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目 录录 一、饮料定义及分类 二、饮料相关标准 三、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1、包装饮用水 2、固体饮料 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的饮料:经过定量包装、可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的制品。基础标准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产品标准 卫生规范卫生规范 检验标准检验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2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29921 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GB2763 兽药残留限量 农业部235公告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 预包装食品标签 GB 7718 饮料GB 7101 包装饮用水GB19298 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 天然矿泉水GB8537(2019年6月21日实施)固体饮料 GB/T29602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GB/T31121 运动饮料 GB 15266 碳酸饮料(汽水)GB/T10792 饮料通则GB/T10789 含乳饮料GB/T21732 茶饮料GB/T21733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 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12695 包装饮用水卫生规范 GB19304(2019年6月21日实施)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19304 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规范GB16330 5009系列 4789系列 1、水源要求 理化指标-界限指标 理化指标-限量指标 微生物限量 感官要求 其他标志条款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包装饮用水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三章 碳酸饮料(汽水)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四章 茶(类)饮料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五章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六章 蛋白饮料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七章 固体饮料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八章 其他饮料类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条、为了做好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第二条、本细则应与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结合使用,适用于饮料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仅有包装场地、工序、设备,没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的,不予生产许可。第三条、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可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0.5%的制品。饮料产品系指饮料通则(GB/T 10789)涵盖的产品,具体包括: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茶(类)饮料、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固体饮料和其他饮料类。第四条、本细则正文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第一百三十四条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规定,淘汰生产能力150瓶/分钟以下(瓶容在250毫升及以下)的碳酸饮料生产线;限制浓缩苹果汁生产线。第一百三十五条 饮料相关标准、检验项目和方法参见附件(资料性文件)。第一百三十六条 本细则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解释。第一百三十七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废止。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人应当遵守国家产业政策。申请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的,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不得办理相关食品生产许可手续。地方性法规、规章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对贯彻执行产业政策另有规定的,还应当遵守其规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一2015225号)第一节 许可范围 第二节 生产场所核查 第三节 设备设施核查 第四节 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 第五节 人员核查 第六节 管理制度审查 第七节 试制产品检验 设备布局应按工艺流程设计,一般包括:对水源水的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口)和灯检(或自动监测)。饮用纯净水还包括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电渗析法、反渗透、蒸馏等)。其他饮用水还可包括配料等工艺。具体产品按企业实际工艺流程生产,但其工艺流程必须科学合理,符合相关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和饮用天然水仅允许采用脱气、曝气、倾析、过滤、臭氧化作用或紫外线消毒杀菌等不改变水的理化指标等基本物理化学特征的水处理工艺。1、地表水地表水 特点:矿物质少、硬度低、浮游生物、杂质多,水质不稳定,污染严重 2、地下水 特点:矿物质多、硬度较高、杂质少、水质澄清、水质稳定 3、自来水 特点:水质好且稳定,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水处理简单、费用低,可能出现管网污染 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的水源开采需经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有取水许可证(根据各地政策执行);饮用天然矿泉水其水源还应有水源评价报告、采矿许可证(根据各地政策执行)、水源水质跟踪监测报告;水源水控制。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的,应定期监测pH值、电导率、余氯等水源水质情况;以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为生产用源水的,应监测水质波动情况(如水温等),判定水源是否受到外界影响产生异常。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的,供水系统出入口应增设安全卫生设施,防止异物进入;以来自非公共供水系统的水(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源水的,采集点应采用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防止源水以外的水进入采集设备。采集区域周围应设立防护隔离区,限制牲畜和未授权人员进入。出水口或取水口应建立适当防护设施,地下水的出水口(如井口、泉眼)应通过建筑进行防护。应采用封闭管道进行输送,防止污染,不应用容器运到异地灌装 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原辅料、包装容器供应商进行审核,并定期进行审核评估;应在和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明确双方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包装容器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周转使用的桶应符合相关规定,由食品级聚碳酸酯(PC)等材料制成,回收后必须检查是否破损,是否受到污染。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水的处理、配料(有该工艺的)、杀菌、灌装封盖(口)、清洗消毒、储运和交付环节质量安全进行管控。水处理应规定过滤装置的清洗更换要求,制定处理后水的控制指标并监测记录。有配料工艺的,需复核确认。杀菌应规定杀菌方式、杀菌条件和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按照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和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规范(GB16330),并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附录食品加工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合理设置卫生监控要求。灌装封盖(口)应规定封盖(口)的方法、设备和材料,保证封盖(口)严密、不损害容器、不污染水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清洗剂和消毒剂浓度(或参数),验证容器及盖的清洗消毒效果、消毒剂残留情况,并记录。周转桶的清洗应设置合理的冲洗时间、压力、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浓度等,确保空桶清洗消毒效果。直接与产品或包装接触的压缩空气,应经过除油、除水、过滤处理。检验管理制度,包括对原辅料、过程、出厂检验的管理规定,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包装饮用水企业的检验能力至少满足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必要时)、臭氧浓度(有此工艺的)、电导率(饮用纯净水)、pH值(饮用纯净水)、色度等项目的测定。企业可以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但应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及设备做检验时,应定期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比对或者验证。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企业按所申报包装饮用水的品种和执行标准,分别从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试制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检验。如产品包含桶装饮用水的,应优先检验桶装饮用水。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对提供的检验报告真实性负责;检验项目按产品适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企业标准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公告要求进行。固体饮料生产许可审查要求 一般区:原料处理区、仓库、外包装区 准清洁区:配料区、干燥脱水区、预包装清洗、消毒区 清洁区:干法混合区、内包装区 预进间预进间 1、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换鞋(穿戴鞋套)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配料区、干燥脱水区/混合区、内包装区入口应设置洗手和(或)消毒设施,换鞋(穿戴鞋套)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2、干法备料区与进料区之间应设置独立的缓冲处理区,做好物料外包装的除尘。(干法的备料控制)清洁作业区根据不同种类的固体饮料特点和工艺要求分别制定不同的空气洁净度要求,清洁作业区必需安装初效和中效空气净化设备。准清洁作业区和清洁作业区应相对密闭,清洁作业区应设有空气处理装置和空气消毒设施。生产设备和设施根据实际工艺需要配备,一般包括:混合配料设备、焙烤设备(有该工艺的)、干燥脱水设备(湿法工艺)、自动包装设备、自动喷码设备等。通过筛网、磁栅或X射线检测器等进行异物控制,并配备剔除设备,保证包装后的产品不含金属和其他异物。(湿法)湿法冷却降温应在清洁作业区,冷却后产品采用粉仓等密闭暂存设备储存。干法混合后的半成品不能裸露在清洁作业区内,应采用粉仓等密闭暂存设备储存,作好标识,备用。检验设备一般应具有: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微生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或菌落计数器)、定氮装置(适用蛋白固体饮料)、干燥箱、分析天平(0.1mg)和天平(0.1g)、相应检测特征性指标的设备(出厂需检特征性指标项目时)及相关的计量器具等。进货查验 配方管理制度,列明配方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新食品原料的适用依据和规定使用量 建立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中调配、脱水干燥(有此工艺时)、成型包装、清洗消毒、储运和交付等环节质量安全进行管控。配料应有复核,防止投料种类和数量有误。应制定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和管理制度并验证,保证生产场所、生产设备、包装容器、工作服和人员的清洁卫生和安全,防止产品及包装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固体饮料企业的检验能力至少满足感官、水分、蛋白质(蛋白固体饮料)、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特征性指标(需要时)等项目的测定。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