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518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20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意 1(2 分)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 和 RNA 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 DNA 与 ATP 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 RNA 中 D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考点】1F:DNA 与 RNA 的异同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核酸(组成元素为 C、H、O、N、P)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

2、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者的区别是:(1)五碳糖不同: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 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2)含氮碱基不同:DNA 中的含氮碱基是 A、C、G、T,而 RNA 中的含氮碱基是 A、C、G、U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 DNA 或 RNA。【解答】解:A、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 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A 错误;B、组成 DNA 和 ATP 的元素种类相同,都是 C、H、O、N、P,B 错误;C、T2噬菌体是 DNA 病毒,其遗传物质贮存在 DNA 中,C 错误;D、双链 DNA 分子中的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3、原则,即 AT、CG,所以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 ATP 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能正确区分 DNA 和 RNA;识记核酸、ATP 的元素组成和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识记病毒的遗传物质,明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2(2 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 mRNA 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 mRNA 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考点】27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真核细胞具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转录完成之后,信使 RNA 通过核孔出来进入细胞质,才能进行翻译过程;边转录边翻译只能发生在原核细胞 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主动运输的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相关细胞器时核糖体和线粒体【解答】解:A、人体细胞核基因转录出 mRNA 后,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故 A 错误;B、唾液腺细胞能分泌唾液淀粉酶,胰腺细胞能分泌

5、胰岛素等,唾液淀粉酶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分泌蛋白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 B 正确;C、核孔具有选择性,是 R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 DNA 不能通过,故 C 正确;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则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故 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分泌蛋白合成、核孔、主动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学习过程中需要善于总结 3(2 分)某种蛋白酶是由 129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有 l29 个氨基和

6、 129 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J6: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L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我们从蛋白质的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和特性入手,蛋白质水解后为氨基酸对于一条肽链来说,“至少”应有的氨基和羧基数都是一个若有 n 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 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分别为 m 个酶的特性主要四点: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2、

7、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解答】解:A、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有 l29 个氨基和 l29 个羧基,A 错误;B、该蛋白酶属于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 正确;C、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磷酸缓冲液作为透析液,C 错误;D、蛋白酶催化水解蛋白质,而油渍属于脂质,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无法去除油渍,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含蛋白质的血渍、奶渍时,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D 错误。故选:

8、B。【点评】这道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检测实验,酶的专一性,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点,这是基础题目,也是重点知识,应牢固掌握 4(2 分)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 20 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 DNA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成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考点】7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20 世纪 20 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

9、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点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解答】解: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可能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故A 正确;B、作为遗传物质,要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而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故 B 正确;C、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没有 DNA 高,且不能自我复制,故 C 错误;D、作为遗传物质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成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 20 世纪初期人

10、们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背景,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5(2 分)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给

11、B 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2)反应阶段: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同时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 T 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A、胸腺为 T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场所,无胸腺则不能产生 T 淋巴细胞,而T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因此需胸腺裸鼠不具备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12、,A 错误;B、因其免疫力低下,故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B 正确;C、对异体组织的排斥反应以及清除体内的癌细胞过程都属于细胞免疫,由 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 T 细胞对异体组织及癌细胞等进行识别并排斥,裸鼠无 T 细胞,故无排斥反应且不能清除癌细胞,C 正确;D、由于无胸腺裸鼠没有细胞免疫,所以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6(2 分)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

13、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考点】92:基因突变的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一秆双穗”植株在当代出现,属于显性突变,且该植株为杂合子,可以通过自交获得“一秆双穗”纯合子植株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单倍体育种过程: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后筛选出人们所需的品种【解答】解:A、突变性状在当代就显现,说明该突变为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引起的,A 错误;B、突变株为杂合子,其自交可产生“一秆双穗”的纯合

14、子,B 正确;C、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形态变化,所以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无法判断发生基因突变的位置,C 错误;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再筛选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育种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征,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测该突变属于隐性突变还是显性突变;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再判断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 7(2 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15、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考点】K5: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据图分析,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是果醋制作 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 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 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解答】解: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进行有氧呼吸,无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过程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过程有氧和无氧都能发生,故 A 错误;B、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的场

16、所是线粒体,故 B 错误;C、过程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故C 正确;D、过程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过程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 3035,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的原理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8(2 分)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

17、计分析 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考点】A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的调查方法。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解答】解:A、遗传病具有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且可以遗传给子代,因此可通过对比正常人和畸形个体的基因组是否相同进行确认,A 正确;B、同卵双胞胎遗传

18、物质相同,如果表现型不同则说明该病可能与环境条件有关,因此可通过调查双胞胎患病情况判断其病因,B 正确;C、兔形唇是否由遗传物质决定与血型差异无关,C 错误;D、调查患者家系可绘制系谱图,通过分析亲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判定其遗传方式,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类遗传病发病因素的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要注意,遗传病发病率是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调查,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群体足够大,结果为患者人数被调查人数100%;遗传方式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考虑正常情况与患病情况,从而分析基因显隐性及所在的染色体类型。9(2 分)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19、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考点】E1:稳态的生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常见的稳态失调: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pH 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解答】解:A、寒颤是竖毛肌收缩增加机体的产热量,维持体温得相对稳定,而并非失调,故 A 错误;B、出现水肿,正常的调节已失去效果,需要外来药物的干扰才能回复稳态,故 B 正确;C

20、、B 淋巴细胞增至分化,产生效应 B 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体液免疫,故 C 错误;C、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机体内水、血糖、体温及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0(2 分)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B用被 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卵细胞中,

21、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考点】9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需要理解细胞分裂的基础上,考查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相关知识【解答】解:A、抑制第一次卵裂导致染色体加倍,培育而成的个体为四倍体;A 项错误。B、用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形成的新个体为单倍体,B 项错误。C、利用移植方法获得的个体为二倍体,C 项错误。D、次级卵细胞两个染色体组,精子一个染色体组,结合后抑制极体排出导致三倍体,D 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农业生产育种,着重考查了多倍体育种方法操作,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

22、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1(2 分)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臂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考点】G2:生态系统的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借助食物结构改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素食一般指植物是生产者,处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吃肉食时人的营养级比吃素食时的营养高,所损失的能量也就越多【解答】解:A、是从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来描述的,A

23、 错误;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由于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少,损失的能量少,可利用的能量应该较多,B 错误;C、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角度合理解释题干中的观点,C 正确;D、是从营养的角度而非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D 错误。故选:C。【点评】借助食物结构改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12(2 分)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的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为了更好防止冻伤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

24、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考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农药可以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使害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解答】解: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有的是可以在外界环境大量繁殖的,A 错误;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错误;C、冬季来临时,叶片脱落光合作用减弱,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为了储存营养物质,C 错误;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能生存下来,不抗药的个体被淘汰,因

25、此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进化理论合理解释各选项并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2 分)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 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 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考点】D2: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

26、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解答】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伸肌肌群内既有传入神经纤维,也有传出神经纤维,所以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A 正确;B、b 神经元位于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其活动可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控制,B 正确;C、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而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 正确。D、是传出神经纤维,在处施加刺激能引起屈肌收缩,但没有经过神经中枢的处理,所以不属于反射,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27、力。14(2 分)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考点】H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如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美学价值等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如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

28、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解答】解:A、长在路边的小草是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故 A 正确;B、生物间存在复杂的种间关系,如小草与观赏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与草食性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对其他生物的存在既有利也可能有害,故 B 错误;C、小草可能存在潜在价值,如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故 C 正确;D、小草可能存在间接价值,如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故 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路边小草为素材,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

29、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和判断能力 15(2 分)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 种 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 种 25%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考点】B6:生物的多样性;G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从表中看出,改造后的生态系统水生植物较多,应是增加了湿地面积,从而使

30、植物多样性加大,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提供生产、生活物质【解答】解:A、改造前优势物种是陆生植物,而改造后优势物种是水生植物,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故 A 正确;B、改造前物种的种类是 20 种,改造后是 30 种,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故B 正确;C、植被覆盖率增加到 25%,可改善该区域的小气候环境,故 C 正确;D、改造的目的是改善气候条件,不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故 D 错误。故选:D。【点评】要综合表格中的文字内容和数据相结合,熟悉相关生物的类型和特点,才能全面解读选项含义,判断其正误 16(2 分)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

31、。错误的是()A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B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C利用胚胎分剖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 D一次给受体母羊植入多个胚胎。可增加双胞胎和多胞胎的比例【考点】S5:胚胎移植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胚胎移植过程两次用到促性腺激素:一次是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一次是促进超数排卵。2、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 2 等分、4 等分或 8 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3、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4、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

32、囊胚。【解答】解:A、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要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它们属于相同的生理状态,故 A 正确;B、胚胎分割应该取形态正常、发育良好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故 B 错误;C、胚胎分割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故 C 正确;D、胚胎移植可提高优良种畜的繁殖率,故 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繁殖优质奶羊的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17(2 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 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 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

33、症治疗的是()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考点】RH: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S5:胚胎移植;S8: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采用胚胎干细胞技术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细胞,单克隆抗体技术定向改善免疫能力,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对老年痴呆进行治疗,而胚胎移植技术则不能治疗老年痴呆。【解答】解:A、胚胎移植是为了获得优良个体,不能用于治疗疾病,故 A 错误;B、胚胎干细胞技术能提供和修复受损伤的神经元,故 B 正确;C、单克隆抗体技术能降低 淀粉样蛋白体的含量,定向改善免疫能力,故 C 正确;D、基因治疗技术能导入正常的基因,治疗老年痴呆症,

34、故 D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2 分)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入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的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人植物后不能表达 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考点】T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自然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所以一种生物的

35、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解答】解:A、转入到油菜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A 正确;B、由于植物与害虫间是相互选择的,转抗虫基因植物可使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B 错误;C、由于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动物生长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也能表达,C 错误;D、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要通过验证才能得到证实,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理论联系实际,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 C 选项,要求考生明确自然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19(2 分)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

36、合理的是()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 0.2g/mL 和 0.3G/mL 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0.2g/mL 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将豆腐分别置于 10C,20C,30C 的环境中,观察并比较毛霉生长的情况 在 10C 环境中毛霉生长最好 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较丰富)和乙区(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甲区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更高 用两种不同浓度 2,4D 的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 低浓度 2,4D 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考点】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37、分离和复原;C2: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F9: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K7: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当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反之则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毛霉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1518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A、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 0.2g/mL 和 0.3g/mL 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情况,由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浓度差越大,扩散的越快,

38、所以 0.3g/mL 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A 错误;B、毛霉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1518,所以将豆腐分别置于 10C,20C,30C 的环境中,观察并比较毛霉生长的情况,应该是在 20C 环境中毛霉生长最好,B 错误;C、对于土壤中小动物而言,腐殖质较丰富的地区,营养物质较多,生存环境较适宜,所以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较丰富)和乙区(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结果应该是甲区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更高,C 正确;D、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用两种不同浓度 2,4D 的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不一定是总是低浓度 2,4D 处理的插

39、条生根数多,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腐乳的制作、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0(2 分)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 基因决定雄株,g 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 对 g、g,g 对 g是显性。如:Gg 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 和 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

40、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 项考查了基因对于性别的决定的影响,由于 Gg 和 Gg都是雄株因此无法杂交;本选项是一个易错点,考生会忽略性别的因素,就用基因的分离规律推导出可能会产生雄株的结果而错选 AB 项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两性植株可能有两种基因型 gg或 gg。若基因型为 gg,根据分离定律会产生雄配子两种 g 或g,雌配子两种 g 或 g若基因型为 gg,则能产生雄配子 g,雌配子 g,共 2 种。C项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若两个 gg植株自交就可以产生雌株。D 项考查植株的自由交配,由于两性植植株有

41、两种,一种是 gg、一种是 gg,随机传粉,子代中可能有gg,可能有 gg,可能有 gg,杂合子比例应当由基因频率给出,为 2gg(这里代表基因频率),而 g+g1,杂合子比例必然小于 0.5,而杂合子以外都是纯合子,必然大于 0.5。【解答】解:A、Gg 和 Gg都是雄株,不能杂交,故 A 错误;B、两性植株可能有两种基因型 gg或 gg。若基因型为 gg,根据分离定律会产生雄配子两种 g 或 g,雌配子两种 g 或 g若基因型为 gg,则能产生雄配子 g,雌配子g,所以两性植株最多产生 2 种雄配子,2 种雌配子,共 4 种,故 B 错误;C、两性植株自交可能产生雌株,如 gggg后代可能

42、出现 gg是雌株,故 C 错误;D、两性植株群体内(有 gg 和 gg两种基因型)随机传粉,gg 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纯合子;gg 和 gg杂交的后代也有 的为纯合子;gg个体自交后代有 的为纯合子,则1212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后群体内纯合子比例肯定会比杂合子高,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遗传规律作为考题背景,考查了性别决定、复等位基因和基因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题每题 3 分共计分共计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

43、选对者得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其他情况不得分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3 分)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 92 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 1223【考点】62:精子的形成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 4 个精子,

44、但只有两种类型【解答】解:A、人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产生染色单体,且染色单体可达到 92 条,A 正确;B、一般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B 正确;C、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C 正确;D、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 4 个精子,但只有 2种,即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 1,D 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

45、考查精子发生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理解交叉互换能形成配子的多样性,能运用所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2(3 分)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考点】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

46、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的原因是:延长光照时间的刺激被鸡眼睛感知,将此信息传递给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再传递给下丘脑,促使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使得性腺发达、并分泌更多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所以鸡的产蛋率增加【解答】解:A、延长光照刺激时通过神经调节(促进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合成)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提高产蛋率,A 错误;B、雌激素可促进卵泡的成熟和排卵,B 正确;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其中前者占主导地位,C 正确;D、动物的行为是遗传因

47、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 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对鸡产蛋的问题进行解释,并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正确理解鸡产蛋行为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与体内雌性激素有关,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 23(3 分)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A浓度高于 106mol/L 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 M 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

48、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生长素促进果实的生长,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解答】解:A、由柱状图解可以看出,生长素浓度高于 106mol/L 时,只是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并非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A 错误;B、由图解可以看出,生长素含量达到 M 值时,植物乙烯的合成曲线开始上升即植物开始合成乙烯,B 正确;C、由图解可以看出,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时,生长素含量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错误;D、由图解可以看出,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达到峰值比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早,是不同步的,

49、D 正确。故选:BD。【点评】正确识图并理解图解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掌握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24(3 分)明党参是我国珍稀药用植物,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方法有()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 B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 C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获取药用成分 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考点】R4: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快速繁殖优良品种、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即大量培养明党参

50、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解答】解:A、设计细胞培养反应器,实现药用成分的工厂化生产,这样可以减少明党参的采伐量,A 正确;B、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大量培养愈伤组织,直接提取药用成分,这样也可以减少明党参的采伐量,B 正确;C、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栽培组织培养苗,获取药用成分,这也是对明党参的有效保护,C 正确;D、利用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可以大量快速繁殖明党参,D 正确。故选:ABCD。【点评】本题以明党参为素材,考查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过程、条件和应用,特别是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属于考纲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