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前进学校附属幼儿园幼儿培养目的
我园幼儿的培养目的是:快乐、健康、文明、爱学。
快乐:幼儿情绪快乐,有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
健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文明: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爱学:对周边的事物感爱好,好奇好问,乐意尝试和探究。
落脚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养策略
3至4岁孩子的年龄特性
l 学着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3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着按指令行动。在认可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生活自理能力,能适应集体生活了。
l 行为明显受支配
3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但是已经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在实际行动上不能完全控制。
l 对别人的情感反映明显增强
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感受情绪,理解别人情感。对于别人的意见、别人情感的反映敏感性增强。
l 对同伴、教师产生认同感、亲切感
3岁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3岁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增强,逐步学会与同伴共同分享玩具。
l 动作的协调性增强
3岁儿童喜欢跑、跳等大动作,动作开始协调。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
l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周边世界充满浓厚的爱好,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l 已形成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概念
行动自如,结识范围扩大,逐步形成了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实物概念。
l 很大限度上结识依赖于行动
结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容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影响。
l 模仿性强
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重要学习方式。
l 能用简朴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
语言发展的奔腾期,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所有语言。但发音还不够准确。
l 会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愿望
绘画能力的发展由涂鸦期进入到象征期,一形多义是儿童这个时期绘画的重要特性。
l 喜欢音乐,能唱简朴歌曲
喜欢学唱歌,会反复跟唱,会试着用1—2种打击乐器打基础不同的节奏。
3至4岁孩子的教育策略
l 对的分析儿童的情绪化行为,认真对待每个儿童的规定,为他们体验独立提供机会,并夸奖他们的成功。
l 为儿童的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以及同伴的合作游戏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
l 为儿童提供富余的时间,让他们从事自选活动,鼓励探索,满足好奇心。
l 在生活中帮助儿童形成自然依次行走的习惯,不宜让幼儿玩固定的统一的游戏。
l 给儿童机会,练习和表现自己新近发展的自理技能,以实现帮助家长做事的愿望。
l 家长要专心察觉儿童超越自己能力的活动和行为,及时帮助儿童调节与控制。
l 家长多与儿童交谈,并要耐心回答儿童反复提出的问题。
l 家长为孩子安排活动内容和提供多种材料,发展儿童的精细动作。
l 支持儿童在美术、构造等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对材料和工具使用的探索过程,并尊重其对作品的夸张和命名的发明行为。
l 用恰当的方式向儿童展现可供模仿的行为、新奇的发现和获得新经验的方法。
l 家长要结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尊重儿童合理的意愿,支持儿童从事感爱好的活动,避免儿童产生反抗心理。
l 家长要认同幼儿园的培养规定和教育策略,尽也许的吸引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教育。
4至5岁孩子的年龄特性
l 故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4-5岁儿童在集体生活中行为的故意性增长,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毕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l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逐渐下降,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l 规则已是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
在集体生活中,4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并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要排队洗手、依次玩玩具等。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有礼貌了。
l 在活动中学会交往
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开始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
l 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
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
l 活泼好动、积极动用感官
他们会积极运用感官去探索、了解新鲜事物,喜欢寻根刨底。
l 思维具体形象,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概括分类
在理解成人语言时,时常凭借自己的经验。他们在已由感性经验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分类,但概括水平很低。
l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在时间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在空间概念上,能区别前后、中间、最先、最后等位置。
l 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能清楚的谈话,词汇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独立讲故事或叙述平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l 游戏中表征水平提高
可以自己组织游戏,选择主题、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还出现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为
l 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
富于想象,难以分清假想和现实。
l 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表达与发明
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喜欢涂涂画画,能用粘土或橡皮泥捏出一些形状和物体。
4至5岁幼儿的教育策略
l 创设一个内容丰富、稳定有序的活动环境。
l 针对儿童发展不够稳定、差异明显的特点,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和材料。
l 充足保证角色游戏的时间、空间和材料,满足儿童在游戏中宣泄,交往,模仿和发明的需要,鼓励儿童的想象、替代等行为。
l 提供儿童为集体做事的机会,如参与环境的布置、整理、清洁和值日生等,使儿童体验到完毕力所能及的任务后,受到关注和鼓励的满足感。
l 要针对孩子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通过参观游览、观测发现等活动,指导孩子用感知、实践、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l 注重观测儿童活动的过程,在其需要的时候,给予适时适宜的帮助,促使儿童对自己选择的事情能坚持完毕。
l 用正面指导的方法帮助儿童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如为儿童树立楷模,支持所盼望的行为,引导参与收欢迎的活动,制定明确的规划等。
l 对儿童的告状行为,要及时表白态度,在适当的时机指导儿童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l 家长要与儿童经常沟通,对儿童发展中的变化和反复现象,要有耐心并充满期待,坚持恰当的规定。
5至6岁幼儿的年龄特性
l 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性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重要体现在自我评价能力上。
l 情感的稳定性和故意性增长
大多数儿童在班级里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他们可以故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
l 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
l 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几个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
l 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他们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共同规则。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是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l 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
l 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对周边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不仅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为什么,怎么样的。
l 初步理解周边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
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因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
l 能根据周边事物的属性进行概括和分类
开始能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初步的概括分类。
l 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不仅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并且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力求与别人不同。
l 阅读爱好显著提高
对图书有浓厚的阅读爱好,能较长时间专心地看书。开始对文字感爱好。
l 发明欲望比较强烈
他们越来越喜欢能满足想象和发明欲望的多变性玩具。
l 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
在角色游戏中能综合自己经历过的各种生活内容,概括和发明性地再现一般的生活情景。
l 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
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美工、音乐、构建等。
5至6岁幼儿的教育策略
l 建立家长和孩子间伙伴式的关系,充足尊重儿童的意愿。
l 支持儿童创设自己的环境,展现生活经验,交流信息和表达情感。
l 为儿童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可探索的材料,鼓励儿童多种方法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l 适当增长智力活动的时间,减少午睡时间。
l 天天和孩子进行语言和阅读活动。
l 提供机会帮助孩子发展社会技能。
l 和老师一起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