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郫县分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一、选择题1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A锐角B钝角C直角D平角2李爷爷今年收了360千克大枣,比刘爷爷少收120千克,刘爷爷的大枣是李爷爷的百分之几?正确的算式是( )ABCD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有( )句。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一项工程,甲队独立完成需12天,乙队独立完成需10天,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单整数比是56;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卖价均为120元,其中一件盈利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相对成本而言,总体上不亏不赚;一个三角形的三
2、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两个半圆一定能拼成一个整圆。A2B3C4D54五一节期间,某电器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019,设该电器成本价为x,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x(130%)80%=2019Bx30%80%=2019C201930%80%=xDx30%=201980%5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正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 B从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C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D从左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在3
3、67个同学中至少有2个同学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B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C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但它是整数,还是自然数D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7下面各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B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C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8一件商品提价15%后,又降价15%,现价( )原价A等于B低于C高于9用M,N,P,Q各代表四种简单几何图形(线段、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圆)中的一种。图1图4是由M,N,P,Q中的两种图形组合而成的(组合用“&”表示)。那么,表示PQ的有4个组合图形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是( )。AB
4、CD二、填空题10时(_)分 (_)cm3 5.9公顷(_)平方米111(_)0.2525(_)(_)%。12小明家八月份用水16吨,九月份用水12吨。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节约(_)%。13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_)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_)倍。14水果店运进一批橘子,第一天卖出总数的40%,第二天卖出140千克,剩下的与卖出的比是13,这批橘子重(_)千克。15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实验小学少年宫的路程是3厘米,实际路程应该是(_)千米。16将侧面积是628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_)平方厘米。17在一次考试中,小明语文
5、、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3分,其中数学9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_)分。18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4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6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B城市出发,(_)小时后相遇。19七个连续自然数,其中最小的是,则最大的是(_)。把这七个自然数分别写在七张卡片上,装入3个信封内,至少有(_)张卡片装入同一个信封。三、解答题20直接写出得数。(8分)4.83.2 0.9 0.25 27 28 4812.5% 21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23十450-18) 10(4.8-2.3)2. 2 (+- (+22解方程或解比例。(1)2.7x4.768 (2)1.4x
6、x8.4 (3)23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六年级参加跳高的有12人。 (1)参加跳远的人数是跳高的 ,参加跳远有多少人? (2)参加赛跑的人数是跳高的 倍,参加赛跑的有多少人?24张阿姨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购回一批苹果,经过挑选把这些苹果分成了甲、乙两个等级,质量比是3:5,乙等只能以0.7元价格出售,张阿姨要想获得25%的利润,甲等苹果每千克至少应卖多少元?25甲数是乙数、丙数、丁数之和的,乙数是甲数、丙数、丁数之和的,丙数是甲数、乙数、丁数之和的,已知丁数是260,求甲、乙、丙、丁数的和26妈妈每天上班,先乘公交车,下车后再步行700米,30分钟可以到单位,乘车和步行的速度比是7:1.某天
7、,妈妈乘坐的公交车中途出现故障,她只好提前下车,结果比平时多步行了980米,比平时晚到12分钟.妈妈上班的路程是多少米?27有甲、乙两只圆柱形玻璃杯,其内直径依次是18厘米、12厘米,杯中盛有适量的水甲杯中沉没着一铁块,当取出此铁块后,甲杯中的水位下降了2厘米;然后将铁块沉没于乙杯,且乙杯中的水未外溢问: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多少厘米?28全月收入不满800元免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缴超过部分5%的税。全月收入超过1300元,到2800元的部分缴超过部分10%的税。全月收入超过2800元,到5000元的部分缴超过部分15%的税。(1)张红父母10月份的收入分别是1250元和
8、2570元。他们两人10月份各需缴税多少元?(2)吴老师上月交个人所得税60元,请算出吴老师上月的总收入是多少元?29看图解答问题。(1)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多少?(2)九月份二车间的产量比一车间少百分之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钟面上一个大格的度数为30,9:30时,时针指在9与10之间,分针指着6,时针和分钟之间有3个大格多一些,所以时针和分钟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根据角的分类标准可知,是钝角。【详解】根据分析可知,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钝角。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钟面指针的认识,以及钝角、锐角角的认识,要熟练掌握。2C解析
9、:C【详解】略3B解析:B【分析】根据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据此判断出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比和时间比相反,所以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单整数比是56;用120(120%)、120(120%)分别求出两件商品的成本价,再与卖价进行比较即可;用三角形内角和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度,再乘最大角对应的份数,求出最大角,再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即可;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不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如0101; 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圆才能拼成一个整圆,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把一个圆柱削成最
10、大的圆锥,说明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原题说法正确; 一项工程,甲队独立完成需12天,乙队独立完成需10天,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的最简单整数比是56,原题说法正确;120(120%)1201.2100(元);120(120%)1200.8150(元);150100120120,所以总体上亏了,原题说法错误;180(345)518012575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的和,不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原题说法错误; 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圆才能拼成一个整圆,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有关圆、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按
11、比例分配等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A解析:A【详解】依题意可知:成本价为x,则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为(1+30%)x,打八折销售的销售价为(1+30%)x80%,又因为售价为2019,所以可列方程为x(1+30%)80%=2019故正确答案为A5D解析:D【详解】从左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图形都是左右两个正方形,看到的图形形状是相同的故答案为D6B解析:B【分析】A. 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B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C 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
12、,2,3,4都叫自然数。D 根据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进行辨识。【详解】A36736611,112(个),说法正确;B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选项说法错误;C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但它是整数,还是自然数,说法正确;D底高三角形面积2(一定),地和高成反比例,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7C解析:C【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详解】A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底面积r2,所以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不
13、成比例。B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C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关系。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8B解析:B【详解】1(1+15%)(115%),=11.150.85,=0.97751;答:现价低于原价故选B9B解析:B【分析】通过观察先把M,N,P,Q代表的四中几何图形区分出来,再看PQ是哪两种基本图形即可。【详解】图1 是MP组合,有圆和正方形,图4是MQ组合,有正方形和线段,两幅图都有M,都有正方形,可得M是正方形
14、;图1 是MP组合,M是正方形,那么P就是圆;图2是NP组合,P是圆,那么N是三角形;图3是NQ组合,N是三角形,那么Q是线段;所以PQ是圆和线段的组合。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需要一定的观察能力。二、填空题107060 59000 【分析】根据1时60分,1升1000立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进行换算即可。【详解】6018(分)7.0610007060(立方厘米)5.91000059000(平方米)故答案为:18;7060;59000【点睛】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11100 25 【分析】可先将题目里唯一给定的数值0.25化为
15、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可将其改写成14;再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将转化为除法算式14,接着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25,就化为被除数是25的除法算式;最后将0.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化为百分数25%。【详解】0.251414(125)(425)251000.2525%【点睛】主要考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与比的关系、以及小数百分数的互化,解题的同时能够捋清学生们对于这几种形式的数的联系。1225【分析】小明家八月份用水16吨,九月份用水12吨,即9月份节约用水4吨,用节约的吨数除以8月份的用水量再乘100%即可。【详解】(1612)1
16、6100%416100%0.25100%25%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节约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13C解析:9 【分析】假设圆的半径为1,则扩大后的半径为3,根据“C2r”、“Sr2”计算出变化前的周长和面积,再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假设圆的半径为1,则扩大后的半径为3;变化前周长:212;变化后周长:246;623;圆的周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变化前面积:12;变化后面积:329;99;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点睛】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周长扩大倍数和直径、半径扩大倍数相等,面积扩大倍数是直径、半径扩大倍数的平方。14400【分析】把“剩下的与卖出的重量比
17、是1:3”理解为剩下的是总重的,把桔子的总量量看作单位“1”,第二天卖出总重的(140%),卖出140千克;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析:400【分析】把“剩下的与卖出的重量比是1:3”理解为剩下的是总重的,把桔子的总量量看作单位“1”,第二天卖出总重的(140%),卖出140千克;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40(140%)140(60%)140(0.60.25)1400.35400(千克)所以,这批橘子重400千克。【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即可。1515【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
18、比例尺,得到实际距离即可。【详解】31500000(厘米),1500000厘米15千米,所以实际路程应该是15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解析:15【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得到实际距离即可。【详解】31500000(厘米),1500000厘米15千米,所以实际路程应该是15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16200【详解】利用侧面积公式求出2rh,通过分析可知增加的表面积就是2rh。解析:200【详解】利用侧面积公式求出2rh,通过分析可知增加的表面积就是2rh。1790【解析】【详解】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数是933=2
19、7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为(279-99)2=90(分)。解析:90【解析】【详解】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数是933=27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为(279-99)2=90(分)。18【分析】将总路程看作单位“1”,1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列式计算。【详解】1()1(小时)【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知道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解析:【分析】将总路程看作单位“1”,1两车速度和相遇时间,据此列式计算。【详解】1()1(小时)【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知道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速度。19a6 3 【分析】(1)七个连续自然数,相邻的
20、两个数之间相差1;(2)属于鸽巢问题,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把3个鸽子放在2个鸽笼里,共有四种不同的放法,无论哪一种放法,都可以说“解析:a6 3 【分析】(1)七个连续自然数,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2)属于鸽巢问题,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把3个鸽子放在2个鸽笼里,共有四种不同的放法,无论哪一种放法,都可以说“必有一个鸽笼里有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这个结论是在任意放法的情况下,得出的一个必然结果。据此解答。【详解】(1)七个连续自然数,其中最小的是a,依次的6个数为:a1、a2、a3、a4、a5、a6;则最大的是a6;(2)732(张)1(张),213(张)。【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自然
21、数的认识与鸽巢问题,熟练掌握自然数和鸽巢问题的知识点才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08;0.81;12;6;【详解】略解析:8;0.81;12;6;【详解】略218.8 224 【详解】略解析:8.8 224 【详解】略22(1)x1.2;(2)x21;(3)x12【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先同时减去4.76,再同时除以2.7即可;(2)等号左边可以先化简为0.4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解析:(1)x1.2;(2)x21;(3)x12【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先同时减去4.76,再同时除以2.7即可;(2)等号左边可以先化简为0.4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
22、以0.4即可;(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向之积,把原式改写成21,再按照等式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1)2.7x4.768解:2.7x84.762.7x3.24x3.242.7x1.2(2)1.4xx8.4解:0.4x8.4x8.40.4x21(3)解:21xx12【点睛】此题重点考查解比例和解方程,注意解题步骤和书写规范,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23(1)9人(2)20人【详解】(1)12=9(人)答:参加跳远的有9人。(2)12=20(人)答:参加赛跑的有20人。解析:(1)9人(2)20人【详解】(1)12=9(人)答:参加跳远的有9人。(2)12=20
23、(人)答:参加赛跑的有20人。245元【分析】首先根据按解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假设有x千克苹果求出甲、乙两等苹果各是多少千克,用购进的总价减去乙等苹果按0.7元售出的总价,再除以甲等苹果的数量由此列式解答【详解】3+解析:5元【分析】首先根据按解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假设有x千克苹果求出甲、乙两等苹果各是多少千克,用购进的总价减去乙等苹果按0.7元售出的总价,再除以甲等苹果的数量由此列式解答【详解】3+5=8(分),假设有x千克苹果,x=x(千克),x(千克),0.8x(1+25%)0.7x(x)=x0.4375x(0.375x)=0.5625x(0.375x)=1.5(元);答:甲等苹果每
24、千克应卖1.5元251200【详解】260(1)260(1)260(1)2601200;答:四个数的和是1200解析:1200【详解】260(1)260(1)260(1)2601200;答:四个数的和是12002610500米【详解】980米路的不同上班方式V车:V步=7:1t车:t步=1:712(7-1)=2(分钟)980米步行时间: 27=14(分钟)980米乘车时间: 21=2(分钟解析:10500米【详解】980米路的不同上班方式V车:V步=7:1t车:t步=1:712(7-1)=2(分钟)980米步行时间: 27=14(分钟)980米乘车时间: 21=2(分钟)V步=98014=70
25、(米/分)t步=70070=10(分钟)V车=9802=490(米/分)t车=30-10=20(分钟)49020+7010=10500(米)答:妈妈上班的路程是10500米.275厘米【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当甲杯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铁块的体积,即底面直径18厘米、高是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然后再除以乙杯的底面积,就是水位上升的高度【详解】解析:5厘米【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当甲杯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部分水的体积就等于铁块的体积,即底面直径18厘米、高是2厘米的圆柱的体积;然后再除以乙杯的底面积,就是水位上升的高度【详解】3.14(182)223.14(122)2=
26、4.5(厘米)答:这时乙杯中的水位上升了4.5厘米28(1)22.5元;152元(2)1650元【分析】(1)1250元属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计算出超出800元的部分,再乘5%;分别求出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和超解析:(1)22.5元;152元(2)1650元【分析】(1)1250元属于全月收入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计算出超出800元的部分,再乘5%;分别求出超过800元,到1300元的部分和超过1300元,到2570元的部分,的缴税金额,再求和即可。(2)收入在1300元时缴税金额为25元,由(1)可知吴老师上月收入在1300到2570之间,即吴
27、老师的缴税金额分为5%税率部分和10%税率部分,进而求出超过1300元部分,在加上1300,就是吴老师上月的收入。【详解】(1)(1250800)5%4505%22.5(元)(1300800)5%(25701300)10%5005%127010%25127152(元)答:他们两人10月份各需缴税22.5元、152元。(2)60(1300800)5%605005%35(元)3510%350(元)13003501650(元)答:吴老师上月的总收入是165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税率问题,解题时要注意税率随着缴税金额的变化而变化。29(1)270台;(2)37.5%【分析】(1)6个月表示两个季度
28、,先求出6个月一车间总共的产量,用总共的产量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每季度的产量;(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九月份一车间是80台,二车解析:(1)270台;(2)37.5%【分析】(1)6个月表示两个季度,先求出6个月一车间总共的产量,用总共的产量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每季度的产量;(2)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九月份一车间是80台,二车间是50台,用它们九月份的产量差除以一车间的产量,再化成百分数即可。【详解】(1)(406080100110150)25402270(台)答: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季度产量是270台。(2)(8050)80100%3080100%37.5% 答:九月份二车间的产量比一车间少37.5%。【点睛】根据问题从折线统计图中找准相关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用(另一个数一个数)另一个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