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802042 上传时间:2024-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近代史自考第三章辛亥革命资料仅供参考第三章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的革命活动)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一)辛亥革命前,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侵略日益扩大,民族危机加深。 辛丑条约后,列强对清政加强控制,加强扩大在华的经济实力投资规模急速扩张,铁路、矿山的利权成为掠夺目标。2、各国列强瓜分掠夺中国土地加重,国家独立、主权、土地都被严重破坏,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19041905,日、俄争华利益,在东北,开战。清政“局外中立”。日本战胜,俄国转让东北南部所取的一切权益。 同时,英国侵入西藏,德国争夺英国在华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二)社会矛盾激化,民变四起。清

2、政对外赔款,对内“新政”,财政开销巨大,社会矛盾激化,全国民变、爱国运动四起。(19011911,财政开销增4倍,人民负担沉重,开始反抗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和抢米斗争,工人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19021911,各地民变1300多起。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保路运动等。在这些运动中,资产阶级为主角。全国性的民变和爱国运动,反映人民开始清醒,社会动荡,暴风雨将来临。)(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辛丑条约签订标志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列强,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为得到外强信任,平息内乱,拉拢改良派,在1901.4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

3、实行“新政”。2、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1)改革官制,整顿吏治。1901.7,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新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部门。(2)改革兵制,训练新军。 各省建武备学堂,裁去绿营、防勇(3)改革学制,提倡新学。 1906,废除科举考试(4)奖励工商,兴办事业。 颁布商律,奖励 兴办实业有贡献的人(5)A. 迫于内外压力,1906,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颁布钦定先发大纲,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宪法,但又规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B. 预备立宪失败,没有挽救清王朝,激化社会矛盾,加重危机。 原因:a) 主要原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统治。b) 欺骗、

4、正压立宪派的国会情愿活动,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c) 1911.5,责任内阁 成立,国务大臣13人,9人满族(5人满族皇权)皇族内阁。引起和 立宪派、汉族官僚的矛盾和不满。清政陷入无法统治的困境。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得到较大发展。(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 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阶级基础是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A.资产阶级的阶级基础打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20世纪初18951911,民族资本厂矿800家过万,其它联系的社会力量也得到发展。B.资产阶级的骨干力量知识分子,19世纪末20世

5、纪初,清政府兴学堂、留学生形成。)二、孙中山“三民主义”主要内容:1、产生:1905.11,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同盟会 纲领 概括为 民族、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后称“三民主义”2、主要内容:1)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A.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B. 恢复中国独立,改变“次殖民地”的处境。C. 区分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只针对阻碍革命的满人。D. 最大限度孤立清朝统治者,加速清王朝的灭亡。E. 民族主义中,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明确的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使之有机可乘。缺点2)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

6、阶级的民主共和国。A. 阐明 民族主义 必须与 民权主义 结合;民族革命 和 政治革命 必须一起完成。(打到清政,从“驱除鞑虏”上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上说,是政治革命。)B. 为新生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规划蓝图。(民权提出,为资产阶级提出建国方案,理论上解决当时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革命目的问题。)C. 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劳动人民在国家的地位,也不能保证人民的真正权利。缺点3)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A. 土地所有者需要申报土地数目,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增收于国家所有。B. 不用其它税收,只需地租,就可富国。

7、C. 想让,中国走向富强,避免贫富两极分化,一劳永逸。“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 没有正面触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没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不能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3、总结: (1)提出一套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国方案 (2)是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3)产生社会影响,推动 革命思想 的传播 和革命运动 的发展。三、革命派与改良派(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做的宣传组织工作:1、著书立说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让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1)宣传方面A.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 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

8、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B. 邹容 革命军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C. 陈天华 警世钟猛回头抨击列强瓜分中国的恶谋,揭露清政卖国行径,号召人民推翻这“洋人的朝廷”(2)组织方面A. 兴中会华兴会 黄兴;光复会 蔡元培;科学补习所、岳王会B. 革命团体的建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也为成立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组织基础。(二)革命派 在与改良派的 论战中的局限性(和五(二)一起看)(1)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明确的反帝(帝国主义)主张,却想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2)对民主制度的理解停留

9、在形式上,不深入不具体,无可操作性。(3)没有把 土地制度改革 和 反对封建主义 联系起来,没解决 农民的土地问题。(4)总结:这些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三)革命派和改良派 论战 的主要内容1、19051907,革命派孙中山,改良派康有为,在民报新民丛报展开论战。2、论战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论战焦点。(民主政权)A. 改良派维护清政府,只可改良、立宪,不可革命,会血流成河。B. 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只有革命才能“救世救人”,革命牺牲难免,革命是为了建设。(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民权)A. 改良派国名“民智未开”不能享民权,没当“共和国民”资格B.

10、 革命派非“国民恶劣”,是“政府恶劣”,平等是人类本性,护民权,革命启发民智“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3)要不要社会革命。(民生土地)A.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美化封建土地所有制。B. 革命派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地权,解决民生。四、辛亥革命的高潮、胜利、失败(一)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高潮和胜利1、过程(1)保路运动后,革命形式成熟,湖北新军的 共进会和文学社 2革命团体联合行动,在武昌起义。(2)1911.10.10晚,革命党新军八营,武昌起义第一枪,占领武昌,三日内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3)武昌起义引起全国响应,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从

11、武昌起义到11.9一个月内,13个省和上海脱离清政独立。全国各地爆发革命武装起义,清政的统治被瓦解。1912.2.12,清帝退位,封建帝制覆灭。2、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替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表现出革命性和勇敢精神,也暴露了软弱性和妥协性)(1)革命党人主动把政权让给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2)政权被立宪派、旧军官篡夺。(3)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改头换面地维持旧政权。(4)有些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却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说明革命发展虽快,却基础不牢,内外危机潜伏。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1、1912.3,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

12、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2、主要内容:(1)主权属于国民“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 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 行使其统治权”(孙中山,临时总统)(2)设立A. 国务总理政府首脑B. 内阁行政机关,行驶行政权,辅佐大总统C. 法院行驶司法权D. 参议院立法机关,行驶立法权,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3)国民享有 平等、自由、民主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情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4)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和三(

13、二)一起看)(1)依靠外国列强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跳跃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2)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提出满足农民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和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三)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1)人员结构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这个政权。(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全国重要权利官员都是革命党人担任;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为多数。)(2)实行行政上集中体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如:废除封建弊端,保护人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14、,禁毒,禁止人口贩卖,改革教育制度等)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打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二)宣告封建君主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三)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四)打击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五)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发生新变化推动民族主义资本经济的发展。七、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教训(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农民)(三)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四)失败总结: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15、软弱性和妥协性导致失败,没有明确反帝反封建,只有睿翻了清政府,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自救,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探索,寻求中国的新出路。八、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重新落入黑暗的深渊(一)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北洋军阀是封建军阀)(二)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1、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制定反动法令,剥夺民权、政权,滥杀无辜。(1)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2)制定暂时新刑律戒

16、严法反动法令,剥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人民的一切政治权利,统治期间人民毫无政权。(3)捕杀革命党和无辜民众2、毁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回到封建皇帝、封建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毁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操控政权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北洋军阀)(3)1913.3 刺杀宋教仁。(4)1913.10 强迫国会议员选举她(袁世凯)为正是大总统 (5)1913.11 解散国民党,国会人数不足开会。 (6)1914.1 停止、遣散 参议院、众议院 的议员。 (7)1914.5 制定中华民国约法,总统制 取代 内阁制。 (8)修改总统选举法,大总统能够连任和推荐继承人等同封建皇帝,中华民国名存实亡。3、巩固专

17、制、复辟帝制、专制独裁(1)为巩固专制,投靠帝国主义,签订“善后大借款”(2)为得 复辟帝制 的支持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3)为 专制独裁,公然进行复辟帝制活动,举国反对。 1915.12.12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 1915.12.31下令19 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6.1.13.23当了83天皇帝,被取消帝制 1917.6 前清官张勒率帅“辫子军”北上,拥清废帝溥仪,仅12天。(三)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1、兼并土地,苛税负税,剥削、压迫农民,人民困苦。 2、军阀和官僚用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

18、和工业、运输业。(四)文化思想上北洋政府尊孔复古。1、1913.6袁世凯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宣传封建伦常,要求将孔教为“国教”,维护反动统治。(五)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全面反攻倒算,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梦想破灭。九、辛亥革命 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的果实进行的斗争(一)发动“二次革命”。1、为了反对袁世凯杀宋教仁和反对“善后大借款”2、李烈钧(江西)、黄兴(南京)讨袁,各地响应。战争主要在 九江(江西)、南京,史称“赣宁之役”=“二次革命”,2个月后失败。(二)组织中华革命党。1、“二次革命” 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2、1913.7 孙中山,东京

19、,成立中华革命党;坚持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却存在封建方式,不如同盟会有社会影响。(三)发动护国战争。1、为反对袁世凯称帝2、1915.12.25,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3、1916.3.22,袁世凯取消帝制。4、1916.6.6,袁世凯 死亡。(四)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皖系段祺瑞掌中央政权,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2、1917.7中旬,孙中山率国会议员南下广州,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3、1917.8,国会非常会议,广州。4、1917.9,孙中山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西南军阀陆荣廷、唐继尧为副帅。5、西南军阀叛变,改组军政府,孙中山被取消大元帅职务,孙中山被迫离奥赴港,“南与北一丘之貉”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五)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1919.10,孙中山,改 中华革命党 为 中国国民党。2、1920.8,孙中山传陈炯明回广东,讨伐桂系军阀岑春煊。3、1920.11,孙中山返回广东,恢复军政府,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4、1921.9,孙中山平定广西,统一两广。5、随后,发布 北伐令,捍卫约法,恢复民国;陈炯明反对北伐,“保境安民”旗号,孙中山痛斥。6、1922.6,陈炯明炮轰孙中山的驻地,孙中山登上永丰舰,指挥反击。7、1922.8.9,孙中山离开广州赴上海第二次护发运动失败标志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