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性高血压高血压健康讲座健康讲座老年性高血压的概念老年性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老年性高血压主要有以下特点:(1)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
2、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2)血压波动大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血压波动大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3)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
3、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此时需特别注意,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此时需特别注意,不要应用使并发症加重的药物。不要应用使并发症加重的药物。(4)恶性高血压罕见老年人的恶性高血压罕见老年人的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高血压以良性高血压居多,恶性高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血压极少。表现为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
4、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才被发现。老年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1)老年人喜食含钠高的食品,因为老年人味老年人喜食含钠高的食品,因为老年人味觉功能减退。觉功能减退。(2)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容易发老年人腹部脂肪堆积和向心性肥胖容易发生高血压。生高血压。(3)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老年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血症。(4)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高,血中肾上腺老年人的交感神经活动性高,血中肾上腺素水平较高,但不易排出。素水平较高,但不易排出。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1)钠摄入过多)钠摄入过多,使血容量负荷过重;使血容
5、量负荷过重;2)长期吸烟:不出现夜间血压下降;)长期吸烟:不出现夜间血压下降;3)其他:嗜酒)其他:嗜酒,缺乏运动等。可以通缺乏运动等。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高血压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高血压,限制钠的限制钠的摄入摄入,参加规律的有氧运动参加规律的有氧运动,限制每日限制每日酒精摄入量酒精摄入量,可以将收缩压降低可以将收缩压降低20 mmHg。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老年性高血压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生。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
6、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人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等常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等常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竭,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
7、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加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重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中,要注重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脑梗塞的发生。老年性高血压用药特点长期使用利尿剂须注重低钾血症及室性心律异常的发生,有左心长期使用利尿剂须注重低钾血症及室性心律异常的发生,有左心室肥厚者须预防心律失常的出现
8、和猝死的发生。老年人不宜采用室肥厚者须预防心律失常的出现和猝死的发生。老年人不宜采用大剂量利尿剂、神经节阻滞剂、大剂量利尿剂、神经节阻滞剂、a1受体阻滞剂及肼苯哒嗪等药物,受体阻滞剂及肼苯哒嗪等药物,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造成脑供血不足。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造成脑供血不足。对于合并冠心对于合并冠心病的老年人高血压可选心脏选择性病的老年人高血压可选心脏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因其能增加冠受体阻滞剂,因其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室壁张力。但长期使用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室壁张力。但长期使用会引起抑郁症及与利尿剂类似的副作用。合并有哮喘、慢性阻塞会引起抑郁症及与利尿剂类
9、似的副作用。合并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外周血管疾病、心动过缓、心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性肺病变、外周血管疾病、心动过缓、心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肝脏病变及患有急进型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应慎用肝脏病变及患有急进型高血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应慎用受体受体阻滞剂。阻滞剂。另外,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另外,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是推荐的一线药物。也是推荐的一线药物。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疗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顺序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效顺序为: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特
10、点1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和脉压大: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和脉压大: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显现出收缩压随年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显现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多于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多于5060岁之后开始下降,脉压岁之后开始下降,脉压逐渐增大。逐渐增大。2 血压波动大血压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24h之内常见血压不稳定、之内常见血压不稳定、波动大。要求医生不能以波动大。要求医生不能以1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每天至少常规测量每天至少常规测量2次血压
11、。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随时监次血压。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随时监测血压。测血压。3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测量患者平卧测量患者平卧10min血压和站立血压和站立3min后血压,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后血压,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收缩压相差收缩压相差20 mm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相差)和(或)舒张压相差10mmHg,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晕厥。老
12、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晕厥。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并随年龄、神经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的增加而增多。并随年龄、神经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的增加而增多。1/3老年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体位突然发生变化以血压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体位突然发生变化以后,血压突然下降。此外,老年人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较差,后,血压突然下降。此外,老年人对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较差,任何导致失水过多的急性病、口服液体不足以及长期卧床的患任何导致失水过多的急性病、口服液体不足以及长期卧床的患者,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者,都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误区误区
13、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误区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大多数患者都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虽然方便家庭治疗虽然方便,但若步入误区但若步入误区,就有可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误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治疗误区:老年高血压治疗误区之一:凭凭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感觉服药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不服药,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突然加大药量。
14、殊不知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不测血压测血压,盲目服药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恶化还可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诱发心脑血管疾患。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误区误区之二误区之二: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间断服药有些老年人在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见症状好转见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血压降至正常,即认为已即认为已“治愈治愈”,便自便自行停药行停药,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经过一段时间见血压升高后,又又再用药。就这样再用药。就这样,
15、用用停停用用停停,人为地使血人为地使血压降低压降低升高升高再降低再降低再升高再升高,如此如此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不仅会促使病情恶化,而且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而且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进一步不利于进一步治疗。治疗。误区之三误区之三:无高血压症状不服药一些无高血压症状不服药一些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很高,平平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时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身体没有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其它不适,这些人很少服药或根本不这些人很少服药或根本不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服药。从病理学方面讲,无症状高血无症状高血压长期不服药压长期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可使病
16、情加重,又可又可诱发心脑血管疾患。诱发心脑血管疾患。误区之四:降压过快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降压过快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误区之五误区之五:睡前服药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睡前服药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认为这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好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人在睡眠后人在睡眠后,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全身神经、肌肉、血管和心脏都处于放松状态状态,血压比白天要下降血压比白天要下降 20%左右左右,如果如果睡前服药睡前服药,两小时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两小时
17、后正是药物的高峰期,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这样就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使心、脑、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聚成块,阻塞脑血管阻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中风。引发缺血性脑中风。误区之六误区之六:滥用、乱用药高血压按其病情滥用、乱用药高血压按其病情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及其器官的损害情况分为三期,对各期高对各期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老年人患血压的治疗用药有所不同。有些老年人患高血压后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照别人而是按照别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用药,或者偏信广或者偏信广告的宣传告的宣传,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不对病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因此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时,必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须严格遵照医嘱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达到既有效地控制血压稳定又减少并发症的目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