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高试题测试题(答案)(部编版)
1.看拼音写词语。
春天lí huā盛开 má què歌唱 chū xià树木 cāng cuì枝干 cū zhuàng秋天 biàn dì金黄fēng shōu在望 hán dōng雪花 fēi wǔ尽情 kuáng huān。
2.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儿童商店的玩具可真多,有布娃娃、小汽车、《娃娃画报》等。
B.妈妈从菜场买来了猪肉、鱼和虾等水产品。
C.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D.翠鸟的美在于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儿登瓮(刊登或记载) B.光持石(拿着,握着)
C.击瓮破之(的) D.戏于庭(厅堂)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耳( )目睹 春华秋( ) 四通八( )
一本正( ) 一( )知秋 面红耳( )
第一个词语中的“睹”是眼目旁的,意思多与_________有关,带这样的字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 )、( )。
5.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压根(yā yà) 鹦鹉(yīng yīn) 眼眶(kuāng kuàng)
假期(jià jiǎ) 满载(zǎi zài) 鲫鱼(jì jī)
6.下列选项中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 开去。
②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 的歌曲。
③这只小狗的鼻子真 ,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A.荡漾 轻巧 灵敏 B.荡漾 轻快 灵敏
C.飘荡 轻巧 灵巧 D.飘荡 轻快 灵巧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是( )
A.小明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B.只见松林里的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C.龙似乎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D.这本书我很熟悉,好像在图书馆看过
8.句式练习。
(1)上课时,发言很积极。(修改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仿写一个句子,用上“鸦雀无声”)
_______________
9.积累填空。
(1)祖国山水令人流连忘返:西沙群岛____________,海滨小城______________;苏轼诗中的西湖极富神韵,“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李白的“_____________,孤帆一边日边来”,写出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象。
(2)人物品质让人敬佩:小时候的____________不懂就问;爱鸟更爱孩子的______________;砸瓮救友的___________;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国际主义战士__________。
(3)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理服人。
(4)风,是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___。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__。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像_________________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闻(名 明)的博物学家,他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虫鱼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母鸟怎么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 钩)鱼,把(钓 钩)到的鱼养起来观察。
达尔文每天工作完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他也要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都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 查)。为了不惊动它们,他一动不动地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 竞)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0、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给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打“√”
12、文中哪处细节最能体现达尔文观察树上小鸟时的认真?用“ ”画出来。
13、达尔文的认真观察,对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有什么帮助?(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达尔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蚂蚁和蚂蚱
秋天来了,人们忙着秋收。一群小妈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 )有的抬着大虫子( )有的合伙推着一个小野果( )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千得可欢啦( )
有一只蚂蚱,它既不搬食物,也不拾树叶,只是懒洋洋地吹着口琴,还自言自语地说:“趁着这大好时光,还不痛痛快快地玩,这群傻瓜在瞎忙什么?”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小妈蚁们在温暖的洞里,一边开着联欢会,一边享用着秋天准备好的美食,快乐极了!
雪地里,那只吹着口琴的蚂蚱捂着空空的胜子,在垂头丧气地走着。它多么渴望有一片树叶落下来呀,哪怕一颗小小的豆粒也好啊!可是,它什么也没有等到,终于倒下了。
15、给文中第一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16、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
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大。( )
耷拉着脑袋,神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 )
17、短文的的第( )( )自然段写秋天的事,第( )( )自然段写冬天的事。
18、请用“ ”画出小蚂蚁劳动的句子。
19、冬天来了,小蚂蚁因为 _____________而快乐;蚂蚱却因为__________而垂头丧气。
20、习作。
生活处处离不开观察。本学期,你一定留心观察过身边的一个同学、一种事物或一处美景。请选择你最有收获(huò)的一项(xiàng)内容,把你观察的结果用习作的形式记录下来,告诉阅卷老师吧!
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内容,在文前加上合适的题目。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把内容写完整、写清楚,句子通顺。4.字数不少于250字。
1.梨花 麻雀 初夏 苍翠 粗壮 遍地 丰收 寒冬 飞舞 狂欢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梨、初、夏、翠 、壮、寒、舞”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A.归类不当。儿童商店的玩具可真多,有布娃娃、小汽车等。
B.归类不当。妈妈从菜场买来了猪肉、鱼和虾等菜品。或妈妈从菜场买来了鱼和虾等水产品。
C.搭配不当。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爱护公共财物。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A项,一儿登瓮: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C项,击瓮破之: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之:代词,指缸。
D项,戏于庭:在庭院里玩耍。庭:庭院。
4. 闻 实 达 经 叶 赤 眼睛 火眼金睛 目不转睛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字词解释和词语仿写。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走。形容交通非常便利。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严肃,非常认真。多用于贬义。
一叶知秋: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激动、焦急、生气、发热、过分用力而脸色发红的样子。
“睹”是眼目旁的,意思多与眼睛有关。
仿写:目瞪口呆、热泪盈眶。
5.yà yīng kuàng
jià zài jì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压根yà gēn: 从来,本来,根本。
鹦鹉yīng wǔ:名。头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舌大而软,羽毛色彩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
眼眶yǎn kuàng:眼皮的边缘所构成的框儿
假期jià qī:休假或放假的时期。
满载mǎn zài:载满东西。
鲫鱼jì yú: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
6.B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
荡漾:指飘荡;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水上浮动。
根据句子①的语境,小圆晕在水面上一圈圈地起伏波动,因此选择“荡漾”符合语境。
轻巧:指小而灵巧。
轻快:轻松愉快。
根据句子②的语境,与“歌曲”搭配的词语是“轻快”符合语境。
灵敏:反应灵活敏捷快速。
灵巧: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
根据句子③的语境,小狗的鼻子大老远就能闻到气味,因此选择“灵敏”符合语境。
7.B
【解析】B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项,小明和他的爸爸都是人,且小明长得像爸爸是一般事实,故该句未使用修辞。
B项,结合“斗笠像蘑菇一样”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斗笠”比作了“蘑菇”。
C项,句中“似乎在游动”“像活了一样”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
D项,句中“好像在图书馆看过”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
8. 上课时,同学们发言很积极。 上课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解析】
(1)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本句属于缺少主语。应改为:上课时,同学们发言很积极。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根据题干,得知要求用上“鸦雀无声”来仿写句子。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如:夜幕降临了,树林里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9. 物产丰富 美丽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孙中山 列宁 司马光 白求恩 无理寸步难行 音乐家 演奏 手风琴 歌手 歌曲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背诵和默写。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可按总、分、总的记叙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第三段是总结,写守卫在岛上的英雄儿女必将使西沙群岛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可以得出西沙群岛的特点是美丽富饶。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介绍了家乡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可以得出海滨小城的特点是美丽。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内容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内容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本题考查的是课文《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灰雀》,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司马光》,本文主要是讲司马光儿时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用石头砸破瓮,救出了小伙伴的故事。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主要内容是写在抗日战争时期,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的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神。
(3)本题考查的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思是只要有理,走到什么地方能行得通,无理无论走到哪里都站不住脚。出处:民间俗语
(4)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原文内容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0、达尔文 27.名 钓 钓 察 竟 28.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29.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30.爱观察、爱科学、喜欢动物
【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拟定标点符号的能力。
短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记叙了达尔文从小就喜欢研究生物,长大后成为生物学家的事。教育我们平时也要细心观察生活。因此,标题可以拟定为:达尔文的故事
11、本题主要考查对形近字的辨析。
世界闻名: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全世界的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故选“名”
钓鱼:用钓具捕鱼。故选“钓”
钓到:用鱼钩钓到鱼,故选“钓”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故选“察”
竟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故选“竟”
1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可知,句子体现了达尔文认真观察树上小鸟。
1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可知,达尔文的认真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提出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4、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他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有时候,他爬到树上去看小鸟孵蛋;有时候,他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带回家养在鱼缸里观察。”“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达尔文正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快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蠕动。他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往外爬。达尔文马上把它们抓在手里,兴奋地观察起来。”可以看出达尔文是一个观察细致、有好奇心的人。
15、, , , ! 177. 自言自语 大雪纷飞 垂头丧气 178. 1 2 3 4 179.一群小妈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有的合伙推着一个小野果,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千得可欢啦!
180. 在秋天勤劳地准备好的食物 秋天贪玩懒惰没有准备好过冬的食物
【分析】
15、本题考查给句子加标点。
阅读可知,“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有的合伙推着一个小野果”三个句子均是分句,中间用逗号,表示句中停顿;“大家千得可欢啦”后面用感叹号,表示感叹。
16、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认真审题而控制,题中要求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是“有一只蚂蚱,它既不搬食物,也不拾树叶,只是懒洋洋地吹着口琴,还自言自语地说……”这句话中“自言自语”一词的意思。
“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大”是“冬天来了,大雪纷飞”这句话中“大雪纷飞”一词的意思。
“耷拉着脑袋,神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是“雪地里,那只吹着口琴的蚂蚱捂着空空的胜子,在垂头丧气地走着”这句话中“垂头丧气”一词的意思。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结合文中“秋天来了,人们忙着秋收。一群小妈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有一只蚂蚱,它既不搬食物,也不拾树叶,只是懒洋洋地吹着口琴,还自言自语地说……”可知,本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写秋天的事。
根据“冬天来了,大雪纷飞。”“雪地里,那只吹着口琴的蚂蚱捂着空空的胜子,在垂头丧气地走着。”分析可知,文章第三、第四自然段写冬天的事。
18、本题考查从文中找句子。
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一群小妈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有的合伙推着一个小野果,还有的扛着树叶……大家千得可欢啦!”描写了小蚂蚁秋天时搬运食物,是描写小蚂蚁劳动的句子。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根据文中“秋天来了,人们忙着秋收。一群小妈蚁也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过冬。”“有一只蚂蚱,它既不搬食物,也不拾树叶,只是懒洋洋地吹着口琴,还自言自语地说:‘趁着这大好时光,还不痛痛快快地玩,这群傻瓜在瞎忙什么?’”分析可知,冬天来了,小蚂蚁因为在秋天勤劳地准备好的食物而快乐;蚂蚱却因为秋天贪玩懒惰没有准备好过冬的食物而垂头丧气。
20、最美的风景
座落在杨村镇广梅公路北边的,外观不怎么起色的就是我们的学校——杨村中心小学。
我们的校园,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还有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是个美丽的地方。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操场上的小草也偷偷地探出了脑袋,操场东边的木棉树上开满了火红的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荔枝,龙眼满树都是花,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蜜蜂,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和着五彩缤纷的花朵把校园点缀得有声有色。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操场封得严严实实的。操场中间的两棵老槐树像两把撑开的绿绒大伞。操场东边的太阳花开了,好像对我们绽开了笑脸。荔枝,龙眼叶丛中藏着果子,引得同学们天天去观赏。
秋天,老槐树的叶子变黄了,榕树、黄金叶、九里香一点儿也不怕秋风的到来,还是那么绿,操场上的小草也换上了新衣裳,同学们都爱到草地上来玩。
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可是校园里的树木依然生机勃勃。操场北边的杜鹃长出了美丽的花,有紫的、粉白的,远远望去好像一把把花伞。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式校园,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也是我们成长的好地方。
【详解】本题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把你观察的结果用习作的形式记录下来。生活处处离不开观察。本学期,你一定留心观察过身边的一个同学、一种事物或一处美景。想想哪处让你印象最深刻,最想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分享,然后确定写作内容。选择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把内容写完整、写清楚。注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中间: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