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制氧站安全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860605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3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氧站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制氧站安全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氧站安全评价报告 55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目 录 安全评价报告部分 第一章 编制说明…………………………………………………………4 第一节 评价目的…………………………………………………………4 第二节 评价依据…………………………………………………………5 第二章 被评价单位概况…………………………………………………6 第一节 基本情况…………………………………………………………6 第二节 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9 第三章 安全评价范围、程序、方法……………………………………9 第四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11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11 第二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1 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15 第一节 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结果…………………………………………15 第二节 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17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18 第六章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测后果……………………………………21 第七章 对策措施与建议…………………………………………………22 第一节 措施与建议 ……………………………………………………22 第二节 整改意见与复查……………………………………………… 24 第八章 安全评价结论……………………………………………………25 报告附件部分 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28 2、定性、定量分析过程………………………………………………30 定性分析过程(安全检查表分析)………………………………30 定量分析过程(危险度评价法)…………………………………37 3、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预测过程…………………………………37 4、安全评价图表………………………………………………………42 5、安全评价方法简介和选择说明……………………………………42 6、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46 7、取得证书及法定检测、检验情况汇总表…………………………47 8、安全评价部分资料复印件…………………………………………50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一节 评价目的 安全评价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 本次安全评价是根据宜昌船舶柴油机厂下属制氧站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内容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预测和分析生产设施、设备和装置的安全性如何,保证生产装置在安全生产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 2、系统发现该制氧站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中存在的缺陷,发掘存在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预测可能产生的事故状况及造成的危害。 3、对该制氧站生产过程中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和科学分析,对其控制手段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或降低生产过程中危险性的防范措施和控制对策,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4、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企业实现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节 评价依据 一、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9、国家质检总局令第46号<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10、劳部发(1995)5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11、安监管危化字[ ]127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 二、 宜昌船舶柴油机厂下属制氧站所签技术服务合同 三、企业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见附件) 四、相关标准及规范 1、GB50160-1992<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1999版) 2、GB50030-1991<氧气站设计规范> 3、GB16912-1997<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4、GB14194-199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5、GB17264-1998<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6、质技监局锅发[ ]250号<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7、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8、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 9、GB190-19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10、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 11、GB2894-1996<安全标志> 12、GB2893-1982<安全色> 13、GB17914-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14、HG20571-199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15、GB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16、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7、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8、GBJ140-90(1997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9、GB15603-1995<常见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 第二章 被评价单位概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单位简介 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国营第四0三厂)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是专业生产二冲程低速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国有企业,建于1970年,其中厂区占地74.2万M2,厂区建筑面积11.7万M2。铁路专线直达厂区,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1996年12月,工厂经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质保体系新标准ISO9001: 过渡期运行正常,工厂于 初完成质保体系复审换证。 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制氧站,是机动处的下属站房,始建于1970年,投产于1971年。已办理<气瓶充装许可证>(见附件8)和易燃易爆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见附件8)。现有两套50型制氧机组,年产工业用氧气约9万瓶,所生产的氧气主要供本厂使用。 该制氧站为独立建筑物,位于厂区西北角,地处高坡,周边环境较为开阔。四周无民宅建筑。站内现有在册员工18人,其中机房操作工8名,司机和气瓶装卸工各2名,气瓶收发员、维修工、专职检验工、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各1名。从业人员均经过相关部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见附件7:附表7-1)。 二、气象特征 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及制氧站所在地宜昌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1-18℃,极端最高温度41℃,极端最低温度-10℃,历年最热月相对湿度79%。全年主导风向北、东北,冬季平均大气风速(12、1、2月)2.7m/s,夏季平均大气风速(6、7、8月)2.6m/s,年平均降雨量992.1-1404.1mm之间。其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2423米,最低点海拔35米。特殊的地形风貌形成了宜昌春旱、夏温、秋迟、冬暖,夏季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全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热适度。 三、总图布置、运输及公共工程 1.总平面布置 该制氧站占地面积约2650㎡,建筑面积约700㎡, 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8)。 2.运输 该制氧站产品主要供本厂使用,厂区内铺设有双车道水泥路面,路况良好。该站拥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一部(鄂E-A3274黄),已办理了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证(见附件8)。 3.供电 生产用电由宜昌船舶柴油机厂提供。年耗电量约1280400kwh. 4.供水 生产用水由宜昌船舶柴油机厂自备水厂提供。年耗水量约11292吨。 四、劳动定员及工时制度 站内现有员工18人,其中机房操作工8名,司机和气瓶装卸工各2名,气瓶收发员、维修工、专职检验工、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各1名。生产车间实行8小时工作制,连续生产,运行方式为四班三运转。 五、消防设施 表2-3: 消防设施情况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量(台/个) 状态 1 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 MFZ-4型 8 良好 2 二氧化碳灭火器 ---- 2 良好 3 消防水池 36 m3 1 良好 第二节 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 一、氧气生产及充装工艺简介 该制氧站采用空气分馏法制取氧气,即原料空气经过过滤、压缩、冷却、油水分离处理后,再经过分子筛吸附器吸附掉大部分水分、二氧化碳、乙炔气等有害物质;经处理后的压缩空气一部分进入膨胀机产生冷量,一部分进入分馏塔,经过多次精馏后,生产出纯度较高的氧气,氧气经管道进入浮筒式储氧槽储存;最后由氧压机从储氧槽中抽取氧气,经压缩后送至充氧台罐充到氧气瓶中。 氧气生产及充装工艺流程图见见附件4:附图4-1。 二、生产装置及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该制氧站现有两套50型制氧机组,两台GX-8灌充器及一个150 m3低压储气罐。分气体生产主要设备见附件4:附表4-1。 第三章 安全评价范围、程序及方法 一、安全评价范围 本评价仅对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制氧站生产界区内的氧气生产条件、生产过程、储存过程、运输过程、人员与设备、消防与电气设施、劳动卫生与个体防护、作业环境、劳动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劳动安全主要包括:防火防爆,危险化学品储存,特种作业,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志,厂内运输等。 劳动卫生主要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编制、工时制度、个体防护等。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 程等。 二、评价程序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要求,结合安全评价工作的一般程序要求,本项目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包括:准备;危险辨识;安全性评价;(风险)控制;结论。其安全评价程序详见图3-1。 准 备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辨识 危险源辨识 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现场勘察、资料收集 危险源辨识 单元划分 安全评价 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 安全性评价 定性、定量分析 危险分级 风险(控制) 安全对策措施 应急预案 结 论 作出评价结论 图3-1: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图 三、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每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的评价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该企业生产的氧气属永久性气体,由于国家针对氧气、永久性气体发布的标准、规程比较完善,结合氧气的危险特性和生产特点,拟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危险度评价法(六阶段法)和事故树法进行评价。安全评价方法简介和选择说明见附件5。 第四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辩识 该制氧站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标准的危险物质为四氯化碳,临界量见表4-1。 表4-1:危险物质临界量 危险物质名称 GB18218规定临界量(t) 生产场所 贮存区 四氯化碳 20 50 该制氧站日常储存500 ml/瓶四氯化碳20瓶,约16 Kg。因此,该制氧站四氯化碳日常储量未达到临界量,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其辨识过程见附件5。 第二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对照<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本项目所涉及到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为氧和四氯化碳等。其基本特性见附件1:附表1-1、附表1-2。 1、主要危险化学物质危险性分析 从氧、四氯化碳的理化特性(附表1-1,附表1-2)可知: (1)氧气: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2)四氯化碳:工作场所使用四氯化碳清洗油污,当吸入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气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粘膜刺激症状,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气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严重时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甚至突然死亡,也可引发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衰弱综合症以及胃肠功能紊乱,但病情发展可能造成肝、肾损伤。 2、氧气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采用空气分馏制氧、充装生产工业氧气工艺简单,无化学反应发生。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氧气有强烈的助燃作用,遇火源可迅速助燃。如输送氧气的管道中,铁绣、焊渣、粉末等杂质与管道内壁或配件摩擦冲撞,均易产生火花、高温而导致燃烧。其危险性与杂质的种类、粒度和氧气流速有直接关系。 (2)氧气生产操作、检修时带入油污,在与高压高含量的氧气接触时极易起火燃烧,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若机械设备防护设施不全或检修时工人违规操作,搬运钢瓶时瓶倒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4)充装时气瓶温度过高、充气压力过大或遇到高热会导致气瓶爆炸危险。并使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5)氧气瓶充装前未经检验或对钢印、颜色标记不符合要求,瓶内介质不确定;附件不合格;超过检验期;有外观缺陷;粘有油污;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气瓶进行充装,可能使应报废或维修的钢瓶投入使用,导致在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泄漏、爆炸等危险。 3、储存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该制氧站设置了氧气瓶库,库房面积、储量见表4-2。库房的危险性分析如下: 表4-2:氧气库房面积、储量表 仓库名称 面积(m2) 日常储量(瓶) 年周转量(瓶) 氧气瓶库 105 150 90000 (1)气瓶压力过高可产生泄漏、爆炸危险。 (2)若发生火灾,氧气可迅速助燃。 (3)若发生瓶倒,可产生钢瓶损坏,气体泄漏,并对人员产生机械伤害。 (4)由于保管不善,瓶体受到严重腐蚀,或受阳光曝晒,明火热辐射等作用,致使气瓶承压下降,瓶温过高,瓶内压力剧增,有爆炸危险。 4、气瓶装卸运输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氧气钢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压缩气体用的高压容器,属于压缩气瓶。气瓶装卸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搬运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倒或滚动,发生剧烈碰撞冲击和倒置现象,可引起燃烧、爆炸。并可能对人员产生机械伤害。 (2)由于瓶帽受振动或无瓶帽,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等,造成密封不严、泄漏甚至瓶阀损坏,高压气体冲出,可引起燃烧、爆炸。 (3)氧气瓶瓶阀或减压器等粘附油脂,可引起燃爆。 (4)氧气瓶与乙炔气瓶、氯气瓶、氢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瓶体发生剧烈碰撞,气瓶发生泄漏、破裂,引起火灾、爆炸。 (5)运输过程中受阳光曝晒,致使气瓶温度升高,压力剧增,有爆炸危险。 经过对氧气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及主要危险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险性分析(见附件1),该制氧站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 氧气是强助燃剂,建规火险等级为乙级,是高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氧气充装时流速过快,设备、管道产生静电,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产生泄漏,可导致火灾。 2、爆炸 使用不合格气瓶或氧气瓶压力过高,遇到高热或氢氧混装、氧气钢瓶内有油脂存在时均可导致爆炸。 3、中毒 当空气中氧含量大于40%或吸入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气后,可产生氧中毒。 4、电气伤害 (1)雷电伤害:厂房、设备及配电装置均有遭受雷电袭击的危险,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破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 (2)漏电伤害:宜昌市属多雨、潮湿、高温地区,由于电气设备缺陷,安全措施不完备或违章操作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5、机械伤害: 转动设备、钢瓶搬运、设备检测和维修等易产生机械伤害。 6、噪声伤害 该制氧站有多台噪声设备,在噪声设备下工作的作业人员,如无防噪声设施或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工作时间过长,容易造成人员伤害,引起作业人员职业性难听及神经、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伤害。 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 第一节 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等有关要求,编制了<制氧站安全评价检查表>对该站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氧气站基本条件、压力容器及管道、生产过程控制、劳动卫生与个体防护、消防设施与电气设备、钢瓶管理、仓储与运输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评价,现场检查内容、事实记录及检查结果见附件2:附表2-2至附表2-10。 检查结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管理 该制氧站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各岗位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见附表2-2) 二、人员素质 该制氧站从业人员均参加了相应的专业和岗位培训,做到了按规定持证上岗。(见附表2-3) 三、氧气站基本条件 该制氧站的建筑结构和生产设施基本符合<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及相关标准要求,但还存在以下问题:(见附表2-4) 1、吸风管的高度未高出制氧站房屋檐1m以上,不符合要求。 2、排散管未高出地面4.5m以上,不符合要求 四、压力容器及管道 该制氧站在压力容器及管道的使用方面,基本能够遵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相关规定,但在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充装系统压力表,未进行定期检验。(见附表2-5) 五、生产过程控制 该制氧站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工艺流程和各岗位操作规程,配备了具有工程师职称的专职技术负责人,生产过程控制基本符合<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本企业操作规程及相关标准要求(见附表2-6)。但仍应加强管理,严禁违章操作。 六、劳动卫生与个体防护 该制氧站制定了相应的劳动卫生与个体防护制度,能够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见附表2-7)。但还应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建立健康状况档案。 七、消防设施与电气设备 该制氧站的消防设施与电气设备基本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和<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1991等相关规定要求,并于 12月经过了消防安全检查(见附件8),但还应制定详细的消防演练计划,定期进行演练,定期请消防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消防知识培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系统中计量、衡器、监测和报警仪器仪表不齐全,未进行定期检验。(见附表2-8) 八、钢瓶管理 该制氧站在钢瓶管理方面,基本能够遵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相关规定,但还需进一步完善钢瓶档案管理,杜绝充装不合格钢瓶和无检验标志的钢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部分钢瓶附件不齐全。(见附表2-9) 九、仓储与运输 该制氧站仓储设施和管理制度较为完善,能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相关规定要求,能按照岗位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装卸操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运输车辆”三证”不齐全。(见附表2-10) 经过以上九个方面共六十九项检查可知:该制氧站有六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7%,基本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第二节 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 根据该制氧站提供的氧气充装系统(从低压氧储存至实瓶入库前,见附件4:氧气生产及充装工艺流程图)的介质情况、装置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数据,并对照危险度分级的要求赋值,经过采用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该公司的氧气充装系统装置的危险度为Ⅲ级,为低度危险等级(见附件2)。 该制氧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可能性较小。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五条至第十六条[即<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以下简称<审查书>)24条]规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结合对该制氧站现场检查实际,采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生产条件专项检查表(见附表2-1:)进行逐条对照分析,得出如下评价结果: 1.该制氧站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符合规定。 2.建立了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修等各类事故管理,仓库安全管理、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安全装置与防护器材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符合第5.2.12条的规定。 3.编制了各岗位操作规程,符合第5.3条的规定。 4.该制氧站在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等方面做了相应的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符合第5.4条的规定。 5.该制氧站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符合第5.5条的规定。 6.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参加了相关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了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资质证书(见附件8),符合第5.6条的规定。 7. 气瓶充装、危险货物运输和押运、压缩气体化学分析、压力容器操作和管理等从业人员均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和管理资格证书(见附件8),符合第5.7条的规定。 8. 企业对新从业及转岗人员实行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上岗制度,符合第5.8条的规定。 9.该制氧站职工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及缴纳保险费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见附件8),基本符合第5.9条的规定。 10.该制氧站属七十年代老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符合GB50030-91规定,符合第5.10条城镇布局和规划的要求。 11. 该制氧站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在宜昌船舶柴油机厂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符合第5.11条的要求。 12. 该制氧站无重大危险源,其防火间距和与外部周边安全距离符合第5.12条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13.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第5.13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14.该制氧站采用的制氧工艺和设备为同行业普遍使用的工艺、设备,符合第5.14条的规定。 15. 该制氧站为独立建筑,四周有实体围墙,站内无任何办公和生活设施,符合第5.15条的规定。 16.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第四节和第八节的规定,符合第5.16条的规定。 17.该制氧站生产场所 12月经宜昌市西陵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基本符合消防安全条件(宜西公消检查[ ]012号)(见附件8),符合第5.17条的规定。 18.该制氧站已按规定配发职业危害防护和劳动防护用品。符合第5.18条的规定。 19.该制氧站危险化学品生产现状安全评价已基本完成。符合第5.19条的规定。 20. 该制氧站已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确定(无重大危险源),符合第5.20条的规定。 21.该制氧站为了防止氧气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了应急防范的区域和防范重点,划分了事故的级别和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基本程序。符合第5.21条的规定。 22. 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和该制氧站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明确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对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危险区的隔离;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现场保护和现场洗消; 应急救援保障;预案分解响应条件;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应急培训计划; 演练计划等都作了明文规定,符合第5.22条的规定。 23.该制氧站成立了义务消防队。符合第5.23条的规定。 24.该制氧站配备了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见表2-3),符合第5.24条的规定。 第六章 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后果 在氧气充装过程中,火灾爆炸事故是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危险事故之 一,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参照预先危险分析法的危险性等级划分方法(见附件5:附表5-1),可将氧气充装过程中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等级划分为Ⅲ级,即其危险程度是危险的。 经过事故树分析(见附件3),可知导致火灾爆炸事件发生的19种模式: (1)无安装资质的单位安装的不合格压力管道可导致管道超压爆炸。 (2)超期未检验的压力管道和氧气瓶可导致管道或气瓶超压爆炸。 (3)不合格压力表不能正确指示压力情况时可导致超压爆炸。 (4)超期未检验的压力表不能正确指示压力情况时可导致超压爆炸。 (5)无生产资质的单位生产的不合格氧气瓶可导致气瓶超压爆炸。 (6)安全阀失灵可导致超压爆炸。 (7)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可导致超压爆炸。 (8)禁区内违章动火,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9)禁区内吸烟,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10)作业人员穿化纤衣物上岗,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火花遇易燃易爆物质可引起燃爆。 (11)氧气在管道内流速过快,而产生的静电火花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12)穿铁钉鞋撞击水泥地面产生的撞击火花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13)铁制物撞击而发生的撞击火花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14)电气设备故障而发生的电气火花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15)电气线路短路而产生的电气火花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16)雷击火花遇易燃易爆物可引起燃爆。 (17)阀门沾染油脂与氧接触可导致燃爆。 (18)管道沾染油脂与氧接触可导致燃爆。 (19)安全配件沾染油脂与氧接触可导致燃爆。 经过结构重要度分析可知,要防止氧气充装过程中燃爆事故的发生,需从防止压力管道和氧气瓶超压爆炸,氧气和火源接触,氧气与油脂接触 等三个方面着手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第七章 对策措施与建议 第一节 措施与建议 经过对该制氧站生产装置进行现场调研和评价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行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照<制氧站安全评价检查表>的检查内容及该厂、站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装置、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本所提出如下措施与建议: 1、应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定期请消防部门对该制氧站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相关消防知识培训。 2、应进一步完善站内基本条件:如增设安全标志;提高吸风管高度;安装合格的排散管等。 3、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和改造必须严格遵循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完善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生产装置配备的计量、衡器、监测和报警仪器仪表应齐备完好,灵敏可靠且应按规定定期校验,粘贴标签。 5、氧气钢瓶应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的要求,建档、送检,完善充装检查记录。 6、严禁充装钢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瓶内介质不确定;附件不合格;超过检验期;有外观缺陷;粘有油污;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真空处理的气瓶。 7、氧气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警示标志,对所有钢瓶应保证附件齐全,颜色标志明显。 8、运输工具上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三证”齐全,并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装卸运输规定。 9、应对车间作业环境氧气、四氯化碳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并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人员建立健康状况档案。 10、制氧站避雷器、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装置要定期检测,并做好避雷设施的防腐除锈等维护工作。 11、氧气生产过程中应防泄漏,充装过程中必须控制流速,防止产生静电引起事故。对氧气充装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事项如超压、火源、热源、油污、泄漏等应严格检查,杜绝违章操作。 12、针对氧气生产特点,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做好培训记录、生产记录等基础管理工作。 13、对制氧站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危险物进入,如:车辆、火种、各类危险化学物质等。 第二节 整改意见与复查 一、整改意见 经过对该制氧站进行现场调查,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本所提出如下整改意见: 1、认真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并落实演练计划。 2、增设安全标志;提高吸风管高度;安装合格的排散管。 3、按规定设置充装系统压力表,并进行定期检验。 4、按规定设置系统中计量、衡器、监测和报警仪器仪表,并进行定期检验。 5、部分钢瓶附件不齐全,应予配齐。 6、运输车辆应办理”三证”等手续。 二、整改情况的复查 在本次评价过程中,我所评价人员曾多次前往宜昌船舶柴油机厂下属制氧站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指导, 12月23日,我所安全评价中心又组织评价人员对该制氧站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最后一次整改情况复查,复查情况如下: 1、已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了认真修改,并制定了演练计划。 2、增设安全标志;按照要求提高吸风管和排散管高度,并引至安全处。 3、按规定安装了充装系统压力表,并提供了检验报告。 4、指定专人对所属氧气瓶进行了检查,部分钢瓶附件仍不齐全。 5、办理了运输车辆 ”三证”等手续。 对于部分暂时不便整改的项目(如整改意见第4条)也作出了相应的整改计划(见附件8)。 第八章 评价结论 受宜昌船舶柴油机厂的委托,本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对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0号令)第五条至第十六条规定的要求,对该厂下属制氧站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经过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危险度评价法(六阶段法)和事故树法等评价方法,对该制氧站氧气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该制氧站氧气安全生产条件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即:<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24条)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有第5.1条、第5.2条、第5.3条、第5.4条、第5.5条、第5.6条、第5.7条、第5.8条、第5.9条、第5.10条、第5.11条、第5.12条、第5.13条、第5.14条、第5.15条、第5.16条、第5.17条、第5.18条、第5.19条、第5.20条、第5.21条、第5.22条、第5.23条、第5.24条。即该制氧站针对氧气的一系列标准规范,结合本站的生产特点, 1.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了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修等各类事故管理,仓库安全管理、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安全装置与防护器材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编制了各岗位操作规程。 4.在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等方面做了相应的安全投入。 5.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6.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参加了相关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了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资格证书。 7. 气瓶充装、危险货物运输和押运、压缩气体化学分析、压力容器操作和管理等从业人员均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和管理资格证书。 8.对新从业及转岗人员实行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上岗制度。 9.正在办理职工工伤社会保险及缴纳保险费的相关手续。 10.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符合GB50030-91规定,符合城镇布局和规划的要求。 1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在宜昌船舶柴油机厂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符合要求。 12. 该制氧站无重大危险源。 13.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14.该制氧站所采用的制氧工艺和设备为同行业普遍使用的工艺、设备。 15. 该制氧站为独立建筑,四周有实体围墙,站内无任何办公和生活设施。 16.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第四节和第八节的规定 17.该制氧站生产场所 12月经宜昌市西陵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基本符合消防安全条件。 18.该制氧站已按规定配发职业危害防护和劳动防护用品。 19.该制氧站危险化学品生产现状安全评价已基本完成。 20. 该制氧站已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确定(无重大危险源)。 21.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了应急防范的区域和防范重点,划分了事故的级别和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基本程序。 22. 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和该制氧站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明确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对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危险区的隔离; 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现场保护和现场洗消; 应急救援保障;预案分解响应条件;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应急培训计划; 演练计划等都作了明文规定。 23.成立了义务消防队。 24.配备了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见表2-3)。 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我所提出的整改意见,该制氧站已作出了相应的整改,对于部分暂时不便整改的项目也作出了相应的整改计划(见附件8)。 评价结论: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制氧站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条件。 二○○四年十二月 附件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主要危险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 附表1-1:氧气 标 识 中文名:氧;氧气 英文名:oxygen 危编号:2 分子式:O2 分子量:32 CAS号:7782-44-7 理 化 性 质 性 状: 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熔点(℃):-218.8 沸点(℃):-183.1 相对密度(水=1):1.14(-183℃) 临界温度(℃):-118.4 临界压力(MPa):5.08 蒸汽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