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复习试题测试题(答案)(部编版)
1.看拼音写词语。
打jī jī动 piāo流 piāo荡 仔细guān chá
dǒu dòng羽毛 dǎng zhù视线 了解guī zé zāi zhòng果树
pīn mìng喊叫 liàng jīng jīng的水洼 wù méng méng的树林
2.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教室里鸦雀无声。
B.公园里各种花儿次第开放,绚丽多彩。
C.金秋时节,果园里果实累累,香气扑鼻。
D.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下列四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四平八稳 一本正经 争分夺秒 一夜知秋
B.百依百顺 眼疾手快 窗明几净 果实累累
C.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D.忐忑不安 郁郁葱葱 五彩缤纷 引人注目
4.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提( )吊( ) 绚丽( )( ) 摇( )晃( )
鸦雀( )( ) 百( )百( ) 面( )耳( )
(1)魔术一开始,台下的小观众们立刻安静下来,现场变得( )。
(2)稻穗在秋风中摇曳,像是旧时的教书先生,( )地吟着秋天的诗。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目( )口呆 耳闻目( ) 怒目圆( ) ( )花缭乱
争分( )( ) 欢( )乱( ) 一摇( )( )
(1)第一行中所填的字都含有_____,这些字都与_____有关,我还知道这样的字有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①听了他说的这件事,我们个个惊得________。
②现在局势特别严峻,我们必须________地完成任务。
6.下列句子与“帽子戴在头上,又舒服又漂亮”的“漂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明这件事办得真漂亮。 B.战士们打了一个漂亮仗,特别高兴。
C.她长得真漂亮。 D.虽然她是个外国人,但是普通话说得很漂亮。
7.你会读“因释起耒而守株”一句吗?下列读法停顿正确的是( )
A.因释/起耒/而守株 B.因/释起/耒而守株
C.因释起/耒而/守株 D.因/释起耒/而守株
8.口语交际。
他们的行为文明吗?请看图谈谈你的看法。淘淘的行为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苹苹的行为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9.古诗文诵读积累。
(1)李白《望天门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2)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4)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不迁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荀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8)贺知章《咏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月春风似剪刀。(二下)
(9)《数九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耕牛遍地走。(二上)
(10)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_________
澳大利亚著名的菲利普岛上,因为有仙企鹅登陆的奇观,成了一处游览胜地。
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类,它小巧玲珑,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它是那么可爱。它的退化了的短小双翼,已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凭借它在水中游泳。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加上它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或黑色的背部与头部,活像西方穿着燕尾服的绅士。
夕阳西下,海滩上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地站在海滩的两边,海滩上留下了一条通道。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看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这个“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在沙滩上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回头引领“众弟兄”大摇大摆地鱼贯上岸。每队约有50来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排好,总领队“嘎嘎”一声令,全队齐步走,直奔海滩沙丘。第一队登陆后,第二队接踵(zhǒnɡ)而至……
夜深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
10、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
11、“鱼贯上岸”的意思是( ):文中意思相近的词是( )
12、仔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仙企鹅是一种能在海洋中生存的鸟类。( )
(2)在朗读短文第二段时语气要亲切,速度要稍快。( )
(3)短文主要写了仙企鹅的样子及其登录的情景。 ( )
13、第二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4、第三段的“总领队”指的是( ),“众兄弟”指的是(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用脑想,用心记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都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ー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的方法不对。他把读书当成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从此,他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有哪几个主要问题 ,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通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②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
16、“ ___________”一词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
17、用“﹏﹏﹏”画出朱熹的忠告。
18、本文讲了________(人物)的故事,《不懂就要问》讲的是_______(人物)的故事。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是名言积累家:写出一句与读书相关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
这段时间,你一定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也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请把你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书写工整,字数300字左右。
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飘”“栽”“雾”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A.有误,“鸦雀无声”的意思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形容非常安静。“教师在讲课”说明教室里有声音。
B.正确。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C.正确。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
D.正确。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3.A
【解析】A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项 一夜知秋——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争分夺秒: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B项 百依百顺: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很顺从。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窗明几净:窗户明亮,桌子干净。形容屋里明亮整洁。
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
C项 五谷丰登:五谷丰收。泛指粮食丰收。登:庄稼成熟。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D项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引人注目:引起人注意。注目:眼光集中在一点上。
4. 心 胆 多 彩 头 脑 无 声 发 中 红 赤 鸦雀无声 摇头晃脑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及词语运用。
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选词填空时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填空。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百发百中:射箭、打枪、打炮等每次都能打中目标。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1)这句话的意思是当魔术开始时,观众们安静了下来,现场变得没有声音,十分静。“鸦雀无声”在句中指现场十分静,没有一点儿声音,符合句意。
(2)这句话的意思是稻穗在秋风中摇曳,像是旧时的教书先生,一边摇头一边自得地吟诗。“摇头晃脑”在这里形容稻穗就像旧时的教书先生一样,沉浸地摇着头吟诗,表现稻穗的自然美和生机,符合句意。
5. 瞪 睹 睁 眼 夺 秒 蹦 跳 一 晃 目 眼睛 瞄 瞧 目瞪口呆 争分夺秒
【解析】略
6.C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语境作答。
例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帽子很好看。因此“漂亮”在这里的意思是“好看、美观”。
A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件事办得很好。因此“漂亮”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出色”。
B此句中的“漂亮”指仗打得出色,人物完成得好。因此“漂亮”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出色”。
C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姑娘长得好看。因此“漂亮”在这里的意思是“好看、美观”。
D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她的普通话说得好,所以“漂亮”在这里的意思是“出色,好”。
所以选C答案。
7.D
【解析】D
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因释起耒而守株”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
所以断句为:因/释起耒/而守株。
8. 不文明 他不讲究公共卫生,随手丢垃圾 让人感到温暖 她主动捡起了淘淘扔的垃圾,维护了公共卫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图画上的淘淘在广场上边走边扔垃圾,他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这是破坏环境的表现,而苹苹弯腰正捡拾垃圾,保护广场环境,这种行为是文明的行为。
9. 两岸青山相对出 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光秋月两相和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不贰过 伤人以言 不知细叶谁裁出 九九加一九 云深不知处
【解析】
(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意思:一道篱笆墙需要三根桩才能搭成,一个好汉需要别人帮忙才能把事情干好。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6)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不迁怒,不贰过。意思: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7)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用言语伤害别人,比用兵器刺伤还要厉害。
(8)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九九过完,再过九天,日期正好来到三月下旬,春分左右,此时万物复苏,真正春天的开始,农民便可以带着家里的耕牛下地春耕了。
(10)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
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仙企鹅登陆 87. 一个接一个地上岸。鱼贯: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接踵而至 88. × √ √ 89.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类,它小巧玲珑,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它是那么可爱。 90. 第一只仙企鹅 跟随在后的其余仙企鹅们
【分析】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给文章取题目,考查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的题目我们一般采用主人公、事件或文章线索。文章主要讲的是仙企鹅登录这件事,以事件命名或者主人公仙企鹅命名都可以。
1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鱼贯上岸:一个接一个地上岸。鱼贯:形容前后接连着,像鱼群游动一样。
1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判断题目是否正确。
(1)错误,文中没有提到仙企鹅可以在海洋中生存,只说了可以游泳。
(2)正确,这部分是描写仙企鹅的样子。语句相对活泼,读起来语气要亲切并且速度稍快。
(3)正确。正文先写了仙企鹅的样子,接着写了他们登陆的情景。
13、考查对文中关键句的理解。第二段是总分结构,第一句”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类,它小巧玲珑,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它是那么可爱“就是总写,也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1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回答问题。
定位到第三段,“岸上配有的照明灯一亮,就可看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之中。”总领队说的是第一只上岸的仙企鹅;“每队约有50来只,在后面排成三列纵队,整整齐齐,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第一队登陆后,第二队接踵(zhǒnɡ)而至……”“以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众弟兄”从文中这几句中可知,是其他跟随在后一起上岸的仙企鹅。
15、 囫囵吞枣 日积月累 122.一目十行 123.“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124. 陈正之 孙中山 我更喜欢陈正之,因为他热爱读书,而且知错能改。 12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解析】
15、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词语的积累,从中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①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②日积月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
本题不难,文中有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分析。
结合文中第一自然段句子“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图吞枣”,句中“一目十行”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故这个词语说明了陈正之看书的速度特别快。
17、本题考查学生寻找关键句子能力。
解答时注意看清题目要求,画出朱熹忠告的句子。
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文中的陈正之读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即使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但都没什么印象。文中第二自然朱熹给了他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反复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的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按照要求用波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本文内容可知,这是讲述一个叫陈正之在朱熹的教导下认真读书,最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故本文讲了陈正之的故事。
结合学过的课文《不懂就要问》可知,文中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勤学好问,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故《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的故事。
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故事,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更喜欢孙中山,因为他勤学好问,敢于质疑。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
结合学过的课文与课外积累,与读书相关的名言有很多,如: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等,写出一句即可。
20、范文: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每天放学时,我总喜欢去我家附近的一家花店。那里摆放着一个铁笼子,里面有几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不停地跳来跳去。
小白兔长着一身白白的绒毛,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白绒绒、圆滚滚的大雪球。眼睛就像两颗红色的宝石嵌在白色的绒毛上,红白相间,非常漂亮。可小灰兔个子比小白兔矮一些,眼睛是黑色的,就像在灰色绒球上嵌了两颗乌黑发亮的黑珍珠。它们小小的鼻子两旁都长着几根翘翘的胡须。一阵微风吹来,胡须还会轻微摆动。它们也都有着很长很长、总是直直地竖起来的耳朵,还有着像花瓣一样的三瓣嘴。更为有趣的是它们前腿短小,后腿粗大。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兔子跑起来这么快、一步能跳得那么远。原来是因为它的后腿粗大,所以蹬跳能力极强,我想它们跑下坡就肯定得变成一个大圆球喽!俗话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它们的尾巴果真非常的短,有一种搞笑说法,说兔子尾巴很短是因为被鳖咬断的。
小兔子的睡相,真是太可爱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是一只兔子呢。我一开始看以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绒球,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兔子在睡觉。
我知道胡萝卜和青菜是小兔子的最爱。原本在睡觉的小兔,只要一发现嫩嫩绿绿的青菜,就会马上迎上来。因此我常常拿一些新鲜的叶子引诱他们,它们马上跟踪追击,让我正中下怀。和小兔玩耍一会儿后,我会将这些美味乖乖地送给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小兔三瓣嘴一张一合,配合默契,非常有趣。这些小家伙细嚼慢咽、有滋有味的吃相,常常逗得我开怀大笑。吃饱后的小兔,又会在铁笼子里乱蹦乱跳地锻炼身体呢。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一一小兔子!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要求你向大家介绍你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可以是写植物也可以写动物,也可写一个场景,无论写什么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写作构思: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写植物可以按照茎,叶,花的顺序来描写。写动物可以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描写,用上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会更加生动,最后记得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情感。如果是写一处景物,就是写景文,在写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动静结合,注意抒发自己游览时候的心理感受,心情变化等。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