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一) 一、常见题型 文字描述型、框架型、关系式型、密码型、创新型等。 二、解推断题的一般思路 1.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同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 2.依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把能推出的尽量先写在题目上,然后进行顺推或逆推,进而全面解答。 3.把推出的答案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以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三、推断题常用突破口 1. 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黑色的物质:按思索选择的挨次依次为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红色的单质:铜或红磷;绿色的物质: 碱式碳酸铜(铜绿); 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
2、锈(或氧化铁); 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 黄色的单质:硫磺(S); 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 浅绿色的溶液 含有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 硫酸亚铁 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沉淀颜色 白色沉淀:氯化银、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银、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 其中,氯化银、硫酸钡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OH)3(红褐色)。 2.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由于学校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多
3、,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通电”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高温”指碳酸钙高温分解,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MnO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 3.以物质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3)能使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4)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5)在空气中燃
4、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 如CH4 C2H5OH等 (6)不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8)最简洁的有机物是CH4。 (9)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5.抓唯一特性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是白磷;能
5、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溶于水显碱性、且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在氧气中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物质是铁;油状液体、且能使纸张、木材变黑的物质是浓硫酸。 6.抓物质的性质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大气污染物:SO2 与黑色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物质(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的物质):CO、H2、C 能使人发生煤气中毒的气体:CO 误作食盐,用于烹饪,使人食物中毒的盐:亚硝酸盐; 与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且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盐是铵盐; 具有挥发性的酸:盐酸、硝酸; 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但不变质的酸:浓硫酸
6、。 6.抓常见物质的用处 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干冰; 调味用的食盐:氯化钠; 常用于金属除锈:稀硫酸、盐酸; 改进酸性土壤的物质:生石灰、熟石灰; 工业上常用做洗涤剂的盐:碳酸钠; “钡餐”透视用的盐:硫酸钡; 人体中的胃酸:盐酸; 7. 以化学反应的特别现象为突破口 特别的反应现象常作推断题的突破口,例如:氨气能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蓝紫色火焰;白磷、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Mg(OH)2、Al(OH)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等
7、等。 抓化学之最 空气中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N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硬度最大的自然物质是金刚石;最软的矿物之一是石墨;金属活动性挨次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钾;最简洁的有机物是甲烷;不含中子的原子是氢原子;最抱负的燃料是氢气;最常用的溶剂是水;人类应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自然气;检验水的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无水硫酸铜。 8.抓物质的热效应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硝酸铵;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 与水
8、反应放热的物质:氧化钙。 9.、以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突破口。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二 一、首先要把握个别典型单质已化合物的特性,这是全部推断题的突破口。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特征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S(黄色)。 溶液颜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浅绿色);含有Fe3+(黄色)。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现象特征
9、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3.反应特征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
10、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三、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 2. 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互相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有些推断题,可以依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
11、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终验证得出的结论。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有些推断题,可以依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三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白色沉淀: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2、 一些特别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
12、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潮湿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蓝色沉淀:Cu(OH)2、CuCO3 CuSO4 + 2NaOH = Cu(OH)2+ 2NaCl 红褐色沉淀:Fe(OH)3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6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的是CO;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