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794394 上传时间:2024-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背着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意思是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两个语文要素分别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阅读中,怎样才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得从写大自然的优美文字中去“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阅读训练要素,“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内容写详细”是写作训练要素。二对“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的解释及其具体解读。“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个语文要素中的“想”,字典中解释为“动脑筋,思索。”阅读时根据所读的内容要动脑筋思索什么呢?语文园地中

2、的“交流平台”给我们这样的学习提示:“阅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比如,阅读丁香结,读懂这篇课文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和气味,就可以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如桂花、梅花、栀子花,是什么颜色,有什么气味。”“阅读的时候,还要能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比如,阅读老舍的草原,可以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写草原的作品;读懂了课文中主客聚会的欢快场景,可以想想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样;理解了写景时融入感受的方法,可以想到在今后的习作中运用。”可见,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可以想到很多。想,是一种思维。张立军在阅读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篇文章中说到:“文字是思维的桥梁,语言是思维

3、的外壳,思维在阅读过程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思维在小学阶段阅读中的运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想象,第二种是联想,第三种是推想。有联想、想象和推想相伴而行的阅读,才有可能走向较高质量的阅读。”(中国教师2017/02上半月刊)本单元编排的四篇课文,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是精读课文,花之歌是略读课文,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想开去”,就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进入作者联想、想象的奇妙世界,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想象的,体会作者想象出来的情形有多么奇特,然后根据学到的方法在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何为“联想”“想象”呢?北京特级教师张立军老师在这篇文章中解释得

4、通俗易懂。“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这里的事物,从广义上说,也可以看作所读的读物内容,从一个读物内容想到另一个读物内容,这也是联想。”心理学研究指出: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又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什么叫无意想象呢?没有预定目标,但是却在某种外界环境的刺激之下,自然而然迸发出来的一种思维。比如做梦,就是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在人非常清醒的状态下,基于某个目标产生的一个思维过程。阅读想象,属于有意想象中的再造想象,前提是联想到了与阅读材料相同或者相近、相类似

5、的事物,然后是根据描述在头脑当中形成与阅读材料相吻合的、联想到的事物形象”,再想象中唤起自己过去生活经验中类似形象赋予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迁移到作者所写事物之中,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第1课草原。第一自然段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迷人的草原画面:高处是可爱的天,低处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平地、小丘,中间是羊群。这个画面中既有静态的天、地,又有动态的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的羊群。怎样根据所读文字想象出来的这幅画面呢?依照作者所写文字的关键点:“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如果没看到过草原的天空,但是可以结合自己日常看到的美丽天空的样子来想象出

6、草原的天空。由这里的天联想到别处的天,总结出草原的天是可爱的;再联想电视里、图片中无边无际的绿色的草地,脑海里便联想到无边的绿毯的样子;接下来,是白色的羊群,点缀在无边的绿色之中,联想到的就是绣在绿毯上的白花。如果拿起笔来,就可以画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草原图画,主体景物是天、地、羊群。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从脚下到云际,全被绿色主宰着,是那么辽阔,又是那么清晰,一切都尽收眼底。除了针对作者描述的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阅读的时候,还需要针对作者的想象去“展开想象”,想象出作者所想象出来的情形。二至五自然段,作者看到河,联想到明如玻璃的带子;看到襟飘带舞、群马疾驰的男女老少联想到彩虹;同时,又描绘了“迎

7、接远客”“主客联欢”“夕阳话别”等画面,把蒙汉人民的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第2课丁香结。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和气味。后三个自然段写作者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和“衣襟上的盘花扣”有相似之处,于是联想到丁香的一个个“结”;接着由“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联想到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担负着解不开的愁怨;最后由“丁香结”想象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阅读时,不仅仅是联想到、想象出来文字所描写的事物,还要体验在生活中自己经历和体验到的情感态度,进而产生迁移,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就要在想象中去感受作者的态度

8、变化,把自己当做作者,进入具体的情境来体验,进而体会到作者的态度和思想。第3课古诗词三首,安排了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标中对第三学段对于阅读诗歌有这样的表述:“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王玲湘在想象画面一文中写到:“诗有三本,即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意象是诗的关键,意境是诗的灵魂。想象,则是意象在学生头脑中呈象举象,而后直抵诗作灵魂的唯一途径。正如英国诗人雪莱说: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就诗文中的字、词、句生发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9、,在头脑中一一浮现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诗的意境。”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宿建德江,诗中用“小舟、烟雾、沙洲、日暮、旷野、低树、江水、明月”这些景物在我们脑海中描绘了一幅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孤独、凄凉画面。此诗作于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这个时间是鸡进笼舍、倦鸟归巢、外出的人回家的时候。而作者却将船停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夜宿船上。空旷的原野,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给人一种低沉的感觉。放眼望去,发现广袤的宇宙中,竟然只有江水中的月亮在陪伴自己。从画面看,光线暗、声响寂,人却孤独寂寞,于是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用这样的画面把诗人内心

10、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诗中描写了像墨汁一样在天上翻卷的黑云、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的雨点、从地面卷起的大风、和蓝天颜色一样的望湖楼下的水,构成了一幅“西湖骤雨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宿建德江不同的是,宿建德江句句写了诗人的“愁”,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了诗人的“喜”。上阙中词人从视觉上以“惊鹊”“别枝”突出月光的明亮;从听觉上以“半夜鸣蝉”反衬夜半清风的煦暖;以“说丰年”渲染蛙声的浑厚雄壮热闹(幽暗、寂寥之中突然给人声响、热闹的惊喜);从嗅觉上以“稻花”飘来的芳香给人丰收的想象(芳香让人感觉到味觉的愉快)。简短四句话,寥寥几种事物一个幽静、温馨

11、、悦耳、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下阕描绘了天外疏星,山前飘雨,于是想起原来这里曾经有一个茅舍小店,此时却看不见它,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正在这时,“路转溪桥忽见”,拐过一道弯路,走上小溪桥头,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现在词人面前,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雨中投奔遮蔽之所,焦急时中的意外之喜)那两句诗所说的了。第4课花之歌与阅读链接中杨柳与水莲,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教材从两篇文章的特质出发,只提了有关想象的要求。花之歌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想象奇特。第一至四自然段把花想象成大自然的话语,写出了花朵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四季轮回里,花开又花谢。

12、把花想象成从苍穹坠落下来的繁星,写出了花儿的纯洁、美丽。把花想象成诸元素之女,接受着阳光、雨露和土壤的滋润,在冬天孕育,在春天开放,在夏天成长,在秋天凋落,表现了花儿的高贵、神圣。把花想象成了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运用排比句形象地诉说了花儿是人类珍贵友情的寄托,是美好爱情的见证,也是对逝者的无比思念。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为读者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读了这四篇文章,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想象到了草原风景的迷人画面,感受到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认同宗璞对丁香结的人生思考;和孟浩然一起“客愁新”,和辛弃疾一起“喜丰年”,和苏轼欣赏了六月二十七日那场西湖骤雨;随纪伯伦欣赏了花开花落以及花儿那

13、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为什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能在这些联想和想象中产生出来呢?我们通过阅读又是怎么体会出来呢?朱光潜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他说:“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许多人对于颜色都有所偏好,有人偏好红色,有人偏好青色,有人偏好白色。据一派心理学家说,这都是由于联想作用。例如红是火的颜色,所以看到红色可以使人觉得温暖;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可以使人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许多小孩子和乡下人看画,都只是欢喜它的花红柳绿的颜色。有些人看画,欢喜它里面的故事,乡下人欢喜把孟姜女、薛仁贵、桃园三结义的图糊在壁上做装饰,并不是因为那些木板

14、雕刻的图好看,是因为它们可以提起许多有趣故事的联想。”所以说,阅读文字,先从文字的意义联想到生活积累的那些表象和经验,然后,复现原有记忆中的相关事物的形象。这并不代表着读文字产生了美感,在想象之后,进一步展开联想,从眼前事物联想到过去让自己产生过美感的其他形象或者意义。于是,由文字想象出来的形象就有了美感,读者也因此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产生相应的态度,产生相应的情感。”三“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教学落实。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我们结合课后学习提示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草原: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这个题目要求学生“读文字想象画面”。阅读

15、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找出“天、地、羊群”三个主体景物,抓住“天的可爱,地的一碧千里,白色的羊群”,在头脑中想象成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然后通过感情朗读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感受到了草原景色的美。“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这个题目要求将“蒙汉情深”转化成一个个画面迎客、握手、敬酒、联欢、分别,由这个画面从生活出发,联想与自己相关的经历,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丁香结课后习题:“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结:条状物打成的疙瘩。(字典中的解释)作者从“丁香的花苞圆圆的,鼓鼓

16、的小疙瘩”联想到“衣襟上的盘花扣”,想到丁香结的说法是有来历的。从诗句中的“雨中愁”联想到不顺心的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后从生活实际出发,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丁香的特点,第一句写了“妩媚”;第二句需要先理解词语“印象派”,字典解释为“注重光色变化和瞬间印象的表达,画作中的不同景物轮廓模糊,色彩交替渗透,给人以朦胧之感。”所以第二个特点可以概括

17、为“朦胧”。想象画面,要注意突出丁香的特点。雨中的丁香具有妩媚(姿态美好、可爱、吸引人)、朦胧的特点,而且呈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景象。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给人一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让人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景物轮廓模糊,色彩交错渗透,有朦胧之感),久久回味,妙不可言。雨天,没有阳光,而且下落的雨滴就像断线的泪珠,人的心情也会随着低落。很多文学作品里雨常常象征着“忧愁”。所以,微雨中的丁香妩媚、朦胧,且又有着“愁怨”的含义。在作者眼里,丁香和微雨连在一起,能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美,所以才会这样说。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

18、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道题目也要求想象画面,教学中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每句都写了什么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四写作训练要素的落实。(一)理解教材。本单元的写作训练要素是: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教材编排了创造性想象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另一种植物、动物甚至物件的角度去看世界、想象生活。1.“变形记”是习作的话题。2.习作话题。第一自然段“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这里是对习作进行激趣,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同时也是话题内容的提示。第二自然段“你可以变得很小

19、,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这里是对学生的习作思路进行引导。接下来通过两个有趣的例子,一个是变成一只蚂蚁,一个是变成一盏路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3.习作要求。最后是习作要求,从下面的四个题目中选一个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经历写下来,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这里明确提出了两个习作要求:一是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二是跟同学交换习作,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通过以上分析和交流,我们可以看出:习作大致包括

20、习作话题、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这样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不是截然分开的,不必刻意区分,比如上面给出的四个题目供选择,既可以看做是习作要求,也可以看做是引导展开想象。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飘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读这样的题目,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是个很有趣味的话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直是作为一个人来生活,我们一直都是从人的角度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以人的身高、体重、视野、视角来对待世界。如果换一个角度会怎么样呢?尽管这是一次很普通的习作,但是可以生发出很有意思的内容。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相信我们在批阅作文时能看到非常有意思的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当然,这样创造性的想象经历会让学

21、生再度体会想象的奇趣,想象带来的创作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想象的积极性,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次习作的话题对学生来说也许并不困难,难的是把自己的想象组织成文,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出所变形对象的个性特点来。(二)怎样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孩子们的想象世界本就是丰富多彩的,可当我们让其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时,往往重点内容写不详细,基本上都是概括性的语言。如何让想象的故事写下来时更丰富具体呢?一是要把重点部分想象得丰富、细致一些;二是要把能够突出自己“想象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部分写得细致一些。(三)习作指导思路:习作指导,可以分如下步骤进行:(1)理解“变形”。变形就是自己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既

22、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这里对变形的对象没有限制,但是在进行写作时,还是要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否则就无法将变形后的内容、细节写得生动。另外,还要突出“趣”,要选择自己觉得能写得轻松有趣的对象来写。(2)突出特点。课本上提到“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改变”。教材列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变形成蚂蚁,把自己变小了。“可以在笔杆上散步、在书桌上探险、结交蚂蚁朋友、跟昆虫去探索全新的世界”这些改变就要站在蚂蚁的角度去写;第二个例子是变形成一盏路灯,那就无法移动了。所以,变成什么,就要站在某物的角度去写,要写得“像”,突出特点,而不要还站在人的角度去写,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一点。(3)引导“变形”

23、。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想变身的东西,如雨滴、大树、虫子、云朵等。确定变成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超能力,经历了最稀奇、好玩、有趣的一件事是什么,结局怎样。教师还可以让变身后的主角与各种环境交织在一起,这样就拥有了故事。比如变成蚂蚁后就可以在书桌上去探险,可能跟别的小昆虫去探索全新的世界。变成什么是什么样有什么超能力经历了最稀奇、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注意将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写详细。结局怎样(4)结合课本上所给题目,借鉴学习。教材给出了四个题目,这四个题目都特别生动,单看题目,就能想象出一幅幅画面,比如这个题目:“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棵大树,一轮月亮,树上有鸟儿在栖息,树下有小花小草,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题目极易引发联想。所以要试着给自己要写的内容拟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5)发挥想象,完成初稿。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不是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