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一)基本知识体系:一、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制定(一)幼儿园课程目的的来源与依据 1、对幼儿的研究幼儿园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学习,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设立的,课程目的是对幼儿在一定期限内的学习效果,即发展状况的盼望。为了建立合理的盼望,必须研究幼儿,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2、对社会的研究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让幼儿在度过快乐而故意义的童年的同时,为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3、对人类知识的研究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结识自然、结识社会、结识自己,形成判断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的标准,掌握有效的行动
2、方式方法。知识是课程必不可缺的内容。(二)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层次与结构1、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层次(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的与课程领域目的。(2)年龄阶段目的。(3)单元目的。(4)教育活动目的。2、课程目的的结构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的分类学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建立教育目的体系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化、清楚化的形式标准,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这个框架中教育目的分为三大领域:1、认知领域:涉及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发展。2、情感领域:涉及爱好、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3、动作技能领域:涉及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
3、的的涵盖面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涉及体、智、德、美各方面,并且,每一方面都要尽量涵盖情感态度、结识、动作技能的内容。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的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一,阶段性目的之间要互相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的与上层目的之间、局部目的与整体目的之间要协调一致,每层目的都应当是上一层目的的具体化,以保证每一个具体目的的实现都朝实现总目的前进一步,都成为实现上层目的的有效环节。3、可行性原则课程目的的制定要从充足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发展的实际。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教学促进发展。4、时代性原则课程目的应当体现时代性。未来社会的合格成
4、员应当有积极的自我概念;了解和尊重别人,善于合作;有不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人类环境;独立性强,敢于开拓和有发明性等。5、缺失优先原则即“补偿性”原则。在制定的课程纲要时,特别要在课程目的中把儿童现实发展中局限性的、但又是抱负发展所必须的方面突出出来,并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障幼儿基本的学习权和发展权。6、辨证性原则辨证的观点不仅应表现为协调社会规定、儿童需要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平衡情感、结识、动作技能之间的关系,也应表现为解决好一些具体的目的,特别是社会性发展面的目的的提法。(四)拟定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具体方法1、幼儿园课程方案整体目
5、的的制定2、各领域目的的制定3、教育活动(单元和具体活动)目的的制定(五)幼儿园课程目的的表述1、表述的角度课程目的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表述。最常用的目的表述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当做的工作或应当努力达成的教育效果。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当达成的发展。2、表述的性质行为目的,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测或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达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表现性目的(或非行为目的、一般性目的)是一种非特定的、较广泛的目的,它描述的是学习者(幼儿)身心的一般变化。3、表述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同层次的目的要有不同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总目的是无法表述得太具体的,只能原则性地指出目的
6、涵盖地范围和方向。其余各层皆应是总目的的具体化。当然,目的层次越低,表述得应当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单元目的来说,一般有如下规定:(1)要明确,与上层目的的关系要密切、要比较直接。 (2)涵盖面要广,应涉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操作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学习。当然,单元的目的可以有重点,但必须兼顾各方。(3)目的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要有交叉反复。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涵义1、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在学科中心的倾向下,课程内容指的就是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法则等,它们重要体现在教材之中。在经验中心的倾向下,课程内容则是指学生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应
7、当获得的结识、态度、行为方式等。它们存在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存在于教学活动所涉及的问题领域、课程或科目中。综合各种观点,S拉塞克提出,教育内容“是指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课表和课程)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它们是根据各种社会为学校规定的目的和目的而设计的。按照不同教育层次、类型、年级和学科安排的这些内容是构成一个具体过程学习的对象。因此,这些内容是明确的,是通过教师指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2、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理解(1)活动对象活动对象基本相称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内容存在于“教材”或“学习材料”中的关于周边世界的基本知识,涉及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社会行为
8、准则、评价标准等。(2)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包含着关于这种活动自身(方式方法)的知识、技能技巧,即“做”的知识。(3)学习活动的“产品”,即所谓学习经验它是活动对象和活动过程自身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内化”为幼儿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的结果。同时,在与学习对象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幼儿同时也在形成着对活动对象、活动过程以及作为活动主体的自己的情感态度。(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1、课程内容的范围(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的内容(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2、课程内容的分类(1)按学科结构分类(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
9、分或学科与心理相结合的方式划分(3)按基本学习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4)按幼儿的重要活动形式或围绕关键经验的活动划分(5)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三)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或标准1、合目的性原则(1)有目的意识(2)对的理解目的与内容的关系(3)考虑目的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2、基础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当体现这种基础性:它应当立足于幼儿基础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一生的可连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价值性原则幼儿的认知学习来说,有价值的内容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1)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接触的事物或现象(2)有助于幼儿结识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3)可以让幼儿“研究”,并
10、有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4)挑战幼儿的能力并包含需要合作才干解决的问题4、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5、爱好性原则(1)关注幼儿的爱好,从他们感爱好的事物中选择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2)将必要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爱好。6、直接经验性原则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当具有直观性、情境性和活动性,使幼儿可以通过直接感知、操作和体验,将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7、兼顾“均衡”与“优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均衡,指的是构成课程内容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要适当。(四)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
11、需注意的问题1、目的流失问题在以目的为依据选择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一部分目的“流失”了,即失去了保证这些目的实现的“依托”。2、课程内容超载的问题:一是容量过大。二是难度过高。3、片面适应社会需求,无视学习代价的问题教育者必须树立一种“效益观”,在引导、组织学习是要估算一下儿童也许的收获和付出,尽量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4、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幼儿园外生活经验及小学课程内容不衔接的问题幼儿园简朴反复甚至低于幼儿在幼儿园外获得的自发经验。在大众传媒基本普及的今天,幼儿从家庭获得的经验绝非往日可比,选择课程内容必须把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三、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一)幼儿园课程组织的涵义1、幼儿园课程组织
12、的概念和范围我们把幼儿园课程界定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因此,相应地把幼儿园课程组织理解为:创设良好地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爱好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的的过程。2、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形态(1)观念或构想形态的课程组织(2)实践形态的课程组织(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1)论理组织法, 也叫逻辑组织法(2)心理组织法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1)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分科形式;广域形式;综合形式。(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3)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3、幼
13、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1)顺序性(2)连续性(3)整合性(三)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1、幼儿园教育的途径(1)教学活动,即教师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2)游戏(3)平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 (4)学习环境(5)家园合作2、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实践中,小组教学经常有几种不同方式:全班集体教学背景下的分组活动;分组教学教师面向一组幼儿进行教学,其他组幼儿以不影响该组幼儿的学习为前提,自由选择区域活动,然后轮流互换。(3)个别活动(四)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人本质上应当是身心各方面和谐统一的整体。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和谐发展的“完整儿童”。为此,幼儿园课
14、程需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互相强化,只有按这样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干转化为幼儿完整、系统的学习经验,以达成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2、生活化原则课程组织的生活化原则,规定设计者在制定课程蓝图或计划时:(1)对课程目的及其达成途径进行分析,以考虑实现目的的适宜方式。(2)对一日生活重要环节的教育功能和也许蕴藏的教育机会进行分析,一方面使其“名正言顺”地承担起实现课程目的的任务,使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足的发挥;另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专门教学活动,为幼儿园课程提供更多的生成和发展的空间。(3)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便课程安排更符
15、合幼儿的需要,更具有广泛的教育资源。3、主体性原则这里所谓的幼儿园课程组织的主体性,指的是要把课程组织成教师积极引导的、幼儿积极参与的教育教学过程。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幼儿的积极参与、积极建构,课程才干内化为他们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发展;也只有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以发明性为最高表现形式的人的主体性品质才干逐渐形成。研究表白,幼儿的积极学习涉及以下特质:(1)内在的学习动机;(2)对目的的直接行动,即动手操作,亲身体验;(3)实际解决问题;(4)表达和分享经验。因此,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要充足考虑如何让幼儿在与课程环境(教师、同伴、内容、情境等)的互相作用中积极学习。 课程组织
16、的主体性原则特别希望强调的一点是,课程组织不只是目的、内容、途径、方法等的组合,更是人的活动和人的经验的组合,是人与人、人与课程情境的互相作用。(五)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1、学年计划 这是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计划出全年的课程范围和进度。采用单元主题活动模式的幼儿园,其学年也许只需要定出全年的课程总目的,然后列出教学主题。2、学期计划学期计划一般要细致一点,可以列出各主题的教育要点、每个主题大体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对教师的规定等。 3、月(周)计划主题活动计划可以代替月计划或者打破“月”的界线,这需要根据主题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拟定,有时也许会两三周,有时也许会四五周。主题活动计划一般要列举出该主题所涉及
17、的具体活动。4、日计划 日计划涉及一日活动的安排和活动设计。从周计划表里基本可以看到一日的生活与活动的基本内容及安排。重点和难点:1、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制定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3、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考点分析:一、填空题:1、教育过程的组织重要涉及三方面的选择和组合:教育的途径;活动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方法策略。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3、幼儿园课程目的有多种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分为四个层次:幼儿园课程的总目的与课程领域目的;年龄阶段目的;单元目的;教育活动目的。二、名词解释题:1、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涉及拟定课程目的、选择课程内容、组
18、织、实行和评价课程等重要环节。2、幼儿园课程目的:幼儿园课程目的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在课程中,目的处在核心位置: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制定教育目的。3、幼儿园课程组织:幼儿园课程组织理解为:创设良好地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爱好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的的过程。三、简答题:1、简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1)学科为中心,(2)社会问题为中
19、心,(3)儿童为中心等组织形式。2、简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教育过程的组织:教育途径、活动组织形式与教与学策略。教育途径:教学活动、游戏、平常生活和常规性活动、学习环境、家园合作。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教师教学策略: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支架式教学。四、论述题:阐述布鲁姆等人教育目的分类学的三大领域及对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的分类学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建立教育目的体系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化、清楚化的形式标准,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这个框架中教育目的分为三大领域:1.认知领域:涉及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发展。2.情感领域:涉及爱好、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3.动作技能领域:涉及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布鲁姆等人提出的教育目的分类标准,体现了对人的发展价值的重视。对于幼儿园课程来说,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受教育者的年龄越小,教育的着眼点越应放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上,教育目的也越应体现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