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pdf

上传人:ai****e 文档编号:48139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 7卷第 1 期 2 0 1 1 年 2月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 u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2 7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楚 玺 ( 后勤工程学 院研究生 队 , 重庆4 0 1 3 1 1 ) 摘要: 通过对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的荷载试验, 主要研究了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的受力与变形性能, 并用 A N S Y S有限 元软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表明 , 现浇 混凝 土元肋空心板的受力与 变形性能 与普 通实心板相 似 , 可分为弹性变 形 、 弹塑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3个变形阶段 , 现浇 混凝 土无

2、肋空心板在不 同阶段对外加荷 载变形响应特 征明显 。裂缝 发展 伴随 整个试 验过程 , 每个阶段裂缝 的发展呈现 明显 的特征性 , 最后破坏 时, 裂缝的充分 发展证明 了板 良好的 塑性 变形性能 , 以及裂 缝分布情况说明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的破坏符合塑性铰理论。A N S Y S软件结果分析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关键词 : 无肋空心板 ; 试验研究 ; 边界约束 ; 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 T U 3 7 5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1 9 3 3 ( 2 0 1 1 ) 0 1 0 2 7 0 4 Ex p e r i m e n t s a n

3、d fin i t e e l e m e n t a na l y s i s o f c a s t i n-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no n r i b b e d ho l l o w pl a t e CHU Xi (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T e a m, L o g i s t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1 3 1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r o u g h

4、c a s t i n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n o n ri b b e d h o l l o w p l a t e l o a d t e s t , ma i n r e s e a r c h t h e p r o p e r t y o f c a s t i n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n o n - ri b b e d h o l l o w p l a t e S f o r c e a n d d e f o r ma t i o n,a n d w i t h t h e ANS YS fi n i t e e l

5、e me n t s o f t wa re f o r an aly s i s o f t h e t e s t mo d e 1 Ex p e r i me n t al s t u d i e s h a v e s h o w n t h a t t h e c a s t i n -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n o n ri b b e d h o n o w p l a t e S d e f o r ma t i o n i s s i mi l a r t O o r d i n a r y s o l i d p l a t e , w i t h

6、 c a n b e d i d e d i n t o t h e e l a s t i c d e f o r ma t i o n s t a g e, t h e e l a s t i c p l a s t i c de f o rm a t i o n s t a g e a n d t h e p l a s t i c d e f o rm a t i o n s t a g e, f o r t h e s p e c i me n, di ffe rent s t a g e s o f d e f o r m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is

7、t i c s we r e s i g n i fi c a n t l y d i ffe r e n t for t h e e x t e r n al l o a d i n g C r a c k s d e v e l o p e d alo n g t h e e n t i r e t e s t i n g p r o c e s s , c r a c k s d e v e l o p me n t a t e a c h s t a g e h a v e a p p a r e n t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T h e f u l l

8、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r a c k s b e f o r d e s t r u c t i o n s h o ws t h e p l a t e h a s g o o d p e r f o rm a n c e o f p l a s t i c d e f o r ma t i o n, t h e e o U a p s e me c h a n i s m a c c o r d s we ll w i t h p l a s t i c - h n e t h e o r y F i 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9、l y s i s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u hs a c c o r d we l l wi t h t e s t r e s u l t Ke y wo r ds: n o n rib be d h o l l o w p l a t e; t e s t ; b o un da r y c o n s t r a i nt ; fin i t e e l e me nt a na l y s i s 0 前言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是指在楼板 中按预埋轻 质模具( 如泡沫、 可 回收气 囊等) , 模具 排列不 留间

10、隙, 经现场浇筑后形成空腔率在 4 5 以上的混凝土 空心楼板 , 简称混凝土无肋空心板。该楼板吸取 了 B D F薄壁筒芯和薄壁箱体空 心楼盖结构 ; G B F管 无梁楼盖 ; WF B密肋空心楼盖 ; 薄壁箱体混凝 土空腹板楼盖 的优点 , 在它们的基础上进一步降 低了结构的自重, 节约了混凝土的用量 , 有明显的经 济效益 , 并能完成环保、 节能的要求 。东南大学的程 文滚、 党纪和华北水利水 电学院的程远兵等人对蜂 窝式混凝土带肋楼板 的研究起步较早 , 研究成果 已 能够投入工程实际应用。但 目前对无肋空心楼板的 收稿 日期 : 2 0 0 9 1 2 -0 1 作者简介: 楚玺

11、( 1 9 8 6一) , 男 , 陕西蒲城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 结构检测 、 鉴定、 加 固方面的研究。 E ma i l : 6 7 2 2 1 0 7 6 6 q q c o rn 研究仅刚刚起步 , 还处于探索、 研究 、 发展 阶段。混 凝土无肋空心楼板的设计计算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 的理论和方法, 无肋空心楼板与普通楼板、 带肋楼板 的受力 、 变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都不明确。因此 , 研 究人员对 3 m3 m, 厚 1 0 0 m m 的混凝土无肋空心 板进行 了试验研究。试验遵循 G B 5 0 1 5 29 2 混凝 土结构试验方法标 准, 并参考 了程远兵等人对

12、现 浇蜂窝式空心板 的试验方法 。 1 试验介绍 1 1 试件设计 本试验 采用柱 网尺 寸 3 m 3 m, 厚度 为 1 0 0 mm的无肋混凝 土空心板 , 板 的总空心率为 4 6 。 试件的支模、 浇筑 、 养护均在试验室进行 , 试件的主 要截面尺寸、 配筋 见 图 1 , 空心板实体外 观见图 2 。 空 心板 内部 预埋轻 质泡 沫 , 浇筑完 成后 , 轻 质泡沫 留 在板中不进行 回收。试件 吊装在 4块钢支座上 , 柱 底部用细沙找平 , 使板呈水平放置。试件按板面承 四川建 筑科学研究 第 3 7卷 受 1 0 k N m 设计 ( 不包括 自重 1 3 2 k N m

13、 ) 。试件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 坍落度 1 8 0 m m, 设计强度 图 1 Fi g 1 卜 ( a ) 板 尺寸 及粱配 筋 图 主要试件几何尺寸及配筋 等级 C 3 0 , 实测混凝土立方体 的抗压强度和轴心抗 压强度见表 1 , 钢筋抗拉强度见表 2 。 ( b ) 荷载分布及测点布置图 The ma i n s pe c i m e n ge o me t r y a nd r e i nf or c e men t 图 2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板外观 F i g 2 Ca s t - i n - s i t u c o n c r e t e l i o n - fib b

14、e d h o l l o w p l a t e a pp e ar an c e 表 1 混凝 土强度指标 Ta bl e l Co n c r e t e s t r e n gt h i n de x s i g n 表 2 钢筋材料性能 Ta bl e 2 St e e l ba r ma t e r i al pe r f or m a nc e 1 2 试 验方法 试验加载采用普通粘土砖( 1 81 9 k N m ) , 为 方便加载, 在空心板面弹出 0 7 m0 7 m 的方格 网, 将板底刷 白。板和梁的挠度用百分表测量 ( 图 1 ) , 测点主要布置在梁、 板 的跨

15、中, 板底采用 T D 8 6 3 6 9型机电百分表与外部视频相连实时采集数据 , 边梁扭转和挠度变形采用机械百分表分时测量 , 裂 缝采用 5 倍光学放大镜观测 , 裂缝宽度采用裂缝刻 度尺测量, 精度为 0 0 5 m m。由于试验条件有限, 本 卜 一 ( c ) 1 - 1 剖 面图 次试验不测量钢筋应变, 钢筋的屈服变形通过裂缝 宽度间接反映。为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 推算板 自重 下挠度数据 先按照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 的 7 0 进行 了预加载 J , 开裂荷载按照 G B 5 0 1 5 2 9 2 混 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 准由 蝶=( + 。 。 ) 确 定 , 试加载共分为

16、3级 : 0 4 k N m , 0 8 k N m , 1 2 k N m , 每级间隔 5 mi n , 卸载后进行正式加载, 前 1 0 级荷载每级加载 0 5 k N m , 每级 间隔 1 0 m i n 。第 1 1 级 开始 , 每 级加 载 0 7 k N m , 每级 间 隔 2 0 r a i n , 待试件变形稳定后, 记录挠度数据, 并观察裂缝出现 和发展情况。加载至 l 5级荷载 ( 8 5 k N m ) 后 , 试 件持续受力 2 4 h , 以后每级加载0 3 k N m , 间隔 1 5 m i n , 加载至 2 4级荷载( 1 1 2 k N m ) 时

17、, 试件破坏 , 受力阶段极限荷载和破坏的判定根据 G B 5 0 1 5 2 9 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中第 8 0 1条。 2试验结果 2 1 受 力与变形 阶段 从开始施加荷载到破坏 , 试件主要经历了 3个 受力与 变形 阶段, 分 别为 弹性变形 阶 段 ( 03 3 k N m ) , 该阶段试件未 开裂 , 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 系 ; 弹塑性变形 阶段 ( 3 3 9 7 k N m ) , 该阶段试 件带裂缝工作 , 裂缝发展平稳 , 应变较应力增长为快 的塑性特征在该阶段后期显现, 但不明显 , 曲率与挠 度增长平稳 , 应力应变呈 曲线关系 ; 塑性变形 阶段 ( 9

18、 71 2 5 k N m ) , 该 阶段 钢 筋屈 服 , 裂缝 发 展迅 速 , 试件表现出很好的塑性变形性能 , 曲率与挠度增 长迅 速 。 加载开始阶段, 每级荷载作用下试件挠度增量 很小 , 挠度 与荷 载成正 比关 系。当荷 载达 到 3 3 f _ 刊 楚玺 : 现浇混凝 土无肋 空心板试 验及有限元分析 2 9 k N m ( 不包括 自重) 时, 板 面在 K LI跨中内侧与 板交接处出现第一条裂缝 , 裂缝很细 , 其宽度无法精 确读出 , 该裂缝的出现标志着试件弹性变形结束 , 由 弹性变形进 入弹塑性 变形 阶段。此后荷载 逐级增 大 , 板面与 K L 一 1 跨中

19、内侧相交处的裂缝跟随荷载的 增大向板的角部发展 , 当总荷载值达到 6 2 k N m 时 , 板底出现第一条裂缝 , 这时板面裂缝发展稳定 , 宽度在 0 0 20 0 3 ra m之间。总荷载达到 8 5 k N IT I 。 后持续受力 2 4 h , 在此过程中进行 了 5次数据采 集 , 发现板的挠度和裂缝宽度均有少量增加。此后 继续施加荷载, 板应变较应力增长为快的塑性特征 开始显现, 板面的裂缝宽度随荷载增加 明显增宽 , 向 板角延伸速率加快 , 此时板面的主要裂缝基本确定 , 除了主要裂缝 之外 , 板面并 无新 的伴 随裂缝 产生。 相反, 板底裂缝发展逐渐增 多, 主要裂

20、缝不 明显 , 板 底 中心区域裂缝分布无规律 , 板底周 围区域裂缝 多 集 中在板的对角线位置 , 裂缝分布沿着对角线方 向 分布。继续加载 , 板底在新增加裂缝 的同时原有裂 缝沿混凝土 向上发展 , 宽度 也在增加 , 平 均宽度在 0 0 2 0 0 3 i n m, 沿对角线方 向分布表现得更加 明 显 。与未裂阶段相 比, 板 的挠度增 加明显加快。在 总荷载达到 9 7 k N m 时 , 板面最大负弯矩截 面的 混凝土宽度突然由0 4 mm增加至 0 9 n 2 I n , 认 为该 时应力达到钢筋 的屈服应力 , 钢筋开始塑流。钢筋 的屈服标志着试件 由弹塑性变形阶段进入塑

21、性变形 阶段 , 当荷载值达到 1 1 9 k N in 时 , 板底 中部区域 混凝土裂缝由 0 0 9 mm增加至 0 1 5 m m, 认为板底 钢筋屈服。此阶段在每级荷载作用下 , 钢筋应变迅 速增大, 表现形式为每级加载挠度增量都在 2 5 I T U T I 以上 , 当荷载总值达到 1 2 5 k N m 时 , 板面主要裂 缝最大宽度为 1 8 m m, 板底面最大裂缝宽度为 0 2 m m, 板底 中心处的挠度达到 2 7 4 1 mm, 板的弯 曲变 形已明显超出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 , 板 中心挠度 肉眼 可直接观察 。此时板面的裂缝 已经发展到了板 的角 部, 4条裂缝

22、已连成整体 , 板底裂缝 已经 呈对角 贯 穿, 主要裂缝 明显 。按照 G B 5 0 1 5 2 9 2 混凝土结构 试验方法标准 中第 8 0 1条认 为试件在该级荷载 作用下宣告破坏 , 试验终止。 试件荷载一挠度关 系曲线如 图 3所示 , 途 中曲 线为 B F B 一 1所记录 的挠度 值。通过该 图可 以看 出 板的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不断降低 。塑性变形阶段荷 载一挠度曲线大致 为直线 , 弹塑性变形 阶段挠度增 长较弹性变形阶段快 , 塑性变形 阶段挠度增 长较 弹 塑性变形阶段快 , 说明了该试件 良好 的塑性 变形能 力。在试验过程 出现裂缝和钢筋 屈服现象时 , B F

23、B 一 1记录的挠度及特征见表 3 。 3 O 2 5 l 2 0 坦1 5 嚣1 0 5 0 鼢 板面 出现 裂缝 板 底 出 兰 图3 试件荷载挠度曲线 F i g 3 S p ec i m e n l o a d d e fle c t i o n c u r v e 表3 各临界荷载时 B F B 1记录的挠度值 T a b l e 3 De fl e c t i o n v a l u e o f BF B- 1 r e c o r d wh e n e v e r y bor de r l i ne l oa ds 2 2试 件 变形 分析 图 4所示为荷载一定 的条件下 , 试件

24、在距板 中 心不同距离挠度值 的变化规律 , 共列出了 5个不同 荷载值的曲线变化。图中可看出, 荷载较小时, 挠度 的突变并不明显 , 曲线接近抛物线 , 当荷载超过板面 钢筋屈服荷载 ( 9 7 k N m ) 后 , 挠 度变化 明显 。在 较大荷载条件下 , 板支座附近 的斜率大于跨 中附近 的斜率 , 说明沿试件支座方向产生了塑性铰 , 并且塑 性铰沿支座方 向贯通连成线 , 塑性铰的产生标志着 边支撑对板边缘约束能力降低 , 荷载越大约束能力 越弱。试验也表 明, 在加 载整个过 程 中, K L 一 1的弯 曲及扭转变形很小 , 对板的变形影响不明显。 0 0 2 0 4 0 6

25、 0 8 l 1 2 l 4 1 6 测 点 到板 中心 的距 离 I n 图 4 试件测点到板 中心距离一挠度 Fi g 4 S pec i m e n m e a s ur i n g po i n t - t o bo a rd c e nt e r di s t an c e - de fle c t i o n di ag r a m 加 0 目u,遥越赠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7卷 2 3裂缝的特点 图 5给出了试件破坏后 板面和板底的裂缝分 布。从图中可看出, 板面的裂缝分布规则 , 沿板四周 连通 , 该裂缝是由最先出现在梁、 板交界的跨中截面 处的裂缝发展而来, 裂缝 随

26、荷载增加不断向四角延 伸, 最 后形成贯通 , 连成封 闭曲线 , 最宽 度处达到 1 8 m m。除了板边缘分布的主要裂缝之外, 板 中心 区域、 空心部位的边缘处存在 4条相似的裂缝 , 裂缝 宽度 0 51 I n i n , 同样呈规则分布, 具有贯通特性。 板面的裂缝很集 中, 除上述产生的裂缝之外, 没有发 现其他存在集中裂缝的区域 , 试件破坏时, 受压区混 凝土工作 良好, 没有出现压坏的现象。 卜 卜j ( a ) 板面裂缝分布图 ( b ) 扳底裂缝分布图 图 5 破坏后板底和板面的裂缝分布 F 5 Th e bo t t l e an d s u r f a c e o

27、ft he pl a t e c r a c ks d i s t r j b ut i on a f t e r t he d e s t r uc t i o n 板底裂 缝宽度在 0 20 3 m m之 间, 长度 在 1 5 0 2 0 0 m m之间。板底裂缝分布较板 面裂缝松 散 , 但能看出呈 x形分布 , 在板底呈对角贯通, 在板 底中心区域 内形成交叉。在板底空心区域的边缘也 存在围绕空心 区域的裂缝 , 裂缝宽度在 0 1 50 2 m m之间, 长度在 1 0 01 5 0 mr n之间 , 但和板面裂缝 不同的是 , 板底裂缝没有形成贯穿, 认为裂缝发展呈 一 定趋势,

28、 但最后没有形成塑性铰线。 从试件在试验过程 中变形和裂缝的出现、 发展 NODAL S OLUTI ON STEP=l SUB=1 7 TI M瞳=l US U M( A VG ) RSYS =O DMX=1 5 SMX=l 5 到最后破坏时的分布情况可看出, 空 心板与普通实 心板的变形规律非常相似 , 最后的破坏与普通板的 塑性铰理论也是符合的。 3 有 限元分析 采用分离式建模法建立试件的模型 , 本构关系 为全量型非线 弹性本构关 系( O t t o s e n模型 ) 。混凝 土采用 S O L I D 6 5单元模拟, 钢筋采用 P I P E 2 0单元 模拟, S H E

29、L I _ 3单元用于拉伸实体。混凝土的弹性 模量为 E=2 4 e 4 MP a , 泊松比为0 2 , 单轴抗拉强度 f t =3 1 1 2 5 , 裂缝张开传递系数 0 3 5, 裂缝闭合传递 系数 1 ; 钢筋弹性模量 E=2 e 5 MP a , 泊松比为 0 2 5 , 屈服应力为 3 6 0 MP a , 硬化斜率为 2 0 0 0 0 。网格划分 采用手动划分法 , 不考虑混凝土的压碎 , 为了使计算 顺利收敛, 在 4个角用刚性垫片 代替柱。图 6给 出了 1 4块板的钢筋模型和整块板的几何模型。 ( a ) 1 , 4板钢筋模型图 图 6 试件建模及网格划分 Fi g 6

30、 S pe c i men mode Hng an d me s h i ng 对模型施加 3 3 k N m ( 板面开裂荷载) 和 6 2 k N m ( 板底开裂荷载) 两种荷载来和试验真实数据 进行对 比, 图 7显示 了 3 3 k N m 和 6 2 k N m 时 板的变形等值线图, 从图下部等值线段可看出, 在外 加荷载为 3 3 k N m 时, 板中心最大挠度为 1 3 3 3 m m, 当外加荷载为 6 2 k N m 时, 板 中心最大挠度 为 3 5 4 7 mm, 理论值和试验值之间误差很小 。 N0DL S0LUn 0N S TE P;l S UB l 6 T l

31、 U S U M( A V G) RSYS=0 DMXz3 9 9 S MX;3 9 9 0 0 3 3 3 33 3 0 6 6 6 66 7 l I 3 3 3 0 1 6 66 6 7 0 5 0 8 3 3 33 3 1 1 6 7 1 5 f a 】 3 3 k N m2 时板的变形等值线图 图7 外加荷载时板的等值线 Fi g 7 Tl I e bo a r d c o nt o ur ma p wh e n e x pe r i me nt al l o a d ap pl i e d 雷 糯虢鞫畦甍鏊饕黎蛾l 谶穗 l 毽l ! =! : l繁毽 l 镰 - k 0 0 4 4

32、 3 33 3 0 8 8 6 6 l 6 l 3 7 3 1 7 7 3 2 2 1 7 2 3 1 0 3 3 , 5 47 3 9 9 ( b ) 6 2 k N m 时板的变形等值线图 ( 下 转第 1 5 7页) 2 0 1 1 N o 1 董作超 , 等 : 平面框架结构耗能支撑 的地震 响应时程分 析 1 5 7 的弯剪型变形 , 且顶层位移和层 问侧移角最大 , 这种 布置能更好地控制楼层位移 和楼层侧移转角 , 其在 高层结构中支撑布置位置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 , 通过计算分析对 比可知 , 支撑最好每 跨均布置 , 且侧重于中间跨布置 ; 其次是集 中布置耗 能支

33、撑于中间跨 , 也能较好地发挥耗能支撑抗震作 用 。 4 结 语 本文探讨了耗能支撑的不同布置方式对钢框架 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 通过 3种类型各 1 2种不 同 支撑布置方式的框架结构进行的计算对 比分析 , 得 到以下几点结论 : ( 1 ) 随着框架结构层数的增加 , 支撑 布置方式 对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影响会更加 明显 。 ( 2 ) 框架的边跨和中间跨以及框架的边跨支撑 布置形式 ; 顶层位移和层间侧移角最大 , 对应于框架 结构的弯曲变形。 ( 3 ) 每跨均有支撑 , 侧重于 中间跨 的支撑布置 形式 ; 顶层位移和层间侧移角最大 , 对应于框架结构 的弯剪型变形。 ( 4 )

34、 支撑最好每跨均布置 , 且 侧重于中间跨布 置 ; 其次是集 中布置支撑于中间跨 , 也能够较好地发 挥耗能支撑抗震作用。 参 考 文 献 : 1 陈红英 多高层 钢 结构计 算 中框架 的分类 J 青海 大学 学 报 , 2 0 0 1 , 1 9( 1 ) : 4 3 2 彭观寿 , 高轩能 , 陈 明华 支撑布置对 钢框架 结构抗 侧刚度 的 影响 J 工业建筑 , 2 0 0 8 , 3 8 ( 5 ) : 8 3 - 8 7 3 周学军 , 陈鲁 , 曲慧 多、 高层钢结 构支撑的布置方式对框 架侧移刚度的影 响 J 钢结构 , 2 0 0 3 , 1 8 ( 4 ) : 5 1

35、- 5 4 4 巴斯 l ( J 工程分析 中的有 限元 法 M 傅子智 , 译 北 京 : 机械 工业出版社 。 1 9 9 1 5 沈小璞 , 陈荣毅 ,陈道政 , 等 ,基于状态空 间理论的工程结构 地震时程响应分析 J 中国科技大学 学报 , 2 0 0 9, 3 9( 7 ) : 6 8 8 6 9 3 ( 上接 第 3 0页) 4 结 论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 结论 。 ( 1 )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 心板 的工作 可分为 : 弹 性变形阶段 、 弹塑性变形阶段 、 塑性变形 3个 阶段。 弹性变形阶段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 系, 板的变形稳 定 , 无裂缝 出现

36、; 弹塑性 工作阶段应 变较 应力增长 快 , 荷载越大该性质越 明显 , 板处于带裂 缝工作状 态, 裂缝发展稳定 , 裂缝分布呈现出规律性 ; 塑性变 形阶段开始于钢筋屈服 , 从塑性变形阶段开始到最 后的破坏空心板呈现 出良好 的塑性变形性能 , 破坏 前挠度激增 , 肉眼可直接观察 , 破坏前兆 明显 , 裂缝 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 , 只有少量的新裂缝产生, 最后 破坏与板 的塑性铰线理论一致。 ( 2 )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双向板 的承载力能够 满足常规的荷载要求 , 良好的塑性变形性能使得无 肋空 心板 的破 坏属 于延性 破坏 。无 肋空 心板 的 自重 轻 , 厚度与实心板的厚

37、度可 以一致 , 但变形偏 大, 适 用于板跨较小的底层或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 应用 。 ( 3 ) 试验的裂缝分布和理论分析说明空心部位 与混凝土 的交界 的区域在荷 载作 用下 出现应力 集 中, 应力、 应变在该 区域很 大, 这与实心板的应力分 布是不同的。这一性质说 明空心的存在造成了板的 薄弱截面, 但空心区域的存在也使无肋空心板有 良 好的塑性变形 , 考虑到安全与变形的要求 , 在设计 阶 段 , 必须保证空心区域的边界有合适 的双向配筋 。 ( 4 ) 现浇混凝土无肋空心双 向板是一种合理 的 结构形式 ,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具有 良好的力学性能, 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

38、性能 , 还有待进一步 的 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王 本 淼B D F薄 壁 桶 芯箱 体 在混 凝 土 空 心楼 盖 中 的应 用 c 全 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 盖结构技术 交流会论文 集 上 海 : 中国工程建设 标准化 协会 混凝 土结构 专业委 员会 , 2 0 0 5 ( 7 ) : 3 6 6 - 3 6 9 2 梁伟 无梁 GB F管现浇混 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 J 建筑 技术 , 2 0 0 4 ( 1 0 ) : 7 5 0 - 7 5 2 3 吴方伯 , 王显 都 , 汪幼林 WF B密肋空 心楼板简 介 c 全 国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 盖结构 技术交 流会论 文集

39、 上 海 : 中国工 程建设标 准化 协会 混凝 土结 构 专业 委员 会 , 2 0 0 5 ( 7) : 4 l 1 4 1 4 4 冯 承辉 薄壁箱体现 浇混凝 土空腹板楼 盖有限元 分析与设 计 方法研究 D 长沙: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0 0 4 : 7 5 -8 5 5 程远兵, 程文滚, 党纪 边支撑现浇混凝土蜂窝式空心双向 板试验 J 东南大学学报 , 2 0 0 7, 3 7 ( 2 ) : 2 1 7 - 2 2 1 6 GB 5 0 1 5 2 9 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 法标准 s 北京 :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1 9 8 9 7 郝 文化 , 等 AN S YS 7 0实例分 析与应用 M 北京 : 清华 大学 出版社 , 2 0 0 4: 7 5 - 8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