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免疫学1【终结版】预计7分.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23615 上传时间:2024-10-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1【终结版】预计7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1【终结版】预计7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1【终结版】预计7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1【终结版】预计7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免疫学1【终结版】预计7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4第一章绪论内容(1)免疫的概念(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4)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免疫: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可免除疫病,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1)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 2)免疫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3)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及B淋巴细胞。4)免疫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1)固有免疫:病原入侵早期发挥免疫防御作用,不经历克隆扩增,不产生免疫记忆。 2)适应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执行的免疫作用。克隆扩增,免疫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作用特异,作用强。4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2、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免疫功能生理性:有益病理性:有害免疫防御清除病原体及其他抗原性异物过度:超敏反应;不足:免疫缺陷免疫自稳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第二章抗原 内容一基本概念(1)抗原和抗原的特性(2)抗原表位(3)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4)共同抗原(5)交叉反应(6)耐受原与变应原1抗原和抗原的特性1)抗原:为TCR或BCR识别并结合,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2)抗原通常具有两种性能: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

3、致敏淋巴细胞的功能;免疫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性能。2抗原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可特异性结合TCR/BCR及抗体的基本结构单位。3 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1)概念:根据T、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分类为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2)T细胞抗原表位:为线性表位,817个氨基酸大小,位于抗原分子任意部位,TCR识别,MHC分子为识别必需。3)B细胞抗原表位: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均有,515个氨基酸或57个单糖、核苷酸大小,仅位于抗原分子表面,BCR识别,识别过程无需MHC分子参与。4共同抗原(共有

4、决定基):又称为交叉反应性抗原,不同抗原之间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出现于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为类属抗原;出现于不同种属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为异嗜性抗原。5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的抗原的反应。抗原或抗血清除能与相应抗血清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反应外,还能与含某种相同抗体的它种抗血清或含某种相同抗原决定簇的它种抗原结合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交叉反应不仅在两种抗原决定簇构型完全相同时发生,也可在两种抗原决定簇构型相似的情况下发生,即针对某种决定簇的抗体也可与构型相似的另一决定簇发生反应,但结合力较弱。6耐受原与变应原:耐受原诱导免疫耐受;变应原诱导变态反应

5、。内容二抗原的分类(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3)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1)完全抗原:兼具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抗原。 2)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只具备抗原性,不具备免疫原性。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需要T细胞辅助和巨噬细胞参与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天然抗原如微生物、类毒素、卵清蛋白和羊红细胞等大多为TD-Ag。 TD-Ag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也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可产生IgG等多种类别抗体,并可诱

6、导产生免疫记忆。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无需T细胞辅助,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天然TI-Ag种类较少,主要有细菌脂多糖(LPS)、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和聚合鞭毛素等。TI抗原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且只能产生IgM类抗体,无免疫记忆。3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1)异嗜性抗原:人、动物及微生物均具有的共同抗原。Forssma首先发现在豚鼠脏器和绵羊红细胞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当时将这种共同抗原称为Forssman抗原。2)异种抗原:不同物种之间,来源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例:病原微生物及其结构成分,如细菌、鞭毛等;

7、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脱毒,保留原有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常用的类毒素有破伤风类毒素(TAT)。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 常用于相应疾病的特异性治疗和紧急预防。抗毒素对人而言具有两重性,既是抗体又具有抗原性。3) 同种异型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的抗原。 例:ABO血型抗原、Rh抗原、HLA抗原。经典试题1: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B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C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D抗原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E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经典试题2: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

8、特殊化学基团称为:A表位 B半抗原 C共同抗原D同种抗原 E异嗜性抗原经典试题3: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A产生抗体的能力B产生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C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D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E与相应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经典试题4:关于TD-Ag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B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C不能诱导产生免疫记忆的抗原D只能诱导产生IgM类抗体的抗原E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又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经典试题5:TD-Ag得名,是因为: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D只引起迟发型变

9、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要T细胞辅助答案及题析:1.B 2.A 3.C 4.E 5.E4)自身抗原: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例:晶状体蛋白。5)独特型抗原:TCR/BCR/Ig的V区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象,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内容三超抗原 (1)概念 (2)种类 (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1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的作用,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2种类:超抗原主要分为外源性超抗原、内源性超抗原两种。前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E,后者如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1)超抗原:极

10、低浓度可产生极强的免疫力;细菌外毒素、反转录病毒蛋白为主;与MHC类分子1(非多态区)和TCR V结构域结合,不受MHC限制;不具抗原识别的特异性,不需APC的加工和递呈,直接刺激T细胞;由CD4+T细胞作出反应,具有1/201/5的反应频率;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并非针对超抗原本身,而是刺激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2)普通抗原:一定浓度下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多为普通蛋白质、多糖等;结合MHC多态区肽结合槽、TCR的V、J及V、D、邛区;受MHC限制;具有抗原识别的特异性,需APC处理后被T细胞识别;T、B细胞均可反应,反应频率为l/1061/104;所诱导的T、B细胞应答针对普通抗原本

11、身。内容四佐剂(1)概念 (2)种类 (3)作用机制1 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人机体可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2种类:种类繁多,包括生物性佐剂(卡介苗、脂多糖等)、无机化合物类(氢氧化铝等)、人工合成类(胞苷酸等)。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等是新型的佐剂。常用的佐剂有弗氏完全佐剂(CFA)和弗氏不完全佐剂(IFA)。3作用机制:1)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停留时间; 2)刺激抗原提呈细胞,增加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 3)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经典试题6-1: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是:经典试题6-2:HLA抗原是:经典试题

12、6-3:青霉素是:经典试题6-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经典试题6-5:细菌脂多糖是:经典试题6-5:晶状体蛋白是:ATI-Ag B超抗原 C自身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 E半抗原经典试题7:关于佐剂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A佐剂是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B与免疫原混合后可增强抗原在体内存留时间 C最常用于动物实验的是弗氏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D可刺激M,增加它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E可刺激淋巴细胞的增生和分化经典试题8: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A是半抗原 B仅是抗体,不是抗原C是超抗原 D仅是抗原,不是抗体E既是抗体又是抗原 经典试题9-1:Rh抗原属于: 经典试题9-2:抗毒素属于: 经典试题9

13、-3:豚鼠组织成分与绵阳RBC的共同抗原属于:经典试题9-4: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是: A异嗜性抗原 B独特型抗原 C自身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 E异种抗原答案及题析:6-1.A 6-2.D 6-3.E 6-4.B 6-5.A 6-6.C 7.A 8.E 9-1.D 9-2.E 9-3.A 9-4.A第三章免疫器官内容一中枢免疫器官 (1)概念 (2)组成 (3)主要功能1中枢免疫器官:为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2组成:骨髓和胸腺(人或其他哺乳动物)。3主要功能:1)骨髓: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

14、答的主要部位。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骨髓迁入的淋巴样组织在胸腺微环境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下,经过复杂的分化发育过程,最终成为功能性CD4+、CD8+T细胞。内容二外周免疫器官 (1)概念与组成 (2)主要结构 (3)主要功能1概念与组成:1)外周免疫器官:又称次级淋巴器官,为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2)组成: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2主要结构:1)淋巴结的结构:皮质区和髓质区。B细胞定居于浅皮质区(非胸腺依赖区),形成淋巴滤泡或淋巴小结。T细胞定居于深皮质区(胸腺依赖区),含高内皮小静脉。2)脾的结构:白髓和红髓。白髓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T

15、细胞区),旁侧为淋巴滤泡(B细胞区)。红白髓交界处为边缘区,含T细胞、B细胞和较多巨噬细胞。3)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主要包括扁桃体、肠集合淋巴结、阑尾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下层的淋巴组织。3主要功能:1)淋巴结的功能:为T细胞和B细胞的定居场所;免疫应答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过滤侵入机体的抗原性异物(病原、毒素等)。 2)脾的功能:为T细胞和B细胞的定居场所;机体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合成分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补体成分等),起过滤作用。 3)黏膜免疫系统: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 第四章免疫细胞内容一T淋巴细胞 (1)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

16、)TCR基因及TCR-CD3复合物 (3)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4)调节性T细胞1 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1)T细胞表面的重要膜分子; 2)参与抗原识别、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及效应; 3)区分T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 4)主要有TCR-CD3复合物(T细胞的特征性标志)、CD4分子和CD8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28和CTLA-4)及丝裂原结合分子等。2TCR基因及TCR-CD3复合物1)TCR的结构和功能:TCR存在于所有T细胞表面,为T细胞特征性标志。 由异二聚体、或者、链组成。每条肽链均含有V区和C区,V区(可变区)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区(恒定区)是受体的构架部

17、分。TCR只能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2)CD3分子的结构和功能:TCR/CD3复合体的装配;信号传导。3)TCR-CD3复合物:通过TCR-CD3复合物,转导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3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因TCR构成的分子不同,把T细胞分为、T细胞(约95%)和、T细胞。、T细胞又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它们都表达、TCR。Th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辅助免疫应答(CD4+Th2)。TC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CD8+TC)。TS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抑制CD4+Th和CD8+TC)。TD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CD4+T

18、h1)。Tm细胞:具记忆作用,是长命细胞、参与再次应答。1)CD4+细胞:指表达CD4分子的T细胞,可识别由MHC类分子提呈的外源性抗原肽,其主要功能亚群为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根据自身所分泌的细胞因子,Th细胞可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反应,在诱发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抗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Th2细胞:主要调节体液免疫反应,在诱发过敏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CD8+细胞:指表达CD8分子的T细胞,可识别由可识别由MHC类分子提呈的内源性抗原肽,其主要功能亚群为杀伤性T细胞(即TCL细胞,又称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

19、能特异性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如移植细胞、肿瘤细胞及受微生物感染的细胞等。Tc细胞的杀伤力较强,可反复杀伤靶细胞,而且在杀伤靶细胞的过程中本身不受损伤。4 调节性T细胞:1)细胞表面标志:CD4+,CD25+。2)功能:抑制性调节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免疫负调节作用。内容二B淋巴细胞(1)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BCR复合物的组成 (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1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1)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BCR):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存在于B细胞表面,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决定簇的结构,是B细胞最重要的标志。mIg的V区部分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在BCR复

20、合物中,还有两对异二聚体组成的信号传导分子Ig和Ig,其功能是:转导BCR与抗原结合产生的信号。参与mIg链的表达与转运。经典试题10: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主要位于: A红髓 B髓索 C浅皮质区D深皮质区 E髓索经典试题1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A胸腺 B淋巴结 C阑尾 D扁桃体 E脾脏经典试题12: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主要是:A骨髓 B胸腺 C淋巴结 E血流经典试题13:只有T细胞才具有的表面标记为:A识别抗原受体 BC3受体 CCD3分子D细胞因子受体 E有丝分裂原受体经典试题14-1:能表现细胞毒的细胞是: 经典试题14-2:能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经典试题14-3:提呈抗原

21、的细胞是: ANK细胞 BB细胞 C肥大细胞D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E浆细胞经典试题15: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A产生细胞因子 B直接杀伤靶细胞C参与对病毒的免疫应答 D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 E介导ADCC效应经典试题16-1: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的是:经典试题16-2: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是:ATh1细胞 BTh2细胞 CTCL细胞DNK细胞 EB细胞答案及题析:10.D 11.A 12.C 13.C14-1.D 14-2.E 14-3.B 15.E 16-1.A 16-2.C2)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又称为BCR共受体):CDl9/CD21/CD8l/CD225复合物:

22、其中的CD19和CD20分子,是人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存在于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和成熟B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是调节B细胞活化。CD72分子,具有双向调节B细胞的激活的功能。3)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40分子:表达于成熟的B细胞,与Th细胞表面CD40L结合后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B7-1(CD80)和B7-2(CD86):是激活T细胞所必须的重要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在静止的B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活化的B细胞表达增加,CD80/CD86与CD28相互作用,能增强T细胞的激活。4) IgGFc受体/CD32分子;5)补体受体:如C3B受体/CD35分子;6)有丝分裂原受体:如脂多糖受体(LP

23、S-R)。补充:T细胞不表达IgGFc受体和C3b受体。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B细胞可以分为CD5+B-1细胞核CD5-B-2细胞两个亚群。1)B-1细胞(即CD5+B细胞):CD5分子是骨髓外发育的B1细胞成熟的标志。对TI抗原应答(针对的抗原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类);合成分泌IgM型抗体;表达CD5分子。骨髓来源的B-1细胞为不成熟的B细胞,B-1细胞是B2细胞的前体(B2细胞为成熟的B细胞);非骨髓来源的B1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为成熟的原始B细胞,在正常情况下,B1细胞不能继续分化为B2细胞。属固有免疫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细菌抗体抗感染免疫;产生多反

24、应性自身抗体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介导自身免疫性损伤。2)B-2细胞(即CD5-B细胞):对TD抗原应答(针对的抗原主要为蛋白质类);合成分泌各类抗体;不表达CD5分子。骨髓来源的B-2细胞为成熟的B细胞。是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在抗原刺激和Th细胞的辅助下,B-2细胞最终分化成浆细胞,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抗原提呈;免疫调节。 总的来说,B细胞具有以下功能:产生抗体:中和作用(针对病毒和胞内细菌)、调理作用(通过Fc受体介导吞噬)、DCC(活化补体裂解微生物)。递呈抗原:活化后表达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递呈给T细胞。免疫

25、调节: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自身或其他B细胞。经典试题17: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标志为: ASmIg BFCYR CCD40 DCD5 ECD80经典试题18:参与TD-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B细胞 BT细胞和B细胞C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D巨噬细胞和B细胞 E巨噬细胞和T细胞经典试题19-1:提呈低浓度抗原最有效的APC是:经典试题19-2:同时表达CD3和CD4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Th细胞DB淋巴细胞 E成纤维细胞经典试题20-1:B1细胞具有:经典试题20-2:CTL细胞具有:经典试题20-3:NK细胞具有:经典试题20-4:T、B细胞具有:经典试题20-5

26、:Th细胞具有:A对TI-Ag应答 BADCC的作用 C对TD-Ag应答 D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E特异性杀伤作用答案及题析:17.A 18.C 19-1.D 19-2.C 20-1.A 20-2.E 20-3.B 20-4.C 19-5.D 内容三自然杀伤细胞(1)NK细胞的表面标志(2)NK细胞的受体【略】(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一类未经预先致敏就能非特异性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淋巴细胞。1NK细胞的表面标志:NK细胞没有T、B细胞所特有的抗原受体。人类NK细胞表面标志有CD56、CD16、CD11a和某些与其活化或抑制有关的受体。上述标志不是NK细胞所特

27、有的。NK细胞表面具有低亲和性IgGFc(FcR,CD16),能定向杀伤与IgC抗体结合的靶细胞,这种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NK细胞通过自然杀伤作用、ADCC效应,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及细胞因子发挥生物学功能,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抗感染和抗肿瘤。执行免疫监视作用的效应细胞,可表达能够识别结合HLA类分子的KIR和KLR,以保证在生理条件下,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不产生杀伤作用。当肿瘤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HLA类分子低下时,NK细胞表面的NCR和NKG2D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结合,产生杀伤作用。 内容四抗原呈递细胞 (1)抗原递呈细胞的概

28、念 (2)抗原递呈细胞的种类 (3)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4)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5)抗原的交叉递呈1抗原递呈细胞啊(APC):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T、B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以及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的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等。2抗原递呈细胞的种类:可分为专职APC和非专职APC。1)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一类特化的细胞,它们具有摄入、加工、处理、提呈胞外抗原,激活CD4+T细胞,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这类细胞必须表达MHC-类分子、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和各种粘附分子。专职APC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和B细胞。2)非专职性抗

29、原递呈细胞:通常情况下则表达MHC-类分子、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和各种粘附分子的细胞。非专职APC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各种上皮及间皮细胞等。3 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1)外源性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细胞、蛋白质抗原。2)外源性抗原的递呈:CD4+T 细胞识别APC上的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进而受到活化。4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1)内源性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的细胞或体内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2)内源性抗原的递呈:CD8+T细胞识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形成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活化T细胞。5抗原的交叉递呈:MHC I类分子也能递呈外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也

30、能通过MHC类分子加以递呈。经典试题21:B1细胞所不具备的抗体应答特点是: A识别并结合多糖抗原而被激活 B接受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 48h内产生 C产生的抗体以 IgM为主D产生的抗体以 IgG为主 E不产生免疫记忆经典试题22:关于NK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现具有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具有MHC限制性 C具有ADCC效应D分泌IL-10 E具有抗体产生作用经典试题23-1:与内源性抗原呈递密切相关的分子是:经典试题23-2:与外源性抗原称帝密切相关的分子是:经典试题23-3:与B淋巴细胞摄取抗原有关的是:A mIg BMHC类分子 CMHC类分子DFcR EC3bR 经典试题24-

31、1: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Ig是:经典试题24-2:具有CH4功能区的Ig分子是:经典试题24-3:无铰链区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和IgG BSIgA和IgD CIgG和IgADIgM和IgE EIgE和IgD经典试题25:来自母体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RH 抗体是: AIgM 类抗体 BIgA 类抗体 CIgE 类抗体 DIgG 类抗体 EIgD 类抗体答案及题析:21.D 22.C 23-1.C 23-2.B 23-3.A 24-1.B 24-2.D 24-3.D 25.D 第五章免疫球蛋白内容一基本概念(1)免疫球蛋白(Ig)(2)抗体(Ab)1 免疫球蛋白(Lg):具有

32、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有分泌型(存在血液及组织液中)和膜型(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两种。膜型Ig(mIg)是B细胞膜上的抗原识别受体。2抗体(A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分泌,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即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中,是接到体液免疫反应的重要效应分子。区别: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抗体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内容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3)免疫球蛋白的其他

33、成分【略】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1)四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组成H2L2。(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 重链: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分子量较大的多肽链,恒定区具有不同的抗原性,据此分为IgM()、IgD()、IgG()、IgA()、和IgE()五个种型。轻链:分子量较小,分为链和链。2) 分为三个功能区:可变区(V区):结合抗原。(包含:超变区(HV区) );恒定区(C区):抗原性,次级反应。 铰链区:组成IgG、IgA和IgD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一种结构域,含丰富脯氨酸、易伸展弯曲。2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Ig多肽链分子通过反复折叠可行成若干球形结构,这些球形结构具有不同

34、的生物学作用,称为Ig的功能区。轻链有VL和CL两个功能区;IgA、IgG、IgD重链有VH、CH1CH2和CH3四个功能区;IgM和IgE重链恒定区有四个功能区,即多一个CH4功能区。1)IgV区: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CDR部位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即VH和VL是与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的部位。)2)IgC区:V区结合抗原后,借助C区的作用,发挥免疫效应。激活补体:IgGl3和IgM,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IgA、IgE和IgG4本身难于激活补体,但形成聚合物后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IgD不能激活补体。结合Fc受体:IgG的CH2/CH3和IgE的CH4有亲细胞活性,能与具有Fc受体的组

35、织细胞结合,产生调理作用、ADCC作用或引发型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黏膜:IgG结合胎盘滋养细胞表达的FcRn穿过胎盘,对新生儿的被动免疫具有重要意义;分泌型IgA在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形成局部黏膜免疫。内容三免疫球蛋白的类型(1)免疫球蛋白的类及亚类(2)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1 免疫球蛋白的类及亚类:1) 类:根据Ig重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可将Ig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这五类Ig的重链分别以希腊字母、和表示。 同种型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恒定区,根据Ig重链或轻链恒定区同种型抗原决定簇的不同,可将Ig分为若干类、亚类、型和亚型。2)亚类:根据重链抗原性及二硫键数

36、目和位置的不同划分分,分为IgGl4和IgAl、IgA2。目前发现,IgG有四个亚类、IgA有两个亚类,即IgGl、IgG2、IgG3、IgG4,IgAl、IgA2。2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1)型:根据Ig轻链C区抗原表位划分为和两型。2)亚型:同一免疫球蛋白根据轻链C区N端氨基酸排列的差异划分。内容四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1)激活补体;2)结合Fc受体:产生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介导I型超敏反应。 3)穿过胎盘和黏膜: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

37、球蛋白,IgG穿过胎盘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分泌型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粘膜,是粘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的因素。内容五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IgG的特性和功能(2)IgM的特性和功能(3)IgA的特性和功能(4)IgE的特性和功能(5)IgD的特性和功能1IgG的特性和功能:1)特性:是血清和细胞外液含量最高的Ig,占75%80%。四个类:IgGl、IgG2、IgG3、IgG4。 半衰期2023d。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分子,高亲和力,分布广,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2)功能:新生儿抗感染免疫:IgGl3可穿过胎盘屏障。调理作用和ADCC

38、作用:IgG的CH2与巨噬细胞、NK细胞的Fc受体结合。 活化补体:IgGl3的CH2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用于免疫诊断:IgGl3通过Fc段和葡萄球菌蛋白A结合,借此纯化抗体。 某些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及、型超敏反应的抗体属IgG。2IgM的特性和功能:1)特性: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占血清免疫球蛋白5%l0%。单体IgM:以膜结合型表达于B细胞表面,构成BCR。 分泌型IgM: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不能通过血管壁,存在血液中,具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比IgG更易激活补体。 天然血型抗体为IgM。 2)功能:初次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是抗感染免疫的“先头兵”

39、。活化补体。 提示近期感染,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mIgM为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3 IgA的特性和功能:1)分为两型,即血清型(单体),分泌型(二聚体),由J链连接。 2)sIgA是外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类别(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参与黏膜局部免疫。 3)母亲初乳中的sIgA是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蛋白。4IgE的特性和功能:1)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2)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3)宿主抗寄生虫免疫;4)糖含量l2%; 5)亲细胞性,引起l型超敏反应,l型的CH2和CH3结构域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FceRI结合所致。5IgD的特性和功能:1)正常人血清浓度很

40、低,个体发育任何时候均可产生;2)较长的铰链区,易被蛋白酶水解;3)分为血清型、膜结合型(mIgD,构成BCR)两型; 4)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成熟B细胞表达mIgD,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活化的B细胞或记忆B细胞表面mlgD逐渐消失。内容六抗体的制备【略】:(1)多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3)人源化抗体第六章补体系统内容一基本概念(1)补体系统的概念(2)补体系统的组成1补体系统:一组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及体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及一组存在于血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表面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1)为新鲜血清中的不耐热成分。2)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3)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

41、反应、免疫调节、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2补体系统的组成:1)补体的固有成分:经典激活途径:C1、C4、C2; MBL途径:MBL、丝氨酸蛋白酶(MASP); 旁路激活途径:B因子、D因子;共同末端通路:C3、C5、C6、C7、C8和C9。 2)补体调节蛋白:备解素、Cl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S蛋白等; 3)补体受体:CR1-CR5、C3aR、C5aR、ClqR等。内容二补体系统的激活(1)经典(传统)激活途径(2)旁路(替代)激活途径(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 MBL途径 1)识别阶段:激活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病原体表面多糖、IgA、IgE 病原体甘露糖残基(MASP)(IgG或IgM) (即LPS【细菌脂多糖】、肽聚酯多糖、酵母多糖)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