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文件
97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01<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批准发布令
关于批准颁发第7版<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的通知
我公司的<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是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检总局22号令、国质检锅[ ]194号文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及有关安全技术法规和压力容器有关标准规程编制的,它是阐明本企业压力容器质量方针并描述质量体系的文件,是企业压力容器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向顾客提供压力容器质量保证的依据。
本手册于 4月1日发布, 5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委托质量保证工程师全权组织本手册的贯彻执行,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相关的部门及人员,必须遵照执行。本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工艺守则,授权总工程师批准发布,一并实施。
一并发布实施。
此令。
法人代表:
批准日期: 4月1日
02 目 录
01<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批准发布令 …………………………………………………1
02 目录…………………………………………………………………………………………2
1 前言 …………………………………………………………………………………………3
2 引用或采用的法规标准 ……………………………………………………………………4
3 术语、定义和缩写 …………………………………………………………………………5
4 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8
5 管理职责 ……………………………………………………………………………………9
6 质量体系 ……………………………………………………………………………………
7 文件和资料控制 ……………………………………………………………………………
8 设计控制 ……………………………………………………………………………………
9 采购与材料控制 ……………………………………………………………………………
10 工艺控制……………………………………………………………………………………
11 焊接控制……………………………………………………………………………………
12 热处理控制…………………………………………………………………………………
13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
14 理化检验……………………………………………………………………………………
15 压力试验控制………………………………………………………………………………
16 其它检验控制………………………………………………………………………………
17 计量控制……………………………………………………………………………………
18 设备控制……………………………………………………………………………………
19 不合格品控制………………………………………………………………………………
20 质量改进……………………………………………………………………………………
21 人员培训……………………………………………………………………………………
22 执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
附件:
1、压力容器质量体系主要专业负责人员授权和任命书
2、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检验大纲
3、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记录表格目录
第1章 前言
企业概况
我公司从1982年开始制造安装压力容器,1987年取得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一、二、三类球形压力容器现场组焊资格证,1989年取得第三类压力容器制造资格证,分别于1991年、1997年和 经过劳动部审查换证,当前持有劳动部颁发的A2和A3级压力容器制造资格证,(证号为RZZ161- ),是新疆最早从事压力容器制造、现场组焊的厂家。
迄今为止,公司已生产各类压力容器1000余台,所制造的压力容器中有反应容器、分离容器、贮存容器、换热容器、塔器等,用户遍及新疆内外,如陕西略钢,永坪炼油厂、延炼集团、山东济钢总厂、莱芜钢厂、山西太原钢厂、甘肃金川公司、云南曲靖化工厂及新疆独山子石化总厂、克石化厂、泽普石化厂、轮南联合站、乌鲁木齐气源厂、乌石化总厂等,为新疆及内地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公司现有职工94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27%,工程技术人员25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5人,各专业技术工种齐全(持有各专业上岗证书)。公司注册资金 5000万元,拥有资产总计16330万元,总部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各类施工设备齐全,其中有60×3000卷板机,9000mm刨边机、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切割机等,无损检测及理化试验设备齐全,完全符合劳动部<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的规定,并积累了一定制造经验,在众多用户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第2章 引用或采用的法规标准
1) 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安全生产法、民法、刑法等。
2) <行政许可法>
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4)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5)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程序>、<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6)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 )172号。
7)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
8)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9)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10)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0号
11)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含一、二号修改单)
12)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含一号修改单)
13) GB12337-1999 <钢制球形储罐>
14) JB4710- <钢制塔式容器>
15) JB4731- <钢制卧式容器>
16) JB470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17) JB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8) JB/T4730.1~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9) GB228 <金属材料常温拉伸试验方法>
20) GB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21) GB/T229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22)JB4744-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
23)JB4746-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24)JB/T4736- <补强圈>
25) HG20615~20635-1997 <钢制管法兰、密封件、紧固件>
26) JB/T4700~4707- <压力容器法兰>
27)HG/T21514~24535- <钢制人孔和手孔>
28)GB6654-1996 <压力容器用钢板>
29) JB/T4711-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第3章 术语、定义和缩写
1、质量(品质):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
明示的、一般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4、体系: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5、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6、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7、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8、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9、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0、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1、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2、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13、质量手册: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14、合格(符合):
满足要求
15、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16、可追溯性: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17、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18、返工: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9、返修: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0、报废: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21、让步: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22、偏离许可:
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23、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24、降级: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25、放行:
对一个过程进入下一阶段的许可
26、检验:
经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7、试验:
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28、验证:
经过提供客观数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29、确认:
经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30、评审:
为确认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31、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32、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33、检验点(E):
企业在工序质量检验中作检验记录的测试点
34、停止检查点(H):
第三方或监督检验用。对产品制造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检验项目,在产品制造进行到该点前通知第三方或监督检验,当进行到该点时,供方应暂时停止产品制造,在第三方或监督检验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该项目的检验,检验结果得到监督检验人员的确认签名后再继续该产品的制造。
35、审阅点(R):
第三方或监督检验用审阅、审核。为确定某些工作符合要求,采用对文件、记录报告进行调查和检查的行动,经过签名和日期来证明。
36、见证检查点(W):
第三方或监督检验用。对影响产品制造质量的一些关键检验项目第三方或监督人员应到场,由第三方授权供方在自检合格后可继续转入下道工序,等第三方或监督检验人员到场对该项目的检验结果进行审核认可后补签字认可手续。
37、WPS:
焊接工艺指导书。
38、PQR: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9、SMAW:
焊条电弧焊。
40、SAW:
埋弧焊。
41、GTAW:
钨极气体保护焊。
42、GMAW: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含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
43、HAZ:
热影响区。
44、PWHT:
焊后热处理(焊后消氢热处理和焊接中间热处理)。
45、NDE(NDT);
无损探伤(检测)。
46、RT:
射线探伤(分X-RT、γ-RT)。
47、UT:
超声波探伤。
48、MT:
磁粉探伤。
49、PT:
液体渗透剂探伤。
第4章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 管理务实 精心制作
顾客满意 持续改进
管理务实:各级管理人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严格执行<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言必行,行必果,达到管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
精心制作:在企业生产全过程中,全体员工尽职尽责,专心职志,始终以质量为关注焦点,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计要求和工艺规程/方案/技术交底的规定进行制作,将产品质量目标落到实处,以优良的质量、高效的服务,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顾客满意:了解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以我们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确保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持续改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使用过程方法(”PDCA”方法),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质量目标: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产品合同履约率100%,顾客满意率90%以上。
第5章 管理职责
5.1总则
本章对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总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责任工程师的责任和权利、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做出规定,以确保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被全体员工所领会,使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得到改进。。
公司董事长授权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压力容器产品制造及现场组焊的经营、生产、质量的全面管理。总经理负责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配备足够的资源,任命公司A2、A3级压力容器质量保证工程师及各专业质控师、责任师,并授予足够的权限。质量保证工程师有充分明确的职责、权力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处理质量问题上有高于其它部门的权力,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提出建议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直到质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质量保证体系的全体质控人员应各行其责,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质量保证工程师经常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状况。
5.2 管理承诺
动员全体员工贯彻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 第2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程序>、<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 ]194号文)、<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国家法规标准的规定,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规范管理,加强生产全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并定期组织管理评审,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保证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压力容器产品。
5.3 机构与权责
对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和主要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力作出规定,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各责任人员权责明确,质量保证体系运行高效、稳定、可控。
5.3.1 组织机构
5.3.1.1行政组织机构是企业各主管领导与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厂)、项目部(车间)之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形式,见附录1。
5.3.1.2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公司A2级(第三类低、中压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设置一级,质量体系各质控系统责任人员由从事一、二、三类压力容器制造的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担任;A3级(球形储罐现场组焊)设置两级,公司一级质保体系为常设机构,分公司质保体系属临时机构,人员相对固定;质量保证体系由公司总经理任命组建,质量保证体系在质保师的领导下设有十个质控系统,分别是:工艺质控系统、材料质控系统、焊接质控系统、热处理质控系统、压力试验质控系统、最终检验质控系统、无损检测质控系统、理化检验质控系统、设备质控系统、计量质控系统,质量保证体系图见附录2。
5.4 责任和权限
5.4.1 董事长
批准颁发<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
5.4.2 总经理
5.4.2.1 执行公司的<质量手册>所规定的职责;
5.4.2.2 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配备足够的资源;
5.4.2.3 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及各专业质控师、责任师,并授予足够的权限。
5.4.3 总工程师
5.4.3.1 执行公司<质量手册>所规定的职责;
5.4.3.2 支持质保工程师和各专业质控师、责任师开展工作;
5.4.3.3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焊接工艺指导书(WPS)、焊缝超次返修申请等审批。
5.4.4 质量保证工程师职责
5.4.4.1 协助公司最高管理者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5.4.4.2 负责本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各系统的工作,对各系统工作,按照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进行监督和检查;
5.4.4.3 组织贯彻、执行有关压力容器的法规、标准、技术规定;
5.4.4.4 严格不合格品控制,建立健全内外质量信息反馈和处理系统;
5.4.4.5 定期组织质量分析、质量审核,协助组织管理评审工作;
5.4.4.6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行使质量否决权,保障和支持质量保证体系工作人员的工作,有越级向上级行政主管、安全监察机构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力和义务;
5.4.4.7 对质量保证体系的工作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
5.4.4.8 负责制定质量保证手册和管理标准等质量体系文件;
5.4.4.9 审签产品质量证明书。
5.4.5 各专业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5.4.5.1工艺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建立工艺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改进和提高工作,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汇报工作,并对其负责;
2)参与制(修)订质量体系文件工作,并负责质量控制文件的编制;
3)负责审核工艺规程及工艺守则;
4)审核主要受压零、部件的相关工艺文件;
5)负责组织工艺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对工艺质量的监督;
6)主持工艺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
7)组织工艺质量控制系统的内部审查,参与管理评审。
工艺员
a 接受工艺质控师的指导,编写工艺卡,提供施工(生产)工艺记录卡。
b认真督促施工队伍做好自检记录,负责收集、汇总、工艺施工资料,对其完整性和正确性负责。
c 负责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进行技术指导。
5.4.5.2材料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压力容器的法规、标准,并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参加编制、修订、并负责贯彻<质量保证手册>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有关文件;
3)审核材料订货技术条件及材料代用,主持合格供方的资格评审工作;
4)审签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复验报告、材料入库检验报告及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5)监督检查材料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
6)配合人事部门对本系统质量控制责任人员进行培训;
7)对本系统所控制的质量活动出现不符合时,负责组织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
材料员
a 对压力容器材料及外购件(钢板、钢管、人孔、接管、法兰、焊接材料等)的订货、接货验收、保管、发放及回收负责。
b 对压力容器材料标记移值确认并负责。
c 对压力容器材料代用提出代用申请。
d 对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资料收集并存档。
5.4.5.3 焊接质控责任人(师) 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压力容器的法规、标准,并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汇报工作;
2)参加编制、修订、并负责贯彻<质量保证手册>焊接质量控制系统的有关内容及制度;
3)编审压力容器制造焊接工艺试验方案和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指导并参加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审核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4)负责焊接工艺的审核,保证焊接工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指导现场焊接,监督焊接工艺的贯彻执行,并解决施焊中遇到的焊接技术问题;
5)负责审批一、二次焊缝返修工艺,负责审核焊缝超次返修工艺;
6)负责对本系统的责任人员进行培训,负责对焊工进行技术培训和考试工作;
7)负责焊接材料的管理;
8)负责焊接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
9)衔接并协调焊接质量控制系统与整个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系统的管理工作;
10)负责焊接材料代用批准及其它材料代用的会签工作。
焊接工艺员
a 接受焊接质控工程师的监督指导,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
b 编制下发焊接工艺卡、一次性返工工艺卡(必要时)和焊材烘焙通知单,并提供全部焊接见证。
c 负责向施焊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焊工进行技术指导。
d 负责产品焊接试板的制做加工和检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并收集、整理产品焊接试板在制做和检验过程中的各项记录、报告,对试板的有效性和资料的完整性负责。
焊接检验员
a 接受焊接质控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作好焊缝检查工作。
b 监督检查焊缝质量、检查焊工钢印号,并作好状态标识工作。
c 提出无损检测委托单,监督焊缝返工工艺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劝阻,限期改正。
d 及时跟踪焊材使用情况并作记录。
e 负责焊工培训的技术指导工作。
5.4.5.4无损检测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对压力容器制造无损检测工作负责;
2)贯彻执行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和规范,参加编制、修订并贯彻<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无损检测系统的有关内容及制度;
3)监督检查无损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
4)组织编写、修订并审核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5)保证法规、标准和无损检测工艺在使用中的正确实施,有权拒绝受理不按法规、标准进行的任何检测活动;
6)组织解决无损检测重大技术问题;
7)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提出仪器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8)制定和监督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9)负责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无损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
10)审核无损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与委托是否相符,抽查无损检测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对评级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
11)负责监督、检查射线底片档案的管理工作;
12)检查无损检测前的技术准备,焊缝外观处理情况,对未达到表面质量要求的焊缝有权制止无损检测;
13)负责对无损检测分包方的评价和分包项目质量控制。
无损检测员
a 在无损检测质控工程师的指导下,按委托单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b 编写无损检测工艺卡及操作规程。
c 按无损检测要求排版、贴片,保证无损检测工艺的正确性,并保证胶片拍片本身质量。
d 按要求做好检测记录,并配合进行返工部位的定位工作。
e 收集、汇总无损检测记录和报告,交无损检测质控工程师审核。
5.4.5.5最终检验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主持检验质量控制系统的各项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条例、规程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2)组织检验技术人员审查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制产品检验工艺(规程),对特殊专用检具进行设计;
3)对企业生产的产品从原材料入厂验收、仓贮保管发放、工序检验、外购(外协)检验到成品最终检验,工艺监督检验,技术指导进行控制;
4)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质量体系规定的程序组织处理。做到违章违法(如:持证岗位无证上岗)必究。不合格材料不准投料,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准装配,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行使质量否决权,保障和支持检验人员工作,有越级向质量监督安全监察机构反映产品质量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5)负责审核检验规程和专用检验工艺。负责检验、检测仪器仪表、量具样板的完好和定期计量鉴定;
6)负责审核产品安全质量技术资料和出厂文件;
7)负责产品关键工序的现场监督检查;
8)负责协助职教部门对质量检验和质量检验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验技术、质量控制方面的业务培训;
9)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检验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
质检员
a 接受最终检验质控工程师的监督指导,编制控制点、停止点质量检查要点。
b 根据控制点、停止点要求,到现场亲自检查,并记录表卡。
c 对违反工艺纪律的人员,有权停止其工作。
d 收集、汇总有关质量记录表卡,交质最终检验质控工程师审核。
e 当不合格品被发现或被怀疑时,进行核实并填写<不合格品检查记录>,报最终检验质控工程师及时制止向下道工序流转。在<不合格统计台帐>登记编号。
5.4.5.6理化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理化质量控制系统,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负责制订理化质量控制系统方面的质量体系文件,并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的有关规定;
3)负责理化质量控制系统贯彻执行质量保证手册及各项程序文件的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正确处理质量和技术问题;
4)组织理化质量控制系统贯彻、实施有关压力容器的现行法规、标准,正确运用理化试验方法的标准和规范;
5)严格理化试验报告的审核和数据信息处理管理;
6)定期组织理化工作质量分析、质量审核,参与管理评审工作;
7)监督、检查理化质量控制系统各级试验人员的工作,确保试验数据正确;
8)负责组织对理化质量控制系统各级试验人员开展技术业务培训;
9)负责对理化试验分包方的评价和对分包项目的质量控制。
5.4.5.7热处理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压力容器的法规、标准,并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参加编制、修订、贯彻<质量保证手册>热处理系统的有关内容及制度,保证本系统质量控制正常运行;
3)审核热处理方案与工艺,并指导实施;
4)审核热处理设备订货技术条件;
5)审核热处理记录及报告,确认热处理效果,审核热处理竣工资料;
6)负责热处理分包方的评价和热处理分包项目的质量控制;
7)对本系统质量控制责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8)定期组织热处理工作质量分析、质量审核,参与管理评审工作。
热处理工艺员
a 在热处理质控工程师的指导下,编制热处理方案或工艺卡。
b 提供热处理过程的全部工艺表卡,并记录曲线,写出热处理报告,交热处理责任师审核。
c 负责向热处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
验的需要,确保产品的制造生产和检验手段的能力;
5.4.5.8计量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在总工程师领导下,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要求,建立健全计量质量控制系统,参加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相关活动,定期向总工程师和质量保证工程师报告工作;
2)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负责制订计量控制系统的质量体系文件,并符合法规、标准的要求;
3)负责计量质量控制系统,切实贯彻执行质量保证手册及各项程序文件的规定,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4)严格计量检定(校准)的管理,按检测规范开展检测活动,确保量值溯源和对不合格计量器具的控制;
5)定期组织对计量工作质量分析、质量审核,参与管理评审工作;
6)坚持依法开展计量管理,建立必要的计量规章制度,明确计量质控系统各级人员职责;
7)负责制定计量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5.4.5.9 设备质控责任人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设备质量控制系统。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汇报设备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
2)组织制订设备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积极推广先进设备的应用,提高确保产品质量的能力;
4)组织制订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组织和审核重大、关键设备的大修技术方案,并组织指导实施;
5)组织重大设备安全事故的技术调查和分析,提高确保产品质量的能力;
6)对企业设备的完好和转管负责,满足压力容器生产制造、检验检测试验的需要,确保产品的制造生产和检验手段的能力;
7)负责设备报废的鉴别、审核工作;
8)监督检查设备档案建档和保管;
9)负责组织系统内有关责任人员的培训工作。
5.4.5.10 压力试验质控责任人(师)职责
1)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主持压力容器压力试验质量控制系统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压力容器方面的法规、规程和标准。定期向质量保证工程师汇报压力试验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
2)组织制订压力试验工艺规程。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制订压力试验工艺卡,作为操作和检验的依据;
3)负责检查压力试验现场和安全防护措施,并报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审查批准;
4)负责检查压力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压力表的量程、表盘直径、精度等级和计量鉴定时间,试验用工装,试验介质、环境、温度等);
5)监督检查压力容器压力试验过程是否符合相应的工艺、压力试验规程;
6)审核签发压力试验报告;
7)负责与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和用户委托的第三方检验人员的联络工作;
8) 对压力容器压力试验操作人员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技术、质量控制方面的业务培训。
5.4.6 分公司经理(厂长)
5.4.6.1落实质量保证体系资源的配置,支持质保工程师和各专业质控师、责任师开展工作;
5.4.6.2 执行公司<质量手册>所规定的职责;
5.4.7 车间主任(项目经理)
5.4.7.1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服从质保体系人员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5.4.7.2 严格按压力容器质保手册、程序文件、工艺文件规定的要求指挥生产;
5.4.7.3 对违反作业顺序,违反工艺纪律的作业活动必须制止;
5.4.7.4 监督检查施工生产现场的文明施工情况,负责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及进度,监督各工序流转卡的使用情况。
5.4.7.5 全面协调生产工人、机械设备及材料等生产要素的要求。
5.4.8 安全管理部(科)
5.4.8.1 对施工生产安全情况负全面管理责任;
5.4.8.2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对压力容器试验场地进行检查、认可;做气压试验时,批准安全措施,并派安全检查人员到场监督实施;
5.4.8.3 有权对违反安全生产的操作和事故隐患进行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5.4.8.4 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质量记录,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
5.4.9 质量技术部(科)
5.4.9.1 质量管理部门在质保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5.4.9.2 公司质量技术部负责对重大不合格品、交付后不合格品及报废产品的评审、处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5.4.9.3 公司质量技术部审定压力容器交工(归档)资料,负责交工资料的归档管理。
第6章 质量体系
6.1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公司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报告。
6.1.1 质量保证手册
质量保证手册是公司压力容器产品制造和球形储罐现场组焊工程的纲领性文件,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并委托质量保证工程师全权组织本手册的贯彻执行,公司内部与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及职工,必须遵照执行。
6.1.2 程序文件
公司建立了包含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通用及专用工艺规程等共计 个程序文件,作为质量保证手册的支持性文件;这些程序文件对应着质量保证手册中的每一项要求,编写时结合了企业实际情况,并满足国家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
6.1.3 质量记录(报告)
公司压力容器质量记录报告的表格采用标准化、文件化,内容满足压力容器制造的法规标准的规定要求。
6.2 质量计划
6.2.1公司对于重要和特殊产品、需现场组焊的产品或用户有要求时,编写产品质量计划。对一般性产品用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等作为产品质量计划。
6.2.2 产品质量计划应涵盖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应包括如下内容:
6.2.2.1 产品概况:产品结构特点、设计参数、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及尺寸等;
6.2.2.2 制造前准备:工艺准备、材料、外协件准备及验收、设备机具准备;
6.2.2.3 制造过程主要控制环节:板材下料、筒体成形、焊接方案、产品焊接试板、总体组装、标记代号、无损检测、热处理、耐压试验等;
6.2.2.4 产品生产控制点设置:检验点(E)、见证点(W)、停止点(H)、审核点(A)等;
6.2.2.5 竣工资料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工艺流转卡(工艺过程卡)、材料质量证明书、工艺文件、竣工图、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铭牌、监督检验证书、强度计算书等;
6.2.3 产品质量计划内容应详尽,突出要点;现场组焊产品还应明确现场质量控制组织及产品监督检验等内容。
附录一 压力容器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图(方案一)
质量体系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审核、标准化,质量教育培训,资格认可,体系文件管理,质量奖惩,质量信息分析,改进。
质量管理
标准化
执行现行的技术标准、质量体系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质量监督验证
质量管理部门
质量检验
原材料、焊接材料、外协外购件、配套件、铆焊质量、热处理、冲压锻件、机加工件等
总工程师
无损检测
RT、UT、MT、PT
理化试验
化学、力学、金相
计量
检定、效准、管理
最高管理者
质量保证工程师
工艺
铆、冲压、锻造、机械加工、工装、专用设备、工艺流程图和流转卡
焊接
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指导书、焊工培训
技术部门
热处理
热处理控制
设备工装管理
设备工装
质量实施
经营部门
经 营
合同评审、市场调查、订货、销售发运、售后服务
采 购
原材料、焊接材料、外购配套件
制造部门
生产计划
生产准备和调度
生产施工单位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合格和纠正、包装和贮存
附录一 压力容器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图(方案二)
最高管理者
总工程师
公司质量管理职能部门
分公司质量管理部门
压力容器厂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质保师及各质控责任人员
质保师及各质控责任人员
生产车间、班组
施工班组
内部沟通关系图:
公司领导层
公司质量职能部门 公司质量职能部门
分公司或厂领导层
分公司质量职能部门 分公司质量职能部门
项目部或车间
项目部或车间质量职能人员 项目部或车间质量职能人员
第7章 文件和资料控制
7.1总则
根据国家对压力容器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公司制定各种体系文件表述管理体系,实行文件化管理。经过体系文件控制各项活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文件的适用性。
7.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与体系有关的职能部门、施工(生产)单位的文件控制。
7.3 职责
文件和资料控制工作由企管办和质量技术部门按规定实施归口管理,公司、分公司(厂)及项目部设置专(兼)职文件资料员对文件资料进行具体控制和管理。
7.4 质量管理活动和控制要求
7.4.1 文件和资料管理规定
7.4.1 受控文件类型
7.4.1.1 第一类:质保手册。
7.4.1.2 第二类:程序文件(包括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通用及专用工艺规程等)、产品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
7.4.1.3第三类:质量记录及表格(工艺表卡、报告记录等)。
7.4.1.3 第四类:外来文件(政府部门文件、顾客提供的设计文件、法规标准等)。
7.4.2 文件的编写、审核与发放
7.4.2.1 质保手册是企业高层次指令性文件,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制定、统稿并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全员遵照执行。
7.4.2.2 程序文件由相关责任工程师组织编制并审核;除压力容器通用及专用工艺规程由总工程师批准外,其余程序文件均由质保工程师批准。产品质量计划由质保工程师组织编制、相关责任师审核,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7.4.2.3 质量记录表格(工艺表卡、报告记录等),由相关质量责任工程师审核发放。
7.4.2.4 外来文件中的政府部门文件由企管办填写”公文处理专用纸”,经主管领导阅批后,按规定要求发放;法规标准由质量技术部建立文件受控清单、统一发放;顾客提供的设计文件由施工(生产)单位/项目部实施发放管理。
7.4.2.5 文件发放均应记录在<发文登记本>上。
7.4.3 文件的更改
7.4.3.1当公司质量职能机构发生变化、体系要素和质量活动有增删、与国家新颁布的法规相抵触时,应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对<质保手册>适时进行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