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会医学》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 学。
2. 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 生保健)为目标。
6. 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
A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B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2. 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
A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
B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
C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A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研究具有实践性
D研究具有时代性
4.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交叉学科
D基础学科
第二章医学模式习题
一、填空题
1、现代医学模式是指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
2、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现代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包括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 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和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
4、生物医学模式下,健康就是要维持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这种保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
5、1977年美国的 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这种生理状
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二、选择题
1、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是一种医学观B是指生物医学模式
C是以医学为对象的方法论D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2、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演变(A )
A、神灵主义一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一现代医学模式
8、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一现代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一机械论一自然哲学一生物医学一现代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一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模式
三、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 质的概括。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 态。
3、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成 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这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 状态,亦称“第三状态”
五、论述题
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有何指导意义,你认为现代医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题采分点:(1)医学模式的概念;(2)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3)现代医学 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4)现代医学的目的。
四、简答题
1、医学模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2、历史上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种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对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
4)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
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习题
一、填空题
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特点是泛影响性、恒常性与积累性、交互作
用^
2、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文化的历史性、现实性、渗透性、继承性和社会 性。
3、影响人们获得社会支持的因素主要有人际关系、社会网络和社会 凝聚力。
4、人类健康不仅受生物学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而且与 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5、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是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和稳定性等特征。
6、社会制度影响健康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配制度对居民的影响; 社会制度对卫生政策的决定作用;社会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
7、家庭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 和家庭的关系 三方面。
8、联合国规定,60岁及以上人超过10% 或65岁及以上人超过 5% 为老年型社会。
9、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感受这个中心环节发生作用的。
二、选择题
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是(D )
A、特异性、恒常性、积累性和交互作用。
B、泛影响性、阶段性、积累性和交互作用。
C、泛影响性、恒常性、积累性和单独作用。
D、泛影响性、恒常性、积累性和交互作用。
2、下列哪项不是文化的基本特征(C)
A历史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渗透性
3、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是(B)
A无形性、本源性、社会性、软约束B无形性、本源性、稳定性、软
约束
C无形性、本源性、稳定性、社会性D无形性、本源性、稳定性、继
承性
三、名词解释
1、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
和生活习惯,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2、反文化:那些对现存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人的某些思想行为,常常是 一定数量对现实不满的人的心理爆发。
3、社会支持: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资和生活上的帮助。
4、医疗保健是指医疗保健费用的负担形式以及相应的卫生服务组织、管 理方式和实施过程。
四、简答题
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性。
泛影响性。
恒常性
积累性
交互作用
2、社会经济发展在促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健康也产生了不利的一面,
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不良行为和心理压力突出。
社会负性事件增多。
社会流动人增加,不利于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
3、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
无形性
本源性
软约束
稳定性
4、文化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
教育
风俗习惯:民族习俗、地区习俗
宗教:宗教的精神力量、宗教对行为的影响。
亚文化与反文化
5、人数量与健康的之间的关系。
一定的人规模和数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
人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对人类的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
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负担,影响人质量。
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
五、论述题
1、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有哪些?结合自己的体会试论述你认为重要的影响 人群健康的因素。(10分)1、答题采分点:社会因素的内涵与分类
2、试论述社会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群健康的,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说明。
答题采分点:(1)文化的概念;(2)文化的特征;(3)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
(4)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5)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感受)这个中心环节发生作用的。
2. 心理测验应坚持(标准化)、客观性和保密原则。
3. 性格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型 性格人群中冠心病高发。
4. 性格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型 性格的人易患恶性肿瘤。
5. 家庭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和家庭的关系三 方面
二、单选题:
1. 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是(C )
A实用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B实用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保密原则
C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D保密原则,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2. 目前认为,不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的是(E )
A .冠心病
B. 支气管哮喘
C. 溃疡病
D. 恶性肿瘤
E. 病毒性肝炎
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二、选择题
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A )
A、封面信 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B、封面信一一指导语一一问题一一答案
C、封面信一一问题一一答案一一编码
D、指导语 问题 答案 编码
2. 下列哪项不属于概率抽样(C )
A分层整群抽样 B系统抽样 C偶遇抽样 D单纯随机抽 样
3. 下列哪项属于概率抽样(B )
A偶遇抽样 B系统抽样 C立意抽样 D雪球抽样
4. 社会医学研究工具(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评价不包括(B )
A表面效度 B质量效度 C结构效度 D内容效度
5. 以下哪种现场调查是最为常用的方式(A )
A面谈法 B信函调查法 C电话调查法 D集中调查法
6. 以下哪项不是定量研究的特点(C )
A标准化程度较高B可检验性强C对研究问题的深层次探索性好D 精确化较高
7. 观察法的缺点或局限性在于它的(C ):
A有效性 B可靠性C说服力 D时间弹性
8. 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选择课题时要注意的原则中不包括(C )
A需要性原则B创造性原则 C特异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9. 下列哪项不是定性研究的特点(A )
A定性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概率统计分析B定性研究需要较长时间与研 究对象接触
C定性研究注重的是事物发展的过程D定性研究结果一般不能外推
10.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B)
A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B定量研究资料可以用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定性研究资料则不能
C定量研究适用于大样本,定性研究适用于小样本
D定量研究适用于任何研究,而定性研究只适用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
12. 关于随机应答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随机应答技术通常是涉及隐私性问题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
B通过随机化处理可以估计出所有被调查者中属于某种情况的比例
C随机化装置中的黑白球的比例要正好等于1: 1
D它是根据概率理论进行推算的
13. 非概率抽样包括(D )
A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分层抽样
B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系统抽样
C方便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分层抽样
D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14. 关于概率抽样方法的误差大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C )
A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B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 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15. 下列关于问题和答案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对于事先不知道问题答案的情况可设置开放式问题
B对于等级问题,开放式问题比封闭式问题更能获得相对真实的回答
C封闭式问题更便于统计处理和分析
D封闭式问题可将不相干的回答减少到最小程度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概率抽样(C )
A分层整群抽样 B系统抽样 C偶遇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17. 下列哪项属于概率抽样(B )
A偶遇抽样 B系统抽样 C立意抽样 D雪球抽样
18. 根据收集资料时具体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问卷访谈法和自填问卷法。在自填 法中,最常用的是(B )
A面谈法 B信函调查法 C电话调查法D集中调查法
19. 以下哪项不是定量研究的特点(C )
A标准化程度较高B可检验性强C对研究问题的深层次探索性好D 精确化较高
20. 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选择课题时要注意的原则中不包括(C )
A需要性原则B创造性原则C特异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21. 下列哪项不是定性研究的特点(A )
A定性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概率统计分析B定性研究需要较长时间与研究 对象接触
C定性研究注重的是事物发展的过程D定性研究结果一般不能外推
2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B )
A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B定量研究资料可以用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定性研究资料则不能
C定量研究适用于大样本,定性研究适用于小样本
D定量研究适用于任何研究,而定性研究只适用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
23. 下列关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叙述正确的是(D )
A信度不高,效度不一定不高B信度高,效度也高
C效度不高,信度也不高D效度高,信度也高
24. 关于随机应答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随机应答技术通常是涉及隐私性问题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
B通过随机化处理可以估计出所有被调查者中属于某种情况的比例
C随机化装置中的黑白球的比例要正好等于1: 1
D它是根据概率理论进行推算的
25. 以下哪项不是定量研究的特点(C )
A标准化程度较高B可检验性强C对研究问题的深层次探索性好D
精确化较高
26. 下列哪项不是定性研究的特点(A)
A定性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概率统计分析B定性研究需要较长时间与研究
对象接触
C定性研究注重的是事物发展的过程 D定性研究结果一般不能外推
27.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B )
A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B定量研究资料可以用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定性研究资料则不能
C定量研究适用于大样本,定性研究适用于小样本
D定量研究适用于任何研究,而定性研究只适用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
28. 下列关于问题和答案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对于事先不知道问题答案的情况可设置开放式问题
B对于等级问题,开放式问题比封闭式问题更能获得相对真实的回答
C封闭式问题更便于统计处理和分析
D封闭式问题可将不相干的回答减少到最小程度
29. 社会医学研究工具(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评价不包括(B )
A表面效度B质量效度C结构效度D内容效度
30. 以下哪种现场调查是最为常用的方式(B )
A面谈法 B信函调查法 C电话调查法 D集中调查法
31. 观察法的缺点或局限性在于它的(D):
A有效性B可靠性 C说服力 D时间弹性
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习题
二、选择题
生命质量评价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不包括(D )
A、人群健康状况的测定与评价
B、慢性病患者健康评价与治疗决策
C、药效评价和卫生管理决策
D、基础病理研究
2. 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是:(D )
A生理状态B心理状态 C社会交往及主观满意度D以上都包括
3. 下面哪一个量表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生命质量测评量表(A )
A健康调查量表B健康良好状态指数C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D疾 病影响量表
4. 关于生命质量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 HRQOL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与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 事件相联系的客观健康状态和主观健康状态
B生命质量评价的健康状态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来测定个人 功能
C生命质量评价的量表主要有:一般健康问卷、疾病专门化问卷、部位专门 化问卷、
治疗问卷
D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有: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主观判断 与满意度
5. 生命质量评价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不包括(D)
A、人群健康状况的测定与评价
B、慢性病患者健康评价与治疗决策
C、药效评价和卫生管理决策
D、基础病理研究
6. 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是:(D)
A生理状态 B心理状态 C社会交往及主观满意度D以上都包
括
7. 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是:(D )
A生理状态 B心理状态 C社会交往及主观满意度D以上都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