运用长方体的侧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4.18厘米
【分析】
根据题目可知,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铁块,即体积不变,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把数代入公式求出正方体的铁块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
解析:18厘米
【分析】
根据题目可知,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铁块,即体积不变,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把数代入公式求出正方体的铁块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即可求出长方体铁块的高。
【详解】
6×6×6÷(4×3)
=216÷12
=18(cm)
答:这个长方体铁块高18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同时要注意,一个物体熔铸成另一个物体它的体积不变。
25.(1)见详解
(2)图形见详解,直角,15
(3)见详解
(4)(6,1);(6,7);(11,1)
【分析】
(1)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
解析:(1)见详解
(2)图形见详解,直角,15
(3)见详解
(4)(6,1);(6,7);(11,1)
【分析】
(1)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判断和解答即可。
(3)将A、B、C、三个点向右平移6格后,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4)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如图所示:
(2)依次连接ABC三点后,如图所示:
面积:5×6÷2
=30÷2
=15(平方厘米)
则依次连接ABC三点后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是15。
(3)平移后的图形,如图所示:
(4)三角形各点的位置表示为(6,1);(6,7);(11,1)。
【点睛】
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是解题的关键。
26.(1)上升;乡村;
(2);
(3)城镇的小学生应少玩电脑、手机等,加强保护眼睛的行动,多参加户外活动。
【分析】
(1)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两条折线都呈现上升趋势,代表乡村近视情况的折线走势比代
解析:(1)上升;乡村;
(2);
(3)城镇的小学生应少玩电脑、手机等,加强保护眼睛的行动,多参加户外活动。
【分析】
(1)由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两条折线都呈现上升趋势,代表乡村近视情况的折线走势比代表城镇近视情况的折线走势平缓,则乡村学生患近视人数上升得慢一些;
(2)由图可知,乡村学生五年级患近视人数是12人,城镇学生五年级患近视人数是19人,A是B的几分之几计算方法:A÷B=;
(3)根据调查情况,建议城镇的小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注重健康用眼等合理化建议即可。
【详解】
(1)从整体情况来看,该地区城镇和乡村学生患近视人数都呈( 上升 )趋势。相比较而言,( 乡村 )学生患近视人数上升得慢一些;
(2)12÷19=;
(3)城镇的小学生应少玩电脑、手机等,加强保护眼睛的行动,多参加户外活动。(答案不唯一)
【点睛】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