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
2、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答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 P(A)+ P(B) P(AB)= P(A)P(B)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是虚数单位,表示复数的共轭复数。若则( )A B C D2“”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
3、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A34 B55 C78 D894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则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 )A B C D5满足约束条件,若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的值为( )A B C2或1 D6设函数满足,当时,则( )A B C D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7题图A B C D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的共有( )A24对
4、B30对 C48对 D60对9若函数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的值为( )A5或8 B或5 C或 D或8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向量点满。曲线,区域。若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 )A B C D(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 学(理科)第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若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图像关于轴对称, 则的最小正值是_.12数列是等差数列,若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_。13 设是大于1的自
5、然数,的展开式为。若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4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轴,则椭圆的方程为_ _。15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两组向量和均由2个和3个排列而成。记,表示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小值。则下列命题的是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有5个不同的值。若则与无关。若则与无关.若,则。若,则与的夹角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16(本小题满分12分)设的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是,且()求的值; ()求的值。17(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若赛完5局仍
6、未出现连胜,则判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求甲在4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的概率;()记为比赛决出胜负时的总局数,求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其中。()讨论在其定义域上的单调性;()当时,求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的的值。19(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和,过原点的两条直线和,与分别交于两点,与分别交于两点。()证明:()过原点作直线(异于,)与分别交于两点。记与的面积分别为与,求的值。20(本题满分13分)如图,四棱柱中,底面.四边形为梯形,,且.过三点的平面记为,与的交点为。()证明:为
7、的中点;()求此四棱柱被平面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若,梯形的面积为6,求平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大小。21(本小题满分13分)设实数,整数,。(I)证明:当且时,;(II)数列满足,证明:。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2答案:B,解析:,所以“”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3答案:B,解析:112358132112358132134235813213455 ,故运算7次后输出的结果为55。4答案:D,解析: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为:,圆C的标准方程为:,圆C到直线的距离为:弦长。5答案:D,解析: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取得最大值表示直线向上平移移动最大,表示直线斜率,有两种情况:或
8、。6答案:A,解析:7答案:A,解析:如右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角,8答案:C,解析:与正方体一条对角线成的对角线有4条, 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的共有(对)。9答案:D,解析: (1)当时,此时; (2)当时,此时 在两种情况下,解得或。注:此题也可以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从而得或。10答案:A,解析:设则, 所以曲线C是单位元,区域为圆环(如右图) ,。11答案:,解析: ,当时。12答案:,解析:是等差数列且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令,则有,展开的,即,。13答案:,解析:由图易知 ,解得。14答案:,解析:由题意得通径,点B坐标为将点B坐标带入
9、椭圆方程得,又,解得椭圆方程为。15答案:,解析:S有下列三种情况: , ,若,则,与无关,正确;若,则,与有关,错误;若,则,正确;若,则, ,错误。16(本小题满分12分)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由余弦定理得,由于,故。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析:用A表示“甲在4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 表示“第局甲获胜”, 表示“第局乙获胜”,则()()的可能取值为2,3,4,5 故的分布列为2345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析:()的定义域为, 令得所以当或时;当时故在和内单调递减,在内单调递增。(),(1)当时,由()知在上单调递增在和处分别取得最小值和最大值。(2)当时,由()知
10、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处取得最大值又当时在处取得最小值 当时在和处同时取得最小值当时,在取得最小值。19(本小题满分13分) ()证:设直线的方程分别为,则 由得;由得同理可得,所以故,所以。()解:由()知,同理可得, 所以,因此 又由()中的知,故。20(本小题满分13分) ()证:从而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相互平行,即故与的对应边相互平行,于是,即为的中点。()解:如图,连接QA,QD。设,梯形ABCD的高为, 四棱柱被平面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分别为和, ,则。 ,图1 又, 故()解法1:如图1,在中,作,垂足为E,连接 又,且 ,为平面和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又
11、梯形ABCD的面积为6,DC=2,于是,,故平面和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解法2:如图2,以D为原点,分别为轴和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因为,所以,从而,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所以又平面ABCD的法向量所以故平面和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21(本小题满分13分) ()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原不等式成立。(2)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当时,所以时,原不等式成立。综合(1)(2)可得当当且时,对一切整数,不等式均成立。()证法1: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由假设知成立。(2)假设时,不等式成立由易知当时由得由()中的结论得因此,即所以当时,不等式也成立。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不等式均成立。再由得,即综上所述,证法2:设,则,并且,由此可见,在上单调递增,因而当时。(1)当时由,即可知,并且,从而故当时,不等式成立。 (2)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则当时,即有,所以当时原不等式也成立。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不等式均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