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摘 要】现代物流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供应链管理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文阐述了物流的基本内容,也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所有节点企业的资源进行集成和协调,强调了战略伙伴协同、信息资源集成、快速市场响应及为用户创造价值等。【关键字】物流;五要素;功能;分类;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增值链;供应链对策【提 纲】一、 物流的定义二、物流的作用三、 物流的五要素四、现代物流的分类五、现代物流的功能:六、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
2、的促进作用七、供应链的定义八、供应链常用的优化方法九、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十、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有两个:十一、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别十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十三、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十四、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十五、物流和供应链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十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十七、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十八、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十九、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二十、结语正文一、 物流的定义 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性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
3、)实体流动过程。它联结生产和消费,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也有文献表述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储备、产成品等由其始发地至消费地的流动和储存以及与其有关的信息流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包括处在供给者内部的物理性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活动(包括一定的加工附加值)。物流即物的流通,包含物与流两方面的内容。概括地说,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流是指物理性运动,有移动、运动、流动的含义。物流与流通关系密切,所以为理解物流,首先从流通入手。物流是由物和流两
4、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即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物通常与以下几个概念相关:物资。泛指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资是物流中物的组成部分。物料。是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中除最终产品之外,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如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等统称为物料,它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货物。是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经营的对象分为物和人两大类,除人之外,物统称为货物。它也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商品。商品和物流的物是互相包含的。
5、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都是物流研究的物(即不包括无形商品和不动品)。物流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物品。有形物的通称。总之,物流中所称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环节。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而诸如建筑物、未砍伐的森林、矿体等因不发生物理性运动(尽管其所有权会发生转移),就不在物流的研究范畴之中。但建造建筑物的材料、一经砍伐的树木、一经开采出来的矿物就成为物流的对象。物流作为一个专用学科名词。它包含了物质资料在流动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活动。因此,物流的含义可以表述为:
6、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流动和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全部运动过程;包括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移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性活动。这个技术包括自然技术和管理技术。由于物流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物质资料、产成品在流转过程中的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二、物流的作用(1)物流为企业创造经营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这样一个外部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讲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远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和提供保证的。(2)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企业生产过
7、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3)物流是发展企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的发展,靠质量、产品和效益,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的一环,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更重要的是,根据“第三利润源”的理论,物流通过降低成本,间接增加企业利润,通过改进物流直接取得效益,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三、 物流的五要素 物流五要素(Five Elements of 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1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2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
8、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3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4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5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四、现代物流的分类 宏观物流、微观物流、社会物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区域物流、一般物流、 特殊物流。1.宏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 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是,物流总体构成
9、,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2.微观物流。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 在整个物流活动中,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3.社会物流。社会物流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4.企业物流。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5.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很快、规模很大的一个物流领域,国际物流是伴随和支撑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它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
10、流活动。6.区域物流。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都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之下,都受相同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都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之中。7.一般物流。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8.特殊物流。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皆属于特殊物流范围五、现代物流的功能: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1
11、.运输运输既指货运也指客运,从物流的角度讲,是指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之间,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为目的,对物品进行空间位移的活动。与搬运不同,运输的活动范围一般较大。运输实际上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的继续,运输不改变物品的性质与外貌,只改变它们的空间位置,物流活动中的流量、流速、流向都要通过运输解决。 2.储存如果说运输是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物流活动,那么储存是以改变物品的时间状态为主要目的的物流活动。储存离不开不同形态与功能的仓库、进库物品、仓储装备、配送加工等。储存是物流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3.装卸搬运可以把物流功能中的装卸与搬运一起来讲。在商品的物流过程中,离不开装卸与搬运,包括
12、装车(船)、卸车(船)、入库、出库、堆垛、拆垛等。在同一地域或地点(如工厂、车站、机场、码头、货场、仓库等)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存放地点或支撑状态为目的的活动称为装卸。在同一地域或地点范围内,以改变物品的空间位置(通常指短距离的空间住移)为目的活动称为搬运。 4.包装 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5.流通加工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物流过程中,根据需要对物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这些物品
13、从生产企业来讲,已是出厂产品,进行这些附加生产是因为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的,基本上不改变产品的性质与外形,所以是一种生产的延续,但又是在物流过程中完成的,完成地是在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不是在生产车间。 6.配送 配送,即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实物配送可以说是物流所有功能要素的一个缩影7.信息处理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而信息处理,是指对物流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汇集、加工、处理,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信息流。信息处理离不开物流信息技术。六、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
14、用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它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五大运输方式经营企业,还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包装、通信等设备的制造和经营业;不仅涉及农业、工业、货代、仓储、包装、堆场、电子商务、邮政、通信、银行、保险、消费者等生产经营和物流服务企业以及用户,还涉及政府、税收、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因此,现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越发展,专业分工就越细。专业分工越细,也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5、。而专业比正是现代物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使生产者、经营者能压缩存量资本和不必要的物流投入,使消费者的需求能更便捷、更好地得到满足;使电子商务、全球卫星定位通讯技术等先进科技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使物流经营者能更专致于物流服务;使物流设备和技术、管理进步更快;使物流资源向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方向配置,形成集约化的物流经营,产生规模效益。2.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东部、中部、西部产业相近系数高达0.95左右。规模形不成,厂商生产和销售成本高,消费者购买价格高,可谓两者俱损。因此,各地区应依托资源优势从事生产和经
16、营,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贸易发展奠定交易基础。而地区分工造成的生产区域化与消费全球化矛盾则通过现代物流业得以解决。这样,不仅使各地区和企业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以及由此造成的盲目竞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使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3.发展现代物流业,将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好属于需要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地位。而且,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带动相关的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的发展。这样既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还提高了第三产业中高附加
17、值行业的比重,从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繁荣区域经济。此外,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创造再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劳动就业将出现新的格局。4.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潜在需求巨大,相对传统的物流业,它属于产业的优化升级。现代经济发展对高质量、高效率物流服务的需求,将使传统物流业获得新的业务拓展领域,变单纯的仓储货运为现代物流,提高附加值,走出新路。5.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国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域时,把综合物流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考察条件,来这篇论文.判断项目投资的
18、效益。例如,上海浦东刚建成就吸引了世界500强中的不少企业登陆,而当他们发现那里居然没有一个物流中心,不少企业憾然离去。痛定思痛,一个由上海市相关部门组成的物流促进委员会开始着手建立物流中心改变其投资环境。6.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国不少港口城市通过实施“以港立市”发展战略,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港口城市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进一步完善
19、了城市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7.现代物流业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下,企业各自搞物流,形不成经济规模,造成采购成本高,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现代物流业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和车辆、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8.现代物流业是现阶段实施港区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在港口(包括海港、内河港、空港)与保税区合作中,依托港口的运输功能和保税区的保税仓储、加工贸易、国际中转贸易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使港口的优势和保税区优势得以互
20、补,为实现港区一体化创造有效的途径。9.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直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美国物流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技术产业的两倍,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据统计数据,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我国约为16.7,这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空间还非常大。因此,如果能够在物流合理化方面加以改进,将该比例降低一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将直接节省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10.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能够起到完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和抗御危机的作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
21、机过后,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东南亚各国和各地区的情况时发现,以现代物流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新加坡和香港具有较强的抗御经济危机的能力。七、供应链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
22、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哈理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出一个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
23、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
24、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产品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并且企业之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八、供应链常用的优化方法基于规则的系统:它不是优化工具,但是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基于规则的系统能控制几百甚至几千个规则。规则系统与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复杂。如果系统改变而规则没有改变,系统不能保证所求出的解最优。基于规则的系统有神经元、ILOG等。 线性规划:这种方法最好,是应用最广泛的优化工具,通常用于资
25、源分配问题中。任何有决策变量、线性目标函数和线性约束条件的问题都属于线性规划。 约束传播:受约束条件的影响,每一约束都有一定的变量范围。变量域的减少会引起与约束条件相关的变量数目减少。此法在大网络约束条件时尤其有效。 遗传算法:通过改进已有的解找出最优解。尽管为了得到最优解遗传算法要做很多次叠代,然而它求解过程简单,运行速度很快。此类优化方法特别适合那些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比较复杂的问题,如非线性函数。九、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物料管理、生产、配送、营销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
26、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 (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 (3)企业整体流程
27、品质最优化 (错误成本去除, 异常事件消弭)供应链的管理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博弈。原有供应链上的企业由企业的博弈对立发展到企业经营的共生。十、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有两个: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它又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企业内部网, 也称局域网( Intranet) 。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营销、库存等所有的业务环节进行管理。其二是建立企业外部网, 一般使用Internet , 以便与上下游企业快速沟通, 快速解决问题。包括定单体系、管理体系、库存查询等, 通过公共游览器可以游览所有的公共信息, 满足信息的逆向流动。2. 物流配送中心。制定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配送原则和管理原则。配送中心不仅完成
28、物流活动, 还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和信息的流动。因此物流配送活动也是信息的载体。十一、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差别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供应链管理比企业管理更加复杂。主要表现在:1. 它将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 而供应链的稳定性相对于企业要差, 其管理的幅度较企业要宽得多。2. 它要求并最终依靠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战略决策, 这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及供应链的市场份额有重大的影响。3. 供应链管理要求采用系统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来统筹整个供应链的各个功能。为了确保达成共同目标, 高层管理部门采取一定办法消除供应链各个部门、各企业之间的目标冲突。十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1. 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是现代竞争的主要后盾。
29、供应链管理采用现代科技方法, 以最优流通渠道使信息迅速、准确地传递, 在供应链商的各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2. 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客户需求。在供应链管理中, 一起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作。现在消费者大多要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前置时间越短越好, 为此供应链管理通过生产企业内部、外部及流通企业的整体协作, 大大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 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 从而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满足。3. 实现双赢。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联系在一起, 并对之优化, 使各个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融会贯通的网络整体, 在这个网络中, 各企业仍保持着个体特性。但它们为整体利益的最大
30、化共同合作, 实现多赢的结果。 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中, 有人预测, 未来的生产和流通, 将看不到企业, 而只看到供应链。生产和流通的供应链化将成为现代生产和流通的主要方式。十三、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 (一) 对现代流通方式的创新流通方式在传统称谓上一般称为批发和零售。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 批发被称为BtoB , 零售被称为BtoC 或CtoC。应该说BtoB 即传统的批发在社会商品的流通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到巨大的作用。实际上在流通方式的革命中, 我们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商圈相对稳定, 并积极寻求这一路径。供应链管理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方法, 所以说供应链管理是现代流通方式的创新,
31、 是新的利润源。在供应链中, 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 因此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它们通过信息共享, 形成双赢关系, 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降低社会总的成本, 避免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提高了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及全社会的效益。供应链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的全新的流通方式。(二) 加速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供应链管理是适应现代生产方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流通方式, 反过来, 它的不断完善和水平的提高又加速了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现代生产方式是依据比较优势的理论,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中心, 实现全球化的采购、全球化的组织生产和全球化的销售。于是现代物流成为与现代生产
32、方式衔接的枢纽, 与现代物流共生的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和现代物流的有力工具。(三) 改变现代社会竞争的方式在传统的生产和流通中, 竞争方式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竞争, 既有同业之间的竞争, 也有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往往破坏了生产和流通的规律和次序, 使企业的效益下降, 更有甚者, 导致了产品的加速灭亡。这是一种低档次的竞争, 往往以降价为主要手段。现代的供应链管理使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社会竞争从企业的竞争转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核心是组织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是现代信息技术更高水平的竞争。这将导致这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四) 导致企业机构和供应链的重构供应链
33、的管理不仅是技术和管理方法, 还涉及到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重构这样深层次的问题。要真正实施供应链的管理, 在企业内部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构, 企业组织机构的重构。在重构中, 要冲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和流通方式, 以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为指导。在企业外部要进行供应链的重构, 选择好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规范联系的程序和技术, 并对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承担。(五)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 供应链的管理比企业的管理更为复杂。特别是供应链的各企业的地域分布更广, 因此, 现代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ECR 和QR 中, 都运用了如EDI、POS
34、、自动补货(CAO) 、预先发货通知(ASN) 、厂家管理库存(VMI) 等信息技术。它们在供应链管理中产生, 反过来又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和不断发展。十四、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一) 提高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开始于20 世纪的70 、80 年代。供应链管理技术QR 的创造来源于沃尔玛对美国服装产业链改革的贡献。我国的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20 世纪90 年代与现代物流一起引进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特别是近几年的实践, 我国东南沿海的大型制造业和流通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日趋成熟。例如家电制造业的“美的”、IT 业的领头羊“华为”已从供应链的整合和重组中获得了巨大的利
35、润空间和竞争力。而我国北方特别是黑龙江省的供应链管理意识还很模糊、很生疏, 对现代经济中的生产和流通方式的改革还找不到很好的出路。因此, 要传播供应链管理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 提高每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二) 对现有的供应链进行整合实际上供应链对于制造业和流通业是早已存在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它的重要性, 对它进行优化整合, 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它的管理。对供应链的整合, 主要是对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断加强其核心业务, 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使企业内部供应链外化, 特别是物流的外包,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华为”集中人力优势进行高科技的研发,“麦当劳”集中
36、精力开设世界连锁等。整合供应链要对供应商和分销商进行优化选择、动态管理, 使整个供应链对市场更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从整合中要效率和效益。(三) 加速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现代物流的基础, 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点。实施供应链管理就要实施POS 系统、EOS 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共享、EDI 和VMI 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加速Internet、Intranet 、Extranet 的商务发展。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是在现代经济中共生的新的学科领域。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互相关联和一致的。物流是供应链形成和连接的关键活动, 并促进了供应链的改造
37、和优化。当物流的概念产生时, 供应链的概念也随之产生。物流的发展出现了生产和流通企业物流外包的现象, 这样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降低成本。物流外包使供应链由内部供应链转化为外部供应链, 由此产生了供应链的优化和改造问题。在这种相互促进的活动中, 最终引起了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供应链促进了物流配送的发展, 要求物流的专业化。由企业的管理转到供应链的管理, 要求提供高水平的物流配送服务来支撑供应链的管理。这就要求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这引起了物流方式的改变和发展, 出现了第三方, 甚至第四方物流形式。加速第三四方物流的发展, 是供应链管理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供应链管理必须解决
38、的瓶颈问题。十五、物流和供应链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从概念上看物流和供应链的区别和联系:物流的概念强调了物流的关键点是“实物流动过程”,而供应链的概念强调的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或网络结构。供应链定义的精髓显然是上、下游的供求关系,是生产、分销、零售等职能的分工与合作。在这个网链结构的节点中没有物流企业,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关系来观察似乎这里也没有物流服务商。而上述企业间的实物流动除了由节点企业来完成外,是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高层次物流组织运作过程中实现的。如将企业内部的物流暂时考虑在外,那么物流应发生在图中的连线上,并以加工、包装、运输、配送等过程为供应链的运行
39、创造了条件。由此,物流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在定义的内涵上,还是在具体的运作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表面上观察,物流仅仅是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从运行特征上观察,供应链更关心的是商品所有权转移,即价值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规律,而物流更专注的是物的空间位移。十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
40、,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十七、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供应链管理 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
41、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供应生产作业物流需求各种技术支持;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企
42、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在全球化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最杰出者,唯有联合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 在这种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
43、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大大增强了该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及时地获得最终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整个供应链能紧跟市场的变化。在21世纪,市场竞争将会演变成为这种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其次,在市场、加工/组装、制造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建立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或虚拟公司)。即为完成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等任务而由多个企业相互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网络,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这不仅使每一个企业保持了自己的个体优势,也扩大了其资源利用的范围,使每个企业
44、可以享用联盟中的其它资源。例如配送环节是连接生产制造与流通领域的桥梁,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以它为核心可使供需连接更为紧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加速产品流通,往往是以一个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生产加工领域相联,下与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相接,建立一个企业联盟,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来进行管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最有效地规划和调用整体资源,以此实现其业务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经营,对大市场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在它的作用下,供应链上的产品可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交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快速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链增值。 这种广义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
45、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十八、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的作用很有必要的。 在物流管理出现之前,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业
46、务部门,只是被当作制造活动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把企业的输入与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造功能集成在一起。供应链管理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并随之出现了集成供应链概念,通过和其他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寻找商业机会。 物流指的是供应链范围内企业之间的物资转移活动(不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已经把采购与分销两个为生产服务的领域统一在一起,形成的物流供应链,这就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含义。所以国外有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实际就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扩展。如果从社会大范围的角度看,物流可以理解为是所有为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网络,即供应网络(Suppl
47、y Network)。而供应链则是其中的一个通道(Channel),它关联着几个不同的管理概念: 供应管理(Supply Management):如采购、库存、运输、订单处理等,应商的业务有关,处理企业与供应市场之间的各类业务活动,但不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后勤管理(Logistics):是指经过分销渠道到达最终用户的物料管理和信息管理。 配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处理与企业最直接的用户,主要是一级用户,不涉及二级用户间的业务关系,把产品销售给用户,非直接的用户。 物料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指供应链的中间部分物流和信息流。包括采购、库存管理、仓储管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分销配送管理。即从原料的采购进厂、生产再到产品交给用户(第一级用户),不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分销商及最终用户。 供应链管理:是跨企业范围的比物料管理更广泛的管理,它从战略层次上把握最终用户的需求,通过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获得从成本、时间、效率、柔性等的最佳效果。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十九、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 一般认为,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地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