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 总体规划(成果公众意见征询)南京市规划局 溧水区人民政府 2013.05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2 2012年6月,根据宁委发201242号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建宁高、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的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各区县共同出资,在高淳、溧水两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内,分别设置20平方公里的“宁高高科技产业园”、“宁溧高科技产业园”。为推进高淳、溧水两县开发园区提档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市区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为全市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是由溧水县与南京栖霞区、鼓楼区、下关区、玄武区、雨花台区、市机电产业集团共建的园区。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建设意图,指导园区的开发建设,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特组织本片区总体概念规划编制。本次规划于2012年12月28日通过专家评审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组与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溧水区人民政府进行了多次沟通汇报,广泛征求了专家、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并与各实施操作主体进行了技术衔接,最终形成规划成果。现对本规划进行公示,征询公众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本规划。前 言 公示地点 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玄武门)规划公示厅 南京市规划局网站()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公示时间 2013年5月31日至2013年6月29日(共30天)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 鸣 联系电话:15951915569 公示单位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位于溧水经济开发区北部,距南京城区32公里,紧邻禄口国际机场,宁高高速公路、243省道纵横交汇,对外交通联系便捷,是连接沪、浙、皖等地的重要通道。规划范围北至秦淮二干河、南至宁高高速公路、东至柘塘中心区、西至秦淮河一干河,总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项目区位和范围 土地利用现状 现状用地以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占总面积的77.30%,主要为水域、农田、郊野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以村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为主。现状概况 现状综合分析 规划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与南京禄口机场一河之隔,紧邻宁高高速,通过243省道与宁高高速、宁杭高速的互通立交,实现与南京主城、南京禄口机场的快速联系。规划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面高程一般在5-18米之间,场地东南部地势高,西北部地势较低,最低洼处约为4米。区内以农田等农业景观为主,生态基底优越,水资源丰富,中部拥有46.4公顷的沂塘大面积水域。规划区现状用地建成度低,以农田为主,建成区主要为柘塘镇区、柘塘航空产业园及少量村镇用地,土地存量大,开发潜力较大。现状产业多为规模小、效益低、污染大的低端产业,建筑质量差,未来规划中将逐步予以更新或拆除。规划区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现状土地利用汇总表现状土地利用汇总表 土地利用现状图 规划区在空港地区的区位 规划区在南京的区位 3 类别代码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用地面积(ha)ha)占总用地比例(占总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H H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470.90 470.90 22.70 22.70 100.00 100.00 H11 城市建设用地 274.28 13.22 58.25 其中 R 居住用地 0.52 0.03 0.11 其中 R22 服务设施用地 0.52 0.03 0.11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18.58 0.90 3.95 其中 A1 行政办公用地 3.51 0.17 0.75 A3 教育科研用地 13.33 0.64 2.83 A5 医院用地 0.47 0.02 0.10 A6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27 0.06 0.27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5.99 0.29 1.27 其中 B1 商业设施用地 5.53 0.27 1.17 B3 娱乐康体设施用地 0.46 0.02 0.10 M 工业用地 168.49 8.12 35.78 其中 M1 一类工业用地 18.10 0.87 3.84 M2 二类工业用地 145.27 7.00 30.85 M3 三类工业用地 5.12 0.25 1.09 W 物流仓储用地 4.92 0.24 1.04 S 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65.60 3.16 13.93 U 公用设施用地 10.18 0.49 2.16 其中 U1 供应设施用地 3.21 0.15 0.68 U2 环境设施用地 6.97 0.34 1.48 H14 村庄建设用地 163.67 7.89 34.76 H22 公路用地 32.95 1.59 7.00 E E 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 1603.61 1603.61 77.30 77.30 -其中 E1 水域 292.09 14.08 -E2 农林用地 1276.02 61.51 E9 其他非建设用地(空闲地)35.50 1.71 -总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2074.52074.5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4 总体定位 高科技成果的承接载体、高科技企业的集聚中心、高科技人才的创业基地。布局结构图 功能定位布局结构 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连接空港连接空港、双轴双心双轴双心、多组团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双轴双心:沿宁溧路发展轴和25号路发展轴推进,重点建设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中心和产业配套中心。多组团:包括配套服务组团、产业组团及生产研发组团。产业定位 重点发展新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航空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科技孵化、研发、总部基地、居住、商业商务、现代物流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5 总体土地利用 规划总用地面积2074.48公顷,其中非建设用地(E)129.80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6.26%。建设用地(H)面积1944.6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93.74%。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等。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图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百分比(%)1 R 居住用地 165.53 8.59 其中 R2 二类居住用地 141.40 7.34 Rb 商住混合用地 24.13 1.25 2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55.23 2.87 其中 A1 行政办公用地 4.78 0.25 A31 高等院校用地 26.59 1.38 A33 中小学用地 19.00 0.99 其中 A33a 小学用地 7.04 0.37 A33b+A33c 初中+高中用地 11.96 0.62 Aa 居住社区中心用地 4.86 0.25 3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59.21 3.07 其中 B1 商业用地 21.03 1.09 其中 B11 零售商业用地 12.91 0.67 B14 旅馆用地 8.12 0.42 B29 其他商务用地 9.15 0.48 B41 加油加气站用地 1.22 0.06 其中 B41a 加油站用地 0.77 0.04 B41c 充电站用地 0.45 0.02 Bb 商办混合用地 19.67 1.02 B1+G1 商业+公园混合用地 8.14 0.42 4 M 工业用地 872.35 45.29 其中 M1 一类工业用地 754.15 39.15 Ma 生产研发用地 118.20 6.14 5 W 物流仓储用地 83.20 4.32 6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350.58 18.20 其中 S1 城市道路用地 343.70 17.84 S2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2.02 0.10 S32 公路长途客运站 2.02 0.10 S4 交通场站用地 2.84 0.15 其中 S41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2.34 0.12 S42a 社会停车库 0.50 0.03 7 U 供应设施用地 13.14 0.68 其中 U12 供电用地 6.32 0.33 U21 排水用地 6.47 0.34 U31 消防用地 0.35 0.02 8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327.01 16.98 其中 G1 公园绿地 134.40 6.98 G2 防护绿地 192.61 10.00 9 H11 城市建设用地 1926.25 100.00 序号序号 用地代码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用地性质 用地用地面积(面积(公顷)公顷)占城乡用地的百分比(占城乡用地的百分比(%)1 H 建设用地 1944.68 93.74 其中 H1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1926.25 92.85 其中 H11 城市建设用地 1926.25 92.85 H2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18.43 0.89 其中 H22 公路用地 18.43 0.89 2 E 非建设用地 129.80 6.26 其中 E1 水域 129.80 6.26 E2 农林用地 54.90 2.65 3 城乡用地 2074.48 100.00 城乡用地汇总表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根据产业关联、环境保护、交通联动和集聚效应的布局原则,规划形成“7+2”组团布局结构,即7个先进制造业组团围绕2个产业配套服务区布局。6 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布局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区内道路系统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宁溧公路、25号路、新淮路、宁郎路、南环路、6号路、14号路、17号路形成、“四纵四横”的路网骨架,实现各片区、各组团的便利联系。综合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轨道交通:轻轨S7线由西向东从规划区中部穿过,并在规划区核心区设置柘塘站,建立起宁溧高科技产业园与南京主城、禄口机场、溧水老城区和城南新区的便捷联系。公交交通:由沿25号路设置的城际公交线和两条园区内部公交环线组成,公交站点以500米为服务半径设置。城际公交线强化宁溧高科技产业园与禄口空港工业园与溧水老城区的联系,内部公交环线主要满足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内部居民和员工的日常出行。慢行系统规划 规划慢行通道包括慢行交通专用通道和道路红线内的慢行通道,主要连接规划区内各功能区的社区级公园、公共开放空间、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沂塘生态公园。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开发强度分区图 开发强度分区与高度控制 高度分区 综合考虑禄口机场的净空控制、区域用地布局、空间景观和视廊视野分析需求,规划区建筑高度划分为3个控制区,包括:高层区90米;中小高层区45米;多层区24米。开发强度分区 本规划对地块容积率实行上下限两种控制方式,其中:一类工业用地容积率实施上下限控制,容积率控制在1.0以上、2.0以下,保证土地的集约利用。其它用地采用容积率上限控制,并综合考虑土地的用地性质、交通区位、城市景观塑造等因素,划分为四级控制:低强度开发区1.0;1.0中低强度开发区1.5;1.5中等强度开发区2.0;2.0中高强度开发区3.0。高度分区图 生态系统规划(1)合理设计场地高程保证场地防洪安全,尽量在规划区内部实现土方平衡;(2)挖掘规划区的生态资源潜力,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3)制定企业入园生态准入标准,高标准、高起点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产业园;(4)规划区北部场地较低,通过保留足够汇水面积和增强排涝泵站排涝能力以保证防洪安全;(5)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从“渗、蓄、滞、排、用”综合管理规划区内水系。规划水生态系统示意图 7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8 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总面积325.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24%。规划以现状湖泊、水渠为骨干,整合其他自然资源,构建水系、农田、林地、公园绿地以及防护绿地,相互融合的“点轴斑块布局,网络系统复合”绿地系统。景观结构 轴线:沿25号路和宁溧公路打造两条横向景观主轴,沿规划一路、13号路打造两条纵向景观次轴,形成“两横两纵”的景观骨架。界面:通过控制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中心和产业配套中心内主干道两侧的沿街立面,形成极具活力和亲和力的现代新区景观界面。节点:包括沂塘生态公园和北部文化公园两个主要景观节点,环沂塘建设管委会、星级酒店、总部基地、水岸商街、商务地标大厦等次要景观节点,形成园区的景观核心区,并在产业园服务中心和生产研发区建设两个次要景观节点展示现代产业园园区风貌景观。绿地景观结构 景观结构规划图 绿地系统规划图 社区划分及配套设施规划图 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11.24万人,产业人口约12.46万人。园区级公共设施 设行政办公设施、教育设施、文化设施及商业金融配套设施,其余设施与柘塘中心区共享。公共设施集中布局在沂塘周边形成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居住区公共设施 设3个邻里中心、8个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产业配套公共设施 规划配套11个产业配套服务中心,每个产业配套服务中心用地面积1-2公顷,服务半径500米左右。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南京宁溧高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 南京市规划局 宁溧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给水工程规划 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为8.5万m/d,日变化系数采用1.3。规划区用水接自周边市政管网,规划用水来自来自江宁区域给水系统与溧水自来水厂。污水工程规划 根据远期城市最高日供水量,日变化系数取1.3,污水折减系数采用0.85,污水收集率采用95%。远期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6万立方米/日,总变化系数为1.32。雨水工程规划 规划区范围内水网较密,规划区内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暴雨重现期:一般区域取12年,重点区域取35年。电力工程规划 预测本片区10千伏负荷约为33.5万千瓦。本次规划区内新增溧北变、郑家变2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增1座110KV吴家变,保留现状110KV柘塘变,规划区内10千伏电源主要由规划的220千伏及110千伏变电站提供。规划4条主要高压走廊通道。分别为:沿243省道东侧规划一条宽为100米的高压走廊;沿17号路西侧预留1条宽为25-35米的高压走廊;沿宁高高速规划1条宽为80米的高压走廊,沿宁溧公路规划1条宽25米的高压走廊。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9 通信工程规划 本次规划在区内规划2座邮政支局,采用附设式,远期固话主线约为11万户,数据用户约5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约为3.8万户。本区内所有通信线路一律采用地下通信管道敷设。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期末管道天然气年总用气量为1875万标准立方米,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59081标准立方米,高峰小时用气量5701标准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年总用气量915吨,计算月平均日用气量3009公斤。天然气接自周边燃气干管,由区外东南侧溧水高中压调压站供应,液化石油气由石湫液化气灌装站供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