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年四川雅安,30题)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在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B所有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略2(2011年四川南充,12题)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如下曲线描述的是序号甲乙A铜锌的混合物粉末稀盐酸B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钡溶液C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碳酸钠溶液D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乙的质量
2、【答案】D【解析】略3(2011年四川绵阳,17题)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D【解析】略4(2011年贵州安顺,5题)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根据一些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因素,其中推理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A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反应时间B稀硫酸没有吸水性,浓硫酸有吸水性酸的浓度C高锰酸钾加热放出氧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锰催化剂D铜片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温度【答案】B【解析】略5(2009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3、H+、C1、OH BH+、SO42 、HCO3;CBa2+、H+、SO42 DCu2+、C1、NO3【答案】D【解析】略6(2010甘肃兰州,19)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答案】B【解析】略7(2010甘肃兰州,18)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
4、释B图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C图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图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答案】C【解析】略8(2011年浙江杭州, 15题)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答案】D【解析】略9(2009广州)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C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 D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答案】C【解析】硝酸银溶
5、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的氯化银沉淀,碳酸钡是不溶性盐,与硫酸钠不反应。10(2009连云港)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Cl2 HCl NaNO3 BKOH HCl (NH4)2SO4CK2CO3 Ba(NO3)2 NaOH DFeCl3 NaCl KNO3 【答案】A【解析】略11(2009宿迁)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MgCl2 Mg BO2 H2OCH2SO4 HCl DNaNO3 NaCl【答案】D【解析】由于硝酸盐和钠盐都是可溶性的,所以硝酸钠几乎和所以的物质均不反应。12(2009泰州)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
6、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答案】A【解析】根据溶液的盐酸,可知紫色的是石蕊,能使石蕊变红色的是盐酸,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剩余的是氢氧化钠。13(2011年四川乐山,12题)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二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A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C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答案】B【解析】略1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
7、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答案】A【解析】A草木灰呈碱性,氮肥与碱性物质相互作用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故错误,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是正确的,C、由于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正确,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正确,故选A15(2011年四川泸州,12
8、题)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答案】D【解析】略16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是H2 质量/g O t1 t2 反应时间/s甲 乙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B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C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D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答案】C【解析】由图像看到金属甲反应速
9、率比乙慢,故C正确,同时也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弱,故A错误,比如甲是铁,乙是锌,就符合该图,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故B错误,甲乙的化合价可以使是相同的,故D错误。17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教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反应时间 /sH1质量/vZXY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B.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答案】A【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从图像上看反应速率Y X Z,则三种金属的活动
10、性顺序为YXZ,故A正确,B不正确,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应为XYZ,故C错误。若都为+2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气体越少,从图像上看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18.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内均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8g镁粉,向右边的烧杯加入8.5gCu天平失去平衡。要使天平再次平衡,应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铝的质量( )A. 18g B. 16.5g C. 9g D. 1.5g【答案】C【解析】略 【答案】A【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可以算出铁、镁、铝和氢气对应的质量关系,Fe-H2, Mg-H2, 2Al-3H2,56 2 24 2
11、54 628 1 12 1 9 1故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铁、镁、铝的质量比为28:12:9,盐酸足量,当三者都有剩余,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产生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故选A。20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份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15g B0.20g C0.30g D0.45g【答案】A【解析】略21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 0 g金属锌,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1 0 g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
12、天平指针的指向是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C分度盘的右边 D3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说明稀盐酸全部反应因而生成的氢气质量一样,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一样,故选B22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 )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BX能置换酸中的氢CY能置换酸中的氢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答案】C【解析】略2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
13、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答案】C【解析】A. 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的,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也不是酸,二氧化碳是氧化物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这句话正确,但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溶质和溶剂都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说法正确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故说法错误。 25右图是两种盐酸与铁铬
14、合金的反应随铬(Cr)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实验结果(铬与盐酸反应)下列说法错的是A 稀硫酸、稀盐酸中的阳离子都是H+B 图中的“5%”表示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 同一种酸与铁铬合金反应的速度随着Cr质量分数的增加一直加快D 与相同铁铬合金反应,5%硫酸比5%的盐酸反应快【答案】C【解析】略27(2011年山东省滨州市,13题,3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
15、盐【答案】B【解析】略28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碱都含有氢氧根,所以含有氢氧根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答案】B【解析】碳酸氢钠含有氢元素,但是属于盐类,故A错误碱式碳酸铜含有氢氧根,但是属于盐类,故C错误,活泼金属也会和酸反应生成气体,故D错误,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B正确。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的水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都能与碱反应C碱中一定含有
16、金属元素 D在新制Cu(OH)2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会有红色沉淀【答案】AD【解析】略30如下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一组物质是 A硝酸铵和水 B锌粒和稀盐酸酸C氢氧化钠和水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答案】A【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气球变小3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的一组是 ( )食盐水 硫酸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A BC D【答案】A【解析】加入的物质应该具备以下条件:不能和容器中的物质反应生成其它气体;能够让稀硫酸和锌混合生成氢
17、气。加入食盐水、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后既能生成氢气,又不生成其它气体加入碳酸钠溶液后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A32甲、乙、丙分别是酸或碱的水溶液,pH值依次为1,5,14。下列图形合理的是A图(1)表示甲中滴入丙 B图(2)表示乙中滴入丙C图(3)表示丙中滴入乙 D图(4)表示甲中滴入乙【答案】C【解析】甲pH值为1,甲中滴入丙的图像的起点应该在7以下,故A错误,乙pH值为5,乙中滴入丙的图像的起点应该在7以下,故B错误,甲乙pH都7,混合后不可能大于7,故D错误。33下面是某学生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
18、氢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的溶解度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答案】B【解析】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故A正确;B、根据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是通过计算的出来的,所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不能判断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故B错误;C、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能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故C正确;D、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才可以进行,所以根据
19、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能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故D正确;故选B34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使用,其中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Mg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HCl和NaOH能发生反应C根据KNO3溶解度曲线,计算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D根据元素周期表,查找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D【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看出哪个金属活泼,不能解释燃烧的现象,故A错误。酸和碱反应时,无论碱是否是可溶性碱,都可以反应,所以B错误。根据溶解度只能计算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计算出任何溶液的质量分数,故C错误。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到相对原子质量
20、,故D正确。35鸡蛋壳中Ca3 (PO4)2、Mg3 (PO4)2约占2.8,这两种物质都属于A.金属单质 B.酸 C.氧化物 D.化合物【答案】D【解析】3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不同的是( )A、浓盐酸打开瓶塞,瓶口形成白雾 B、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质量增加C、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产生一层白膜D、滴有酸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木炭后红色消失【答案】C【解析】略37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成立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
21、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答案】C【解析】A、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故A错误;B、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原子核就带正电荷,但不属于离子,故B错误;C、柠檬酸溶液属于酸pH一定小于7,故C正确;D、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二氧化碳、碳酸盐等,故D错误故选C39图中所有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生成)。则图中物质M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答案】D【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酸碱、碳酸盐、金属、氧化物都可以变成M,则M只能是盐。故选D41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22、)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得78g固体向其中加入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发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过滤得一定质量的中性溶液和20g不溶物(滤渣),则原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为( )A50 B75 C80 D90【答案】C【解析】略4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碱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D.碱性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答案】D【解析】略43根
23、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 B C只有 D【答案】C【解析】氧化物除了需要含有氧元素之外,还必须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例如水,但只是含有氧元素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含有氧元素但是它含有三种元素,所以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了,
24、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故错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能和盐酸反应,故正确。硝酸铵属于盐类,故错误。故选C44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乙丁丙A、若甲为单质,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不一定为氧气D、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答案】D【解析】略4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来源: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酸的溶液pH值小于7,碱的溶液pH大于7,所以盐的溶液pH值等于7 C氧化物只
25、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来源:中教网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既有正价又有负价,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居未时呈负价,居中居前时呈正价,如:H2SO4中H呈+1价、S呈+6价。,故A错误;有些盐的水溶液pH不等于7,如碳酸钠水溶液的pH就大于7,故B错;有盐和水生成的不只中和反应,如金属国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等等,故D 也错。46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表示正确的图像是 ( )A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
26、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m表示加入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答案】D【解析】略47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B、碱的溶液显碱性 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C、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但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离子D、盐酸盐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所以只要是酸碱盐,都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略48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在实验室对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探究。(1)酸和碱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右图是氢
27、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A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氢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C氢原子的质量为1.008 D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盐酸和硫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_(填符号)。(3)小华同学打开盛放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后,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4)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发现由于忘记了滴加酚酞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同学们对溶质的成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小贝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氢氧化钠;小华同学说:溶质除了硫酸钠还有稀硫酸;小明同学说:溶质_ _
28、。为了证明大家的猜想,老师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 则这三位同学的猜想中不正确的是 。(5)小钢同学要配制7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经计算,他需要称量氯化铜的质量为_g。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溶液,氯化铜溶液中主要含有Cu2、Cl和水分子。某探究小组为探究氯化铜溶液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氯化铜溶液显蓝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实 验 操 作实验现象实 验 结 论取少量氯化钠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振荡 固体溶解,溶液呈无色(6)取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4的氯化铜溶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
29、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二者正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答案】(1)C(1分);(2)H(1分);(3)浓盐酸有挥发性,能在瓶口形成白雾(1分);(4)只含硫酸钠(1分);小贝同学(1分);(5)3.78(1分);氯化铜溶液中的Cu2能使溶液显蓝色(或Cl和水分子不能使氯化铜溶液显蓝)(1分);(6)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50g5.42.7g(1分)设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CuCl22NaOH Cu(OH)22NaCl(1分)135 982.7g x 解得:x1.96g(1分)答: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96g。【解析】(1)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不是原子质量;(2)
30、、(3)看答案即可;(4)当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正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硫酸钠;酚酞在碱性环境中变为红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5)70g5.4%3.78g;(6)看答案即可。49物质 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x+酸 盐+H2O x+非金属氧化物盐+ H2O A、CaO B、CO2 C、NaOH D、H2SO4 【答案】C【解析】略50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如图表示向M克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乙溶液中加入甲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完成下列问题:(1)甲是 (填名称) ;(2)要求c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若知道加入甲
31、溶液的 或 的数据即可。(3)若用b表示加入甲溶液的某一数据,试计算c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任选一个数据计算即可)【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 (2)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3)若b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说明:求出氯化钠的质量给1分,C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表达式正确给1分)解: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NaOH + HCl = NaCl + H2O40 36.5 58.5by Mag x答:略【解析】略51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 2AgNO3 R(NO3)2 + 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A. R的活泼性介于
32、铜、银之间 B. 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 R的活泼性比铜强 D. R的活泼性比铜强、银都弱【答案】A【解析】略52(2011年浙江金华,13题)概念之间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表示a、b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ab选项ABCDa酸氧化物氧化物化合反应b碱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略53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508030反应后质量(g)010020xA反应后丁的质量x为30 gB参加反
33、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C若乙为单质,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若甲、乙、丙分别为酸、盐、碱,则丁可能是水【答案】D【解析】略5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H2气体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O2气体N2气体通过灼热的CuCNaNO3Na2SO4先加入足量水,再过滤、烘干DCuO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过滤【答案】A【解析】略57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答案】 D【解析】 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还可能是活泼金属,故A错误。中和反应必须是酸和碱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B错误。灯泡发光放热,就不是燃烧,故C错误,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D正确。试卷第13页,总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