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州苏州中学园区校重点中学初一语文自主招生试卷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初一新生小升初语文自主招生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yùn cáng(________) chōng jǐng(__________)
chóu duàn (________) róu zhòu(__________)
fěi cuì(_________)
2. 给加点字选择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戛然(jiá gá ) 烟囱(cōng chōng ) 教诲(huì huǐ) 宫廷(tín tíng)
流露(lù loù ) 悄然( qiāo qiǎo ) 勉强(qiáng qiǎng ) 蒙骗(mēng méng )
3. 写同音字。
zhèn (_______)撼 (_______)定 (_______)作 (_______)势
bì (_______)幕 (_______)竟 手(_______) 躲(________)
4. 读汉字,按要求答题。
挪 蒸 番 雅 萎 勃
(1)按字母表的顺序将生字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其中两个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共有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___。
5. 选择书写错误的一组。( )
A. 风调雨顺 漫不惊心 大雨倾盆 山穷水尽
B. 崇山峻岭 竭尽全力 兴国安邦 前俯后仰
C. 盛气凌人 欣欣向荣 喜出望外 千姿百态
D. 舍己为人 精兵简政 水落石出 举世闻名
6.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难忘。
B.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C.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学习进步不小。
D. 考试前,我把橡皮忘了装进文具盒。
7. 给下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危:①不安全; ②损害; ③端正; ④高。
(1)危峰兀立 (_______) (2)危及生命(_______)
(3)居安思危(_______) (4)正襟危坐(________)
8. 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卧室非常小。(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忘不了那个陌生人对我的帮助(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我班的调皮大王。(双重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周围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会鸣叫。(变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按课文填空。
(1)《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告诉我们,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无法阻拦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3)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
(4)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5)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荀子》
(6)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空________!《满江红》
(7)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海明威
二、口语交际:
10. 上学路上,明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对小明说呢?小明听后如果认识了错误又会怎样说呢?能用上名言警句,古诗句或谚语更好。
你对明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短文:
《北京的春节》 节选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 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吧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1. 这个片断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14.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怎样的?
15. 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16. “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7. 找出一个过渡句。
答案解析
七年级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yùn cáng(________) chōng jǐng(__________)
chóu duàn (________) róu zhòu(__________)
fěi cuì(_________)
【答案】 (1). 蕴藏 (2). 憧憬 (3). 绸缎 (4). 揉皱 (5). 翡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应该注意的词语是:蕴藏。
2. 给加点字选择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戛然(jiá gá ) 烟囱(cōng chōng ) 教诲(huì huǐ) 宫廷(tín tíng)
流露(lù loù ) 悄然( qiāo qiǎo ) 勉强(qiáng qiǎng ) 蒙骗(mēng méng )
【答案】jiá cōng huì tíng lù qiǎo qiǎng mē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本题应该这样的读音是:“悄然”的“悄”应读qiǎo。
3. 写同音字。
zhèn (_______)撼 (_______)定 (_______)作 (_______)势
bì (_______)幕 (_______)竟 手(_______) 躲(________)
【答案】 (1). 震 (2). 镇 (3). 振 (4). 阵 (5). 闭 (6). 毕 (7). 臂 (8). 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应该注意的词语是:震撼。
4. 读汉字,按要求答题。
挪 蒸 番 雅 萎 勃
(1)按字母表的顺序将生字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其中两个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共有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___。
【答案】 (1). 勃、番、挪、萎、雅、蒸。 (2). 雅、萎 (3). 13 (4). 横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要正确掌握书写顺序。本题注意按字母表的顺序是按首字母的顺序排列。
5. 选择书写错误的一组。( )
A. 风调雨顺 漫不惊心 大雨倾盆 山穷水尽
B. 崇山峻岭 竭尽全力 兴国安邦 前俯后仰
C. 盛气凌人 欣欣向荣 喜出望外 千姿百态
D. 舍己为人 精兵简政 水落石出 举世闻名
【答案】A
6.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慈母般的关怀,我一辈子难忘。
B.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C.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学习进步不小。
D. 考试前,我把橡皮忘了装进文具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D项有语病,语序不当,应改为:考试前,我忘了把橡皮装进文具盒。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7. 给下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危:①不安全; ②损害; ③端正; ④高。
(1)危峰兀立 (_______) (2)危及生命(_______)
(3)居安思危(_______) (4)正襟危坐(________)
【答案】 (1). ④ (2). ② (3). ① (4). 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词语的意思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本题需要注意的是:“正襟危坐”的“危”意思是“端正”。
8. 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卧室非常小。(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忘不了那个陌生人对我的帮助(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我班的调皮大王。(双重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周围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会鸣叫。(变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原句上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2). 他的卧室非常小,只有巴掌那么大。 (3). 我怎么能忘了那个陌生人对我的帮助? (4). 所有的人没有不都知道他是我班的调皮大王。 (5). 当周围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会唱歌。 (6). 把“心里”改为 “脸上”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9. 按课文填空。
(1)《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告诉我们,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无法阻拦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3)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
(4)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5)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荀子》
(6)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空________!《满江红》
(7)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海明威
【答案】 (1). 本自同根生 (2). 相煎何太急 (3). 春色满园关不住 (4). 一枝红杏出墙来 (5). 横看成岭侧成峰 (6). 远近高低各不同 (7). 夕阳无限好 (8). 只是近黄昏 (9). 停车坐爱枫林晚 (10). 霜叶红于二月花 (11). 无以至千里 (12). 无以成江海 (13). 白了少年头 (14). 悲切 (15). 你尽可以消灭它 (16). 却不能打败他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煎,枫。
二、口语交际:
10. 上学路上,明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对小明说呢?小明听后如果认识了错误又会怎样说呢?能用上名言警句,古诗句或谚语更好。
你对明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小明同学,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老师不也是经常教育我们,正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谢谢你,不好意思,我这就捡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劝告是一种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你首先要明白你劝告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用委婉的话说出来。切忌生硬命令式或讽刺谩骂式。做好此题的关键点在于明确交流双方的身份,注意用语的礼貌,表达意思要清晰不含混。本题注意引用名言警句或古诗句,意思表达效果更好。
三、短文:
《北京的春节》 节选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 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吧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1. 这个片断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14.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怎样的?
15. 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16. “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7. 找出一个过渡句。
【答案】11. 春节前人们的活动
12. (1).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2). 初七初八是一年中最冷的
13. 采用打比方,说明周里面的农作物比较丰富。
14.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15. 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
16. 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17.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解析】
11. 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春节前人们的活动。
12.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根据要求找出原句。这个谚语是: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说明了腊月初七初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13.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修辞方法赏析句子的能力。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结合修辞手法,品出生动美。首先要记住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对比、反问),并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粥里面的农作物比较丰富。
点睛: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14.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腊八蒜的做法是: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15. 概括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孩子们喜欢做的事: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
16.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
17. 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我们在解答主观题时应充分利用文本,直接选用原文句子。不要自己“杜撰”。过渡句就是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如: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新初一自主招生语文考试卷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拼音汉字宫(共14分)
1.看拼音写词语,我能把字写得规范、漂亮。(5分)
nuó yí chā yāng xiǎn jùn fěi cuì suàn bàn
( ) ( ) ( ) ( ) ( )
zhēng róng yuán gù cán bào chōu yē qīn shí
( ) ( ) ( ) ( ) ( )
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下面画“ ”并在后面( )里改正。(4分)
(1)张灯结采 万象更新 美不胜收( )
(2)狂风暴雨 惊心动魂 喜气洋洋( )
(3)专心至志 全神贯注 独出心裁( )
(4)百炼成钢 发奋图强 锲而不舍( )
3.用“√”在括号里选择加点字的恰当读音。(3分)
似乎(sì shì) 处(chǔ chù)理 潜(qián qiǎn)水
店铺(pǔ pù) 投奔(bēn bèn) 喷(pēn pèn)香
4.多音字组词。(2分)
圈 quān( ) juàn( ) 尽 jǐn( ) jìn( )
二、词语百草园(共11分)
1.词语填空。(4分)
( )妙( )肖 ( )无( )席 人声( )沸
( )兵( )政 ( )空见惯 ( )思广( )
花团( )( ) 鱼( )而入
2.在横线上填入恰当词语的序号。(4分)
(1)这段婴儿时期的视频引起了我的 (A.憧憬 B.遐想)。
(2)文学社的编辑在逐字逐句地 (A.审阅 B.浏览)稿件。
(3)这些坏消息让我们心生 (A.恐怕 B.恐惧)。
(4)闪电照出了他 (A.纷乱 B.慌乱)的神色。
3.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深信不疑 饶有兴趣 轻松应对 若无其事 侃侃而谈 手无足措
比赛马上开始了,小明仍然 地和啦啦队的同学 ,从球赛到动画片,不一而足,同学们 地听着。大家对他能夺冠 ,因为他总是能在比赛中 ,从不会 。
三、句子万花筒。(共35分)
1.日积月累。(8分)
(1)人闲 ,夜静 。
(2) 全不怕,要留 在人间。
(3)黄四娘家 ,千朵万朵 。
(4) 曈曈日,总把 。
(5)白日放歌 , 好还乡。
(6)少壮不努力, 。
(7)《竹石》中描写山竹外在形象的诗句是 。
(8)山间小雨过后,在松林、溪边流连,我也会吟唱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 。
2.请根据《弟子规》和《论语》内容填空。
(1)弟子规 首孝弟 次谨信
(2)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3)出必告 反必而 业无变
(4)或饮食 或坐走 夜眠迟
(5)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6)子曰:“ ,可以为师矣。”
(7)子曰:“ 则罔, 则殆。”
(8)子曰:“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必有近忧。
3.按要求写句子。(14分)
(1)同学们拥抱老师。(扩句)
(2)我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眼前恶劣的环境和孤独的境遇。(缩句)
(3)父亲把有字的纸和书投到火炉里去。(改为“被”字句)
(4)这个顶碗的男孩,不正是我们在挫折面前的榜样吗?(改为陈述句)
(5)种树人说:“如果我每天来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修改病句)
(6)科学课上,老师发放了酒精灯、烧杯、课本等实验器材。(修改病句)
(7)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充比喻句)
小学的时光如 , 。
4.我是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3分)
(1)课文《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不懂装懂的态度。( )
(2)《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大师赵树理写的。( )
(3)《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灯光》都使用了倒叙的手法。( )
四、阅读游乐园(共15分)
1.课内精彩回放。(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5分)
昨天晚上我挨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 )着我的头发,把我( )到院子里,拿皮带( )了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 )起那条青鱼,拿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2)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表达的感情是 。(0.5分)
A.亲热 B.轻视 C.仇视 D.喜爱
他这样称呼老板的小孩是因为 。(0.5分)
A.这个孩子不可爱
B.孩子的父母——老板夫妇对凡卡狠毒,他恨他们
(3)作者从 、 、 、 这四个方面写出了凡卡当学徒的痛苦生活。(2分)
2.课外挑战。(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他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间时候就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还小,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的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分歧——( ) 平坦——( )
(3)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2分)
这段话先通过描写 、 、 ,点明了南方初春田野的特征;再通过最后一句点出这一切是“ ”的象征,突出了春天生气勃勃的特点。
(4)模仿画“ ”的句子写一写田野秋景(或田野夏景、田野冬景)。(2分)
(5)从文中摘录与下列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1分)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6)发生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委屈儿子?”(2分)
(7)你怎样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请在正确的选项后面打“√”。(1分)
A.“我”背上的是“我”的母亲,妻子背上的是“我”的孩子。瞻养老人,抚养孩子,是“我”和妻子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在“我”和妻子眼里,他们就是整个世界。( )
B.儿子还小,很听“我”的话;母亲老了,也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在他们眼中是绝对的领导者,“我们”四个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 )
五、习作乐园(25分)
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是在老师的陪伴下度过的。指导、要求、表扬、批评,话语尚在耳边;关注、期待、陪伴、引领,温暖还在心间。在即将告别的日子,请你用一封信跟老师说说心里话吧,可以表达谢意,送上祝福,也可以诉说委屈、悔恨……要求涉及的学校和老师的姓名不要用真实名字,注意书信的格式,内容要真实,情感要真挚。
一、拼音汉字宫
1.挪移 插秧 险峻 翡翠 蒜瓣 峥嵘 缘故 残暴 抽噎 侵蚀
2.(1)采(彩)(2)魂(魄)(3)至(致)(4)练(炼)
3.sì
解析 似有两个读音,读sì时,表示像,类似,例如似乎;读shì时,一般只有在词语“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