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含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09-01实施
-08-20发布
优质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DB341423/T 002—
代替DB341423/T 002—
DAI
DB341423
安徽省含山县地方标准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 《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1423/T 002— 《无公害农产品 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41423/T 002— 相比, 除作了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变化如下:
1) 标准名称由《无公害农产品 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改为《优质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 新标准将原标准的5.2.1和5.2.2合并成5.1.2。
3) 新标准对原标准的1、 2、 3、 5.1、 5.2.3、 5.2.6、 5.3.2、 5.3.3、 5.4.1、 5.4.2、 5.5、 5.5.3等条款内容进行增( 减) 、 修改, 并对条款序号进行修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含山县农业委员会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守荣、 张跃。
本标准于 2月首次发布,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优质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 生产技术规程的定义、 产地条件、 生产技术管理、 收获及后续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含山县区域内优质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NY 414 低芥酸低硫甙油菜种子
DB34/T 169 优质油菜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207 无公害农产品 质量安全标准
DB34/T 208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140.3 安徽省主要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 油菜平衡施肥技术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优质油菜
油菜籽符合”双低”( 油脂芥酸含量低于5%, 饼粕硫甙含量低于40μmol/g) 要求的油菜籽。
3.2 无公害油菜
油菜籽符合国家无公害要求的油菜。
3.3 高产油菜
每667m2( 亩) 油菜籽产量200kg以上的油菜。
4 产地条件
4.1 优质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产地应选择在土壤条件良好, 远离公路主干道、 工厂、 生活区, 灌溉水清洁无污染且排灌方便、 土壤肥力高的农业生产区域。
4.2 优质油菜无公害高产栽培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和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DB/T 208的要求。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育苗移栽
5.1.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 高产、 抗病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如秦优12等, 种子质量符合NY 414的规定。
5.1.2 苗床准备
选用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 远离村庄、 靠近水源、 排灌方便且灌溉水清洁无污染的地块做苗床。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1: 5~7。8月中旬翻耕灭茬, 并耙细保墒, 结合整地每667m2( 亩) 施腐熟农家肥 ~2500kg、 复合肥( 总养分含量≥25%) 50㎏、 尿素5~10㎏、 硼砂1kg。耖犁耙细, 按畦宽130㎝、 沟宽30㎝拉线开沟做畦。
5.1.3 适时播种
播种期为9月10~15日, 最迟不超过9月25日, 具体时间依据品种特性而定, 每667m2(亩)苗床播种量400g左右。
5.1.4 苗床管理
5.1.4.1 间苗、 定苗
齐苗后进行第一次间苗, 间去丛生苗; 一叶期进行第二次间苗, 达到苗不挤苗, 间小留大, 去弱留壮; 三叶期进行定苗, 株距7~9㎝。
5.1.4.2 适期化控
油菜3叶1心期, 每667m2(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g对水50kg喷雾。
5.1.4.3 肥水管理
结合间苗、 定苗追施稀人畜粪提苗, 每667m2( 亩) 次用尿素3~5kg或腐熟人畜粪500~1000㎏对水浇施; 四叶期后控制肥水促壮苗。移栽前7天每667m2( 亩) 追施尿素5~10㎏; 移栽前1天浇透水, 以利起苗。
5.1.4.4 防治虫害
苗床期应注意小地老虎、 菜青虫、 蚜虫、 跳叶甲等害虫的防治。
5.1.5 适时移栽
5.1.5.1 大田整地
早茬田应及时翻耕, 耙平保墒。10月中下旬再耖耙平做畦; 晚茬田抢茬、 抢墒整地。按畦宽120~150㎝, 沟宽33㎝, 沟深27㎝标准拉线做畦, 三沟配套。
5.1.5.2 适时移栽
苗龄40天或叶龄6叶时, 力争早栽。
5.1.5.3 合理密植
按肥水条件和移栽期确定。一般每667m2( 亩) 栽8000株左右, 行株距33㎝×25㎝。
5.2 直播
5.2.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 高产、 抗病、 耐密植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种子质量符合NY 414的规定。
5.2.2 精细整地
在不破坏犁底层前提下, 力求深耕, 一般在20cm以上, 表土土疏碎细。畦宽2.0m, 沟宽20cm左右, 沟深25cm以上。 ”三沟”配套。
5.2.3 适期播种
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在9月底10月初。
5.2.4 播种方法
1) 机直播: 保墒播种, 播种深度20mm以内, 播种量200~250g/667m2( 亩) 。雨水过多, 及时开沟降渍, 防止闷种死苗。墒情不足, 影响出苗, 及时灌水。
2) 点播: 一般开成平底穴, 穴距20cm左右, 行距25~30cm, 穴深3~4cm, 每穴5~6粒种子, 播种量约200g/667m2( 亩) , 播种后, 用细土粪盖籽。
3) 撒播: 同条播相似, 要求播种时开沟1.2~1.5m, 用干细土或尿素拌种, 均匀撒播, 播种量 250~300g/667m2( 亩) 。
5.2.5 间苗、 定苗和补苗
第一次间苗宜在第一片真叶期, 第二次间苗宜在2~3片真叶期, 4~5片真叶期开始定苗、 补苗。定苗密度依品种特性、 播种迟早、 土壤质地和肥力而定, 一般以1.5~1.8万株/667m2为宜。第二次间苗、 定苗结合施苗肥, 并进行中耕, 中耕时将行穴间土壤锄细锄松。
5.2.6 适期化控
11月底至12月初, 每667m2( 亩) 施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g, 对水50kg喷雾, 控旺促壮, 提高油菜抗冻、 抗倒伏能力, 保苗安全越冬。
5.3 除草
以化学除草为主, 有条件的能够于移栽油菜活棵、 直播油菜4-6叶期及冬前、 开春后进行中耕。化学除草选用的除草剂应遵照《无公害农产品 农药使用准则》。
5.3.1 芽前除草
移栽油菜栽前1~2天、 直播油菜播种覆土后每667m2( 亩) 选用50%广佳安乳油50~60毫升或96%金都尔乳油50~60毫升对水50kg均匀喷雾于土表, 进行土壤封闭。
5.3.2 茎叶除草
对未及时进行芽前除草或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 可于移栽油菜活棵后、 直播油菜6~8叶期, 根据田间杂草种群结构及数量, 有针对性选择一种或两种除草剂对水茎叶喷雾。如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高盖、 烯草酮、 精喹禾灵等, 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草除灵、 二氯吡啶酸等。开春后可视田间草情、 草相选用高盖再防除一次禾本科杂草。
5.4 平衡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增施有机肥。每667m2( 亩) 需施纯N 18㎏, P2O5 8㎏, K2O 12㎏。在肥料的分配上, 65%氮肥、 70%钾肥、 100%磷肥另加硼砂0.5㎏作基肥施用。10%的氮肥作冬前苗期追施, 25%的氮肥、 30%的钾肥作苔、 花肥分期追施。
5.5 病虫害防治
重点抓好蚜虫、 菜青虫和油菜菌核病、 霜霉病、 病毒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方法, 达到生产无公害油菜籽的目的。化学防治在农药的选用上不得使用无公害油菜生产禁用的农药, 禁用农药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如六六六、 杀虫脒、 甲基对硫磷、 甲胺磷、 久效磷、 磷胺等高毒、 高残留农药外, 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禁用农药
农药种类
农药名称
1、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 乙拌磷、 甲基异柳磷、 治螟磷、 氧化乐果、 马拉硫磷、 内吸磷、 水胺硫磷、 灭线磷、 硫环磷、 蝇毒磷、 地虫硫磷、 氯唑磷、 苯线磷、 甲基硫环磷
2、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克百威、 涕灭威、 灭多威
3、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5.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质良种; 合理布局, 实行水旱轮作; 加强中耕除草, 人工拔除病株; 培育无病虫壮苗; 科学配方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磷、 钾肥。
5.5.2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 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 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 使用BT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
5.5.3 化学防治
5.5.3.1 虫害防治
蚜虫每667m2( 亩)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对水50㎏喷雾; 菜青虫每667m2( 亩) 可用20%灭幼脲悬浮剂或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5.5.3.2 病害防治
菌核病每667m2( 亩) 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g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g对水60㎏喷雾; 霜霉病每667m2( 亩) 可用80%多菌灵超微粉100g对水60㎏喷雾; 病毒病每667m2( 亩) 可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喷雾。
6 收获及后续管理
6.1 收获
收获过程中所有工具要清洁、 卫生、 无污染。
6.2 分装、 运输、 贮存
应符合DB34/T 207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