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大报告第11部分为中心展开_谢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818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4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大报告第11部分为中心展开_谢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大报告第11部分为中心展开_谢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大报告第11部分为中心展开_谢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1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部分独立成章对“国家安全”作出深刻阐述,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提出立足“两个大局”,彰显出深刻的战略逻辑、制度逻辑和善治逻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逻辑:从战

2、略全局把握安全在治国理政意义上,战略问题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是一个政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安全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总体构想,其立足全局对国家安全作出谋划,既是治国安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全会文件中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3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进行系统阐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党对国家安全的战略考量。2015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国家安全战略文本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从战略上为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审

3、议通过 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 年),进一步强调维护国家安全要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其中彰显的战略宏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呈现和进一步丰富发展。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三重逻辑谢波曹亚男(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部分以专章形式对国家安全作出阐述,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彰显出深刻的战略逻辑、制度逻辑、善治逻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谋划国家安全,贯穿统筹发展和安全治国理政重大原则,强调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体现了战略逻辑;强调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的制度化,推进国家安全法治

4、、战略、政策等方面的体系化,注重国家安全政策制度落地实施的机制化,体现了制度逻辑;在明确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的基础上,融入善治精神目标,体现了善治逻辑。三重逻辑对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23)01-0005-06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部分为中心展开作者简介谢波(1983),男,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曹亚男(2000),女,西南政法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 大一

5、统 理念的演进与周边关系研究”(LSYZD21009)。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5DOI:10.13945/ki.jlac.2023.01.014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谋划国家安全其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国际地位与发展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4,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国内经济转型与社会转轨相耦合,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5,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叠加,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使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更高层次的

6、安全环境;国际各种敌对势力与霸权主义企图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目前我国的国际地位虽有提升但“将强未强”,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重大风险。这些来自内部和外部不同领域的安全风险相互交织、高度联动,必须高度警惕,防止引发系统性安全风险6。其二,只有国家安全才能保障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尽管当前我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是

7、我们应看到实现目标的过程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必然历经艰辛曲折,因此,必须以强有力的国家安全为保障。也是在此意义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契合、一脉相通,前者可以说是后者的“国家安全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91 次出现“安全”一词且以专章形式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论述,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把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逻辑。(二)贯穿统筹发展和安全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发展和安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在系统思维下进行有效统筹。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通过党的全会文件在述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增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并将其上升为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

8、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 建议)第一次以专章形式“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9,并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国家安全提出新的“五个统筹”,与之前不同的是未把“统筹发展和安全”列入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而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 3 次提及统筹发展和安全,除在第 11 部分强调“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10外,还在第 1 部分阐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第 3 部分论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中出现这一表述,

9、足以说明发展和安全是事关全局的两件大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1,同样内蕴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理念。“新安全”和“新发展”这两个“新”格局紧密相关,而新安全格局只有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才能在新发展阶段真正构建起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相互支撑的新安全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述,确定了新征程上国家安全将以构建新安全格局为统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10、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12,这些重要论述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角度回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人民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安全需求,其背后都蕴含着对战略全局的深刻考量。(三)更加强调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国“五个统筹”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提出的“五个统筹”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五个统筹”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

11、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其中前两个统筹的表述有所变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6辽宁行政学院学报际国内形势,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挑战相互交织,各种可以预料和突发的风险更多更大,“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防微虑远,防患于未然,增强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13。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尤为强调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比如,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有助于防止临界性事件发生,防止风险事件演变成危机事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有利于

12、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超前化的公共安全防护体系。同时,还着眼于源头治理、防微杜渐,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等。这些都意味着党和国家对于安全风险的态度已逐渐转向事先主动防范化解,将着力点放到源头治理上,而非事后被动地补救与应对处置。此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立“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这实际上也清晰地反映出要善于从战略层面观大势谋大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提升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制度逻辑:以制度机制保障安全在现代社会中,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维

13、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愈发关键,“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14。而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之一的“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即包括“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15等重要内容。制度本身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等特点与国家安全之内涵高度契合,而完备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则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关键内容。因此,国家安全迈向制度化、法治化,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时代之需。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14、部分同样包含“法治”“体系”“体制”“制度”“机制”等字眼,这些重要论述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制度逻辑。(一)强调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的制度化良法是实现善治的前提条件,完备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是国家安全现代化之基础。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生物安全、出口管制、数据安全、反外国制裁、个人信息保护、反有组织犯罪、反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上加快推进立法,与此同时还强化了国家安全领域的党内法规建设,如 2018年通过 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2021年出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体现了“

15、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16的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从制度层面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新挑战,其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均发生着深刻变化,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和新型领域不断拓展,这些领域无疑都将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和战场。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大基础设施、金融、太空、海洋、海外利益、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制度化、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更加有效地防范、化解和管控重大风险隐患,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努

16、力推动建设平安中国。(二)推进国家安全法治、战略、政策等方面的体系化所谓“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相互关联而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模块化、动态性等显著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 11部分中数次提及“体系”一词,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公共安全体系、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以及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等多项具体内容。有学者指出,防范和治理不同安全风险交织形成的“风险综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7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表 1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国家安全机制与国家安全理念、政策制度的对应关

17、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国家安全机制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国家安全理念、政策制度如全球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等文件内含相关政策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如第 45 条、第 51 条)有关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设相关规定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如 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2021 年商务部令)等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等法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等政策文件,信访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如

18、第29条)等法律法规体”,需要在国家安全方面进行系统投入,而指向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安排的制定及顺利运转的相关投入,则是最重要的一类系统安全投入17。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家安全体系的强调也体现了这一点,相关内容贯通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两大方面,有着同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鲜明目标导向。实际上,就国家安全法治、战略、政策而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强调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时,就已经提出健全国家安全法治、战略、政策等相关体系。当前,我们在国家安全法治方面已颁布了多部重要领域立法,在战略体系方面形成了专业化、层次化、系统化的国家安全战略。同时,将党的绝对领导原则精神体现在国

19、家安全政策体系构建之中。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这些体系进行了丰富与拓展,科学回应了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相结合的安全治理目标设计,将更有利于在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贯穿维护国家安全,打造一个目标统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大安全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各领域国家安全事务,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风险挑战。(三)注重国家安全政策制度落地实施的机制化如果说政策制度侧重于相对宏观的规范建构,机制则更强调微观,侧重于组织运行。如果把体系比作“身体”,那么机制就是“骨骼”,具有动态灵活性18。针对国家安全机制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

20、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 机制”“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等 4 类机制。这些国家安全机制与国家安全理念、政策制度相兼容和配套,可以为国家安全理念、政策制度的实施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机制保障(见表 1)。通过表 1 我们不难看到国家安全机制与国家安全理念、政策制度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在政策上我们提出 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保障其实施。再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要顺利实施,在操作层面亦需要有完善的反制裁机制来保障。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的机制所涉及的内容看,其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关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中国在国际

21、上面对的机遇、挑战;既聚焦当前国家安全热点问题又把握社会治理焦点问题,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这些机制的内涵与统筹外部和内部安全、自身和共同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精髓要义高度契合、一脉相通,从而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了比以往更为丰富的内容,可以说这些重要论述的总体性、丰富性、科学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善治逻辑:凸显善治精神目标在治理理论框架下,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一种理想状态,善治强调通过政府与公民间的合作互动,以实现对公共事务的共同参与治理。在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8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治模式下,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间的界限被模糊,国家与社会依赖性更强,

22、社会组织与私人部门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善治蕴含着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19。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并列表述,又在第 11 部分用“和”字把两者结合起来,将国家安全作为“民族复兴的根基”,把社会稳定视为“国家强盛的前提”,摆正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间的客观关系,又反映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缺一不可、相互支撑、彼此依赖,而两者间的这种融贯关系正是善治的应有之义。(一)“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在政策表达中的位置变化呈现善治逻辑“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最早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 8 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提出的,此时国家安全并

23、未在整个报告中以独立专章的形式呈现,而仅仅是该部分的一个方面;与此类似的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亦是在第 9 部分论及社会治理时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建议 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置于第 13 部分“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中,尽管该部分内容还包括了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等其他几项任务,但此时已经开始将国家安全同社会稳定并列起来。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 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 年)

24、,除了对国家安全工作作出专门强调外,同时也提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注重基层基础”等新要求。后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这种发展变化,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下包含社会治理的“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内容。在党的政策话语体系中,从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到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下阐述社会治理,这种发展变化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回应了进入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复杂的客观现实,凸显出在当前统筹“两个大局”的背景下,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特殊重要性;第二,进一步拓展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范围,有助于切换看问题的方式,即在国家

25、安全体系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治理问题、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水平;第三,公共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其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稳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而不管是国家安全抑或是社会稳定又都依赖于基层基础,必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因此,夯实基层基础无疑同善治包含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等要素是相契合的。(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融入善治目标追求广泛吸纳公民参与国家(社会)治理乃是善治的基本要义20。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善治所追求的公民参与式治理下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深度融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之中,具体体

26、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人民”成为党的二十大报告高频词汇的同时,作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根本立场的“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2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被强调,深刻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22的国家安全善治目标追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性转化对发展和安全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只有在新发展理念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才能真正构建新发展格局。此时无疑需着眼于人

27、民群众对安全的迫切需求,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高公共安全治理能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另一方面,国家安全必须一切依靠人民。善治强调的公民参与性、聚合各方力量的开放性等要求,同样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23,表明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重心在基层、力量也在基层,要筑牢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把人民群众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9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力量,充分发挥其参与治理的能动性、创造性。再如,在健全社会治理制度中

28、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24等重要论述,也都清楚展现了汇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强大力量,实现国家和社会共治的一面。四、结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战略、政策、人才与教育体系。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深度互动,这无疑对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奠定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的总基调,清晰彰显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逻辑、制度逻辑和善

29、治逻辑,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向前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参考文献:1 2 3 7 10 11 12 21 23 2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年 10 月 16 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4 张蕴岭.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0、,2019:207-208.5 习近平.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说明 N.人民日报,2014-10-29(2).6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3.8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0.9 马宝成.统筹发展和安全 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2):41-45.13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 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129.14 习近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

31、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J.求是,2020(22):4-7.15 22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并讲话 EB/OL.(2020-12-12)2022-12-10.http:/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4.17 张宇燕,冯维江.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 J.中国社会科学,2021(7):140-162.18 王宏伟.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122.19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20 王建国,刘小萌.善治视域下公民参与的实践逻辑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22-29.责任编辑:姜志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