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管理制度43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传染病管理科工作规范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二、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四、每天分早上和下午两次到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报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
2、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市疾控中心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对于结核病、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一年内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五、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六、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并做出惩罚通告)。七、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后按规定时限经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八、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九、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
3、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一、每年5月至10月开设腹泻病门诊,要求专人、专室、专设备,24小时值班。二、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三、腹泻病门诊只准接诊腹泻病人,不得接诊其它病人。四、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需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病人另做详细病历记录。五、做好腹泻病人监测与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六、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床观察。七、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二、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
4、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四、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五、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六、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七、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
5、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八、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制定此制度。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遵循谁接诊,谁报告的原则。二、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或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
6、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或寄出传染病报告卡。三、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要求上报的传染病后,应立即询问患者,在登记本上详细登记要求上报的各项内容,做到字迹清楚,并在规定时限内填报传染病报告卡,送交本单位网络直报人员。四、网络直报人员在审核传染病卡片(有无逻辑错误、填卡是否正确和完整)后,进行网络直报。预检分诊流程导医台、挂号室非传染病患者分诊 普通门诊就医门诊医生、护士预检 疑似传染病患者传染病人陪护者 感染科预检、就诊医学观察、防护措施 非住院者需要住院者 转感染科住院治疗门诊治疗首诊医生医护卫生知识指导或发健康教育处方 对就医环境消毒处理医院门
7、诊日志登记规范一、门诊部各科室要建立门诊日志,详细登记接诊病人。二、门诊日志要按照日志规定的项目填写详细、齐全,内容要保证真实可靠。三、对门诊日志上登记需上报的传染病要做出明显标志,疫情上报后,医院疫情管理人员要标记。 四、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其具体内容(如: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工作单位、家庭详细住址等),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五、要经常核查所登记的门诊日志,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改正。六、年度结束后,对全年的门诊日志核查无误后,按规定要求存入资料室,以备后查,在贮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等措施,以保证门诊日志的妥善保管
8、。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一、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二、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三、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四、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五、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
9、,按照法定时限经过网络报告信息。六、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七、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八、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九、疫情报告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十、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
10、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二、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三、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
11、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传染病。四、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五、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六、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
12、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七、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八、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九、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她人隐瞒、谎报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一、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
13、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理工作。二、疫情网络直报员每日两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经过网络报告。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四、发现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24个小时内经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五、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时,应当在24个小时内经过传染病
14、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六、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七、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八、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报医务科、业务院长。九、遇到特殊情况时,报告业务院长协调解决。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首诊医生诊断患者为传染病时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登记传染病登记簿报告卡,首诊医生将传染病报告卡立即送交医院传染病管理科医院传染病管理科管理员收到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后,认真审核报卡质量医院传染病管理科管理员核实无误后,登记报告卡收录卡登记簿和传染病登记簿医院传染病管理科专职人员按时限实行上报每天浏览传染病报告管理信
15、息系统,将流调修改后的报告卡及时在报告卡备注栏中注明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如下:一、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二、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三、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
16、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四、网络直报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五、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经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六、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七、网络直报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长。八、
17、责任报告人和网络直报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九、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十、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罚。十一、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十二、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少更改一次,一般应在8位以上,应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并严格保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18、员工作职责一、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习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具备指导和培训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能力。二、网络直报人员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并录入直报系统;每月应对本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呈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并向有关科室通报。三、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1、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2、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
19、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立即电话报告当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四、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认真执行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五、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六、网络直报用户帐号的正式使用密码,一般应在8位以上,并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每月至少更改一次。网络直报
20、人员未经上级系统管理员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网络直报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并避免在公共场所公开使用网络直报系统。七、按时参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的疫情例会制度。八、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有关法规信息和知识。九、要认真履行岗位责任,由于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追究责任。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一、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二、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
21、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三、医务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报工作,实施每周小结,每月有总结。四、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五、凡漏报、迟报1例,但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扣发责任医生及网络直报员200元医疗安全奖,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扣发100元医疗安全奖。因工作严重不负责任,造成重大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对责任医生及网络直报员扣发全年医疗安全奖,给予警告处分,已构成犯罪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六、对因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扣发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负责人三个月医疗安全奖。
22、 七、对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年终给予奖励,全院通报表扬。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二、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理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三、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网络直报员。四、网络直报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五、网络直报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医务科和院领导小组。六、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
23、通报全院。七、医务科应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八、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一、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二、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三、医务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四、医务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
24、、责令改正。五、医务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月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六、医务科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检查和督导每月一次。 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一、门诊日志和登记本,包括门(急)诊、检验科、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就诊病人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明家长姓名。初诊病人,注明“传染病卡已报”,复诊病人注明“复诊”字样,首诊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转感染科门诊或病房诊治。二、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内容与门诊
25、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内,二者人数相符合。三、防保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四、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将病例转到本院的感染科。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导医台、挂号室首诊医生非住院传染病患者门诊医生、护士预检分诊感染性疾病科就医 需要住院者 转感染科住院治疗或传染病专科医院治疗门诊治疗 医护卫生知识指导或发健康教育处方 对就医环境消毒处理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门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内容必须真实
26、、准确、详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等)。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传染病管理科。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卡后,要在门诊日志相应位置加标记。二、门诊部负责人要每周核查门诊日志,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补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门诊日志,避免漏报和错报现象的发生。三、对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人,门诊医生要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订正卡上报防保科。四、要做好门诊日志的收集和保管工作,以备后查。五、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扣发当班医生200元医疗安全奖,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
27、规依法处理。检验科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一、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二、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三、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过国家标准或超过正常值范围等,能够确定为传染病者,检测结果必须有专人保管。或者由检验科指派专人每日分两次将检测结果分送开具化验单的医生,或者由检验科指定专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四、对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要用传染病登记本专门登记。五、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有漏项、缺项和逻辑错误。卡片填好后报送防保科或由网络直报员上门收取。六、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8、、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电话通知开具化验单的医生或防保科网络直报员。七、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保密的义务。八、检查发现漏报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住院部医生对入院病例应认真填写出入院登记且各项内容填写完整。需报告的传染病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要真实、详细,同时将填写好的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保科,网络直报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要在出入院登记本的相应位置加标记。二、定期核查出入院登记本,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给予补报和订正,订正后的传染病报告卡要及时上报防保科。防保科网络直报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出入院登记本,避免漏报和
29、错报现象发生。三、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保科。四、病人出院时,如果与入院诊断病名不符,需订正的传染病要及时填写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防保科。五、要保管好出入院登记本,以备后查。六、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扣发当班医生200元医疗安全奖,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疫情报告卡片工作流程网络直报员每天两次到相关科室收集传染病卡片审核卡片的完整性、准确性登记传染病卡片录入卡片,进行网络直报定期查重卡片及时订正卡片制作卡片电子文档保存疫情资料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一、重大传染病包括三类16种法定传染病:1、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霍乱;SA
30、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3、多年未发生的或罕见的疾病:狂犬病登革热、炭疽(除肺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包虫病二、责任报告人接诊重大传染病疑似病人后,要立即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院领导,同时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上级组织专家组鉴定后,责任报告人方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然后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三、责任报告人未按规定程序直接填写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当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四、疫情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程序接收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3个
31、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五、网络直报人员没有按照程序,直接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重大传染病病例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特定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制度及保障措施一、医院应对特定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它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二、医院实行对特定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医院医务人员要主动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HIV检测咨询,遵循“知情不拒绝”的原则尽多尽早地发现感染者。 四、
32、医务人员必须明确HIV阳性者的告知和咨询,应由进行过VCT培训的医务人员采取面对面的方式告知,未经VCT培训的医务人员不得随意告知患者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泄露患者HIV感染隐私。 五、对HIV感染者提供咨询、关怀及转介服务,积极向患者宣传国家实行对农民和城市中经济困难的艾滋病免除部分检查及治疗费用,对孕产妇实行母婴筛查和阻断,对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给予经济救助的“四免一关怀”政策。 六、性病门诊为性病患者及咨询者免费发放避孕用品。七、对在我院就诊的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例及时开具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门诊就诊的转诊单,并告之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我市贫困结核病人医疗救助
33、费用发放工作。八、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严格执行先救治、后结算费用的规定,简化入院手续、及时开展救治工作,患者住院或者留院观察时免交住院预交金等一切费用,办理登记手续后直接留院观察或入院治疗,严禁因为费用问题延误救治或者推诿病人。 九、经费及物资保障: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所需经费和物资耗材由财务、后勤保障、器械等科室共同保障落实。十、通信与交通保障: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医院办公室应安排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 十一、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特定传染病时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执行相关救治及救助措施。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管理、制度一、所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承担急性驰缓性麻痹
34、(AFP)报告,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14种疾病: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急性多发性肌炎、肉毒中毒、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短暂性肢体麻痹。二、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协助采集标本、流行病
35、学调查、做好相关登记。三、所有县以及以上综合医院均为监测医院,每旬开展对本院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报表。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作出“脊髓灰质炎”或“类脊髓灰质炎”等类似诊断,只有省级脊灰专家组对病例进行分类最终诊断。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和河南省有关艾滋病防治法规文件,切实加强我院艾滋病疫情管理工作,决定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以保证准确、及时、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的诊治数据及疫情上报管理,制定本制度。1、全院职工要提高建立艾滋病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的认识,各科室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建立高效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和报告疫情数据。2、艾滋病疫
36、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门诊患者和转入住院患者,各科室要详细登记。住院部应填写“艾滋病出入院登记本”和“艾滋病患者登记本”,上报保健科。经实验室HIV初筛试验阳性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疑似病例报告,然后上报预防保健科,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上报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确证实验,待确证后对原始报告卡进行订正。3、各有关部门必须将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人死亡者的详细资料报送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录入数据库,并及时准确上报上级有关部门。4、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管理按照“HIV病人管理规定”执行。重点要求:(1)各种表格、病历须按要求详细填写,不得空项。(2)住址要详细填
37、写到“村民组(门牌号)”或“某小区(某单位)某楼号某单元门牌号”。(3)联系方式等。5、疑似AIDS住院患者必须做HIV初筛试验,初筛试验阳性者由检验科专人登记,然后送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确证。采送标本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护,避免污染环境及交叉感染。“HIV抗体检测确认报告”须复印附病历后,同时在病程记录中单独记录一次“HIV抗体检测确认报告”。6、我院接触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的各个环节均应按要求防护、消毒,避免交叉感染。7、我院接触HIV感染者、AIDS患者、死亡者资料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好保密工作。8、在AIDS诊疗、管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作为等情况,造成医疗纠纷者给予
38、通报批评、罚款50100元;造成医疗事故者罚款200500元、停职检查36个月;造成疫情扩散者做下岗处理,同时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医院传染病暴发/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症候群 英文名称为“Syndrome;symptom complex;symptom group”;一般来讲,症候群主要是指相对固定的几种症状的组合。“聚集性症候群”的描述,一般在传染病疫情判定上经常使用。聚集性讲的是其集中发病的特点,症候群讲的是临床症状表现的相似性、多样性。其处理流程与医院感染爆发的处理基本相同:1、发现多起传染病或感染病例2、报告院感管理科3、院感科考核其聚集性和相同症候群特点,判断
39、、核实其流行或爆发4、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卫生部门和CDC5、协调专家组查找传染源或感染源,病原学检测6、初步判定疫点和疫情或感染区域,做区域隔离、消毒,必要时区 域封锁7、查找传染或感染微生物和因素,做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病人8、制定控制措施9、观察控制效果10、控制不良,返回继续调查原因;控制势头良好,继续观察,并分析总结病例与控制过程11、整理资料,写出调查报告,上报。12、总结经验,制定今后的预防措施。死亡病例登记规定一、急诊科、住院部要建立死亡病例登记薄。二、死亡病例登记薄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就诊日期,疾病诊断,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基本内容。三、各科室要有指定人员负
40、责死亡病例的登记、管理和资料保管。四、负责死亡病例登记的人员要认真填写死亡病例登记簿,做到填写完整、准确、及时。五、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如果是呼吸系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须填写体温是否超过38,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抗生素治疗无效及肺炎或SARS的影象学特征,以及白细胞是否正常。六、死亡病例要及时上报医院防保科进行网络直报。七、登记报告责任人要高度负责,对登记报告中出现迟报、误报现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死亡病例报告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疾病监测系统的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主动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同时了解医
41、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等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防范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死亡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二、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采集病史,并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三、诊治医生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3天内,病案室应完成死因编码工作。四、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
42、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五、病案室做好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六、医务科要定期检查各科室死亡报告情况,并对预防保健科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定期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临床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要求为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同时了解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规范临床医生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特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
43、告日期、报告单位;二、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三、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症状、体征;如果是呼吸系统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须填写体温是否超过38,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抗生素治疗无效及肺炎或SARS的影象学特征,以及白细胞是否正常。四、医学死亡证明书,一式三联。第二、三联给死者家属注销户口和火化用,第一联先由医院进行登记后,交由网络直报员负责上网报告,录入完成后,交由医院档案室管理。五、填写死亡证明书时,一定要注意工整填写,使第三联的字迹能够辨认。六、死亡证明书缺少“发病日期”与“诊断日期”两项,临床
44、医生在填写时要在死亡证明书的空白处填上,以使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一、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二、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12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三、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等。五、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六、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45、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二、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
46、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三、传染病管理部门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四、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医务科,医务科负责人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她人隐瞒、缓报、谎报。五、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六、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