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连市大连市第九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新初一语文分班摸底试卷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基础知识(42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dǒu sǒu shǐ duo dǎo gàn xīn guó ān bāng
( ) ( ) ( ) ( )
2.填写诗句。(4分)
(1) ,不及汪伦送我情。(2)等闲识得东风面, 。
(3) ,青草池塘处处蛙。(4)咬定青山不放松, 。
3.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繁花( )叶 应接不( ) 花枝( )展
接踵( )肩 张冠李( ) 座无( )席
4.按课文填空。(8分)
(1)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 )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 )( )。他们的草屋,( )的,在雨里( )。
(2)每棵树都在微风中( ),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 )。有风,( );无风,花也( )地动。
5.写出下列故事(事件)的主要人物。(4分)
火烧赤壁( ) 景阳冈( ) 大闹天宫( ) 虎门销烟( )
6.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钻(zuān)子的杆(gǎn)子不是在旋转,而是“啪啪啪”的敲打。
B.酒店门前挑(tiāo)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gāng)。”
C.我一面走着,一面听人家说着,自己也默念着这样两句话:春光似(sì)海,盛(shèng)世如花。
D.大家屏(píng)着呼吸,仿佛听到了竹签子一根一根钉(dīng)在江姐指头里的声音。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的一句是( )
A.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
B.这种车子靠压缩空气划行,开起来即快又省力,即使在沙漠、冰雪上也能行驶。C.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
D.凡卡拿出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赖。
(3)下列句子,填上表示“看”意思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 )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②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 )的人就很多。
③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 )以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④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发出由衷的感叹。
A.瞻仰 观赏 浏览 俯瞰 B.观赏 浏览 俯瞰 瞻仰
C.观赏 瞻仰 浏览 俯瞰 D.俯瞰 观赏 浏览 瞻仰
(4)“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5)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师=是( )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 )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④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桃花 红杏 菜花 梨花 B.红杏 菜花 梨花 桃花
C.桃花 梨花 红杏 菜花 D.菜花 桃花 梨花 红杏
(6)下面句子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
詹天佑顺着山势 设计了一种 人 字形线路
A. B. C. D.
(7)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最正确的是( )
①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②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③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④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美丽的鲜花。
⑤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⑥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爸爸对小熊说:“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⑦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小熊舍不得砍。
A.⑥②③①⑤④⑦ B.④⑥①⑦③⑤②
C.②④⑥①⑦③⑤ D.⑥①⑦③⑤②④
(8)对下面这段写电气化高速铁路的话,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5~10分贝。而喷气客气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安全性能好 B.环境污染小 C.运行速度快 D.经济效益好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只拣儿童多处行(节选)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这情景实在有趣!我想起两句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
1.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 )写的。(1分)
2.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①颐和园门口景色秀丽 ②颐和园门口孩子多 ③颐和园门口的孩子长得好看
3.作者想象力极为丰富,比喻很奇特,她用 比喻孩子,表现了作者 。(3分)
4.“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二)甜蜜的世界
小时候读过一则童话,讲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森林中迷路,他们一直走,终于找到一座用糖果盖成的小屋。小屋的门使赤褐色的巧克力,窗户是薄而透明的水晶糖,屋顶是鲜红的菱形糖块。
这样一座全糖精致的屋子,一直矗立在我早年敏感好奇的思维世界里,其他故事中的森林、城堡、花园、宫殿,都为之黯然失色。我常常煞有介事地设想那男孩或女孩撕下一点屋顶,敲碎一块玻璃,送进嘴里,任那甜丝丝的感觉在唇舌之间漾开,然后周流全身。
我是一个爱糖的人。妈妈装糖果的玻璃罐高放在厨房的木架之上,搬椅子也够不着。童年时为了吃妈妈收存在玻璃罐里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透明或夹心糖果,我做了许多悲壮的牺牲:甘心放弃和邻居小孩在沙堆打滚的乐趣;甘心背那枯燥乏味的九九乘法表;甘心吃那可恨的胡萝卜;甚至,甘心带着碍手碍脚的妹妹去和男生赛跑。
因为爱吃糖,连带对糖果纸,我也充满感情。一张一张的玻璃纸,杯我留下来,夹进妈妈的大辞典里。有时,日影稀薄的午后,一个人在绿纱窗前,我从床下取出百宝盒,把那一张张有颜色的糖果纸自盒中取出,覆贴在眼睫之上,认真地去看熟悉的世界,被染成深深的枣红,艳艳的橙黄,阴阴的墨蓝,或清清的苹果绿。我心里充满欢乐与惊喜。
太妃糖吃光后,设想周到的妈妈便从来没有让玻璃罐空过。有时罐里是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有时候是巧克力球、棒棒糖和黑白芝麻的交切片。而因为爱吃糖,我总是欢欢喜喜、开开心心地笑着。糖的世界,有许多甜蜜、许多 、许多 。
二十年光阴悄然飞逝,因为身体的缘故,由于医生的吩咐,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一颗糖了。不过,每次到超级市场,我仍然喜欢在摆着各色糖果的摊架前流连,心底充满喜悦。一颗小巧鲜明的糖粒,竟那样具体地浓缩着幸福!人生虽有辛酸苦涩,但我仍对那点点滴滴渗入生活的甜蜜独具信心,只因为甜蜜是我对这个世界的最初印象。
1.在文中的横线上根据文章内容,填入你认为最合理的词语。(2分)
2.如果用音序查字法查“赤褐色”的“褐”字,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查“黯然失色”的“黯”字,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4分)
3.“……我做了许多悲壮的牺牲……”(4分)
(1)“悲壮的牺牲”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文章列举了“我”的哪些牺牲?
4.“因为爱吃糖,连带糖果纸,我也充满感情。”(4分)
(1)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糖果纸对于“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5.这篇文章的开头,简述了一个童话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2分)
6.读了文章,你觉得作者为什么喜欢吃糖果?(3分)
三、作文天地(3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一个你感兴趣的写。
1.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许多梦想吧,你希望这些梦想变成现实吗?今天就给你的梦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吧!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
2.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值得感谢,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多年相熟的邻居、偶然相逢的路上……他们的辛劳,他们的帮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请你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
一、基础知识
1.抖擞 拾掇 祷告 兴国安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读和书写常用字的能力。注意“祷”的左半部分不是“衤”。
2.(1)桃花潭水深千尺 (2)万紫千红总是春 (3)黄梅时节家家雨 (4)立根原在破岩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是单纯地默写题。只要将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烂熟于心,不写错别字,应该没问题的。
3.嫩 暇 招 摩 戴 虚弱
解析 主要考查成语的识记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字。如“暇”“摩”“戴”“虚”等。
4.(1)撑起伞慢慢走着 披着蓑 戴着笠的 稀稀疏疏 静默着 (2)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 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花在动 潮水一般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这两题都出自课本内的重点阅读课文,所以难度不大,但也要注意别写错别字。
5.周瑜 武松 孙悟空 林则徐
解析 这是考查对历史名著的阅读情况,所选取的题材是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所以难度不大。
6.(1)C (2)B (3)C (4)C (5)B (6)B (7)D (8)B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的字词掌握、语意理解、标点符号及语段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辨析题。答题时对于熟悉的题目可正面选择,反之则要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二、阅读理解
(一)1.冰心
解析 这是对文学常识方面的考查,冰心是我国现代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关于她的概况,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有所积累。
2.②
解析 主要考查对语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步入小学高年级后,“概括段落大意”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训练点。
3.小天使 对孩子们的喜爱
解析 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把握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4.游人们不知道春天到底在哪里,只要挑孩子多的地方走,就会感受到无限春光
解析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是作者依前文而修改的一句话,成了全文的点睛之笔,体现了作者对广大少年儿童的浓浓爱意。
(二)1.芬芳 色彩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文意现结是否连贯的能力。答题时,要综观全句,把握文意。只要符合整句话的意思即可。
2.H he 黑 9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关于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
3.(1)为了得到糖果,“我”付出了各种努力。 (2)放弃在沙堆打滚;背九九乘法表;吃胡萝卜;带妹妹和男生赛跑。
解析 考查文意的把握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联系第三段其他语句,以及“悲壮的牺牲”后面的冒号,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4.(1)承上启下(过渡)。 (2)给“我”的童年带来欢乐与惊喜。
解析 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认识及对文章中心的把握。过渡句的形式及作用都很鲜明、而全文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糖果带给我的欢乐和惊喜。
5.《糖果屋》
解析 《糖果屋》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即使没读过,依据文中所提供的情节也可以推测出这一主题。
6.①味道甜美;②能带来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③能让“我”有信心面对人生的所有辛酸苦涩
解析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文章篇幅简短,语言平实,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糖果的喜爱以及由糖果所产生的诸种情思。无固定答案,符合文章主题思想即可。
三、作文天地
略
新初一分班分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语 文
班级 姓名 得分(等级)
一、在方格里工整默写《卜算子·味梅》(毛泽东)。(4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wán qiáng tián mì shū jí tíng bó
( ) ( ) ( ) ( )
huī huáng dù jì zì háo fēn xī
( ) ( ) ( ) ( )
三、选择题。(5分)
1.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蒸融(zhēng róng) 游丝(yóu sī) 薄弱(báo ruò) 哲理(zhé lǐ)
B.翡翠(fěi cuì) 榛子(bàng zǐ) 压抑(yā yì) 敦厚(dūn hòu)
C.侮辱(wū rǔ) 出息(chū xi) 盗贼(dào zéi) 水泵(shuǐ bèng)
D.扣问(kòu wèn) 崎岖(qí qū) 真挚(zhēn zhì) 脊梁(jí liáng)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静谧寒喧爱慕沮丧 B.勉强抱怨保佑强制
C.惊羡风筝彩排演怿 D.憧景隔壁无赖抽噎
3.下面字谜的谜底是( )
小小两块竹片,一线从中串起。虽然它不说话,却有千言万语。
A.串 B.吕 C.册 D.出
4.有些成语放在一起两两相对恰是一副对联。下面不能构成对联的一组( )
A.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B.狗仗人势 狐假虎威
C.精雕细刻 粗制溢造 D.良药苦口 画饼充饥
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C.《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
D.《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
四、根据提示备写一个含有“手”字的成语。(4分)
1.形容慌乱( ) 2.形容冷漠( )
3.形容熟练( ) 4.形容喜欢( )
五、把作者和诗句用线连接起来。(5分)
何其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王昌龄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杜甫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六、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11分)
1.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寒雨连江夜入吴, 。
3.金沙水拍云崖暖, 。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5.《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 》的序言,作者是 。
6.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中“乐”读作“ ”(在横线上写拼音),这样读的原因是 。
7.歇后语“孙猴子的脸——”下半句是: 。
8.我国儿童文学作家 是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他的代表作有《草房子》《火印》等。
七、根据要求写句子。(10分)
1.雨越下越大, 。(把句子补充完整,变成一个比喻句。)(2分)
2.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改成不带冒号和引号的转述句,意思不变。)(2分)
3.一进公园大门,我们就看见一张张笑脸和一阵阵歌声。(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4.照样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括号里。(4分)
责任 幸福 事业 奋斗 无聊 友谊 骄傲
勤劳 希望 自由 困难 节俭 虚荣 挫折
例:(困难)说:人生是一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 )说:人生是建筑史上的一块砖瓦。
( )说:人生是与风浪搏击的那双桨。
( )说:人生是茫茫绿洲的绚丽花朵。
( )说:人生是帮助别人向上的阶梯。
( )说:人生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 )说:人生是天空快乐飞翔的白鸽。
( )说:人生是一件镶金配玉的外衣。
( )说:人生是一艘行进暗礁中的船。
八、阅读短文,再按要求答题。(23分)
(一)思密达使用说明书
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思密达(蒙脱石散)主要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服用时将本品(1袋)倒入50毫升温水中,搅匀后服用。
儿童用量:1岁以下,每日一袋;1-2岁,每日1-2袋;2岁以上,每日3袋。均分三次服用,或遵医嘱。成人用量:1次3袋,一日3次。急性腹泻服用本品治疗时,首次剂量加倍。
1.“思密达”又叫作: 。功能与主治: 。服用方法: 。(6分)
2.如果你们班有一个同学患急性腹泻,应该怎样使用思密达呢?(2分)
(二)一课 树
我家房前有片菜地,自从用篱笆圈起来,边上就长了一棵树,由于不妨碍种菜,一直就没动它。后来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了一棵树。
孩子四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爸爸,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显得非常复杂。听了儿子的问话,我顿时忧郁起来,我还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于是每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农校的一位朋友来,喝茶叙旧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这棵树你该认识吧?”他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当天晚上,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李子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爷爷从乡下来,他看着房前的李子树,说:“今年你们有樱桃吃了,你看你们门前的那棵樱桃树,花开得多茂盛。”
“爷爷,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给爷爷纠正。
“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爷爷给儿子纠正。
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原来是一棵樱桃树。爷爷走后,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
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有人关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听说开发公司要在这儿盖一栋大楼。一位画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明天挖掘机就来了。”
明明是我们家的樱桃树,怎么又成了核桃树?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画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那儿确实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
我们家房前的那棵树,不是一棵樱桃树,它是一棵核桃树。
十年过去了,每次想起我们家的那棵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有时我想,这棵树是不是上帝派来向我作某种暗示的,它要我知道,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
3.请把文章前的题目补充完整,再把理由写在下面。(4分)
4.这棵树先后被人看成了哪几种树?按顺序写在括号里。(3分)
枣树→( )→( )→( )
5.根据意思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2分)
(1)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2)形容弄错了对象。
6.把“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改成不带问号的陈述句,意思不变。(2分)
7.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这句话的。(4分)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30分)
从早晨起就大雨滂沱,路边几个卖小吃的小贩一直无生意。快到中午,卖烤饼的大概是饿了,就吃一块自己烤的饼。他已烤好一大沓,反正也卖不出去。卖西瓜的坐着无聊,也就敲开一个西瓜来吃。卖辣香干的开始吃辣香干。卖杨梅的也只好吃杨梅了。
雨一直下着,四个小贩一直这样吃着。卖杨梅的吃得酸死了,卖辣香干的吃得辣死了,卖烤饼的吃得渴死了,卖西瓜的吃得肚皮胀死了。
这时从雨中嘻嘻哈哈冲过来四个年轻人,他们从四个小贩手中将这四样东西都买齐了,坐在附近的亭子里吃,有香的有辣的,有酸的有甜的,味道好极了。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迪?引发你哪些联想?请你以故事所包含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
一、在方格里公正默写《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看拼音,写词语。
顽强 甜蜜 书籍 停泊 辉煌 妒忌 自豪 分析
三、选择题。
1.C
解析 A选项“薄弱”的“薄”应读“bó”;B选项“榛子”应读“zhēn zi”;D选项“脊梁”的“脊”应读“jǐ”。
2.B
解析 A选项“寒喧”的“喧”应为“暄”;C选项“演怿”的“怿”应为“绎”;D选项“憧景”的“景”应为“憬”。
3.C
解析 册: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4.D
解析 对联要求的是词句对仗,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5.C
四、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有“手”字的成语。
1.手忙脚乱
2.袖手旁观
3.得心应手
4.爱不释手
五、把作者和诗句用线连接起来。
何其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臧克家——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六、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日初出大如车盖
2.平明送客楚山孤
3.大渡桥横铁索寒
4.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5.城南旧事 林海音
6.yuè 古代的词牌名是乐曲名
7.说变就变
8.曹文轩
七、根据要求写句子。
1.像一张巨大的珠帘悬挂在天地间。(答案不唯一)
2.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故意编造出来的。
3.一进公园大门,我们就看见一张张笑脸和听见一阵阵歌声。
4.事业 奋斗 希望 友谊 勤奋 自由 虚荣 挫折
八、阅读短文,再按要求答题。
(一)1.蒙脱石散;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将本品(1袋)倒入50毫升温水中,搅匀后服用。
2.每日3袋,均分三次服用,首次剂量加倍。
(二)3.一棵核桃树。因为最后一次时,它用它的果实证实了自己的身份。
4.李子树 樱桃树 核桃树
5.(1)妨碍 (2)张冠李戴
7.在社会上,人必须先有付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言之成理即可)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略
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yùn niàng miǎo shì cū guǎng
lìn sè pái huái kuān chǎng
(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6分)
(烘 哄)______托 (健 键)_______壮 气____(魂 魄)
(诀 决)______别 (嘹 缭)____亮 化_____(妆 装)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①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xuán xuàn)涡中脱出身来。
②他用彩纸折(zhē zhé)了一只漂亮的小青蛙。
③星期天,我背(bèi bēi)着妈妈买了两本书。
④我昨天看了一位艺术大师的肖(xiào xiāo)像。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面这些与“看”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
①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
②站在高处往远处看——高( )远瞩
③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
④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 )后
5.修改病句。(6分)
(1)吉安的秋天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2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0.口语交际(2分)
爱唱流行歌曲的贝贝每次在家写作业的时候,都忍不住哼上几句。这时候妈妈总是责怪贝贝“不务正业”。如果你是贝贝,你会怎样回答妈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 坚强—( )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 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 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三)、挪树
①院子里那株腊梅 ________一息 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________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②“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③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④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⑤“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⑥“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⑦“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⑧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⑨“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⑩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⑪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