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68143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前两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在整首诗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诗中使用了吕尚、伊尹、宗悫的典故。请说明诗人使用这些典故的用意。 【答案】 (1)内容上,写美酒珍馐,金樽玉盘,极写朋友盛情,表达对朋友的感激。结构上,为下文写自己“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情态,抒发“行路难”的愤慨作

2、反向铺垫。(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口边”用吕尚、伊尹典,借两位先贤原先也并不顺利但最终大有作为的故事,表明自己持守崇高理想抱负的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表明自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 【解析】【分析】(1)读懂诗句后,联系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内容上,形容场面非常的盛大,表达对朋友的感激,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结构上,为下文写自己“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情态蓄势,为抒发“行路难”的愤慨作反向铺垫(反衬)。读懂诗句内容是作答的关键。一定要答

3、出诗句对抒发诗人情感的意义。 (2) “闲来垂钓碧溪上”传说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忽复乘舟梦口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表达了自己对贤君明主和施展自己抱负及才华的渴望。“长风破浪会有时”则化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现实的关注,以及一种不服输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这是用浪漫主义手法展现出李白自己乐观、豪迈的气概。 故答案为:内容上,写美酒珍馐,金樽玉盘,极写朋友盛情,表达对朋友的感激。结构上,为下文写

4、自己“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情态,抒发“行路难”的愤慨作反向铺垫。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口边”用吕尚、伊尹典,借两位先贤原先也并不顺利但最终大有作为的故事,表明自己持守崇高理想抱负的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表明自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决心。 【点评】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理解诗句的的作用,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典故的表达效果。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喜欢用典,以达到委婉含蓄的效果。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诗歌开头从一把

5、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请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为下文铺垫。(2)诗人借周瑜火烧赤壁的胜利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的抑郁不平。 【解析】【分析】(1) “折戟”为小;“赤壁之战”为大,“国家的命运”为大。“折戟”是引起诗人抒发感情的工具,同时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

6、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借赤壁之战这则历史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故答案为: 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为下

7、文铺垫。 (2) 诗人借周瑜火烧赤壁的胜利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的抑郁不平。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及作用,注意结合句子内容,明确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及 铺垫 作用。 本题考查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明确句意,结合时代背景明确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唐)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昔人”指多年前在黄鹤楼告别诗人的老朋友。B.“晴川”“汉阳”“鹦鹉洲”都是地名。C.诗人先仰观

8、,再俯瞰,登楼所见之景气象阔大。D.暮色中的乡关之景唤起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惆怅。(2)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 (1)C(2)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A错误,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B错误,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不是地名。D错误,暮色中的乡关之景,表现缠绵的乡愁。 (2)首联描写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颔联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

9、故乡又在何处呢?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表现诗人浓浓的乡愁。 故答案为:C; 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点评】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词语理解、内容、感情等方面。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别(唐)赵嘏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

10、感? 【答案】 (1)“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2)即将于有人各奔东西,表现了使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 【解析】【分析】(1)首先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营造的意境或表现作者的感情情等。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从而烘托出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

11、2)抓住秋草、残阳,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抒发了使人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 故答案为: “萋萋”是指草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即将于有人各奔东西,表现了使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点评】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品析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

12、字的字义+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揣摩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联系整首诗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此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13、泪。【注】苏幕遮:词牌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碧云天”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B.“山映斜阳”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C(2)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C项 错误,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

14、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故答案为:C; 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从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

15、、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征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6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借你正直人的嘴请带去我的消息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1)这首诗的作者是_原名_,中国现代诗人。 (2)“黎明”的任务是:_ 诗人的任务是:_(用文中原话回答)。【答案】 (1)艾青;蒋正涵(2)我将带光

16、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解析】【分析】(1)黎明的通知是艾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他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 (2)诗人把黎明拟人化,以黎明的口气把人们的期盼道出,“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就是黎明的任务。诗人是传达黎明的祈愿的使者,“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就是诗人的任务。摘抄下来即可。 故答案为: 艾青 ; 蒋正涵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 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把握 黎明的通知 的作者。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得

17、出 “黎明”的任务及诗人的任务。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南唐)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用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注】桁:通作“行”。一桁,一带、一列。壮气:暗用丰城剑气,见晋书张华传,蒿菜:野草。(1)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一,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只”,除了哀伤再无别的,极言哀情之深。“终日谁来”,自己今为阶下囚,整日无人来访,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下片金剑、壮气连用,既写出了李煜对亡国的无奈,又写出了内心的不甘。“晚凉天净月华开”,天空澄澈,明月朗照,词人的心境随之变

18、得明净、开阔。最后两句照应开篇,“空”与“只”相互呼应,无比空虚中又增添了无限凄凉。(2)“秋风庭院藓侵阶”与刘禹餳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都描写了苔藓爬上台阶之景,但两句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1)正确;错误;错误;正确;正确。(2)后主李煜写到的“苔藓”突出了他被幽禁的痛苦和孤独,一人帝王落得无人问津,阶上“苔藓”显得那么刺眼;而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用“苔藓”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的心境和情感。 【解析】【分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 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

19、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 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正确;错误,词人没有流露出对人们趋炎附势的不满,只是写出自己的凄凉处 境;只有无奈和悔恨,没有不甘;词人的心境始终是愁苦悲伤,没有随之变得明净、 开阔;正确。 “秋风庭院藓侵阶”表达的是词人悲伤凄凉之感,是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苔痕上阶绿”,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译文: 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 苦。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 地

20、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傍晚的天气 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故答案为: 正确;错误;错误;正确;正确。 后主李煜写到的“苔藓”突出了他被幽禁的痛苦和孤独,一人帝王落得无人问津,阶上“苔藓”显得那么刺眼;而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用“苔藓”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生活状态。完全不同的心境和情感。【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诗词句内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21、。 本题考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从关键诗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从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征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8古诗阅读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襄邑道中(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船夜援琴(唐)自居易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元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问无古今。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答案

22、】 三首诗都写了船上之景,借助诗人所做之事表达闲适、欣喜之情。 舟过安仁作者见小渔船上孩童收篙停桨的异常行为,经过更认真地观察、思考,恍然大悟:原来是撑伞聚风,使船前行,饱含疑窦顿解的愉悦,为小童子的聪明,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感到欣喜;襄邑道中诗人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一路顺风,通过仰卧看云表现诗人一路闲适、喜悦心情;船夜援琴诗人身处晴朗之夜,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独坐抚琴,当那恬淡自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尽享悠闲自在。【解析】【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舟过安仁 中“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23、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襄邑道中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次句也写了颜色:“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船夜援琴描写了一副极为宁静的氛围,不动

24、的鸟和鱼,明月倒映如江中,现在除了被拨动的琴弦,没有任何事的打扰,将心沉下,欣赏着这份淡然宜人的景色。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三首诗都写了船上之景,借助诗人所做之事表达闲适、欣喜之情。 舟过安仁作者见小渔船上孩童收篙停桨的异常行为,经过更认真地观察、思考,恍然大悟:原来是撑伞聚风,使船前行,饱含疑窦顿解的愉悦,为小童子的聪明,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感到欣喜;襄邑道中诗人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一路顺风,通过仰卧看云表现诗人一路闲适、喜悦心情; 船夜援琴诗人身处晴朗之夜,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独坐抚琴,当那恬淡自

25、然的声音溶入心海,整个世界永恒而美丽,尽享悠闲自在。【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9古诗文阅读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 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释】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26、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 (1)C(2)(写出两点就满分)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

27、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分析】(1)C.错误,化用此典,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故选C。 (2)首联表现了苏轼豁朗旷达洒脱、持重隐忍大度的性格特点。首句“云海相望寄此身”追索原因,写出兄弟二人宦游他乡,四海为家,天各一方,相思相望,已是常事的境况;次句“那因远适更沾巾”述说结果,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

28、共沾巾”的诗句,表明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的心态。弟弟这次出使北辽,诗人其实十分牵挂,但偏偏要说不悲伤落泪,还要追索并说明因由。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故答案为:C; (写出两点就满分)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

29、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的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呢,注意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同时要结合注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等进行理解。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王安石南浦东风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注】南浦,在江西南昌西南,即“画栋朝飞南浦云”(滕王阁序)中的南浦。(1)“鸭绿”“鹅黄”分别指什么?请作具体说明。 (2)第二句“物华撩我有新诗”中的“撩”字用

30、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因风粼粼而起的是“鸭绿”色的“水光”;柔和的阳光映照下“袅袅”而垂的当是“鹅黄”色的新柳。“鸭绿”与“鹅黄”用的都是借代手法。(2)第二句中一个拟人化的“撩”字,极富情态,既从侧面烘托了南浦风光旖旎,又点明引发诗歌创作激情的原因,令人遐思。 【解析】【分析】(1)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东风吹动了一江春水波光粼粼,摇动的新柳柔美地垂在岸边。“鸭绿”深绿色,代指春水,也就是“粼粼起”的水光;“鹅黄”嫩黄色,代指新柳。用了借代手法,以颜色代本体。 (2) “南浦东风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在南浦东冈吹东风的二月之时,美丽的景色让我诗兴大发。“撩

31、”:引逗,挑弄。用了拟人手法,把“物华”比作诱人的美女,写出南浦风景之美,撩动我心,勾起我写诗的欲望。 故答案为:因风粼粼而起的是“鸭绿”色的“水光”;柔和的阳光映照下“袅袅”而垂的当是“鹅黄”色的新柳。“鸭绿”与“鹅黄”用的都是借代手法; 第二句中一个拟人化的“撩”字,极富情态,既从侧面烘托了南浦风光旖旎,又点明引发诗歌创作激情的原因,令人遐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鸭绿即鸭头绿,深绿色,代指春水。鹅黄:嫩黄色,代指新柳。“鸭绿”、“鹅黄”都是借代的手法; 本题考查了诗词的赏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

32、精妙。答题格式:(“?”字运用了?修辞(描写手法)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或“?”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二、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

33、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微斯人_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有粮者亦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 【答案】 (1)探求;如果没有;派,让;吃,给吃(2)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

34、有成就功业呢?(3)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4)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 【解析】【分析】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 求:动词,探求 ; 微:表假设, 如果没有 ; 使:动词,派,让 ; 食:动词,吃,给吃 。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斯:这。不业:不是他做官以

35、成就功业。 句意是: 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甲文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 文中赵威后认发展壮大国家,要做到“ 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 是其为人,哀鳏

36、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 ”,归纳为: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 故答案为: 探求 ; 如果没有 ; 派,让 ; 吃,给吃 。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点评】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

37、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反问句等。 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根据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准确理解句意,判断属于那种表达方式。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附参考译文】 【乙】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

38、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

39、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1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富贵不能淫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40、大丈夫。”与元九书(节选)白居易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 , 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 , 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 , 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注】仆虽不肖:我虽不贤。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陈力:尽全力。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出处:出,出仕;处,退隐。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41、是( ) A.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告诫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正:准则,标准D.得志,与民由之 由:缘由,理由(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天下惧/学而不思则罔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妾妇之道也/不闻天子之诏D.独行其道/不独亲其亲(3)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B.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C.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D.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

42、有共勉之趣。(4)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C.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D.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5)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B.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D.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6

4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谓 之 讽 谕 诗 兼 济 之 志 也 谓 之 闲 适 诗 独 善 之 义 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 (1)D(2)A(3)C(4)C(5)B(6)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7)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解析】【分析】D项错误,句子翻译为: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由:遵从。故选D。 A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副词,表反问,难道;C结构助词,的;D代词,自己。故选:A。 C项有误,“语多愤激,格调沉郁”错,颈联作者以“沉舟

44、”“病树”自比,表现乐观豁达。故选C。 C项有误,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错误,以“妾妇之道”作比,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准则,并非大丈夫。故选C。 B项有误,原文为“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作者写讽喻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闲适诗是表达“独善之意”。故选B。 “讽谕诗”作“谓”的宾语,其后断句;“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与“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结构对称,因此“也”后断句,“闲适诗”后断句。故句子断句为: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句子翻译为:所谓讽谕诗,表达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谓闲适诗,表达的就是只顾自我修养的思想。 重点词语

45、有:淫:使迷惑;移:使动摇;屈:使屈服。句子翻译为: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故答案为:D;A;C;C;B;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提炼概括文章内容,比较辨析选择。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给我给我选项的意思,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写法、感情等方面,比照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作答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信息,加以比较得出正误。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