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和几点思索【摘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网络教育获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网络教育思想转变、互联网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面临困难。在做对互联网重视对老师和学生提出规定,文章对这几种方面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某些自己见解。 【关键词】 网络教育,互联网,观念教育,校校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教育现代化步伐,教育信息化程度高下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种国家综合国力重要标志。 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学习方式。网络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网络可以实现交互式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网络教育有助于增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许多国家
2、都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努力扶持和发展这一新教育方式,为推进网络教育发展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不停扩大网络教育普及程度。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增进教学改革,加紧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人才更具深远意义。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老式教育模式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措施,是中华民族真正融入国际社会必由之路。互联网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但其影响已不仅是教育、经济领域,拓展到了第五空间争夺。互联网给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挑战与变革,但影响最大是教育,给
3、教与学都带来了“学习革命”。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知识产生、知识传播、知识应用)正在逐渐演变。尤其是前两种功能,大学知识产生功能正在逐渐增强,知识传播形式多样化会使此后大学知识传播功能远比目前所起作用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应逐渐演变成以研究为主知识生产机构,靠政府授权,这种机构也可以是以鉴他人们掌握知识水平为目考试和证书发放机构。网络教育发展,使人们学习知识不再受时间和地区限制,当然,有些不能进行虚拟试验理工科专业除外。我们争论数年大学要宽进严出,扩大招生规模在网络教育时代都会迎刃而解。网络教育实现不仅对于学生来讲是一场“学习革命”,并且对人们思想观念同样也是一场“革命”。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
4、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应积极认识、积极学习、纯熟掌握网络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网络课程和教学软件开发。教育信息化建设无论怎样重视都不过度。网络教育可为边远地区提供优秀课程课件等教学资源,缩小东西部之间教育差距,给人们以公平受教育机会。互联网可以提供大学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途径,以最快速度共享科技新成果,提高大学国际学术地位。要充足运用网络所提供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不充足认识这一点,由技术带给发展中国家机会将稍纵即逝。互联网不一样于某些短寿技术,他给我们带来影响将是永久,超越了教育、经济,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是第五空间争夺。技术发展是非常快,有些
5、技术风行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如一九八五年时,在美国大唱片曾经是年销售240亿美元大行业,由于录音带、CD等技术进步,五年之后大唱片在美国商场中完全消失了。今天录音带、录象带市场也在日渐萎缩。而有些技术会长期影响和变化人类生活方式并不停升级,如印刷技术不停发展。互联网产生,对人类影响会远比电影、电视、印刷等技术要大多。从整个国家信息化建设来讲,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新教育手段,新教育内容,对于培养人才,转变学习方式,产生新文化与价值观念,甚至语言演变均有重要影响。在整个过程中,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宣扬与传播。假如哪个民族不抓紧这次机会,此后将会使这个民族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老式上我们把一种
6、国家主权定义在有形空间上,如领土、领海、领空等三个空间,靠科技发展,少数发达国家正在争夺太空控制权,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家第四空间(或称领宇)。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主权第五空间(存在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或称领网)。尽管开发第四空间起步较早,但第五空间发展地比第四空间要快多。互联网是一场无硝烟国家主权争夺战,并且日趋剧烈。尽管它没有有形边界界定,但它靠知识产权,文化和价值观念,技术壁垒等来界定。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重要障碍,无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
7、观念是教育信息化首要任务。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讲座、行政和经济手段等多种形式,不停强化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教育信息化重视有待深入提高教育信息化是将教育信息资源作为教育系统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应以新教育思想、新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规定,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新教育模式,增进教育现代化。目前,教育部已经设置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原则,公布了“有关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指导意见”,“有关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意见”等
8、,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我国版图广阔,受教育人口众多,为使教育信息化真正贯彻到实处,还应规定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置对应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或机构,以便在教育部直接指导和协调下,统一布署全国性或地区性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全国一盘棋。各级领导要把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到关乎国家自强,民族素质高度来认识。充足运用既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积极调动和开发全国教育系统内外教育信息资源,增进对信息资源有效运用,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破除“小而全”,“画地为牢”本位主义思维模式,树立全国一盘棋教育信息化建设大思绪。各类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领导教育信息化过程不能简朴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
9、技术引入过程,不能简朴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过程,是以信息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过程。只有在这样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教育信息化。前面已经讲到,我国目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大学以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备,但也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现象。对教师培训、内部资源配置及建设、应用平台建设等重视不够,有些学校电脑有50%以上处在不完全使用或闲置状态。这就规定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能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可有可无,可早可晚。教育信息化也不是赶时髦,要有紧迫感。学校领导
10、要积极引导,为教育信息化发明必要条件,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运用既有设施,充足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要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教师,应从老式意义上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强调运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此后要增长一种工具,更应当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提高,重视运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数年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学生应培养现代化学习观念就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朴互联网概念,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将信息网络
11、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工具。这里就有一种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才是知识,要全面、对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学生,应从老式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积极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运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探索,具有较强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种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过程。此外,对获取和使用信息习惯和意识也要转变,在互联网上,一种人面对是海量信息,每月付10元钱都觉得亏,而使用电话一对一信息交流,每月花上百元都不觉得贵,重要是习惯和意识问题。积极运用媒体等手段向社会不停宣传教育信息化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目是
12、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在都市及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已经连接到学校、单位以及家庭。就大部分家长来说,也许只看到互联网皮毛,而对教育信息化详细内涵不甚理解,再加上某些地方对公共网络场所疏于管理,出现了象“蓝极速网吧”这样事件,使社会某些人士及某些家长对教育信息化产生了不必要误解。举个不恰当类比: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到有害信息危险就象汽车也许出车祸危险同样,我们并没有由于也许出车祸而不使用汽车所带来以便,或不发展汽车工业。既然互联网功能利不小于弊已成为共识,在现阶段,媒体就不应过度渲染互联网弊端。相反,媒体更应当加强宣传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各方面带来以便,宣传教育
13、信息化重要意义,提高公民积极学习和使用互联网意识。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信息化,因此师资培训就成为教育信息化当务之急。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计算机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在实行信息化过程中,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放在重要位置。同步要注意纠正重硬件、轻软件和轻人才培养倾向。师资队伍培训是实行教育信息化工程重中之重,与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关键。因此,首先要对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不一样层次全员培训,重视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在校园网建设中
14、形成一支能使校园网充足发挥使用效益队伍,保证校园网建成后,就能投入使用。培训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教育观念转变及心理疏导方面培训,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国家,对学生,对教师职业积极意义,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畏惧心理。培训要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全员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进行单机教学和网络教学。把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作为现代合格教师原则。信息与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关键,但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必须进行全面统筹,建设全国统一教育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我国信息化普遍存在“纵强横弱”,信息孤岛现象普遍我国互联网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普遍存在纵强横弱现象,所谓纵强就是指部门系统比较强,横弱是指横向互联互通存在着
15、局部信息孤岛等问题。为此,国家信息主管部门应当认真考虑并切实处理物理线路互联互通问题。互联网是由物理线路和信息资源构成,物理线路联通后,起决定性作用是信息资源组织与传播。信息传播是有规律,其规律是中央复杂,末端简朴构造。广播、电视、报纸,包括电话等都是中央复杂,末端简朴构造。信息组织者(采编系统)非常复杂,信息使用者通过简朴载体就可获得信息。由于技术发展限制,互联网发展走了一条弯路,目前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末端复杂,中央简朴(甚至没有中(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请保留此标识。)央,物理线路可以没有中央)构造。目前互联网仍然处在违反信息传播规律方向发展,各个单位建网站积极性很
16、大,例如,法规网站诸多,但没有一种全面(权威),挥霍了巨大资源,导致信息查找困难,搜索引擎繁多。这种违反信息传播规律互联网正为人们所逐渐认识,小网站越来越难以生存,大专业资源网站正在逐渐形成,也就是说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正在回归。亟须统筹规划,整合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与服务,建立教育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中国权威教育网上服务门户。尽管我国教育网络建设正展现出蓬勃发展良好态势,但与发达国家发展规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从构建真正意义上网络教育体系角度来看,尚有诸多亟待处理问题,尤其是网上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和怎样才能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关键。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
17、资源组织和有效传播可谓是重点工程。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和共享。例如: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BECTA)在进行了对应调查和研究工作,重要是研究信息与通讯技术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用,通过对2110所学校对于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学校中应用效果,调查成果显示:具有良好信息资源学校77学生到达了规定水平,从而显示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中作用。英国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尤其重视网络资源建设,重视网络资源统一管理与共享,并于1998年建成了全国教育户网站-全国学习网络(NGfL),以求联接所有学校与教育机构。通过几年建设,英国全国学习网络(NGfL)已经成为欧洲最大教育门户网站,并且具有功能强大搜索功
18、能。同步英国也重视建设面向教师网络资源,8月,其教师网(TeacherNet)开通,这是专门为教师准备门户网站,使教师简朴地获得有关信息与服务,包括进入政府和协会为教师准备网站。我国多种类型网络教育网站名称五花八门,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既有各类以教育为名门户网站达1600多种(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教育部正式同意大学设置网络教育学院),但真正做地好不多,亟需加强管理。为此,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上,除需对既有教育类门户网站进行必要管理外,还应加强既有网络内教育资源整合。要设置专门教育信息资源综合平台,对大学、中学、小学等教育单位既有教育资源和国家多种工程、计划所形成信息资源进行整顿、分类、加工。在教育信
19、息网络内,为不一样教学、学习阶段教师、学生和社会有需求人员提供权威、可靠教学信息及资询服务。建立适合中小学生上网内容安全,家长放心绿色网络工程。同步要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安全防护体系。“校校通”是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中一种重要工程,获得了重要成就,但校校通建设,亟须统筹规划,强化应用。校校通是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重大工程,获得了重大成就,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汇报中提出:要推进网络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足运用网上资源;要全面实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并指出“校校通”工程目是:用5至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
20、90左右独立建制中小学校可以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校校通”工程,在教育部统一布署下,于底开始启动,目前已在全国中小学校展开,尤其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获得了很好效果,如上海、江苏等地基本实现了“校校通”。“校校通”工程启动两年多来,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作用是很大,但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校校通”对校园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和指导,由于某些学校领导自身对校园网缺乏全面认识和理解,导致学校建网放任自流。在校园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硬件设备投入、轻视课件建设和师资培训现象,致使校园网使用率不高。尚有校园网缺乏良好管理与维护,导致某些学校建网后维护费用
21、和改造费用过高,学校反复投资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校园网建设健康发展。“校校通”应贯彻“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逐渐实行”原则,与既有CERNET全工程主干网建设统一考虑。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要有新思绪。对“校校通”工程来讲,中央、教育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更多应当起到倡导者、规划者、组织者作用。“校校通”建设应贯彻“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行”原则。“校校通”建设要适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发展。“校校通”规划应与CERNET全国主干网建设和发展统一考虑。详细工作可考虑公布校园网建设总体规划指导意见,技术原则参照意见等,以保证网内原则统一性和软件兼容性。“校校通
22、”详细建设应多发挥当地政府和学校作用,包括建设资金筹措。CERNET应提供优惠接入条件和技术支持。教育部应愈加明确地将CERNET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主干网,更多地支持CERNET建设和发展,其他所需经费可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校校通建设,统一规划,并最终将各地中小学校园网接入国家教育信息化主干网CERNET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调动企业、学校积极性,在教育部统一规划指导意见下,参照技术原则,开展“校校通”建设,把“校校通”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扩展平台。各省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责当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工作,结合当地中小学普
23、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规划,统一规划好校园网建设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当地区教育局域(或城域)网络和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归口管理部门,要详细制定当地区教育局域(或城域)网建设规划,为当地区校园网进入局域网互联确定统一规范和原则。各地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应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按指导意见所确定硬、软件工作范围,分别做好校园网络建设,教学软件开发,信息化教学研究推广及校园网应用教育培训工作。同步积极规划当地区教育网络特色资源建设,多方筹集经费,建成后接入国家教育信息化主干网(CERNET)。“校校通”本意在应用,因此不仅强调建设,更强调应用,目前建成50%以上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应有效益。不管是国家教育
24、网,还是“校校通”,都是一种系统工程,最终还是应当体目前使用上。当年互联网建设之初,社会各界也曾紧张使用问题。我们当时曾将互联网比方为“信息高速公路”,就教育信息化来讲,所谓“路”就是指目前建设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已建成一定规模;“路”上要有“车”、“车”上要“货”,同步“车”要有人开,“货”要有人用。重要是要有“货”和“人”,“车”可以理解成网站网校,“货”就是教育信息资源,但最重要是要由人-教师和学生来使用和掌握。“校校通”工程在校园网建设中应防止片面追求网络技术先进性,甚至机械套用大型企业网、大学校园网模式,那将会脱离我们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成果只会导致设备挥霍和闲置。在教学过程中合理
25、有效地运用互联网,不仅可以变化老式教学模式,并且将会增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转变。互联网应用,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视野,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明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能力。教师在使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也将增强终身学习能力,不停提高业务水平。据调查,目前已建成校园网,由于观念和习惯等原因,大概有50%以上没有真正发挥互联网应有效益,中小学尤其严重。为此,除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外,迫切需要引导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提高既有教育网使用效率。“校校通”不应理解成“校校建”,校校通也不只是做几种页面,重要是应用,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教育资源建设,都需要统筹与协
26、作。校园网是实行“校校通”工程,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一项重要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构成部分。实行“校校通”工程是为了适应我国版图广阔,处理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现实状况,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因而,“校校通”不应理解成“校校建”。有些学校单纯认为建立一种学校网站,联通了互联网,做几种漂亮页面就是实现了“校校通”,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中小学校校园网在处理了通网络问题后,网络教育资源也不应反复建设。即便是重点学校也应当意识到名校也并不是在每一种方面都优秀,一种学校教育资源毕竟有限,一种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整合能力也具有很大局限性。对各地方,应针对当地区信息资源状况及学校详细状况,保证
27、网络畅通。此外就是从省市和国家层面上,要优选课程课件,开发大量适合各层次需求课程、节目或软件,放在电视台和大型教育资源网站上,使有需求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像碰到SARS这样突发灾害,能保证网络畅通,使学生、教师在家中能进行学习或教学,尽量减少损失。尤其对某些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受人才、资源、信息及经费限制,应重点处理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尽量缩小与东部地区差异。各学校都要提高参与教育资源建设积极性,而不是自个学校搞“小而全”。在课件软件开发和资源库建设工作中,要统筹规划,到达资源共享,防止反复挥霍。互联不互通是中国信息化发展最大障碍,要坚决打破垄断,彻底处理教育网与公共
28、网互联互通。由于目前我国互联网业务重要集中在电信手中,一般家庭进入互联网,大多通过电信。互联网综合基础设施接入网仍有瓶颈,定价服务行为需要深入规范,互联网普遍服务赔偿机制需要加紧形成。CERNET自启动以来,既得到过电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也深受电信企业垄断阻碍发展。教育网与公共网从开始时国内线路互不相通,到两网互通带宽逐渐增长,每次带宽增长都是长期奋斗成果,甚至到惊动中央领导才能突破一点。两网国内互通由于带宽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网作用发挥,也影响教育网形象。国际线路部分,由于电信企业垄断,非电信运行商租用一条国际线路不仅要向国外运行商缴一条国际线路租用费,同步要此外向中国电信再缴纳半条
29、国际线路费用,并且中国电信国际线路租用费价格要比国外运行商价格高出数倍,导致教育网(CERNET)和其他非电信网络额外承担,教育网非但没有对应线路优惠,就连起码公平竞争条件都没有得到,在国际线路方面我们同样处在非常不利地位。互联网接入费用过高,严重地阻碍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结束语】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获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步也存在着信息化建设与教育实际不相符原因,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式、制定信息化建设成效原则、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深入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思绪,将有助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怎样使教师、学生在社会各个角落,都能享有教育信息化带来便利,这是社会各界应着重考虑问题。尤其是电信企业双重收费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互联网发展。CERNET有义务、有责任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愈加完善、全方位服务平台,同步教育信息化发展也为CERNET此后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规定。CERNET也要以开放姿态,争取电信部门支持与合作。参照文献:教育信息化决策理论与措施作者:焦宝聪,柳少军 编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12月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及思索,中国教育文摘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作者:祝智庭 主编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