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完整)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4、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B.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都不变
C.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D.比热容不变,内能和温度都不变
5、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6、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1s时,物体不受摩擦力
B.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在0~2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断增大
D.在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
7、如图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面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中,其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8、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R甲=0.4 Ω
C.如图2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路电流为0.2 A时,电路总电阻是15 Ω
D.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源电压为2 V时,电路总电流为0.4 A
9、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11、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2、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
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
13、如图甲所示,开关闭合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乙图所示,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0.44A 2.2A B.0.44A 1.76A
C.0.76A 0.44A D.0.44A 2.64A
14、如图,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UAB>UBC IAB=IBC B.UAB<UBC IAB=IBC
C.UAB>UBC IAB<IBC D.UAB=UBC IAB<IBC
15、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
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公路上,路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联;回到家中,按下开关,电灯亮了,开关与电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联.
2、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相对于水面将 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不变”).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示数之比5:3,则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电阻之比R1:R2=______.
4、只将一个“220V 800W”的电暖气接入示数为如图所示的电能表所在的电路中,正常工作5h,消耗电能___________kW•h,此时电能表示数变为_____.
5、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m处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m/s.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请你在图中作出货物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想知道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 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_____ 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 .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 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 .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b、将一个烧杯______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
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由此可见,______的比热容较大.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一正方体物块边长为10cm,漂浮于足够高的底面积为S0的盛有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1/5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该物块受到的浮力;
(2)该物块的密度;
(3)若未投入物块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0。试求出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和物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
(4)若物块漂浮时与未投入物块时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200Pa,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30:29,则未投入物块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多少?
2、在用电高峰时,我们会发现家庭电路中的白炽灯比正常发光时要暗一些,同学们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如图供电电源的电压始终是220V,当用户的总功率是8.6KW时,用户实际得到的电压是215V.试求:
(1)此时,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是多少?分析灯泡的亮度将如何变化?
(2)当用户的总功率是8.6KW时,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多少?输电线的电阻是多少?在3h内输电线上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C
3、A
4、A
5、C
6、D
7、D
8、C
9、C
10、B
11、B
12、D
13、B
14、A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并 串
2、变大 上浮
3、1:1 3:2
4、4 03660
5、不变 2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水平 标尺左端零刻线 平衡螺母向左调 45 偏大 装满水
2、质量 加热时间 44 沙子 水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8N(2)0.8×103 kg/ m3(3)F0+8 N; ( F0+10)/ S0Pa (4) 0.125m
2、(1)95.5 W,变暗.(2) 40 A,0.125 Ω,2.16×106J.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