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标
识
中文名称
氧
危险货品编号
22023(压缩的)22023(液化的)
UN编号
1073(压缩的)1072(液化的)
英文名称
oxygen
化学类别
非金属
无机物
CAS号
7782-44-7
包装分类
Ⅲ
包装标志
5、11
分子式
O2
相对分子量
32
危险性类别
第2.2类不燃气体
理
化
特
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沸点
-183.1℃
熔点(纯)
-218.8℃
闪点
无意义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Pa)
506.62(-164℃)
临界温度
-118.4℃
引燃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5.08
相对密度(水)
1.14
相对密度(空气)
1.43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险
不聚合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毒
性
侵入途径
吸入
工作场合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mg/m3
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8小时):/
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15分钟):/
毒性
/
健康
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也许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在氧分压为60-100kPa(相称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急
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保
护
措
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本品助燃
(燃烧分解)产物
/
爆炸上下限(%)
无意义
危险
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
/
灭火
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因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
解决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也许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解决,修复、检查后再用。
操
作
事
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合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合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解决设备。
储
存
事
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解决设备。
运
输
事
项
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采用刚瓶运送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送,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送时要严禁溜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