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目 录一第1章 项目总论四1.1 项目背景四1.1.1 项目名称四1.1.2 项目承办单位四1.1.3 项目主管部门五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五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五1.1.6 研究工作依据八1.1.7 研究工作概况十1.2 可行性研究结论十二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十二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十二1.2.3 厂址十二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十二1.2.5 环境保护十二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十三1.2.7 项目建设进度十三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三1.3 存在问题及建议十四第2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十六2.1 项目提出的
2、背景十六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十六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二十二第3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二十三3.1 市场调查二十三3.1.1 现有辐照需求调查二十三3.1.2 辐照能力调查二十三3.1.3 替代品调查二十三3.1.4 辐照价格调查二十四3.2 市场需求预测二十四3.3 建设规模二十五3.4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二十五第4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二十七4.1 资源二十七4.1.1 资源评述二十七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二十七4.2 建设地区的选择二十七4.2.1 基础设施二十七4.2.2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二十八4.3 厂址选择二十八第5章 工厂技术方案三十5.1 辐照加
3、速器装置总体工艺布局三十5.2 KD-LINAC-10电子辐照加速器技术参数三十5.3 主要设备组成三十一5.4 关键技术三十二第6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三十三6.1 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三十三6.2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三十三6.3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三十四6.4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三十五6.5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三十五6.5.1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三十五6.5.2 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三十五6.5.3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三十六6.5.4 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三十六第7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三十七7.1 企业组织三十七7.1.1 企业组织形式三十七7.1.2 企业工作制度
4、三十七7.2 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三十七7.2.1 劳动定员三十七7.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三十八7.2.3 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三十八第8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三十九8.1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三十九8.1.1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三十九8.1.2 资金筹集安排三十九8.1.3 技术获得与转让三十九8.1.4 施工和生产准备四十8.1.5 竣工验收四十8.2 项目实施进度表四十8.2.1 计划进度表四十第9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四十三9.1 项目总投资估算四十三9.1.1 编制依据四十三9.1.2 编制方法四十三9.1.3 估算结果四十三9.2 资金筹措四十四9.2.1 资金来源四十四9
5、.3 资金使用计划四十四9.4 还款计划:四十五第10章 财务分析四十六10.1 经济评价依据及范围四十六10.2 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四十六10.3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四十六10.3.1 年辐照收入估算四十六10.3.2 辐照总成本及费用估算四十七10.3.3 利润及利润分配四十七10.4 财务分析四十八10.4.1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四十八10.4.2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四十九10.4.3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五十10.5 不确定性分析五十10.5.1 盈亏平衡分析五十10.5.2 敏感性分析五十10.6 经济评价结论五十第11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五十一11.1 结论与建议五十一11.1.1 结
6、论五十一11.1.2 建议五十一第12章 附件五十三12.1 粮食辐照杀菌,食品、塑料辐照改性图五十三12.2 世界辐照装置一览表五十四12.3 美国辐照食品一览表五十六12.4 加纳辐照食品一览表五十八12.5 南非辐照食品一览表六十二12.6 2MeV加速器杀炭疽菌等实验结果参数表六十五12.7 研制的8-10MeV、3-5kW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装置六十六12.8 研制的10MeV、10kW辐照加速器六十八12.9 研制的10MeV,20kW辐照加工用加速管七十七十二第1章 项目总论1.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卫生要求必定要遵循国际规范。为达到国际卫
7、生组织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即便严格控制食品生产环境及工艺也不易达标,如家禽产品,在欧洲市场上有75,在美国有60已被沙门氏杆菌感染,在美国每年约有200万沙门氏病病例,其治疗费用约25.4亿美元,而用于弓形浆虫病的治疗费约44亿美元。原因在于这些食品的原料在饲养或栽培、运输等过程中很难控制微生物等,因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和农业组织(FAO)批准并推荐食品辐照等后处理加工,以减少食源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食品辐照中心(详见附件二),对食物(水果、肉类、蔬菜、药材等)等进行辐照处理,以达到杀菌、灭虫、消毒、抑制发芽、延缓衰老、延长保存期等目的(附件一
8、)。如附件一所示,美国已建立了20个辐照装置,并用于35种食品辐照(见附件三),非洲加纳就有171种食品经辐照处理上市出口(附件四),南非有89种食品辐照产品(附表五)。“9.11”事件后,炭疽菌因危害人的生命安全也成为重要的杀菌对象,附着在邮件等纸制物品上的这类菌采用常规消毒法已无能为力,只有电子束或射线才能到达杀菌的目的(附件六)。2004年在我国及世界上30多个国家出现的SARS病毒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电子束或射线由于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用来对价值较高,难以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和防护用品进行有效的杀菌灭菌。近年来欧盟、日本、美国等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大
9、国由于农药残留及含菌的问题,相继部分禁止进口我国虾仁、鳗鱼、鸡肉、蜂蜜等食品,每年给我国造成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很多国家要求我国的出口食品进行辐照处理,例如日本已明确表示,不允许未经辐照处理的中草约、豆制品等进口,另据有关报道,目前我国水果蔬菜因腐烂变质每年损失数十亿元。为解决事关人们身体健康和国家经贸发展的这一问题,以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功率电子束及其产生的射线作为辐照源,可以对各种物品(食品、饮料、药材、医用器械等)进行辐照处理,意义重大、经济效益前景良好。1.1.1 项目名称10MeV、10kW电子辐照加速器KD-LINAC-10辐照杀菌消毒。1.1.2 项目承办单位合肥中科大爱克科技
10、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大爱克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实业总公司控股的科技型公司,公司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本公司的主要科技人员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技术上居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如研制的2MeV邮件消毒用加速管,10MeV、20kW辐照加速管,16MeV医疗用电子加速管,X射线探伤加速管等均为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包括该公司已购入的“电子直线加速管研制和调试技术”均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为国际首创。我们掌握了辐照加速器研制的核心技术物理设计、工程设计、辐射防护设计、加速管
11、制造、部件测试和整机调试技术。已获得“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科研型企业”国际ISO9001质量体系认定,先后参加国家“863”、“973”、“211”工程、“大科学工程”及重点攻关项目多项,为国家大科学工程及重大项目的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经过几年发展,已在国内辐照加速器行业树立了领先地位,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对市场行情的把握能力,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公司开展的业务主要有: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及相关技术服务;电子直线加速管的研制及相关技术,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1.1.3 项目主管部门河南省科技厅(或漯河市科技局)通讯地址: 1.1.4 项目拟
12、建地区、地点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工业园区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合肥中科大爱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绍军项目负责人:裴元吉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负责人简介:裴元吉1964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参加“696”电子工业会战,研制微米束掺杂机;用于飞机上的激光测距仪的研制,完成了激光测距仪的电源的研制。主持完成了用于合肥TOKAMAK装置的中性粒子加热用的500mA强流离子源的研制。1977年1991年12月,参加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立项调研、预研究、物理设计、工程建设。期间曾任筹备组副组长兼任注入组组长和真
13、空组组长,工程副总工程师兼直线加速器部主任。9296年任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运行和性能改进,束流不稳定的课题研究,等离子体加速器原理的探索研究。组织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加速器部分的项目建议书的起草并参与二期工程的建设。9799年主持完成国家攀登项目123I药物的研究。20032004年主持完成了5kW、8-10MeV 辐照加速器研制(2005年通过安徽省科技厅主持等全国专家审定会);2002年首次在国内开展二次电子发射微波电子枪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创新课题);2002至今开发研制10MeV、10-25kW辐照加速器;2007至今承担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
14、基金项目等。 曾历任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加速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真空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安徽省核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真空技术学会会员。美国先进科学协会成员。 上述有关研究曾获以下奖励:“合肥同步辐射装置预研制和物理设计” 1983年 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集体奖,未排名。“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 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三。“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 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康普顿型自由电子激光理论与实验” 1995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四。加速器物理基础一书1995年获部级
15、优秀教材一等奖(在第三届普通高校原子能类教材评比中)。主要编写者之一。未排名。在发展中华民族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优异成绩。获1996年度 “光华科技基金奖” 二等奖。目前承担的项目有:参与介质波导加速结构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6)。主持负责10MeV,10KW辐照加速器的研制。(合作开发项目,20062009年)。主持6MeV驻波医用加速器本体结构的研制(合作开发项目,2006.32008.10)。THz辐射源研究(2007)同轴吸收负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发表论文160余篇,学术论文代表作如下: Y.J.Pei, 200 MeV LINAC-In
16、jector for Storage Ring of HESYRL, Rev. of Sic. Inst. Vol.60, No.7, 1701, (1989) Y.J.Pei, et al., “A New Magnetic Material with Low outgassing Rate for the Electron Storage Ring of HESYRL” Vacuum Vol.41, No.7-9, 1870 (1990)。Yuan Ji Pei; W.M.Li; D.M.Jiang; X.Q.Wang, A pulse septum magnet with low out
17、gassing rate,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 398 pp. 368-372,1997Y.J.Pei, Y.X.Wang, Y.X.Li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n 123I produced by photonuclear reaction on Xenon at electron LINAC of 200 MeV Proc. of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sotopes Vancouver, Canada Sep
18、t.6-10,1999裴元吉,刘清亮,李裕熊,“用反应生产放射性药物的研究” 核技术 2000 Vol.23,No.8 PP: 562-566Y.J. Pei, Ge Li, Xiang Qi Wang,et.al., “A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T FACILITY FOR REMOVAL OF SO2 AND NOx IN THE FLUE GAS FROM COAL FIRE POWER PLANT” 2001 PAC, Chicago (2001)Yuan Ji Pei, Wencan He , Kai Jin, “The simulation and
19、analysis of secondary emission microwave electron gun”, APAC2001, Beijing (2001)Jin, K.; Pei, Y.J.; Jiang, D.M.; Liu, Y.Z. Collinear load study for X-band linear accelerator structure,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 Volume: 488, Issue: 3, pp 473-477, August 11, 2002刘建
20、宏,王筠华,裴元吉等 “合肥光源逐束团测量系统研制”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 Vol.17, No.5谢爱根,裴元吉,孙红兵等,金属的有效真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关系与原高能电子入射角的关系 高能物理和核物理Vol.29,No.5,婆婆:530532 2005孙红兵,裴元吉等,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的倍增特性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 Vol.16 , No.11孙红兵,裴元吉等,二次发射微波电子枪数字计算方法 高能物理和核物理Vol.29,No.1 2005裴元吉 “漯河食品辐照加速器研制报告”(见8-10Me、V3-5kW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装置科技成果鉴定文件)2005.5H.Zhang,Y.J.P
21、ei, “Adsorption Study of Al2O3 Coatingf on the Pulse Septum Magnet Surface” PAC03 P.818, Stanford (2003)冯光耀,裴元吉等, 消毒灭菌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物理设计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Vol.30,Supp.I,2006冯光耀,裴元吉,蒋道满等,辐照食品直线加速器电子枪设计 核技术,Vol.29,No.9,2006Wang Rong,PEI Yuan-Ji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RF Couplers Design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
22、ion by Microwave Studio” HEP&NP,Vol 30, No 6, Jun.,2006裴元吉, “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等高功率THz波辐射源”,国防科技前沿论坛2008论文集 p.43-53, 2008专利:集装箱中卷烟探测成像装置,发明人:李广寅、裴元吉、许志宗、胡素华、张学普、张庆华专利申请号: CN99120681。9专利公开号: CN1301960专利公开日期:2001年7月4日外置阴极独立调谐微波电子枪,发明人:裴元吉、庞键、冯光耀等专利申请号:2010101052772。2此专利申请已于2010年2月5日受理。1.1.6 研究工作依据本项目是一项多学科综合性的高
23、技术产业化项目,它涉及到加速器物理及技术、化学、辐射化学、辐射生物学、医学、微波技术、高压技术、等离子体物理及诊断等学科。本项目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完成国家大科学工程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建设,先后研制了30MeV、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各一套,其中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已经稳定运行了十五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拥有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装置,该装置是我国“七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大型科研工程项目。“八五”期间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向国内外100多用户单位开放。该项目是该校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立足国内,自行设计,在国内加工制造、调试成功的具
24、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科研工程装置。该项目于1992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她的建成和良好运行不但反应了该实验室拥有一批高于水平的专家教授,而见还成长了一批优秀的年青科学工作者。在“九.五”期间国家又投资1.18亿人民币,对该装置进行新建光束线的建设和加速器性能进一步提高的二期工程建设。在“2ll”工程中,加速器物理及同步辐射应用属于重点学科建设,其中脉冲磁场技术、微型场致发射点阵式冷阴极研究、新加速结构研究、深度光刻LIGA研究均是其中研究课题,这些课题为本项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八五”、“九五”期间,该实验室还承担攀登(B)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
25、目以及科学院重点项目、国家“九、五”人才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加上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每年有不少于3000万的经费支持。这些项目研究,有的已完成,有的正在进行。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为完成此项目铺平道路,如最近完成的时间间隔可调,时间抖动o.1ns的时序研究取得成功,这为产生任意时间结构的电子束、栅控技术奠定了可靠基础等。同步辐射光源的主体设备是电子加速器,该加速器的物理设计、工程设计以及安装调试全是该实验室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技术难题后建成的。在建设、调试以及进行改进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各种实验设备,这些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如带电子粒子动力学研究,各种电场形态的
26、理论计算和测试技术,电子枪,高压技术,束流控制及诊断技术,越高真空技术,各种形态磁场(直流、脉冲磁铁、永久磁铁以及超导磁铁等)的设计及测试技术,剂量防护设计和监控技术,以及相应的实验室及其测试设备等。在设计、建造、运行、维护和改进200 MeV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过程中以及“211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和建立了相关的实验室和设备。近几年,特别是在“211工程”的支持下,开展了不同波段加速结构的研究,拥有完备的设计软件:MAFIA(用于加速腔体设计等)、OPERA-3D(电磁场、电子枪、束流动力学模拟计算等)、I-DEAS(用于结构冷却、热变形等模拟计算)、EGS4(模拟束流
27、同物质的相互作用等)以及自编的束流动力学计算程序等。这些程序已用于数十根加速管的设计和数台低能加速器的设计(1.6MeV X-波段加速器的设计、2MeV,1kW辐照加速器的设计等),其设计参数同调试参数吻合很好。其他设备如调制器、微波功率管(磁控管、速调管等)等可从有关单位和公司签订合同购置。总之,该项目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单位,已具备走出实验室,迈向市场进行商业运作的一切条件。1.1.7 研究工作概况预研制阶段(1977198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1977年同步辐射装置的建造列入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年春中科
28、院决定成立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主的同步辐射加速器筹备组,并于当年三月在合肥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讨论了我国建造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初步方案,象征着我国同步辐射事业的正式启动。在随后几年的预研制过程中,工程人员制成了一段3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块弯转磁铁、一块四极磁铁及一个储存环的超高真空系统,以及物理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和第一手的经验,为后面的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1年10月,中科院在合肥召开了“合肥同步辐射装置预研制及物理设计审定会”,会议认为“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已基本进入工程的条件”。国家同步辐射实验立项建设(19831991)1983年,国家计委以计科【1983】470号
29、文关于建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复函批准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备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式立项。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1984年,国家计委以计科(外)【1984】2033号文关于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扩初设计的批复批准了该工程的主体工程建设规模为建造一台能量为8亿电子伏的同步辐射光源及相应的实验设施,总投资5990万元(含350万美元),并列入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的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扩初设计中确定了电子储存环的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100300mA,用一台能量为200MeV、脉冲流强为50mA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并明确
30、与加速器建设的同时,建造5条光束线及5个实验站,它们分别是:光电子能谱光束线实验站、分时光谱光束线实验站、软X射线显微术光束线实验站、X射线光刻光束线实验站。1988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土建工程基本完工;1989年3月加速器的所有部件都已安装就位并经过局部和分系统的调试,同年4月开始联调,25日开始注入储存环,仅经过23小时便得到第一个储存束流;1989年光束线实验站开始安装,1991年8月完成所有光束线实验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同年9月开始用同步光进行调试,并开展实验研究工作。1991年12月22日至23日,由国家科委组织,王淦昌任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进行技术鉴
31、定。鉴定委员会认为“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成的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上同类加速器的先进水平,已建成的五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五个实验站的主要性能指标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1991年12月26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高度评价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的建设者们在全国有关工厂、研究所及院校的大力协同和支持下,团结一致、坚忍不拔,发扬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二期工程建设(1998年2004年)1994年2月由钱临照、唐孝威两位院士发起,王淦昌、谢希德、谢家麟、冯端、卢嘉锡等34位院士联合向有
32、关部门提出关于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充分利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议,中国科技大学也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造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的申请。1996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二期工程作为“九五”的首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启动。国家计委分别以计科技1997557号文和1503号文对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中国科学院,同意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依托建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总投资11,800万元人民币。1999年4月15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投资1999416号文国家计委关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的批复同意二期工程开工建
33、设。二期工程的技术目标是:在充分保证机器主体长期、可靠、稳定运行,大幅度提高光源积分流强、亮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新建1台波荡器插入元件,增建8条新光束线和相应8个实验站。竣工后,合肥光源的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将作为性能优秀、稳定可靠、部分指标相当先进的中低能区同步辐射光源,长期处于国际上同类装置的一流水平。2003年11月,合肥光源首次满能量储存300mA束流;2004年3月5月,中科院组织专家组对加速器、光束线的大多数项目进行测试。同年5月,中科院组织对工程进行工艺鉴定。2004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对二期工程进行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
34、室通过二期工程建设,提高了装置技术水平,扩大了实验应用领域,基本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批准的建设目标。国家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1.2 可行性研究结论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高功率电子束辐照加速器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药品和医疗卫生材料的消毒灭菌,它也广泛用于材料改性、高性能材料制备等领域。漯河市属于食品名城,漯河市及其周边可提供的资源是非常广阔的:1. 调味品:漯河市及周边区域有规模以上调味品企业40余家,年辐照量3万吨;年辐照收入可达3600万元;2. 卫生材料:一次性注射器、妇女儿童卫生用品,年辐照量1万吨;年辐照收入可达1000万元;3. 农副产
35、品:大蒜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年加工量约1万吨;年辐照收入可达750万元;4. 生鲜肉产品:生鲜猪肉、生鲜鸡肉,年辐照量10万吨。年辐照收入可达750万元。根据以上数据,漯河周边每年的辐照需求在15万吨,辐照费用6100万元。本项目拟建辐照加工生产线三条,每条生产线年辐照时间按7000小时计算,每小时辐照产品品均按3吨计算,年辐照能力为6.3万吨。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项目启动运行后无原材料、燃料的采购使用。动力采用工业用电已经满足设备运行的需要。1.2.3 厂址本项目选址意向:漯河市召陵工业园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水源及取水条件:自来水,循环冷却使用。废弃物排放堆置条件:无废水废渣
36、等废弃物排放。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项目范围:专用厂房,仓库(未辐照仓库、已辐照仓库),办公楼,停车场,厂区绿化。本项目主要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客户来料进行辐照消毒杀菌。主要设备的来源,向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实验室定制。1.2.5 环境保护根据国家辐射安全标准,本项目按比国家标准严格十倍的计量要求进行辐射屏蔽计算,并利用EGS4软件进行模拟计算,辐照加工场所的四侧采用等效2.3m厚水泥的防护墙,顶盖选一米厚的钢筋水泥,对环境非常安全。在设备运行、检修时安全连锁系统将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由于电子能量低于10MeV,因此该装置在运行时除自身的电子束和-射线外不产生任何放射性物质,即在运行
37、后或关机后不存在残余放射性物质。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公司采用全员聘用制。签订全员劳动合同。各岗位人员需要量:管理人员3人、设备运行6人(单机)、保安4人、搬运工6人(单机),化验员1人1.2.7 项目建设进度2010年5月底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报告)给科技局;2010年6月初立项报告审批过后立即申请注册成立公司,购置土地;中科大艾克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合同要求设计、生产加速器2010年6月上旬开始到省环保局做环评报告;2010年7月,环评批复后,做土建设计,土建招标,招聘建筑监理;2010年8月开始土建工作;2011年4月采购进口部件(主要是束下装置)2011年6月土建完成,设备开始
38、安装调试;2011年9月,设备试运行;2011年11月,公司正式营业。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所需总投资额约4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土地30亩约240万元人民币,电子直线加速器3台+附属装置约3400万元人民币,土建(厂房、仓库、办公楼、厂区绿化)750万元人民币,化验室设备及办公设施约11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中科大爱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自然人:夏 阳投资:800万元人民币;自然人:XXX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政府引导资金:500万元;政府担保贴息贷款:1000万元。 1.3 存在问题及建议电子束辐照杀菌和杀虫、医疗器械及用品消毒、材料改性等
39、技术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微波功率源所致,电子束的功率较低,辐照处理能力不能适应需求,因此钴60放射源被广泛采用。近几年由于大功率的速调管已批量生产,高功率电子束(10MeV, 10kW以上)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已在国外开始小规模生产,因此电子加速器取代钴源必将是辐照行业的趋势。这是因为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加工同钴源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一台能量为10MeV,束流功率为10kW的加速器的辐照能力等效于一台60万居里钴源的辐照能力,但其造价仅是钴源的60;2、电子加速器的产生的射线的能量可以调节,射线种类可根据需要选择为电子束或g射线,而钴源只能产生固定能量的g射线,且能量约为10M
40、eV电子加速器产生的g射线的平均能量的40;3、电子加速器产生的射线不对环境带来任何污染,使用、运行安全,只要一停电放射性就消失。但钴源是一种天然放射性物质,它不断释放放射性射线,如若在使用时,突然停电,那将是一件灾难性事件。2009年6月河南杞县的钴源卡源和2009年12月广东番禹钴源卡源,都上升成公众安全事件,特别是河南杞县,民众大量外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由于它存在有半衰期特性其半衰期为5.3年,即每5.3年源的射线强度减少一半,因此过一定时间该源就不好用了,或进行源的补充或处理掉,这不但其处理价格昂贵且对环境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具有以下劣势:1、电子线的穿透深度小于钴60的伽
41、玛射线;2、机器运行维护比钴源复杂。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也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实施该项目可以带来以下社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形成新的产业,带动相关加工业。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产品档次,促进出口,提高收益。用辐照法代替化学法对食品和医疗用品,卫生用品的消毒,有利与环保,对含菌废弃物的处理有利于环境安全。可以为科研和国防建设做出贡献。本项目的风险初步分析本项目的竞争对手还是很强大的,其中有两家上市公司,尽管实验室在核心部件加速管的生产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并没有绝对优势,随着大家的投入不断加大,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彼此之间的分工和传统市场也会打破,竞争的加剧将导致价格大战,最
42、终造成效益下降。另外,大功率速调管换依赖进口,进口的周期也很长,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生产,出品的时间不长,质量也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考验。在功率较小时面临已有钴源的竞争。对于生产单位来说,技术掌握上比钴源困难,故障率也会高于钴源。第2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第1章2.1 项目提出的背景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辐射加工产业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由于对食品和农副产品在辐照后的安全性积累的数据较少,时间也较短,加之公众对核的畏惧心理,所以对食品和农副产品的辐照加工一度减少并受到限制,但是七十年代末期,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后,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数据积累, 食品和农副产
43、品的辐照加工的安全性得到了科学的确认, “辐照食品安全性联合专家委员会”,于1980年正式向全世界提出:“任何食物受到10kGY以下照射量的辐照,都不会因辐照引起毒性危害。因此,用辐照方法处理的食物是卫生安全的,不再需要进行毒理学方面的检验,同时在营养学和微生物学上也是安全的”。1997年,该委员会高剂量研究小组宣告超过10kGY高剂量辐射也是安全的。这些结论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辐照产业的发展,现已为国际上接受。中国也早在1958年就进行了辐照土豆的人体实验,后在国家科委和卫生部的组织领导下,“五五”期间进行了多项动物实验,包括终生和传代实验;“六五”期间进行了四百余人的人体试食实验,并制定了
44、七项辐照食品卫生标准;“八五”期间,又在前者工作基础上进行了:(1)辐照食品类别标准的制定(粮食类、果蔬类、熟肉类、冷冻畜禽类、干果果脯、调味品味);(2)辐照食品鉴别方法的研究。1997年6月正式颁布了六大类七大项辐照食品的国家标准。即: 辐照熟畜禽肉类卫生标准GB14891.1-1997 辐照干果、果脯类卫生标准GB14891.3-1997 辐照香辛料类卫生标准GB14891.4-1997 辐照新鲜水果、蔬菜类卫生标准GB14891.5-1997 辐照冷冻包装畜禽肉类卫生标准GB14891.7-1997 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GB14891.8-1997 北美、欧洲的辐照加工产品应
45、用已十分广泛,亚洲、南美洲甚至比较落后的非洲,都相继有不少装置投入使用,年产值高达数千亿美元。如美国九十年代中期产值已超过两千亿美元,为核电(730亿美元)的3.5倍,占美国GDP的3.9%,并创造约370万个就业岗位,是核电的9.3倍。近几年来,辐射加工技术在配方、抗氧剂、交联机理、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正向更深、更宽的方向发展,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环境保护、营养学、医疗科学、电子工程、航空航天、地质、石油化工等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因此辐射加工技术正在突破传统的应用格局,向科技前沿和生产广度渗透,形成许多新的应用领域。 我国辐射加工产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近十几年来,在改革开放大环
46、境影响下,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年均以20%的速度增长。目前投入使用的电子加速器生产线49条,束功率达2830kW,加上钴源装置,年加工物品超过70亿元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辐射加工产业差距明显,主要是产品品种少,产业规模小,许多重要产业领域尚属空白,不适应市场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等各领域的应用都有较大的发展。目前,中国从事核应用技术开发和生产的企事业单位有300多家,产业规模达到年总产值150多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工业用电子加速器、工业钴源的实际装源量的年均增长速度维持在20%以上,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核技术的应用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核技术应用的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海关集装箱电子束监测系统、信件电子束灭菌装置等一批装置研制成功,为打击走私和反恐活动提供了新型有效的技术手段。核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卓越成就,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中国有近400家医院拥有电子直线加速器,核医学得到普及和推广,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电子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目前最多使用的领域是医院的癌症治疗,其次是工业应用领域的辐照加工,辐照改性和工业探伤,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射线的无损检查,如海关集装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