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勾股定理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在矩形内部有一动点P满足SPAB3SPCD,则动点P到点A,B两点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 ) A5BCD2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平分;长为;是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的长ABCD3如图,在中,平分,平分,且交于,若,则的值为A36B9C6D184如图,中,设长是,下列关于的四种说法:是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是13的算术平方根;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BCD5如图,ABC中,AB=10,BC=12,AC=,则ABC的面积是(
2、)A36BC60D6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米,米,米,某社区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 )AAB的中点BBC的中点CAC的中点D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7如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边为直径作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6BC2D128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3,4,5B1,1,C8,12,13D、9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上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
3、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20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 )A1B2021C2020D201910如图,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1,l2,l3上,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2,l2,l3之间的距离为3,则AC的长是()ABC4D7二、填空题11如图,AB12,ABBC于点B, ABAD于点A,AD5,BC10,E是CD的中点,则AE的长是_ _12如图,MON90,ABC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当A点从O点出发沿着OM向右运动时,同时点B在ON上运动,连接OC若AC4,BC3,AB5,则OC的长度的最大值是_13
4、如图,点E在边DB上,点A在内部,DAEBAC90,ADAE,ABAC,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BDCE;DCBABD45;BDCE;BE22(AD2+AB2)14如图,这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 ,若,则的值是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1的直角边OA在x轴上,点A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1为直角顶点,OA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1A2,再以点A2为直角顶点,OA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3依此规律,则点A2018的坐标是_16在ABC 中,若,则最长边上的
5、高为_17若为直角三角形,点在斜边上,且,则的长为_18在RtABC中,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斜边长c,且a+b=3,c=5,则ab的值为_19如图,,点分别在上,且,点分别在上运动,则的最小值为_20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BD是高,则点BD的长为_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中,、是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秒(1)当秒时,求的长;(2)求出发时间为几秒时,是等腰三角形?(3)若沿方向运动,则当点在边上运动时,求能使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2如图所示,已知中,、是的边上的两个动点
6、,其中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1)则_;(2)当为何值时,点在边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_?(3)当点在边上运动时,直接写出使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3(1)如图1,在中,平分.求证:.小明为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了如下思考:作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平分,点落在上,且,.因此,要证的问题转化为只要证出即可.请根据小明的思考,写出该问题完整的证明过程.(2)参照(1)中小明的思考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中,平分,求的长.24已知: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于点,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与点
7、.(1)根据题意用尺规作图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设线段的长度是方程的一个根吗?并说明理由.若线段,求的值.25如图,ABC中,AB=AC,P是线段BC上一点,且.作点B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D, 连结BD,CD,AD(1)补全图形.(2)设BAP的大小为.求ADC的大小(用含的代数式表示).(3)延长CD与AP交于点E,直接用等式表示线段BD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坐标原点,均为等边三角形,在轴正半轴上,点,点,点在内部,点在的外部,与交于点,连接,.(1)求点的坐标;(2)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直接写出的周长.27已知组正整数:第一组:3
8、,4,5;第二组:8,6,10;第三组:15,8,17;第四组:24,10,26;第五组:35,12,37;第六组:48,14,50;(1)是否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若存在,请写出这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是否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若可以,请说明理由;若不可以,请举出反例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4),B(m,0)在坐标轴上,点C,O关于直线AB对称,点D在线段AB上(1)如图1,若m8,求AB的长;(2)如图2,若m4,连接OD,在y轴上取一点E,使ODDE,求
9、证:CEDE;(3)如图3,若m4,在射线AO上裁取AF,使AFBD,当CD+CF的值最小时,请在图中画出点D的位置,并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29已知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BC边上一动点,连结AD如图1,若,求AD的长;如图2,以AD为边作,分别交AB,AC于点E,F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小明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两种想法想法1:利用AD是的角平分线,构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基本图形,然后通过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想法2:利用AD是的角平分线,构造的全等三角形,然后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证明一种
10、方法即可小聪在小明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发现:四边形AEDF的面积与AD长存在很好的关系若用S表示四边形AEDF的面积,x表示A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S与x之间的关系式30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B2,CD是边AB的高线,动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C运动;同时,动点F从点C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射线CB运动设E的运动时间为t(s)(t0)(1)AE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BCD的大小是 度;(2)点E在边AC上运动时,求证:ADECDF;(3)点E在边AC上运动时,求EDF的度数;(4)连结BE,当CEAD时,直接写出t的值和此时BE对应的值【参考答案】*试
11、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首先由,得知动点P在与AB平行且与AB的距离为3的直线上,作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E,连接AE、BE,则B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BE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E的值,即PA+PB的最小值【详解】解:, 设点P到CD的距离为h,则点P到AB的距离为(4-h),则,解得:h=1,点P到CD的距离1,到AB的距离为3,如下图所示,动点P在与AB平行且与AB的距离为3的直线上,作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E,连接AE、BE,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PA+PB的最小值即为BE的长度,AE=6,AB=3,BAE=90,根据勾股定理:,故选:B【点睛】
12、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得出动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判断式正误即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求BC和DE的关系【详解】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且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不能平分错误;,正确;,不是等腰三角形,故错误;的周长,故正确故选:【点睛】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等角对等边等知识点3A解析:A【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可得,再根据平行线的
13、性质、等量代换可得,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最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平分,平分,在中,由勾股定理得:,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CB90,在RtABC中,mAB,故正确,m213,91316,3m4,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型5A解析:A【分析】作于点D,设,得,结合题意,经解方程计算得BD,再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AD,即可完
14、成求解【详解】如图,作于点D设,则 , AB=10,AC= ABC的面积 故选:A【点睛】本题考察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6A解析:A【分析】先计算AB2=2890000,BC2=640000,AC2=2250000,可得BC2+AC2=AB2,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而可确定P点的位置【详解】解:如图AB2=2890000,BC2=640000,AC2=2250000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活动中心P应在斜边AB的中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
15、的关键是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7A解析:A【分析】分别求出以AB、AC、BC为直径的半圆及ABC的面积,再根据S阴影=S1+S2+SABC-S3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所示:BAC=90,AB=4cm,AC=3cm,BC=5cm,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1=2(cm2);以A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2=(cm2);以B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S3=(cm2);SABC=6(cm2);S阴影=S1+S2+SABC-S3=6(cm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6、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 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 12+12=()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 82+122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D.()2+()2=()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9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生长”了1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结合图形总结规律,根据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
17、:由题意得,正方形A的面积为1,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B的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1,“生长”了1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同理可得,“生长”了2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为3,“生长”了3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为4,“生长”了2020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02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10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作ADl3于D,作CEl3于E,ABC=90,ABD+CBE=90又DAB+ABD=90BAD=CBE,ABDBCEBE=AD=3在RtB
18、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故选A考点:1.勾股定理;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填空题115【详解】解:如图,延长AE交BC于点F,点E是CD的中点,DE=CE,,ABBC,ABAD,ADBC,ADE=BCE且DE=CE,AED=CEF,AEDFEC(ASA),AD=FC=5,AE=EF,BF=BC-FC=5,在RtABF中,,故答案为:6.5125【解析】试题分析:取AB中点E,连接OE、CE,在直角三角形AOB中,OE=AB,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是直角三角形,所以CE=AB,利用OE+CEOC,所以OC的最大值为OE
19、+CE,即OC的最大值=AB=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3【分析】由已知条件证明DABEAC即可;由可得ABD=ACE45;由ECB+EBC=ABD+ECB+ABC=ACE+ECB+ABC =45+45=90可判断;由BE2BC2EC22AB2(CD2DE2)2AB2CD2+2AD22(AD2+AB2)CD2可判断【详解】解:DAEBAC90,DABEAC,ADAE,ABAC,AED=ADE=ABC=ACB=45,在DAB和EAC中,DABEAC,BDCE,ABDECA,故正确;由可得ABD=ACE45故错误;ECB+EBC=ABD+ECB+ABC=ACE+ECB+ABC =45+45=90
20、,CEB90,即CEBD,故正确;BE2BC2EC22AB2(CD2DE2)2AB2CD2+2AD22(AD2+AB2)CD2BE22(AD2+AB2)CD2,故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公式是解题关键1448【分析】用a和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正方形面积的式子,求出的面积【详解】解:本图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设这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中较长的长度为a,较短的长度为b,即图中的,则,故答案是:48【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赵爽弦图中勾股定理的应用15
21、(0,21009)【解析】【分析】本题点A坐标变化规律要分别从旋转次数与点A所在象限或坐标轴、点A到原点的距离与旋转次数的对应关系【详解】OAA1=90,OA=AA1=1,以OA1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1A2,再以OA2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2A3,OA1=,OA2=()2,OA2018=()2018,A1、A2、,每8个一循环, 2018=2528+2点A2018的在y轴正半轴上,OA2018=21009,故答案为(0,21009).【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规律探究题,除了研究动点变化的相关数据规律,还应该注意象限符号16【分析】解方程可求得a=4,b=3,故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22、,在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转化得到斜边上的高.【详解】解:,将两个方程相加得:,a0,a=4代入得:,b0,b=3,a=3,b=4,c=5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ABC是直角三角形,如下图,ACB=90,CDAB, ,即:,解得:CD=,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求解三角形的高,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转化,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底乘对应高等于另一个底乘对应高.175【分析】在直角中,依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度,再算出,过点B作于点E,通过等面积法求出BE,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运用勾股定理算出,两者相加即为的长.【详解】解:如图,过点B作于点E,则,直角中,,又,,.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
23、查了勾股定理,通过作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既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求位置线段,又通过等面积法求出了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创造了条件;故在求线段长时,可以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1810【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2+b2c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a+b)22abc2,再将a+b3,c5代入即可求出ab的值【详解】解:在RtABC中,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斜边长c,a2+b2c2,(a+b)22abc2,a+b3,c5,(3)22ab52,ab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1910【分析】首先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
24、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即为MP+PQ+QN的最小值,易得ONN为等边三角形,OMM为等边三角形,NOM=90,继而可以求得答案【详解】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即为MP+PQ+QN的最小值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NOQ=MOB=30,ONN=60,OM=OM=6,ON=ON=8,ONN为等边三角形,OMM为等边三角形,NOM=90在RtMON中,MN=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短路径问题,根据轴对称的定义,找到相等的线段,得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知BC边上的高为8,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法可得,
25、解得BD=.三、解答题21(1);(2);(3)5.5秒或6秒或6.6秒【分析】(1)根据点、的运动速度求出,再求出和,用勾股定理求得即可;(2)由题意得出,即,解方程即可;(3)当点在边上运动时,能使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有三种情况:当时(图,则,可证明,则,则,从而求得;当时(图,则,易求得;当时(图,过点作于点,则求出,即可得出【详解】(1)解:(1),;(2)解:根据题意得:,即,解得:;即出发时间为秒时,是等腰三角形;(3)解:分三种情况:当时,如图1所示:则,秒当时,如图2所示:则秒当时,如图3所示:过点作于点,则,秒由上可知,当为5.5秒或6秒或6.6秒时,为等腰三角形【点睛】
26、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有一定难度,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22(1)12;(2)t=12.5s时,13 cm;(3)11s或12s或13.2s【分析】(1)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 PA=t,则PB=16-t在RtBP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t的值,判断出此时,点Q在边AC上,根据CQ=2t-BC计算即可;(3)用t分别表示出BQ和CQ,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BQ=BC、CQ=BC和BQ=CQ三种情况,分别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t的值【详解】(1)在RtABC中,BC(cm)故答案为:12;(2)如图,点P在边AC
27、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连接PC,PC= PA=t,PB=16-t在RtBPC中,即,解得:t=Q从B到C所需的时间为122=6(s),6,此时,点Q在边AC上,CQ=(cm);(3)分三种情况讨论:当CQ=BQ时,如图1所示,则C=CBQABC=90,CBQ+ABQ=90,A+C=90,A=ABQ,BQ=AQ,CQ=AQ=10,BC+CQ=22,t=222=11(s)当CQ=BC时,如图2所示,则BC+CQ=24,t=242=12(s)当BC=BQ时,如图3所示,过B点作BEAC于点E,则BE,CE=7.2BC=BQ,BECQ,CQ=2CE=14.4,BC+CQ=26.4,t=26.42=13.2
28、(s)综上所述:当t为11s或12s或13.2s时,BCQ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用时间t表示出相应线段的长,化“动”为“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23(1)证明见解析;(2)21.【分析】(1)只需要证明,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证明,再结合小明的分析即可证明;(2)作ADC关于AC的对称图形,过点C作CEAB于点E,则=BE设=BE=x在RtCEB和RtCEA中,根据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证明:如下图,作ADC关于CD的对称图形ADC,AD=AD,CA=CA,CAD=A=60,CD平分
29、ACB,A点落在CB上ACB=90,B=90-A=30,ADB=CAD-B=30,即ADB=B,AD=AB,CA+AD=CA+AD=CA+AB=CB.(2)如图,作ADC关于AC的对称图形ADCDA=DA=9,DC=DC=10,AC平分BAD,D点落在AB上,BC=10,DC=BC,过点C作CEAB于点E,则DE=BE,设DE=BE=x,在RtCEB中,CE2=CB2-BE2=102-x2,在RtCEA中,CE2=AC2-AE2=172-(9+x)2102-x2=172-(9+x)2,解得:x=6,AB=AD+DE+EB=9+6+6=21【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中证明ADB=B不是经常用的等量代换,而是利用角之间的计算求得它们的度数相等,这有点困难,需要多注意;(2)中掌握方程思想是解题关键.24(1)详见解析;(2)线段的长度是方程的一个根,理由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尺规作图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然后把AD的值代入方程,即可得到答案;先得到出边长的关系,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后得到答案.【详解】(1)解:作图,如图所示:(2)解:线段的长度是方程的一个根.理由如下:依题意得, 在中,;线段的长度是方程的一个根依题意得:在中,【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基本作图,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
31、的解法,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ADC=;(3)【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3)画出图形,结合(2)的结论证明BE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1)如图所示;(2)点B与点D关于直线AP对称,BAP=,PAD=,AB=AD,又AB=AC,AD=AC,ADC=;(3)如图,连接BE,由(2)知:ADC=,ADC=AED+EAD,且EAD=,AED=45,点B与点D关于直线AP对称,即AP垂直平分BD,AED=AEB=45,BE=DE,BED=90,
32、B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明确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6(1),;(2);(3).【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由勾股定理得出,即可得出点的坐标;(2)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证出,由证明,即可得出;(3)证出,求出,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证出,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是等边三角形,点,点,点的坐标为,;(2);理由如下:,均为等边三角形,在和中,;(3),是等边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为斜边的中点,的周长【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等边三角形
33、的性质、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7(1)不存在,见解析;(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这n组正整数符合规律m2-1,2m,m2+1(m2,且m为整数)分三种情况:m2-1=71;2m=71;m2+1=71;进行讨论即可求解;(2)由于(m2-1)2+(2m)2=m4+2m2+1=(m2+1)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不存在一组数,既符
34、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可知,这组正整数符合规律,(,且为整数)若,则,此时不符合题意;若,则,此时不符合题意;若,则,此时不符合题意, 所以不存在一组数,既符合上述规律,且其中一个数为71 (2)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长都是正整数理由如下:对于一组数:,(,且为整数) 因为所以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且为整数),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因为当,且为整数时,表示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为正整数,所以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为一条直角边的长,一定可以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
35、长都是正整数【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注意分类思想的应用28(1)AB4;(2)见解析;(3)CD+CF的最小值为4.【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B的长;(2)过点D作DFAO,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FEF,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FDF,设OFEFx,AE42x,根据勾股定理用参数x表示DE,CE的长,即可证CEDE;(3)过点B作BMOB,在BM上截取BMAO,过点C作CNBM,交MB的延长线于点N,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可得ABO30,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CAO4,BOBC4,ABO
36、ABC30,OABCAB60,根据“SAS”可证ACFBMD,可得CFDM,则当点D在CM上时,CF+CD的值最小,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CN,BN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求CM的长,即可得CF+CD的最小值【详解】(1)点A(0,4),B(m,0),且m8,AO4,BO8,在RtABO中,AB(2)如图,过点D作DFAO,DEDO,DFAO,EFFO,m4,AOBO4,ABOOAB45,点C,O关于直线AB对称,CABCBA45,AOACOBBC4,CAOCBO90,DFAO,BAO45,DAFADF45,AFDF,设OFEFx,AE42x,AFDF4x,在RtDEF中,DE 在RtACE中,
37、CECEDE,(3)如图,过点B作BMOB,在BM上截取BMAO,过点C作CNBM,交MB的延长线于点N,m4,OB4,tanABO,ABO30点C,O关于直线AB对称,ACAO4,BOBC4,ABOABC30,OABCAB60,CAF120,CBO60BMOB,ABO30,ABM120,CAFABM,且DBAF,BMAOAC4,ACFBMD(SAS)CFDM,CF+CDCD+DM,当点D在CM上时,CF+CD的值最小,即CF+CD的最小值为CM的长,CBO60,BMOB,CBN30,且BMOB,BC4,CN2,BNCN6,MNBM+BN4+610,在RtCMN中,CM,CD+CF的最小值为.
38、【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最短路径问题等知识,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综合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9(1);(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由勾股定理可求AG,AD的长;想法1:过点A作于点M,作,交DE的延长线于点H,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由“AAS”可证,可得;想法2:延长DE至N,使,由“SAS”可证,可得,由四边形内角和为,可得,可得;由想法1可得【详解】如图,过点A作于点G,是等边三角形,在中,在中,想法1:如图,过点A作于点M,作,交DE的延长线于点H,平分,且,且,想法2:如图,延长
39、DE至N,使,且,如图,由中想法1可得,【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30(1)t,45;(2)详见解析;(3)90;(4)t的值为1或+1,BE=【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SAS即可证明ADECDF;(3)由ADECDF,即可推出ADE=CDF,推出EDF=ADC=90;(4)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由题意:AE=tCA=CB,ACB=90,CDAB,BCD=ACD=45故答案为t,45(2)ACB=90,CA=CB,CDAB,CD=AD=BD,A=DCB=45AE=CF,ADECDF(SAS)(3)点E在边AC上运动时,ADECDF,ADE=CDF,EDF=ADC=90(4)当点E在AC边上时,如图1在RtACB中,ACB=90,AC=CB,AB=2,CDAB,CD=AD=DB=1,AC=BCCE=CD=1,AE=ACCE1,t1BC=,BE=;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E=AC+EC1,t1BC=,BE=;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1或1,BE=【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