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住宅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_杜宜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851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_杜宜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住宅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_杜宜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住宅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_杜宜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居 舍新材料与新技术232022年12月(中)1 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类型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过程中,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仅有效增强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分担建筑物承受的承载压力,还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建筑工程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工序,降低了主体结构施工的复杂程度,为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建筑物各楼层的应力存在差异,且不同楼层区域之间的应力有较大的变化,此时需要根据低楼层区域、中楼层区域与高楼层区域等不同情况调整施工细节,保证施工质量。框架结构被使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不仅让施工之前的承载工作更加充分,还在确保建筑物品质的基础上节省了更多的建筑内部空间

2、。经过多年技术应用与发展,建筑工程内框架结构形式愈发丰富,常见框架结构形式及其功能如下。1.1 全现浇形式全现浇的框架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所有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经常被运用于一些具有较高抗震需求的高楼层建筑物中。建筑工程采用全现浇的框架结构,主体结构需要全部现场施工完成,对施工现场、施工环境控制具有较高的要求,现场施工环节较多、工序复杂、周期较长。1.2 半现浇形式半现浇形式的框架结构主要是对全现浇结构的一种补充手段。半现浇框架结构的优势在于其可以与全现浇框架结构相结合,弥补全现浇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不足。单独的半现浇框架结构,稳定性较差,无法作为建筑物全部

3、结构,只能够运用到一些非关键结构中,尤其要避免在横梁结构中使用半现浇框架。而对于全现浇框架结构的施工来说,半现浇框架结构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场施工压力,降低现场施工资源的调配难度。1.3 框架预制形式框架预制就是指先将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框架进行组件化处理,之后将框架组件放置于施工现场,在现场组装。相较于现浇形式,框架预制形式的施工主要是现场组装,因此对现场资源的消耗较少,施工周期也较短。框架预制形式的建筑物结构施工,大部分都是在框架预制工厂内进行,具有操作便捷、环保性较强的优势,但是其焊接部分的整体稳定性较低,无法运用到关键横梁结构总能。这种框架结构形式的施工作业,对施工人员的焊接技术具有

4、较高的要求,若焊接控制不到位很容易留下质量隐患,从而造成整栋建筑物的安全隐患1。1.4 整体预制装配形式整体预制装配形式,是现如今建筑工程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框架结构形式,其具有结构稳定性较强、现场操作较少、施工周期较短且可操作性较高的特点。相较于框架预制,这种整体预制装配的组装方式不同,虽然施工作业也会依赖现场操作,但是其连接稳定性、牢固性大大提升。2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难点以整体预制装配框架建筑物为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建筑物改善性需求不断增多,传统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已摘 要框架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建筑物主体结构,其具有施工便捷、适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建筑工

5、程中,会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现浇、整体预制等不同的形式。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某整体预制装配框架建筑物的建设工程案例,对框架结构的施工难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研究,能够进一步梳理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的施工细节,梳理施工过程,提升施工技术操作水平,为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00(2022)35-0023-03住宅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杜宜清(合肥工大共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作者简介:杜宜清(1985-),男,安徽六安人,工程师

6、,研究方向为工程检测。居 舍新材料与新技术242022年12月(中)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且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环节较为复杂,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情况,人们频繁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框架结构,其中整体预制装配框架就是一种兼具高效、节能环保性能的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利用机械吊装设备将建筑物框架结构的预制件一一吊装到预设位置,利用连接装置将各构件连接起来。整体预制装配形式的框架结构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作业边界、标准化水平高、稳定性较强的优势,其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也可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噪音和污染。根据建筑工程内整体预制

7、装配形式的框架结构,其施工难点具体如下。2.1 框架结构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应当高度契合现场实际情况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设计标准高度统一,因此很少会出现设计图纸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问题。但是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框架结构,现如今很多设计人员缺乏对整体预制构件设计的了解,设计水平较低、设计经验不足,且对 BIM 技术的运用不够熟练,这就很容易导致整体预制装配的框架结构深化设计质量较低,深化设计不能直观体现现场施工情况,从而影响后续的施工2。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应当高度重视设计环节,加强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尤其要让设计人员全面了解现场施工环境

8、和作业需求,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调整建筑工程的平立面、材料选型、窗框等,科学设置预埋件、预留孔、管线、吊装等位置,理清建筑工程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中各子结构专业的构件关系,灵活调整各施工专业的工序。2.2 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构件运输与存放难度较高一般情况下,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预制构件需要在工厂内加工,之后根据生产需求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是在这个环节,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构件损坏的情况,或者出现施工现场内构件堆放不良引起的损坏,影响框架结构施工推进进度3。工作人员应当重点加强构件运输和保存环节的控制,一方面,可以根据本工程的框架结构规格,选择满足构件转弯进出需求的大型运输车辆;另一方面

9、,在构件储存的地下室中,应当安装顶板加固支撑,避免储存环境对构件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构件出现表面水渍、表面锈蚀的问题。2.3 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构件安装与作业难题根据当前建筑工程内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吊装、连接构件的经验,同时缺乏充足的岗前培训,在施工时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比如:对预制构件尺寸掌握不足、钢筋数量不符合实际要求、预留孔位置偏离、结构安装连接混乱等4。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提前组织开展施工技术培训,让施工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尺寸规格、形态,掌握构件的连接与装配技术,清晰了解构

10、件安装与连接工序等。3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以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为例3.1 吊装作业吊装是建筑工程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框架结构施工的基础环节。吊装作业设计吊装机具选择、吊装场地布置、吊装工序安排等。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吊装作业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预先确定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科学规划施工路线,完成场地布置。在吊装之前,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按照建筑物的平面图,利用 BIM 进行构件、模板和节点的拼装模拟,推演所有工艺节点,确保安装方法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完成技术交底5。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内结构构件的形状、重量、安装高度等,合理安排构件吊装顺序,并且

11、在完成吊装之后架设临时支架,避免其在节点浇筑处理之前坍塌。关于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吊装作业,其工序(如图1)包括:(1)工作人员应当利用墨线确定预制墙体的位置,之后采用后钻的方法合理安装预制定位夹具,进行符合检查,全面检查起重设备。确认无误之后继续检查吊装设备,确保吊装手臂角度符合要求、吊索状态完好6。(2)工作人员可以在吊装之前,在墙板前方安排灌浆灰饼,以便于后续提升构件连接稳定性,提高墙板的牢固性。(3)抬起预制墙板,利用链条带吊索将墙板吊起,此时应当保证构件对应的吊点稳定,避免出现物体碰撞等事故,保证施工作业安全。(4)当墙板距离工作面距离约为1m 时,在墙板下方放置垫片,确保垫片符合

12、墙板底层要求。根据技居 舍新材料与新技术252022年12月(中)术要求完成墙板定位。图1 吊装作业工序3.2 临时支撑作业临时支撑固定是整体预制装配框架施工环节之一,主要是对已经定位安装完的内外墙预制装配构件进行临时加固,避免其在连接之前坍塌。在预制构件的拼装环节,梁板柱等主要结构构件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工作人员可以在将墙板组装之后,利用激光水平仪检查墙板水平方向,避免出现偏差。若没有偏差,则对已经使用了预嵌入螺栓的预制墙板、地面等结构,安装对角线支撑棒,检测预制墙壁的安装情况。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金属材质的可调节杆作为墙板支撑物,形成临时支撑结构7。工作人员应当分别指派四人,位于地板构件的四个

13、角的位置,将预制楼板放置于独立支撑之上,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独立支撑的高度,控制独立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在1.5m 左右,保证临时独立支撑体系之间距离符合技术要求(如图2);保证上部与下部的临时支撑系统位于同一线条上,从而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有效稳固构件。图2 独立支撑体系3.3 节点连接作业建筑工程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施工中,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是十分关键的工序,也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环节。节点施工质量是控制建筑结构质量的关键,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部分。目前,建筑工程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施工中,较常使用的连接工艺就是注浆法、坐浆法。注浆法主要工艺操作为:将墙板吊装至下层结构,使用专用

14、的胶浆填充缝隙,避免漏浆,同时通过注浆孔完成注浆作业,将墙板与下部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坐浆法工艺操作为:先在框架结构的上部结构上进行坐浆料填充,之后将墙板吊装在坐浆料的上方,利用注浆孔注浆,促使墙板与下部结构构件连接起来。这两种工艺,前者能够有效提升墙板和下部框架结构的连接强度,后者能节省更多的成本。经过对比,注浆法更有助于保证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因此,建议选用注浆法进行连接作业。工作人员可以先完成模板安装、绑扎加固工序,之后将所有预制预留钢筋锚固在其他结构上,在接头处水平接头位置连续注浆。4 结语综上所述,整体预制装配框架是当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主要形态,相较于传统现浇框架,这种整

15、体预制装配的框架具有操作过程便捷、灵活性高、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的施工难点,在于各预制结构的安装和连接,若这两个环节操作不符合要求,则会降低连接质量,从而影响建筑物主体结构稳定性,导致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当把握整体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的作业特点,重点关注预制框架的吊装、安装作业,严格操作预制构件连接工艺,保证连接稳定、可靠,确保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整体质量。参考文献1 吴坤龙.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问题及对策 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2):61-63.2 瞿宜思.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四川建材,2022(12):125-126.3 武琼杰.浅析多层单排框架结构填充墙砌体的施工技术J.砖瓦,2022(12):122-124.4 慈龙玉,马尚斌,黄鸿鹏,等.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屋面安装方法研究 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3):155-157.5 罗强.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J.中国住宅设施,2022(9):106-108.6 徐建忠.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 J.建筑与预算,2022(9):68-70.7 王兴龙,张毅.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J.居舍,2022(16):98-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