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沙市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棱长是2dm的正方体能切成( )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
A.2 B.4 C.8 D.16
2.下面图案( )是经过平移得到的。
A. B. C. D.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偶数(0除外)都是2的倍数 B.99是质数
C.120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D.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4.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且a÷b=8,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8
5.下面这些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6.学校今年植树比去年多,去年植树60棵,今年植树多少棵?列式正确的( )。
A.60÷(1+) B.60×(1+) C.60×+ D.60÷
7.李老师通知30名同学参加合唱比赛,每分钟通知一人,最少花( )分钟能通知完。
A.3 B.4 C.5 D.6
8.古希腊人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美数”。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本身除外的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美数”。下面的数中( )是“完美数”。
A.12 B.20 C.25 D.28
二、填空题
9.(________) 6.2L=(________)mL
(________) 时=(________)分
10.若是真分数,是假分数,则x=(________)。
11.(见图)这样数数,数出来的数都是(______)的倍数,第18个数是(______)。
12.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奇思每6天去一次图书馆,妙想每4天去一次图书馆。5月27日两人同时去图书馆借书,下一次两人在(________)月(________)日同时去图书馆。
14.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要摆成这样的几何体,最少要用(______)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用(______)个小正方体。
15.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体积是(________)cm3。
16.一箱牛奶有12盒,其中11盒都是250mL,有一盒242mL,用天平至少称(______)次能把这盒牛奶找出来。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 +++
5-- -+-
19.解方程。
20.把30分米彩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米?
21.妈妈买来一些糖果放在果盘里,妙想3个3个地拿,最后剩下1个;如果她5个5个地拿,最后也剩下1个。这些糖果至少有多少个?
22.赵琳家六月用了吨的水,七月比六月节约了吨,七月用水多少吨?
23.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6cm,宽8cm,高10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24.把一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cm?
25.画一画,算一算。(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图形A先向右平移了2格,再向上平移了4格,得到图形C,画出图形C。
(2)以虚线m为对称轴,画出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D。
26.下面是佳佳和乐乐百米赛跑的情况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 )跑完百米用的时间少,少( )秒。
(2)从图中可以看出,乐乐到达终点时,佳佳还有( )米才能到达终点。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乐乐在( )秒时追上了佳佳。
(4)请你算算佳佳跑完百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2÷1=2(个),所以每个棱上都能切两个小正方体,2×2×2=8(个),据此解答。
【详解】
2÷1=2(个)
2×2×2=8(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切拼问题,此题关键是利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这个正方体木块能切出的小正方体的总块数。
2.D
解析:D
【分析】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是翻转得到的;
B.是旋转得到的;
C.是上下翻转加上左右翻转得到的;
D.是经过平移得到的。
故答案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移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3.B
解析:B
【分析】
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偶数,能被3整除的数是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得到的和能被3整除;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数。
【详解】
A. 偶数(0除外)都是2的倍数,选项正确;
B.99能被3和33、9和11、1和99整除,不是质数,选项错误;
C.120的个位上是0,是2、5的倍数,各个位数相加得到3是3的倍数,故选项正确;
D.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选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奇数、偶数积2、3、5倍数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
4.A
解析:A
【分析】
a÷b=8,则a和b是倍数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中的较大数。
【详解】
根据题意,a和b是倍数关系,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a。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掌握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A
解析:A
【分析】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7=1×7,分母里含有质因数7,那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B.:8=2×2×2,分母中含有因数2,那么能化成有限小数;
C.:40=2×2×2×5,分母中含有因数2和5,那么能化成有限小数
D.:2=1×2,分母中含有因数2,那么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答案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能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6.B
解析:B
【分析】
由题意知:今年植树比去年多,是以去年植树的棵数做为单位“1”,今年的植树棵数相当于去年的(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正确的算式。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知:列式为60×(1+)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找出对应量,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7.C
解析:C
【分析】
第一分钟老师和学生-共有2人;
第二分钟老师和学生每人都通知一人,又增加了1×2=2人,第二分钟老师和学生-共有: 2+2=4=2×2人;
第三分钟老师和学生每人都通知一人,又增加了1×4=4人,第三分钟老师和学生-共有: 4+4=8=2×2×2人;
同理,每次通知的学生和老师的总人数,总是前一次的2倍,所以2×2×2×2=16人,4分钟通知不完,只能5分钟,所以最少用5分钟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每增加1分钟收到通知的学生和老师的人数是前一分钟收到通知的学生和老师的人数的2倍;
所以2×2×2×2<30+1<2×2×2×2×2,即16< 30+1 <32;
因此,4分钟通知不完,只能5分钟;
所以最少用5分钟就能通知每个人;
故答案为:C。
【点睛】
在“打电话"的优化问题中:“相互通知"这种方法最省时,所以它是最优方案;规律是:新接到通知的人数等于前一分钟通知到的师生的总人数,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是总人数的一半。
8.D
解析:D
【分析】
将每个选项中数的因数写出来,再将除本身之外的所有因数相加,看是否等于它本身即可。
【详解】
A.12的因数:1、2、3、4、6、12,1+2+3+4+6=16,不是“完美数”;
B.20的因数:1、2、4、5、10、20,1+2+4+5+10=22,不是“完美数”;
C.25的因数:1、5、25,1+5=6,不是“完美数”;
D.28的因数:1、2、4、7、14、28,1+2+4+7+14=28,是“完美数”;
故答案为:D。
【点睛】
读懂题意,明确“完美数”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9.0073 6200 60 40
【分析】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时=60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
7.3dm3=0.0073m3
6.2L=6200mL
m2=60dm2
时=40分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名数的互换,关键是熟记进率。
10.12
【分析】
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若是真分数,那么x<13;
是假分数,x≥12;
所以x=12
【点睛】
此题考查了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
11.90
【分析】
从5开始,5个5个的数数,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数出来都是5的倍数,用18×5就是第18个数。
【详解】
18×5=90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这样数数,数出来的数都是5的倍数,第18个数是90。
【点睛】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12.36
【分析】
求最大公因数也就是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对于这两个数来说: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它们独有的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
18=2×3×3,
36=2×2×3×3,
所以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3×3=18。
18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2×3×3×2=3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由此可以直接解决问题。
13.8
【分析】
根据奇思每6天去一次学校图书馆,妙想每4天去一次学校图书馆借书,要求两人再过多少天又同时去借书,只要求出4、6的最小公倍数即可,用5月27日加上再经过的天数即可得解。
【详解】
4的倍数:4、8、12、16……
6的倍数:6、12、18……
所以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即两人再经过12天又同时去借书,5月27日再经过12天是6月8日。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倍数应用题的解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出两人再过多少天又同时去借书。
14.8
【分析】
综合从上面看的图形和从右面看到的图形可知:最少用7个小正方体,有前后两排,后面一排4个,前排3个,一个和后排的左端对齐,另外两个和后排的右端对齐,并且上下排列;最多用8个小正方体,有前后两排,后面一排4个,前排4个,两个和后排的左端对齐,另外两个和后排的右端对齐,并且上下排列。
【详解】
由分析可知,
用的小正方体最少:4+3=7(个);
用的小正方体最多:4+4=8(个)。
【点睛】
本题考查观察物体,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根据物体从上面、右面看到的图形来确定物体。
15.96
【分析】
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可知,长方体的长为8cm,宽为6cm,高为2cm,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s=(ab+ah+bh) ×2,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
解析:96
【分析】
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可知,长方体的长为8cm,宽为6cm,高为2cm,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s=(ab+ah+bh) ×2,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
表面积:(6×8+8×2+6×2)×2
=(48+16+12)×2
=76×2
=152(cm2)
体积:8×6×2=96(cm3)
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52 cm2,体积是96cm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16.3
【分析】
将12盒牛奶分成6、6两组,称量后将轻的那6盒再分成3、3两组,再次称量后,再将轻的那3盒牛奶分成1、1、1三组进行称量,从而3次就能找出轻的那盒。
【详解】
先将12盒牛奶分成6、6
解析:3
【分析】
将12盒牛奶分成6、6两组,称量后将轻的那6盒再分成3、3两组,再次称量后,再将轻的那3盒牛奶分成1、1、1三组进行称量,从而3次就能找出轻的那盒。
【详解】
先将12盒牛奶分成6、6两组,称量后将轻的那6盒再分成3、3两组,再次称量后,再将轻的那3盒分成1、1、1三组进行称量,这样只需3次就可以找出轻的那盒牛奶。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12盒牛奶进行合理的分组,进而能逐步找出轻的那盒,若所给物品是奇数个就应该先拿出1个再分组。
三、解答题
17.1;;;8;
;;;16;
;;;
【详解】
略
解析:1;;;8;
;;;16;
;;;
【详解】
略
18.;3;
4;
【分析】
(1)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3)运用减法性质简算;
(4)先把-和+交换位置,再运用减法性质简算。
【详解】
-
解析:;3;
4;
【分析】
(1)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2)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3)运用减法性质简算;
(4)先把-和+交换位置,再运用减法性质简算。
【详解】
-(-)
=-(-)
=-
=
+++
=(+)+(+)
=1+2
=3
5--
=5-(+)
=5-1
=4
-+-
=(+)-(+)
=-1
=
19.或;x=0.2
【分析】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上0.4,再同时除以5即可。
【详解】
解:
或
解:5x÷0.4×0.4=2.5×0.
解析:或;x=0.2
【分析】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即可;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上0.4,再同时除以5即可。
【详解】
解:
或
解:5x÷0.4×0.4=2.5×0.4
5x=1
x=0.2
20.米
【分析】
根据题意,用彩带的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人数,即:30÷4,即可求出每人分到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
30÷4=(米)
答:每人分到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的知识
解析:米
【分析】
根据题意,用彩带的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人数,即:30÷4,即可求出每人分到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
30÷4=(米)
答:每人分到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的知识。
21.16个
【分析】
余数相同,只要求出3、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加上1,即可得解。
【详解】
3、5是互质数,所以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15
15+1=16(个)
答:这些糖果至少有16个。
【
解析:16个
【分析】
余数相同,只要求出3、5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加上1,即可得解。
【详解】
3、5是互质数,所以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15
15+1=16(个)
答:这些糖果至少有16个。
【点睛】
灵活应用同余定理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2.吨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七月比六月节约了吨,六月的用水量减去吨就等于七月的用水量。
【详解】
-=(吨)
答:七月用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计算,做题时需认真仔细。
解析:吨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七月比六月节约了吨,六月的用水量减去吨就等于七月的用水量。
【详解】
-=(吨)
答:七月用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计算,做题时需认真仔细。
23.480平方厘米
【分析】
上、下面不贴,相当于只贴了这个长方体饼干盒的侧面。据此,列式计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详解】
(16×10+10×8)×2
=(160+80)×2
=2
解析:480平方厘米
【分析】
上、下面不贴,相当于只贴了这个长方体饼干盒的侧面。据此,列式计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详解】
(16×10+10×8)×2
=(160+80)×2
=240×2
=480(平方厘米)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有480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侧面积的应用,灵活运用长方体的侧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4.2厘米
【分析】
把一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长方体前后的体积是不变的,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求出正方体的体积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据此解答。
【详解】
4×
解析:2厘米
【分析】
把一个正方体熔铸成一个长方体前后的体积是不变的,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求出正方体的体积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据此解答。
【详解】
4×4×4÷8÷4
=64÷8÷4
=2(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高是2厘米。
【点睛】
抓住体积不变是解题关键。另外要学会灵活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25.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将图形A的4个关键点先向右平移了2格,再向上平移了4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出图形C;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将图形A的4个关键点先向右平移了2格,再向上平移了4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出图形C;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分别画出图形B的几个对称点,然后连接即可画出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D。
【详解】
画图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作平移后的图形及补全轴对称图形。
26.(1)乐乐;2
(2)13
(3)8
(4)6.25米/秒
【分析】
(1)图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从图上可以读出乐乐用14秒跑完100米,佳佳用16秒跑完100米,由此可知,乐乐跑完百米用
解析:(1)乐乐;2
(2)13
(3)8
(4)6.25米/秒
【分析】
(1)图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从图上可以读出乐乐用14秒跑完100米,佳佳用16秒跑完100米,由此可知,乐乐跑完百米用的时间少,少(16-14)秒。
(2)读图可知乐乐用14秒跑完100米时,佳佳正跑了87米,距离终点100米还有(100-87)米。
(3)图中表示佳佳和乐乐的折线在8秒时相交,说明此时乐乐追上了佳佳。
(4)求佳佳跑完百米的平均速度用全程除以佳佳跑完全程的用时即可。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乐乐跑完百米用的时间少,少16-14=2(秒)。
(2)乐乐到达终点时,佳佳还有:100-87=13(米)。
(3)从图中可以看出,乐乐在8秒时追上了佳佳。
(4)佳佳跑完百米的平均速度:100÷16=6.25(米/秒)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答此题,应读懂统计图,从图中获取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从而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