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武侯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百度文库(1)一、选择题1“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万人动,徭役兵役极繁重,死刑车裂十多种。”材料描述的是A秦的统一B秦的巩固措施C秦的暴政D秦的灭亡2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因素。了解战争的历史是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下面战役中属于以少胜多的是长平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ABCD3绘制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观察下面表格内容,其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 ) 农业麦稻兼作,兴修水利手工业丝织业技术进步青瓷烧制技术高超城市建康城人口众多A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B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C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D南方手工业发展的表现4我
2、国原来居住在北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始于( )A秦朝末年B东汉后期C西汉后期D南北朝时期5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将曹操描写成反面人物的代表。京剧击鼓骂曹:“到如今出了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就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B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C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D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信
3、服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B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C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7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自治区政府的国泰“榴”芳尊。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是( )A张骞通西域之后B西域都护的设置C漠北战役的胜利D丝绸之路的开辟82020年10月8日央视朝闻天下点赞东台西溪大型仙幻实景秀天仙缘。该剧借董永与七仙女的天人之恋展现东台先民勤劳勇敢、不畏强权的美好品质,巧妙融入东台盐文化和发绣等,是一幅
4、鲜活的东台文化“藏宝图”。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发生于东汉中期以后,当时的政治局面是A“王与马,共天下”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文化经济高度繁荣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割据,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曹魏 西晋 东晋 前秦 北魏ABCD10历史上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景象称为“盛世”、“治世”,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出现在汉武帝统治时期B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C注重发展农业生产D为西汉进入鼎盛奠定了基础11暑假期间,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
5、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山顶洞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征,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此举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战局面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扩大了秦朝的管辖范围D打击了匈奴的侵扰气馅1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出了许多大思想家,下列相关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论语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B墨子道德经“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C孔子春秋“仁”、以德治国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14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
6、三家是( )A楚、燕、齐B秦、楚、齐C赵、魏、秦D韩、赵、魏15春秋战国出现了“种上等田地,每个农夫要供养九个人,种下等田地,每个农夫要供养五个人,供养的人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总之,一个人种田,要供十个人消费,饲养的各种家畜都包括在这一要求之内”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稳定B铁制工具牛耕的进一步推广C各国纷纷进行变法D水利事业的发展16下列通过观察下图而解读出的商朝的历史信息中,错误的是( )A商朝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B商朝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商朝的甲骨文确立了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D商朝为巩固统治制定酷刑17电影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于2020年12月在各大影院与大
7、家见面,下列场景最可能出现在影片中的是( )A磨光和钻孔技术B使用和保存火C饲养猪和狗D制作彩陶18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这一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这一制度为以后的诸侯争霸局面埋下了隐患C这一制度下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等级制度D授封者不用履行任何义务,无偿享受特权19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华人。下列不属于黄帝的是( )A建造宫室B制作衣裳C使用牛耕D制造船只20“孔子的学说在生前
8、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才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始于A秦始皇B汉高祖C文景之治D汉武帝二、材料分析题2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情境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请回答:(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概括情境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情境二同学们学完百家争鸣一课,商议着排练一段历史剧来表现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同学们纷纷要求扮演角色,并设计了以下的对话:同学甲说:
9、“我认为国君只要实行仁政,就能天下无敌了。”同学乙说:“我觉得国君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同学丙说:“我反对你们的观点,我以为国家要立法严厉明确,要树立君主的权威,这样就没有人敢犯法,国家才能治理好!”请你判断:(3)同学甲反映的是那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4)同学乙和同学丙分别反映哪两个学派的观点?并分别写出它们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5)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哪个学派的治国观点来加强对全国统治?22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
10、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形成了一整套中央管理体系。(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材料二 史书记栽: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2)针对材料二的情况,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勤于政事,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裁并郡县,精简官员。他
11、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号称“建武盛世”。(3)材料三介绍了刘秀的哪些统治政策?刘秀创造的“建武盛世”的另外一个名号是什么?23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落后到开发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地位十分优越和显赫。同期的南方,经济一直远远落后于北方。虽然对于农业来说,南方拥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等优越条件,但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稀少的局限,直至东汉末,江南地区还是一个林莽地带,土旷人稀,经济停滞在原始状态,有广大肥沃的土地未得到开发利用。摘编自区永圻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材料二 西晋末年起,北方战乱连绵,中原人
12、民越淮渡江涌向江南。据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际,南徙的编户齐民约有90万户。南迁的士族,在支持东晋、南朝政权时,为了“殖产兴利”到处“求田问舍”,大规模开垦土地。他们兴修水利多利用自然河道,以减少人工成本。随着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的大量传入,不仅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纺织业、矿冶业、制瓷业以及制茶、漆器等手工业也都有显著发展。搞编自赵常兴、安鲁六朝移民与江南经济区的形成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原人民南迁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据材料指出,南迁士族对江南经济开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
13、要因素有哪些?2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方面;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请你写出横线部分商鞅变法中确立封建经济制度的关键措施。你认为商鞅变法哪一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2)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商鞅变
14、法为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材料二: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请回答:(4)材料二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北魏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二回答“一系列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由材料“徭役兵役极繁重,死刑车裂十多种。”可知,这反映了秦朝徭役繁重、刑法严酷,这是秦的暴政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不是秦朝统一的信息
15、,A不符合题意;秦朝巩固的措施不符合材料主旨,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描述的是秦朝的暴政,不是秦朝的灭亡,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C。2D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是巨鹿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83年的 淝水之战 中,晋军大败苻坚领导的前秦军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因此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选项D符合题意;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排
16、除。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B【详解】依据表格内容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农业发达,麦稻兼作,兴修水利;手工业方面,丝织业技术进步,青瓷烧制技术提高;城市人口众多。由此可知,表格内容所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在表格信息中未体现,排除;C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故选B。4B解析:B【详解】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项正确;秦朝末年和西汉后期尚未出现少数民区内迁的现象,排除A和C项;南北朝时期是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5A解析:A【详解】
17、根据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京剧击鼓骂曹中对曹操的评价和“历史上的曹操统军30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可知,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对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不同,其根本原因是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6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观点”是从史实推论出来的判断或结论,选项中“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基于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观点,D项正确;“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是论述我国
18、最早的纸,属于历史史实,A项错误;“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是对我国古代科技史实的阐述,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对史记的阐述,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7B解析: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是在新疆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之前,A排除;漠北战役的胜利不是新疆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C排除;丝绸之路的开辟不是新疆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D排除。故选择B。8D解析:D【详解】根据材料“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
19、发生于东汉中期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幼小,从汉和帝开始一连八个小皇帝,即位的岁数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100多天。这种皇权低幼现象形成了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的局面,政治一片昏暗。故选项D符合题意;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文化经济高度繁荣是唐朝,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B解析:B【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0、,统一北方;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起来,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符合题意,B正确;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没有统一黄河流域。错误,ACD排除;故选B。10A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A符合题意;BCD项表述与文景之治的
21、内容相符,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A。11C解析:C【详解】根据图片中的彩陶和半地穴式的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会制作彩陶。AB项原始人类居住的是山洞;D项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制作的陶器是黑陶。故选C。12C解析:C【详解】根据“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措施有利于扩大了秦朝的管辖范围,C符合题意;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战局面,A排除;秦朝建立后在中央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排除;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打击了匈奴的侵扰气馅,D排除。故选择C。13C解析: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孔子的著作,孔子主张“仁”和以德治国,C
22、项正确;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因此AB项排除;孙子兵法是兵家的代表,而韩非子是法家代表,D项排除。故选C。14D解析:D【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经过春秋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诸侯国被兼并,各国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史称“三家分晋”。D正确;ABC国家不对,排除;故选D。15B解析:B【详解】根据题干“一个人种田,要供十个人消费,饲养的各种家畜都包括在这一要求之内”可知,材料说明一个农夫仅凭耕种土地,就可能养活好几口人,体现了农业收益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制
23、工具牛耕的进一步推广),农业耕作技术取得巨大的进步,个体农民生产的产品比较多,这是农业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排除A项;CD项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16A解析:A【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材料无法体现出商朝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A项符合题意;根据图片可知,商朝时期已经有了文字,且具备了现代汉字的基本形象跟表意,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根据图片文字可知,都是跟酷刑相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7B解析: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
24、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山顶洞人有关,排除;C项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有关,排除;D项制作彩陶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排除。故选B。18D解析:D【详解】根据题干“(武王)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但是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因此,D项叙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叙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建立分封制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A项说法正确
25、,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后来,诸侯的实力逐渐增强,周王室衰微,逐渐出现诸侯争霸局面,因此,B项说法正确,故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层次分明的等级制度,因此,C项说法正确,故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9C解析:C【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有牛耕技术,故C项符合题意;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排除ABD。故选C项。20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6、;D项正确;秦朝用法家思想,排除A项;高祖与文景时期,主要是用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排除BC项。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21(1)儒家。(2)仁或仁者爱人。(3)儒家;孟子。(4)道家与法家;庄子与韩非。(5)法家思想。【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解析:(1)儒家。(2)仁或仁者爱人。(3)儒家;孟子。(4)道家与法家;庄子与韩非。(5)法家思想。【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依据情境一的“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以概括出情境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
27、。(3)依据“我认为国君只要实行仁政,就能天下无敌了”可知同学甲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观点。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4)依据“我觉得国君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可知同学乙反映的是道家学派的观点。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依据“我以为国家要立法严厉明确,要树立君主的权威,这样就
28、没有人敢犯法,国家才能治理好!”可知同学丙反映的是法家学派的观点。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韩非提出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5)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学派的治国观点来加强对全国统治。秦始皇首创中央集权制,秦朝法律严苛,刑法残酷。22(1)郡县制(2)政治上:实行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释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光武中兴”【详解】(1)依据材料一“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解析:(1)郡县制(2)政治上:实行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释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29、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光武中兴”【详解】(1)依据材料一“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吗,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36郡,郡的行政长官称为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2)依据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结合课本所学,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导致社会混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政治
30、上实行推恩令,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侯国,这样,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小;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3)依据材料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勤于政事,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放救济粮,减少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他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由此可知刘秀采取的政策有:释放奴婢;减轻赋税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裁并郡县,精简官员;由于刘秀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23(1)原因:远离政治中心、人
31、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地区尚未开发。(任意2点即可)(2)原因:八王之乱、西晋灭亡,北方战乱。作用:大规模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技术。(3)解析:(1)原因:远离政治中心、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地区尚未开发。(任意2点即可)(2)原因:八王之乱、西晋灭亡,北方战乱。作用:大规模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技术。(3)因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环境优越,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统治者重视经济开发,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任意3点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地位十分优越和显赫”“受生
32、产力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稀少的局限有广大肥沃的土地未得到开发利用”。可将原因归纳为:远离政治中心;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地区尚未开发。(2)根据材料“西晋末年起,北方战乱连绵,中原人民越淮渡江涌向江南。”结合所学可知,八王之乱、西晋灭亡,北方战乱。根据材料“大规模开垦土地。他们兴修水利多利用自然河道,以减少人工成本。随着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的大量传入,不仅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纺织业、矿冶业、制瓷业以及制茶、漆器等手工业也都有显著发展。”可以归纳南迁士族对江南经济开发起到的作用是大规模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技术。(3)根据材料“大规模开垦土地。他们兴修水利多利用自然河道,以减
33、少人工成本。随着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的大量传入,不仅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纺织业、矿冶业、制瓷业以及制茶、漆器等手工业也都有显著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因素有南方社会相对安定,自然环境优越,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统治者重视经济开发,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24(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县制(2)支持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5)解析:(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县制(2)支持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
34、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详解】(1)依据材料一“经济方面;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横线部分商鞅变法中确立封建经济制度的关键措施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商鞅变法确立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2)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支持商鞅变法,因为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北魏皇帝是孝文帝;根据材料二回答“一系列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民族交融。(5)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