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200 CCS L 72 团体标准 T/CI 0972023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格式规范 Specification of data format for natur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of immovable cultural heritage 2023-07-13 发布 2023-07-13 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数据对象.2 6 数据元属性.2 7 数据格式.3 承灾体基本信息.3 7.1.1 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元.3 7.1.2 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3 致灾因子信息.4 7.2.1 致灾因子信息数据元.4 7.2.2 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4 7.2.3 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4 7.2.4 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5 7.2.5 地质灾害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5 7.2.6 其他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6 孕灾环境信息.6 7.3.1 孕灾环境信息数据元.6 7.3.2 地震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6 7.3.3 洪涝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6 7.3.4 大风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7 7.3.5 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7 承灾体脆弱性信息.7 7.4.1 承灾体脆弱性信息数据元.7 7.4.2 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7 7.4.3 砌体结构/砖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8 7.4.4 石窟寺/石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9 7.4.5 古遗址/古墓葬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10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11 7.5.1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元.11 7.5.2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格式.11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11 7.6.1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元.11 7.6.2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格式.11 附录 A(资料性)古建筑地震风险评估指标.13 附录 B(资料性)古建筑大风风险评估指标.14 附录 C(资料性)古遗址洪涝风险评估指标.15 附录 D(资料性)石窟寺/石刻地震风险评估指标.1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北京工业大学提出。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小东、乔云飞、李宏松、宫阿都、陈富龙、邓 杨、万金红、吴婧姝、王志涛、华联剑、王 威、苏 航、于 鹏、费智涛、张欣欣、邢晓旭。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格式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的基本要求、对象、数据元属性、格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的录入、处理、交换使用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 26376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GB/T 37932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交易服务安全要求 GB/T 39477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T/CI 089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26376及T/CI 0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属性 attribute 对象或实体的特征。来源:GB/T 18391.1-2009,3.1.1 数据元 data element 由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来源:GB/T 18391.1-2009,3.3.8 数据类型 data type 可区分的值的集合,这种区分由值的性质以及对值的运算所表征。来源:GB/T 18391.1-2009,3.3.11 标识符 identifier 在规定的语境中,能够用来唯一标识与其关联的事物的字符序列。来源:GB/T 18391.1-2009,3.1.3 致灾因子 disaster-causing factors 可能引发自然灾害的气象、气候、水文、地球物理等异变因子。孕灾环境 disaster-pregnant environment 孕育产生自然灾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及其变化。承灾体 disaster-bearing body 暴露于各种致灾因子影响范围中的不可移动文物。4 基本要求 数据对象结构定义应符合以下命名规则:a)属性表名采用字母命名,一般采用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或专有编码命名,名称较长时采用关键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命名。如出现属性表名重复,调整其中的一个;b)数据标识符属性采用名称汉语拼音首字母+序号命名,名称较长时采用关键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序号命名;c)属性数据结构字段类型描述中,VarChar 表示字符型,Float 表示双精度浮点型,Int 表示整型,Bool 表示是非型。数据格式编码应遵循科学性、统一性、实用性原则。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数据库组织管理。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的建设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 GB/T 37932、GB/T 39477 中关于数据安全的要求。5 数据对象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数据对象应依据风险评估模型确定。古建筑地震灾害、古建筑大风灾害、古遗址洪涝灾害、石窟寺及石刻地震灾害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可参照附录 A、附录 B、附录 C和附录 D 进行确定。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采用综合指数法,依据评估指标,采用加权综合法分别计算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文物价值和防灾减灾能力,获取结果后按公式(1)计算得到最终风险评估结果。=(1)式中:R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结果;H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结果;S文物保存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V文物本体脆弱性评估结果;W文物价值关联度;C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结果。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数据包括承灾体基本信息、致灾因子信息、孕灾环境信息、承灾体脆弱性信息、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信息六个主要数据对象。具体内容如下:a)承灾体基本信息:不可移动文物本体的基本属性、保存与维护现状等信息;b)致灾因子信息:可能引发不可移动文物风险的自然灾害基本信息;c)孕灾环境信息:不可移动文物周边孕育产生对不可移动文物有影响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d)承灾体脆弱性信息:在致灾因子作用下,承灾体易受冲击、易受伤害和被损坏的要素信息;e)防灾减灾能力信息:为降低承灾体的风险而对承灾体实施的各类活动信息;f)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承灾体在致灾因子影响下造成后果的评定信息。6 数据元属性 不可移动文物灾害自然风险评估数据元由数据标识符、中文名称、数据类型、数据值域、数据定义、约束条件和示例等属性描述,见表1。表1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元属性 属性名称 描述 数据标识符 各数据元的唯一标识 中文名称 数据元的中文名称,应为唯一名称 数据类型 数据元的特征和基本要素 数据值域 数据元的取值范围 数据定义 数据元的解释或来源说明 约束条件“必选”或“可选”7 数据格式 承灾体基本信息 7.1.1 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元 承灾体基本信息宜包括经度、纬度、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文物单体名称、占地面积、公布地址、保护级别、公布批次、类别、公布年代、海拔高程、文物保护范围、保存状况、损毁情况、是否存在重大险情等数据元。7.1.2 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 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见表2。表2 承灾体基本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 条件 示例 1 CZT01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VarChar 32 任意 公布或登记的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必选 佛宫寺释迦塔 2 CZT02 文物单体名称 VarChar 32 任意 承灾体单体的名称 必选 大雄宝殿 3 CZT03 经度 Float 10 73.000000136.000000 承灾体经度位置(以度为单位,保留6位小数)必选 113.189676 4 CZT04 纬度 Float 10 3.00000054.000000 承灾体纬度位置(以度为单位,保留6位小数)必选 39.570452 5 CZT05 海拔高程 Float 10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 必选 1146.16 6 CZT06 承灾体占地面积 Float 8 0,取两位小数,单位为m2 承灾体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 可选 264.00 7 CZT07 公布地址 VarChar 64 任意 不可移动文物所处的地理位置 必选 朔州市应县金城镇西关村内 8 CZT08 保护级别 VarChar 24 国保/省保/市县保/未定级 无 必选 国保 9 CZT09 公布批次 VarChar 6 一批/二批/无 必选 一批 10 CZT10 大类类别 VarChar 30 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其它 无 必选 古建筑 11 CZT11 小类类别 VarChar 30 洞穴址/聚落址/城址/窑址/窖藏址/矿冶遗址/古战场/水下遗址/水利设施遗址/寺庙遗址/宫殿衙署遗址/其他古遗址/城垣城楼/宫殿府邸/宅第民居/坛庙祠堂/衙署官邸/学堂书院/驿站会馆/店铺作坊/牌坊影壁/亭台楼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确定 可选 城垣城楼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 条件 示例 阙/寺观塔幢/其他古建筑/石窟寺/摩崖石刻/碑刻/石雕/岩画/其他石刻等 12 CZT12 用途 VarChar 20 办公/居住/生产/教育/商业/宗教/军事/其他用途/无人使用 无 可选 居住 13 CZT13 公布年代 VarChar 20 任意 无 必选 辽 14 CZT14 文物保护范围 VarChar 255 任意 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 可选 东至佛宫寺东墙,南至南山门至牌楼,西至西院墙至小仓巷,北至北院墙处。15 CZT15 保存状况 VarChar 12 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无 必选 一般 16 CZT16 损毁情况 VarChar 12 损毁/无损毁 无 可选 有损毁 17 CZT17 是否存在重大险情 Bool/有/无 无 可选 有 致灾因子信息 7.2.1 致灾因子信息数据元 致灾因子信息宜包括灾害发生的频率、概率、强度、规模等方面的数据元。7.2.2 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3。表3 地震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DZ01 地震峰值加速度 VarChar 10 按照GB18306中第6章的规定取值 表征地震作用强弱的指标 必选 0.20g 2 DZ02 抗震设防烈度 VarChar 10 按照GB50011中3.2.4条的规定取值 一个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可选 8度 3 DZ03 活动断裂情况 Bool/有/无 场地周边150km范围内是否有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 可选 有 4 DZ04 潜在震源区震级 Float 6 010之间,单位为里氏震级 未来本地区及周边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震级,取上限值 可选 7.2 7.2.3 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4。表4 洪涝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HL01 降雨量 Float 8 0,取1位小数,单位为mm 一定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必选 50.0 2 HL02 暴雨频次 Int 2 0 研究时段内暴雨(是指短时间内产生较强降雨(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的天气现象)的次数。必选 3 3 HL03 降雨历时 Int 3 0,单位为min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单位,一次降水过程中从某一时刻到另一时刻经历的降水时间。必选 200 4 HL04 河流等级 VarChar 12 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 一般认定河道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为干流,支流通常又分数级,直接注可选 一级支流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入干流的河流为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流的河流为二级支流,依次类推。5 HL05 河流水位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在某一观测时刻,河水的位置,可由OSM网站获取。可选 22.5 6 HL06 降雨强度(逐小时)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m/h 在某一历时内的平均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量/降雨历时。必选 5.00 7 HL07 距河流的距离 Float 8 0,取1位小数,单位为m 指承灾体距离河流的最近距离。可选 66.5 7.2.4 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5。表5 大风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DF01 基本风压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KN/m2 空旷平坦地面或海面以上规定标准高度处的规定时距和重现期的年平均最大风压,按照GB 50009取值。必选 0.60 2 DF02 历史最大风速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m/s 给定时段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必选 30.00 7.2.5 地质灾害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地质灾害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见表6。表6 地质灾害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DZZH01 滑坡稳定性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滑坡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必选 强发育 2 DZZH02 滑坡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 地质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必选 大 3 DZZH03 崩塌(危岩)发育程度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崩塌(危岩)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必选 强发育 4 DZZH04 崩塌(危岩)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 地质体发生崩塌(危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必选 大 5 DZZH05 泥石流发育程度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泥石流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必选 强发育 6 DZZH06 泥石流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 地质体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必选 大 7 DZZH07 岩熔塌陷发育程度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岩熔塌陷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强发育 8 DZZH08 岩熔塌陷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 地质体发生岩熔塌陷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大 9 DZZH09 采空塌陷发育程度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采空塌陷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强发育 10 DZZH10 采空塌陷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 地质体发生采空塌陷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大 11 DZZH11 地裂缝发育程度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地裂缝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强发育 12 DZZH12 地裂缝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地质体发生地裂缝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大 13 DZZH13 地面沉降发育程度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地面沉降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强发育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4 DZZH14 地面沉降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 地质体发生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大 15 DZZH15 不稳定斜坡发育程度 VarChar 10 强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 地质体发生不稳定斜坡变形和发展的状态。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强发育 16 DZZH16 不稳定斜坡危险性 VarChar 10 大/中等/小 地质体发生不稳定斜坡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根据DZ/T 0286进行评估。可选 大 7.2.6 其他致灾因子信息数据格式 根据不可移动文物周边孕灾环境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要求,可增加致灾因子,并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确定信息数据格式。孕灾环境信息 7.3.1 孕灾环境信息数据元 孕灾环境信息宜包括承灾体所处的地形地貌、场地类别、周边次生灾害源、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河网密度等方面的数据元。7.3.2 地震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地震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见表7。表7 地震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 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 条件 示例 1 DZYZHJ01 设计地震分组 VarChar 18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表征地震震级及震中距影响的参量,按照GB50011取值。必选 第二组 2 DZYZHJ02 地貌 VarChar 30 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谷/山峰/山坡 地表的形态。可选 山坡 3 DZYZHJ03 场地类别 VarChar 18 软土/硬土,或类/类/类/类 依据GB50011第4章确定。必选 软土类 4 DZYZHJ04 抗震地段类别 VarChar 18 有利地段/一般地段/不利地段/危险地段 依据GB50011第4章确定。必选 一般地段 5 DZYZHJ05 周边地震次生灾害源 VarChar 100 任意 可能影响文物本体的次生灾害源名称和距离。必选 周边有加油站,距离30m 7.3.3 洪涝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洪涝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见表8。表8 洪涝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HLYZHJ01 坡度 Float 6 0,取2位小数,单位为度 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必选 15 2 HLYZHJ02 土地利用类型 VarChar 18 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湖泊/河流等 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可选 草地 3 HLYZHJ03 土壤质地 VarChar 18 粘土/沙土/泥沙等 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可选 沙土 4 HLYZHJ04 人口密度 Int 5 0,单位:人/km2 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可选 1000 5 HLYZHJ05 植被覆盖度 Float 6 01,取2位小数 反应植被的茂密程度。可选 0.30 6 HLYZHJ06 河网密度 Float 8 0,取两位小数,单位km/km2 流域内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必选 5.66 7 HLYZHJ07 河流等级 VarChar 18 一级/二级/三级/四 河流所在流域所处的层次。必选 一级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级 8 HLYZHJ08 不透水层比例 Float 6 0,取两位小数 透水性极低的岩层,一般将渗透系数小于0.001 m/d的岩层所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可选 0.35 9 HLYZHJ09 坡向 Float 8-1360,取2位小数,单位为度 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方向。可选 65.00 10 HLYZHJ10 周边洪涝次生灾害源 VarChar 100 任意 可能影响文物本体的次生灾害源名称和距离。可选 周边有水库,距离2.5km 7.3.4 大风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大风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见表9。表9 大风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DFYZHJ01 地表粗糙度 VarChar 18 A类/B类/C类/D类 地表面粗糙程度并具有长度量纲的特征参数,按GB 50009取值。必选 B类 2 DFYZHJ02 地貌 VarChar 30 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谷/山峰/山坡 地表的形态。可选 山坡 3 DFYZHJ03 坡度 Float 6 0,取2位小数,单位为度 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可选 15.50 4 DFYZHJ04 坡向 Float 8-1360,取2位小数,单位为度 坡面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方向。可选 65.00 7.3.5 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见表10。表10 地质灾害孕灾环境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DZZHYZHJ01 地形 VarChar 18 平原/高原/丘/盆地/山地 地表以上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必选 山地 2 DZZHYZHJ02 地貌 VarChar 30 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谷/山峰/山坡 地表的形态。可选 山坡 3 DZZHYZHJ03 地层岩性 VarChar 18 散堆积物/泥页岩/灰岩/砂岩 岩石的软硬程度及成因。必选 砂岩 4 DZZHYZHJ04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VarChar 18 复杂/较复杂/较简单 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复杂程度。可选 复杂 承灾体脆弱性信息 7.4.1 承灾体脆弱性信息数据元 承灾体脆弱性信息宜包括承灾体的形制、尺寸、构造、材料、力学参数、病害等方面的数据元。7.4.2 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 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见表11。表11 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MJG01 建筑面积 Float 10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2 承灾体的建筑面积。必选 461.46 2 MJG02 有无台基 Bool/有/无 无。必选 有 3 MJG03 结构层数 Int 2 0 无。必选 1 4 MJG04 上部结构形式 VarChar 20 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其它 无。必选 抬梁式 5 MJG05 建筑物长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无。必选 2289 6 MJG06 建筑物宽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无。必选 20.16 7 MJG07 建筑物高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无。必选 9.21 8 MJG08 结构对称性 VarChar 18 沿两个方向对称/沿一个方向对称/不对称 无。必选 沿一个方向对称 9 MJG09 柱础连接形式 VarChar 12 浮搁/管脚榫/套顶榫/其它 柱子与基础之间的连接方式。必选 浮搁 10 MJG10 竖向构件主要树种 VarChar 12 任意 承重柱的树木种类。必选 榆木 11 MJG11 含柱率 Float 6 0,取2位小数 指某层柱子总面积除以该层建筑面积,取各层最小值。必选 0.20 12 MJG12 填充墙状况 VarChar 18 四面有填充墙/三面有填充墙/两面有填充墙/一面有填充墙/无填充墙 柱子之间起围护或分隔作用的墙体分布情况。可选 三面有填充墙 13 MJG13 结构残损情况 VarChar 100 任意 构件发生各类残损(虫蛀、腐朽、开裂、脱榫等)的比例描述。必选 20%的构件发生腐朽,15%的构件发生虫蛀等 14 MJG14 结构变形情况 VarChar 100 任意 构件发生各类变形(倾斜、沉降、错位等)的情况。必选 10%的柱发生柱础错位,结构整体沉降量15mm,结构整体倾斜度2等 15 MJG15 屋盖形式 VarChar 30 重檐芜顶殿/重檐歇山顶/庑殿顶/歇山顶/卷棚歇山顶/悬山顶/卷棚悬山顶/硬山顶/卷棚硬山顶/攒尖顶 无。必选 重檐歇山顶 16 MJG16 屋盖是否有举折 Bool/有/无 无。可选 有 17 MJG17 是否有屋脊 Bool/有/无 无。可选 有 18 MJG18 是否有出山 Bool/有/无 无。可选 有 19 MJG19 是否有挑檐 Bool/有/无 无。可选 有 20 MJG20 门窗面积占比 Float 6 0,取2位小数 门窗与墙体面积之比。可选 0.25 7.4.3 砌体结构/砖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 砌体结构/砖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见表12。表12 砌体结构/砖木结构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QTJG01 建筑面积 Float 10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2 承灾体的建筑面积。必选 461.46 2 QTJG02 有无台基 Bool/有/无 无。必选 有 3 QTJG03 结构层数 Int 2 0 无。必选 2 4 QTJG04 上部结构形式 VarChar 20 砖结构/石结构/砖木结构/生土结构/空旷房屋/内框架砖房/城墙/桥梁等 无。必选 砖木结构 5 QTJG05 建筑物长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以m为单位 无。必选 2289 6 QTJG06 建筑物宽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以m为单位 无。必选 20.16 7 QTJG07 建筑物高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以m为单位 无。必选 9.21 8 QTJG08 结构对称性 VarChar 18 沿两个方向对称/沿一个方向对称/不对称 无。必选 沿一个方向对称 9 QTJG09 墙体材料 VarChar 12 砖/石/土/上砖下石 承重墙体的主体块材材料。必选 砖 10 QTJG10 灰浆材料 VarChar 12 石灰/粘土/三合土/水泥/其它 主体块材的粘结材料。必选 粘土 11 QTJG11 含墙率 Float 6 0,取2位小数 某层墙体总面积/该层建筑面积,取各层最小值。必选 0.35 12 QTJG12 墙体开裂情况 VarChar 100 任意 描述墙体因受力、沉降等产生裂缝的程度及长度。必选 墙体严重开裂,最大裂缝8mm 13 QTJG13 墙体变形情况 VarChar 100 任意 描述墙体因受力、沉降等产生变形的程度及角度。必选 墙体发生轻微平面外倾斜,倾角0.5 14 QTJG14 屋盖形式 VarChar 12 木屋盖/混凝土屋盖/其它屋盖 无。必选 木屋盖 15 QTJG15 屋盖是否有举折 Bool/有/无 无。可选 有 16 QTJG16 是否有屋脊 Bool/有/无 无。可选 有 17 QTJG17 是否有挑檐 Bool/有/无 无。可选 有 18 QTJG18 门窗面积占比 Float 6 0,取2位小数 门窗与墙面积之比。可选 0.25 7.4.4 石窟寺/石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 石窟寺/石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见表13。表13 石窟寺/石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 条件 示例 1 SKS01 占地面积 Float 10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2 承灾体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必选 80.00 2 SKS02 地面变形 Float 10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m 地面累计沉降量。必选 50.00 3 SKS03 洞窟/石刻宽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无。必选 22.89 4 SKS04 洞窟深度/石刻厚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无。必选 20.16 5 SKS05 洞窟/石刻高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无。必选 9.21 6 SKS06 洞窟形制 VarChar 18 塔庙窟(中心塔柱式)/单室窟(穹窿顶)/前后室(含列柱式)/单室窟(平顶式)石窟建筑形式的规制。必选 塔庙窟(中心塔柱式)7 SKS07 与相邻洞窟/石刻间距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承灾体与相邻承灾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可选 1.80 8 SKS08 石窟/石刻岩性 VarChar 12 砂岩型/砾岩型/灰岩型/结晶岩型/其它 石窟/石刻岩体的主要性质。必选 砂岩型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 条件 示例 9 SKS09 岩体质量基本等级 VarChar 12/类 由岩体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进行判断,按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取值。必选 类 10 SKS10 岩体软弱层厚度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 岩体软弱岩层的空间分布厚度。必选 0.85 11 SKS11 窟顶岩体风化程度 VarChar 12 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 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必选 中等风化 12 SKS12 崖体形态 VarChar 12 台阶/直立/悬挑 石窟上部崖体的形态。必选 直立 13 SKS13 崖顶坡度 Int 3 0,单位为度。根据坡面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之比计算正切值,转化为角度。必选 45 14 SKS14 危岩体数量 Int 3 0,单位为个。具有结构面分离,稳定性差,可能以崩塌或落石形式发生失稳破坏的岩质体数量。必选 6 15 SKS15 最大危岩体面积 Float 8 0,取2位小数,单位为m2 危岩体中最大一块的水平投影面积。必选 8.00 16 SKS16 裂隙发育程度 VarChar 100 任意 描述裂隙条数及总长度。必选 裂隙5条,总长度15m 17 SKS17 洞窟层数 Int 3 0,单位为层 无。必选 3 18 SKS18 洞窟渗水状况 VarChar 100 无渗水/渗水情况一般/渗水情况严重 洞窟软质岩体吸水渗透情况。必选 渗水情况一般 19 SKS19 主造像高度 Float 8 0,取1位小数,单位为m 无。可选 16.8 20 SKS20 造像、雕刻及壁画数量 Int 3 0 无。必选 20 21 SKS21 窟檐存在情况 Bool/有/无 描述石窟前部存在保护洞室的窟檐情况。可选 无 7.4.5 古遗址/古墓葬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 古遗址/古墓葬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见表14。表14 古遗址/古墓葬类脆弱性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GYZ01 占地面积 Float 8 0,取两位小数,单位为m2 承灾体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可选 3780.00 2 GYZ02 筑造类型 VarChar 12 土坯/夯土/浇筑土/其它 古遗址的建造技术形式。必选 夯土 3 GYZ03 开裂情况 VarChar 12 无裂隙/开裂情况一般/开裂严重 描述古遗址因受力、沉降等产生裂缝的程度。必选 开裂严重 4 GYZ04 裂隙最大宽度 Float 8 0,取一位小数,单位为cm 无。必选 6.0 5 GYZ05 掏蚀面积比 Float 6 01,取两位小数 掏蚀面积占评估段的体积比。必选 0.20 6 GYZ06 最大掏蚀深度 Float 8 0,取一位小数,单位为cm 无。必选 12.0 7 GYZ07 倾斜或鼓闪面积比 Float 6 01,取两位小数 倾斜或鼓闪面积占评估段的体积比。必选 0.20 8 GYZ08 倾斜或鼓闪变形量 Float 6 01,取两位小数 倾斜或鼓闪突出程度。必选 0.20 9 GYZ09 坍塌率 Float 6 01,取两位小数 坍塌体积占评估段的体积比。必选 0.20 10 GYZ10 耐崩解性 Float 6 0,取两位小数 材料崩解指数。可选 0.53 11 GYZ11 地表高程差 Float 6 0,取两位小数,单 古遗址内任意两点的两可选 0.60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位为m 个水准面的最大差距。12 GYZ12 场地湿陷性系数 Float 6 0,取两位小数 描述场地湿陷性土层的指标。可选 0.35 13 GYZ13 是否具有防洪设施 Bool/有/无 描述场地内是否具有防洪堤、排洪沟渠等设施的情况。可选 有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 7.5.1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元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宜包括对承灾体开展的规划、工程、管理方面的数据元。7.5.2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格式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格式见表15。表15 防灾减灾能力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说明 约束条件 示例 1 JZNL01 管理机构情况 VarChar 24 有专业的文物保护机构/有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有代管的文物管理机构/有代管的其他文物管理机构/无管理机构,民间自发管理 无 必选 有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 2 JZNL02 所有权性质 VarChar 12 国有/集体/混合(国有、集体、私有)无 可选 国有 3 JZNL03 日常养护情况 VarChar 12 有/无 无 必选 有 4 JZNL04 保护规划情况 VarChar 24 已颁布实施/已编制未实施/已立项编制/未编制 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保护规划的情况 必选 已颁布实施 5 JZNL05 修缮工程情况 VarChar 24 已完成修缮/有修缮计划,但未实施/无修缮计划 对文物本体开展的修缮工程信息 必选 已完成修缮 6 JZNL06 加固工程情况 VarChar 24 已完成加固/有加固计划,但未实施/无加固计划 对文物本体开展的加固工程信息 必选 已完成加固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 7.6.1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元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应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文物本体脆弱性、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的等级与分值等数据元。7.6.2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格式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格式见表16。表16 风险评估结果信息数据格式 序号 数据标识符 中文名称 数据类型 长度 值域 约束条件 示例 1 PGJG01 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 VarChar 8 高/较高/较低/低风险 必选 低风险 2 PGJG02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值 Float 6 01,取两位小数 可选 0.60 3 PGJG03 孕灾环境敏感型等级 VarChar 8 高/较高/较低/低风险 必选 低风险 4 PGJG04 孕灾环境敏感型分值 Float 6 01,取两位小数 可选 0.60 5 PGJG05 文物本体脆弱性等级 VarChar 8 高/较高/较低/低风险 必选 低风险 6 PGJG06 文物本体脆弱性分值 Float 6 01,取两位小数 可选 0.60 7 PGJG07 不可移动文物 地震灾害风险等级 V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