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管理书.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859849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管理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本文档共36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目 录 1 工 程 概 况 2 总要求 2.1 目的 2.2 法律、法规、标准 2.3 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 2.4 目标、指标 2.5 项目应办理的相关手续 2.6 主要控制方法 2.7 对于记录的要求 2.8 事故报告 2.9 用工管理 3控制措施 3.1 组织机构、职责及安管人员配备 3.2 个人防护的一般要求 3.3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计划 3.4 防护设施、设备配备计划 3.5 土方及深基坑施工 3.6 洞、口、临边防护 3.7 临时用电 3.8 起重机械安、拆 3.9 中小型机械作业 3.10 脚手架、集料平台(1)、(2) 3.11 马道 3.12 吊运、吊装作业 3.13 车辆运输作业 3.14 大模板安、拆、存放 3.15 模板支拆 3.16 钢筋绑扎 3.17 砌筑 3.18 抹灰 3.19 外墙饰面作业 3.20 垂直交叉作业 3.21 动火作业 3.22 有毒有害环境作业 3.23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运输、存储、使用 3.24 安全有关设施、物资的采购 3.25 办公后勤 3.26 应急准备与响应 3.27 与建设单位、供应商、分包商等有关工作 3.28 培训及交底 3.29 存在问题整改、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4 附件 1 工 程 概 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结构形式 层数(地上/下) 建筑面积 开、竣工时间 工程地点 对作业人员需要重点防护的施工作业过程 □ 电气焊作业 □ 外墙吊篮、脚手架上的施工作业 □ 高空施工作业 □ 大中型施工机械安拆、使用作业 □ 油漆、涂料作业 □ 深基础/坑作业 □ 电工操作、检查、维护作业 □ 脚手架搭拆作业 □ 其它恶劣条件下作业: 对工地周边的防护重点 相关方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 建设单位: 地方政府部门: 周围居民: 其它: 2 总要求 2.1 目的 指导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的控制,以满足国家、地方政府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实现施工安全目标。 2.2 法律、法规、标准 项目工程部门应根据本项目施工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情况,结合公司下发的有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识别确认(增减)形成本项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作为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附件。 2.3 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 2.3.1 项目经理部参照公司安全管理部编制并下发的公司机关危险因素台帐,根据项目特点对项目全部活动(包括所有进行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设施,考虑七种风险类型进行风险确认或辨识,形成《风险因素台帐》,作为《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附件。 2.3.2 对确定的《风险因素台帐》和上级下发的《重大危险因素清单》,组织确认、评价后形成《重大危险因素清单》,作为《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附件。 2.3.3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对重大危险因素清单中所列重大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2.3.4 实施中若因设计、施工工艺等变化导致涉及危险因素、重大危险因素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更新。 2.4 目标、指标 2.4.1杜绝触电、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现场作业中毒、食物中毒、火灾、爆炸造成的死亡和重伤事故、重大交通责任事故。 2.4.2触电、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造成的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5‰以内。 2.4.3 创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 2.5 项目应办理的相关手续 2.5.1 项目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施工前及时办理员工意外伤害团体保险、《安全施工许可证》、施工现场消防设施验收手续; 2.5.2 及时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联系,办理创绿色施工文明安全工地的申报手续; 2.5.3 项目使用的塔吊、外用电梯等特种设备安装完、使用前,应经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2.5.4 项目设的食堂开伙前应办理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2.6 主要控制方法 2.6.1 在项目策划、施工准备和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本计划书第3章各条中规定措施及相关要求实施。 2.6.2 项目在每月的考评中同时考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要求。 2.6.3 本计划书各项目标、措施涉及到分包方、供应商的,通过在合约中明确,在履约中监控、考评控制。 2.6.4 项目经理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总结本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情况,部署下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并形成记录;项目生产副经理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查作业队/班组安全情况及安全交底、监护情况;班组长每班进行班前讲话和班中抽查。 2.7 对于记录的要求 2.7.1 在进行施工操作时,应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措施的实施和监测活动进行记录,记录格式可按当地有关部门或行业的规定,没有规定时,按本计划书第3章各节“实施及监测记录”所规定的格式记录。 2.7.2 实施记录由实施该工序或活动的责任单位/部门/岗位负责填写,监测验收记录由监督、验收责任部门/岗位负责填写。 2.7.3 记录由填写单位/部门/岗位负责整理保管,定期交项目资料员汇总,记录应清晰、易识别,分类整理、编目、归档。 2.8 事故报告 2.8.1 现场发生轻伤/重伤事故后,项目经理部属安全部门应逐级上报,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安全部,同时组织对重伤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保护。轻伤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调查处理,重伤事故由公司安全保障部组织调查处理,项目经理部属安全部门在轻伤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填写《企业职工事故登记表》,重伤事故发生后10日内,填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报公司安全部,本节记录格式按安全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2.8.2 现场发生死亡事故后,项目经理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安全部。同时由项目经理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保护,由公司负责人会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调查组在事故发生后3日内填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2.8.3 事故处理必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发生后要做到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追究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进行处理,以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2.9 用工管理 2.9.1 办公生活及施工生产中必须做到保证使用人员均符合有关要求。 2.9.2 使用前进行抽查,不得违反下列规定: a) 禁止使用不满16周岁的童工; b) 对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安排四级体力强度的工作; c) 严格执行女工“四级”保护规定; d) 其它: 2.9.3 随时进行监测,并形成相关记录。 3 控制措施 3.1 组织机构、职责及安管人员配备 3.1.1机构和职责: 岗位 职 责 项目经理 1.建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2.安排编制并审核本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并组织实施; 3.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并组织实施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 4.组织检查监控。 项目生产副经理 1.协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资源,按照经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组织施工; 2.按照项目经理的安排,组织对施工生产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控; 3.组织施工安全交底; 4.参加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及调查处理,负责施工过程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 项目技术负责人 1.组织编制本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 2.协助项目经理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上的建立、运行与持续改进工作; 3.负责组织项目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岗前培训和教育; 4.组织编制、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符合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的有关要求。 安全部负责人 1.负责组织危险因素识别、重大危险因素评价并编制本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 2.配合项目现场经理协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资源; 3.按经批准的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对作业现场的要求组织阶段及工序工程的施工交底并组织实施; 4.负责对施工生产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控; 5.参加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及调查处理,负责施工过程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 6.负责组织办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关手续; 7.负责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识别、收集、保管、发放、并监督使用;。 技术负责人 1.参与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的编制; 2.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符合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的要求; 3.负责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规范的识别、收集、保管、发放、并监督使用; 4.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编制所涉及的技术处理方案。 物资负责人 1.负责职业健康安全有关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采购、检验; 2.负责物资运输、仓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危险品物资的控制。 行政负责人 1.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中对项目办公活动、现场生活区的有关规定; 2.负责在项目人员招聘中,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有关要求把关。 商务部负责人 1.组织分包方选择时,应对其施工安全保证能力进行评审,选择安全保证能力符合要求的分包方; 2.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职业健康安全有关内容; 3.在项目编审预算、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及资金准备时充分考虑安全设施、防护用品的投入; 分包方负责人 负责所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有关要求,配置有关设施、设备、防护用品,依法用工,组织施工交底及过程控制。 班组长 负责班前交底、检查,班中抽查,作业中严格按交底实施,严格按规定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3.1.2 安管人员配备 安管人员花名册 姓 名 所在部门/分包方/班组 上岗证编号 备注 注:1.项目专职安管人员配备数量按照规定: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及以下1人,1-3万平方米2人,3-5万平方米3人,5万平方米以上按专业设置安全员,组成安全组; 2.班组长为本班的兼职安全员; 3.安管人员有变化时,花名册应及时更新。 3.1.3 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特殊岗位人员配备计划及上岗证、培训等要求:(见特种作业资料) 3.2 个人防护的一般要求 3.2.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2米以上)必须系好安全带,固定点牢固可靠,高挂低用。 3.2.2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穿好绝缘鞋,戴好绝缘手套。 3.2.3 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必须按施工方案要求配戴、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面具),电焊面罩等。 3.3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登记表(见安全防护用品资料) 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保存、发放按《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号局长令)及《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等有关规定执行,并形成、保存相应记录。 3.4 防护设施、设备配备验收(见安全防护验收资料) 3.5 土方及深基坑施工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土方施工、支护、基坑内施工 避免坍塌、地下管线泄漏事故发生 □查明基坑及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地面荷载、气候等情况 编制施工方案前 查是否获取有效的地质报告及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物、道路、地面荷载、气候等情况资料 评审、批准方案时 地质报告及其它周边环境条件资料,施工方案、支护设计审批记录 □制定施工方案(包括土方、基坑支护、周边监测、降水、排水方案及环保措施)并按规定审批 施工前 查方案评审、批准记录 施工前     同上 □深基坑支护需有资质单位作专项支护设计,并经批准 支护设计 查设计单位资质及批准手续 委托支护设计前     分包方资格审查表 □深基坑支护施工必须由有相应能力的单位施工 施工前 考察候选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 施工单位选择前     □严格按方案进行土方、支护施工及监测、实施环保措施,不得任意修改原方案、设计 施工作业时 查现场施工情况,查隐检、施工试验、分项及检验批验收、监测记录、施工日记 施工过程中每天,规范及方案规定的应检查过程     施工方案规定的监测记录,当地主管部门规定的隐检、试验、验收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施工日志 □控制坑边荷载,堆土区距基坑上口边沿不小于1.2米,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 施工作业时 现场监护 作业过程中每班、每周不定期抽查     施工日志 安全检查记录 □危险区域作业完后及时离开 施工后 现场监护 同上     同上 □基坑周边、通道处采取有效防护、警示 施工期间 检查 同上     同上 □现场四周围挡,非工作人员进入必须经现场负责人同意并由专人带入 施工期间 检查 查门卫进出登记 施工作业前 施工过程中     安全检查记录 门卫登记簿 □土方及支护子分部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坑内的其它工序作业 基坑内其它工序施工前 查验收记录 基坑内其它工序施工前     相应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6 洞、口、临边防护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基坑土方及地下工程施工阶段 避免基坑临边人员、物体高处坠落 基坑四周临边设防护栏、安全立网封闭 土方开挖深度达-2米前实施并保持至基坑回填完 评审施工方案 方案实施前     施工方案审批记录见本手册附表, “四口”及临边防护验收表。 安全网支架验收表 脚手架验收表 安全检查记录 日常检查 作业时每天     验收防护栏 防护栏完成时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层、区域、 避免楼层内及四周临边人员、物体高处坠落 □设置整体外双排架、安全立网 随工程进度,在主体结构施工作业面施工开始前完成 评审施工方案 方案实施前     验收脚手架及安全网 每次搭设后使用前     □设置外挂架、防护栏 同上 评审施工方案 方案实施前     验收挂架及防护栏 每次安装后     □设置整体提升架 同上 评审施工方案 方案实施前     验收整体提升架 每次提升后     □外架与楼层临边之间操作面满铺脚手板,操作面下按方案设安全平网 同上 评审施工方案 方案实施前     验收操作面及下方安全网 每层作业前     □各楼层主体结构拆模后内部装修、安装施工阶段、区域 避免楼层四周及楼梯临边、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人员、物体高处坠落 □楼层内及楼层四周无维护结构的临边设防护栏 拆模同时设置并保持至正式维护结构完成 评审施工方案 方案实施前     同上 验收临边防护 楼层内施工作业前     □楼层四周施工电梯、井架处设防护门 同上 评审施工方案 同上     验收防护门     □电梯口设防护栏(门),电梯井内设水平安全网 拆模后设置并保持至电梯安装 评审施工方案 同上     验收防护门(栏)、安全网     □预留洞口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 钢筋绑扎时或拆模后设置,并保持至洞口封闭或正式护栏完成 评审施工方案 同上     验收预留洞口防护     进出建筑物通道口及邻近区域 避免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通道口设防护棚 主体施工至地上2层时设置并保持至外墙施工完成 评审施组、施工方案 方案实施前     □通道及邻近施工区域设防护棚 验收通道口、通道及邻近施工区域防护棚 地上2层主体施工前     3.7 临时用电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临时电气设备、线路施工、使用 避免触电伤害及电气设备、线路引起安全事故 正确计算现场用电负荷,合理选用变配电设备、导线、保护装置、开关箱的规格型号 临电设计时 评审临电方案 方案批准前 临电方案审批记录 临电采用TN-S系统,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临电设计时 评审临电方案 方案批准前 高压设备、架空线路防护 临电设计时 评审临电方案 方案批准前 临电方案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 实施前 检查方案及批准记录 临电实施前 临电完成后验收 完成后及根据需要变动后 检查验收记录 使用前 施工用电系统验收表、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漏电保护器测试记录 安全检查记录 临电施工及日常维护须由持证电工实施 临电施工及使用中 检查上岗证 临电施工前及选用维护电工时 检查、维护临电线路、设备(线路有无损坏、漏电保护器是否动作、PE线是否连接可靠、是否乱拉接电线等) 每班巡视,每周全检 检查巡视记录、周检查记录及临电设施 每月 安全检查记录 作好用电设备装置的使用技术安全交底 入场安全培训 检查培训记录 新进场职工上岗前及每月 维护电工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作业时 检查 不定期及每周检查 安全检查记录 潮湿环境照明及手持灯采用安全电压 有关作业前 检查 有关作业前 同上 3.8 起重机械安、拆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安装拆除 避免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及机械安全事故 □制定可靠、合理的安装拆除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 安拆前 评审方案、批准方案 方案实施前 起重机械安装、拆除方案审批记录 □安拆单位具备相应资质、能力,人员持证上岗 选择安、拆单位时 分包方评审、查验作业人员上岗证 选择施工单位前、施工单位进场后 分包方资格审查表、起重机械安拆单位进场人员花名册,上岗证复印件 □安装前基础验收合格 安装前 查验收记录 安装前 塔式起重机基础验收表 □对安拆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安拆前及每班 查交底记录 安装前、过程中抽查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安拆作业设专人监护 安拆作业时 查监护人在岗情况 首次作业时及平时随机 安全检查记录 □按方案进行安拆作业 安拆作业时 监护人现场监督 每班 现场监护记录格式自定 □安拆作业时穿好防滑鞋,系好安全带 安拆作业时 监护人现场监督 每班 同上 □塔吊、外用电梯按规定设置防雷接地设施 安装时 检测验收 验收时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安装后按规定进行调试,对安全装置进行可靠性试验,对整机进行负荷试验,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当地政府有要求时还要经主管部门指定机构验收 安装完使用前 查调试、试验、验收报告 使用前 塔式起重机安装调试记录、安装验收表 外用电梯安装验收表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维护使用 避免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及机械安全事故 □顶升前必须交底,顶升时严格按程序进行 顶升前、顶升时 查交底记录 每次顶升前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塔式起重机顶升锚固验收表 □定期对安全装置、钢丝绳等重要结构检查、检验、保养 每隔1-3个月 查检验记录 每月 外用电梯检查记录、塔式起重机检查记录 □定期对起重设备全面检查、保养 每年 查检查记录 每季 同上另:施工机械履历表、施工机械日常保养项目表 □长期固定使用的起重设备定期作负荷试验 2-3年 查试验记录 每年 起重机械安装调试记录 □完整保存技术档案 整个过程 查技术档案 进、退场时 出厂技术资料及施工机械履历卡 3.9 中小型机械作业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进场、安拆、使用 防止机械伤害 □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有效 配置设备时 检测、验收 进场后、使用前 施工机械验收表 □搅拌机、卷扬机、翻斗车、挖掘机、推土机等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选聘操作人员时时 查验操作人员上岗证 上岗前 机操人员花名册 上岗证复印件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首次操作前 查交底记录 不定期、每月 交底记录 □用电设备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可靠、接地接零保护线连接正确可靠 整个过程 试验漏电装置、检查接零保护线连接 每班、每月 安全检查记录 漏电保护器测试记录 □传动部位防护装置安全可靠 整个过程 检查 每班、每月 施工机械检查记录 □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作业时 抽查 不定期、每月 同上 □操作旋转机械必须穿三紧工作服,长发者戴工作帽 操作中 检查 每班、每月 同上 □维修保养必须拉闸断电 维修保养前 检查 每次 同上 □禁止接触旋转、运转部位 作业过程中 同上 □必要时,在设备危险部位做好安全警示标识 施工过程中 检查 不定期、每月 同上 □结束操作或离开时,必须关闭电源、锁闭电箱 每次操作后 检查 不定期、每月 同上 □设备使用中按“十字” 作业法(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检查、维护、保养设备 整个过程 检查 每月 同上 3.10 脚手架、卸料平台(1)、(2)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扣件钢管脚手架 搭设牢固,避免坍塌、高空坠落事故 □编制专项方案,编制时进行抗倾倒和荷载验算 搭设前 评审、批准方案 方案实施前 方案批准记录 □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搭设前 查交底纪录 搭设前 交底记录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选择作业人员时 查验上岗证 选择作业队时、上岗前 操作人员花名册 上岗证复印件 □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操作时 检查 每班作业前、作业时监护 安全检查记录 □搭拆时设置警戒区,专人监护 操作时 检查 每班作业前 同上 □架子工穿防滑鞋,系安全带 作业时 检查 每班作业前 同上 □架子必须与结构拉接牢固,操作面满铺脚手板,防护到位 搭设时 验收 每次搭设后使用前 同上 □按方案设置拉接、剪刀撑 搭设时 验收 每次搭设后使用前 同上 □禁止使用竹笆搭设脚手板 搭设时 验收 每次搭设后使用前 同上 □严格按方案中搭拆顺序操作 搭拆时 监护 每班作业时 同上 □6级风以上及大雨、大雪、大雾天气禁止搭拆作业 整个施工过程 检查 预报或出现左栏所示天气时 同上 □必须经过验收 使用前 检查、验收 每次搭设完 脚手架验收记录 (2)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挂架 搭设牢固,避免坍塌、高空坠落事故 □制定安全可靠的挂架方案 实施前 评审、批准方案 方案实施前 方案批准记录 □安全技术交底 首次安装及每次安装前 检查技术交底 首次作业前、不定期抽查 交底记录 □穿墙(埋墙)螺栓、架体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挂架制安时 评审、批准方案,架体材料及螺栓按规定检测 制作前、安装前 方案批准记录,架体材料、螺栓检测报告 □挂点处主体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安装时 测试、测算挂点处结构强度 每次安装前 砼强度回弹记录格式按规定 □安装操作正确佩带防护用品 安装时 检查 操作前 安全检查记录 □穿墙螺栓加垫,用双螺母紧固 安装时 检查、验收 每次使用前 挂架安装验收记录 □使用前整体验收 使用前 检查、验收 每次安装完 同上 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设计安全可靠 安装前 评审、批准方案 方案实施前 方案批准记录 □制作、安装技术安全交底 制作前、安装前 查交底记录 制作及首次安装前、不定期抽查 交底记录 □固定件、钢丝绳完好,满足强度要求 安装前 按规定检测 安装前 检查记录 固定件监测报告按规定 □安装时操作人员正确佩带防护用品 安装时 检查 安装前 同上 □集料平台设限载标牌 安装时 验收 每次安装后 同上 吊篮 □吊篮设计安全可靠 制作、安装前 评审、批准方案 方案实施前 方案批准记录 支架牢固强度满足要求,钢丝绳完好可靠 安装前 按规定检测 安装前 检查记录 检测报告按规定 □安装、拆除时操作人员正确佩带防护用品,按顺序作业 安装时 检查 安装前、拆除前 安全检查记录 □经验收后使用 使用前 检查、验收 使用前 吊篮安装验收记录 □按顺序拆除,严禁抛扔物料 拆除时 监护 拆除作业时 拆除监护记录 □ 相关区域设围栏或警戒标志 □ 拆除时 检查 拆除作业前 同上 3.11 马道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搭设阶段 确保上下马道人员安全 □人行道的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不小于1:3;运料坡道宽度不小于1.5米,坡度1:6为宜。平台宽度不小于1.5米 搭设时 评审方案及验收马道道 方案实施前、马道使用前 方案批准记录 马道验收记录 □斜道及平台四周必须设1.2米护身栏,绑两道横杆,侧面设18cm高的拦脚板 搭设时 评审方案及验收马道 方案实施前、马道使用前 □脚手板铺严铺牢 搭设时 验收马道 马道使用前 □上面设防滑木条,间距不大于30cm 搭设时 评审方案及验收马道 方案实施前、马道使用前 □立杆、横杆间距不超过1.5米,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米 搭设时 评审方案及验收马道 方案实施前、马道使用前 □在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设剪刀撑 搭设时 评审方案及验收马道 方案实施前、马道使用前 □搭设人员持证上岗 搭设时 检查 上岗前 操作人员花名册 上岗证复印件 □搭设人员按要求佩带防护用品 搭设时 检查 每班作业前、作业时监护 安全检查记录 3.12 吊运、吊装作业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吊运 避免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及机械安全事故 □司机、指挥、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 选聘前 查验上岗证 首次进场作业前 起重作业人员花名册 上岗证复印件 □制定多塔作业防碰撞措施 作业时 评审施组或专项措施 塔吊安装前 方案批准记录 □制定并严格遵守吊运作业操作规程及吊运作业“十不吊”要求 作业时 首次作业前查作业规程、抽查作业情况 首次作业前、平时不定期 安全检查记录 □正确使用指挥信号,高层施工中使用对讲机 作业时 日常检查 不定期 同上 □实施机长负责制及交接班制 作业时 查班组责任制、交接班记录 首次作业前,平时每月 同上 □5级风以上及大雨、大雪、大雾天气禁止起重作业 整个施工阶段 现场巡视 发生左栏所述天气时 同上 吊装 □吊装方案安全可靠 吊装前 评审、批准吊装方案 方案实施前 方案批准记录 □进行吊装技术安全交底 每班作业前 查交底记录 首次作业前、不定期抽查 安全交底记录 □同时执行吊运作业有关规定(详见本表吊运一栏内容) 作业时 同吊运 同吊运 吊运相关记录 □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时 检查 每班作业前、平时抽查 安全检查记录 □按方案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作业前 检查 作业前 同上 □按吊装方案要求正确选择吊点 作业时 检查 每次起吊前 同上 □构件就位后必须进行可靠临时固定,方可松钩 作业时 确认 每次松钩前 同上 3.13 车辆运输作业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场内运输 避免车辆伤害 □司机必须持上岗证 选聘司机时 查验上岗证 进场时 机操人员花名册 上岗证复印件 □现场慢速、平稳行驶,行驶速度不超过5km/h 作业时 抽查 不定期 安全检查记录 □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时 抽查 不定期 同上 □对车辆定期维修、保养 按保养、维修计划 检查 每月 施工机械履历卡、施工机械日常保养项目表 □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避免车辆带病作业 发现时 检查 每班、每月 施工机械检查记录 □大型车辆场内行驶,设专人指挥 作业时 检查 进场时 安全检查记录 □严禁超载 作业时 检查 发现有超载嫌疑时 同上 □严禁酒后驾驶 作业时 检查 发现有酒后驾驶嫌疑时 同上 场外运输 避免交通事故 □司机必须持证驾驶 出车时 查验 选聘司机时 人员花名册 □遵守交通规则 出车时 抽查 不定期 同上 □严禁酒后驾驶 出车时 检查 发现有酒后驾驶嫌疑时 同上 3.14 大模板安、拆、存放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安装、拆除、 保证安全,避免事故 □编制施工方案,进行大模板结构设计,并制定有效安全措施 安装前 评审、批准方案 方案实施前 方案批准记录 □安装吊运时,固定后方可摘吊钩 作业时 检查 作业时 安全检查记录 □大模板吊装必须用“U”形卡环,防止脱钩 作业时 评审方案、现场检查 方案实施前、作业时 方案批准记录 □吊环准确牢固,起吊慢速,不得大幅摆动 作业时 检查 作业时 安全检查记录 □就位后及时用穿墙螺栓、花篮螺栓将全部模板连成整体,防止倾倒 作业时 检查 作业时 同上 □严禁一次吊运两块大模板 作业时 检查 作业时 同上 □拆除起吊前,应认真检查穿墙螺栓是否全拆除,起吊时应垂直慢速提升,无障碍方可吊走 拆除时 检查 作业时 同上 存放 □堆放场必须夯实、平整 存放前 检查 堆放前 同上 □大模板严禁在楼层内集中存放 存放时 检查 作业时 同上 □ 存放应满足自稳角要求,并采取面对面存放或用专用插放架,不得靠在其它物体上,长期存放应连成整体 存放时 评审方案、现场检查 方案实施前、作业时 同上 3.15 模板支拆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支模阶段 防止高处落、物体打击、火灾等事故 □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没有固定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操作时 现场监护 操作时 安全检查记录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登上登下 操作时 现场监护 操作时 同上 □严禁在高处狭窄无防护模板面上行走 操作时 现场监护 操作时 同上 □支设独立柱模应设临时工作台 支模时 评审方案、现场监护 方案实施前、操作时 方案批准记录 安全检查记录 拆模阶段 □拆除模板应经技术负责人同意 拆模前 查验拆模令 拆模前 砼拆模申请单 □拆除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拉倒 拆模时 现场监护 操作时 安全检查记录 □拆完后,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拆模后 现场检查 拆模后 同上 □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下层支护安全网 拆模时 现场检查 拆模前 同上 □拆模时不得抛扔模板 拆模后 监护 操作时 同上 □非拆除作业人员,禁止进入拆除警戒区,并有专人监护 拆除作业时 监护 操作时 同上 存放 □码放整齐,远离易燃品、火点 存放时 监护 操作时 同上 3.16 钢筋绑扎 工序、作业 目标 措施 监测 责任单位/部门/岗位 监督验收部门/岗位 实施及监测记录 内容 实施时间 方式 时机 钢筋制作阶段 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